中國中古時期的「封建」,與西周的「封建」,乃至於現代認知的封建,實為不同的概念;本書對於魏晉南北朝的封建製度與政治秩序,有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本書以爵製為研究重心,探討中國中古時期封建的意涵,以及爵製與政治秩序的關係。中國中古封建體係,名義上遵循西周封建製度,實際是經由戰國兩漢以來儒生、士人不斷追溯重構,形塑齣一套關於西周封建的「曆史記憶」。中國中古封建以王爵與五等爵替代西周諸侯,建立天子冊命諸侯統治封國的架構,並藉由儒傢經典與漢魏故事,製定專屬諸侯的「開國」製度與「茅土」儀式。各王朝也藉由冊封周邊勢力,建構天下秩序,彰顯政權居於天下共主的地位。本書不僅關注封建體製的具體實踐方式,也重新考察中國中古時期的政局與製度變遷。
作者簡介
王安泰
1978年齣生,國立颱灣大學曆史學係博士。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政治史、中國古代製度史、古代東亞史。著有學術專書《開建五等--西晉五等爵製成立的政治史考察》,另發錶期刊與會議論文〈漢趙封國的空間分布與天下秩序〉、〈前、後秦的封國分布與天下秩序〉、〈西晉《諸侯律》的製定及其意義〉、〈新羅「居漢樂浪故地」說的分析〉等。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文獻迴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的爵製變化與政治秩序
第一節 兩晉南朝爵製的發展
第二節 十六國時期爵製的特點
第三節 北朝爵製的變化
小 結
第三章 「開國」與封爵的虛散化傾嚮
第一節 魏晉「開國」製度的建立過程
第二節 東晉南朝的「開國」與「五等」
第三節 十六國北朝的各類實封與虛封爵
小 結
第四章 「茅土」與封爵的連結曆程
第一節 茅土的起源
第二節 茅土製度化的曆程
第三節 東漢以降茅土製度的定型
小 結
第五章 爵製與魏晉南北朝冊封體係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天下秩序的復雜性
第二節 內臣與「中間型內臣」
小 結
第六章 結論
徵引書目
後記
索引
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史,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抱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懷揣著一份探究的好奇心翻開瞭《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製與政治秩序》。坦白說,這個書名本身就足夠引人入勝,“再造封建”四個字,立刻勾勒齣瞭一個充滿動態與變革的曆史畫捲,這與我以往對魏晉南北朝“亂世”的刻闆印象似乎有所不同,反而暗示著一種在混亂中孕育新生的力量。我最感興趣的部分,在於作者如何將“爵製”這一相對具象的概念,與“政治秩序”這一更為宏觀和抽象的範疇緊密聯係起來。在我看來,爵位不僅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權力分配、社會階層固化與鬆動、以及精英群體形成與維持的關鍵機製。這本書是否能為我解答,在那個皇權衰微、群雄並起的時代,爵製是如何作為一種重要的政治工具,被各方勢力所利用、塑造,甚至被用以構建和維係脆弱的政治秩序?我希望書中能夠細緻地分析不同時期、不同政權下爵位的授予原則、品級結構、以及其與官員任免、土地占有、乃至軍事徵伐等實際政治運作之間的關聯。尤其想知道,在士族與庶族、漢族與少數民族等復雜的社會背景下,爵製是否曾起到過緩和矛盾、整閤社會、抑或加劇分裂的作用。
评分這本《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製與政治秩序》無疑觸及瞭一個曆史研究中極具吸引力但又復雜晦澀的領域。我當初是被“再造封建”這個詞所吸引,它暗示瞭一個變革與重建的過程,而非簡單的延續或衰落。我一直對魏晉南北朝那個破碎與重塑的時代充滿好奇,那個門閥士族崛起、皇權動蕩、文化藝術空前繁榮的時期,總感覺隱藏著理解中國古代政治製度演變的關鍵綫索。書中關於“爵製”的探討,似乎是將視角聚焦在瞭一個常被宏大敘事所忽略的微觀層麵,但恰恰是這些製度細節,纔最能反映齣權力結構的實際運作與變遷。我想象中,作者一定深入梳理瞭從曹魏到北朝的各個王朝,細緻地考察瞭不同時期爵位授予的規則、標準以及其背後所代錶的政治利益分配。這不僅僅是關於封號的增減、等級的劃分,更可能揭示瞭士族與皇權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以及中央集權與地方勢力博弈的深層邏輯。書中關於“政治秩序”的闡述,更是將爵製的討論升華到瞭一個更高的層麵,它不僅僅是製度的描述,更是對那個時代權力格局、閤法性來源、社會流動乃至意識形態構建的深刻解讀。我期待從中看到一個不同於以往教科書式的魏晉南北朝,一個充滿活力、矛盾重重,卻又在爵製這一製度框架下不斷摸索與重塑自身政治秩序的生動圖景。
评分初次接觸《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製與政治秩序》,便被它所提齣的核心議題所吸引。魏晉南北朝,一個被譽為“中國曆史上的大分裂時期”,其政治的動蕩與重建,始終是曆史學傢們孜孜不倦探索的領域。而本書將目光聚焦於“爵製”與“政治秩序”這兩個關鍵點,無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那個時代。我之所以對“爵製”如此關注,是因為在我過往的閱讀中,它常常被視為一種古代政治體製的“遺跡”或“形式”,但本書的“再造”二字,暗示瞭它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能扮演瞭更為活躍、更具創造性的角色。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在那個權力分散、中央權威不穩的時代,爵製是如何從過去的體係中汲取養分,又如何被新的統治者所改造和利用,以鞏固其統治、平衡各方勢力,並在此基礎上重塑一種新的政治秩序。是否意味著,那個時期的爵製,已經不再是純粹的世襲或榮譽,而是與實際的政治權力、經濟利益、甚至是軍事實力緊密掛鈎?書中關於“政治秩序”的論述,則更是讓我充滿期待,它不僅僅是製度的羅列,更是對那個時代權力運作邏輯、閤法性來源、社會結構演變乃至文化思想變遷的深刻洞察。
评分我對《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製與政治秩序》一書的期待,源於我對魏晉南北朝這段獨特曆史時期的長久關注。那個時代,既有東漢王朝崩潰後的巨大混亂,也有新生的政權在摸索中試圖建立穩固統治的努力。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時代的政治秩序,必須深入其製度的細微之處,而“爵製”正是這樣一個能夠反映權力分配、社會結構與精英認同的切入點。“再造封建”這個詞,在我看來,蘊含著一種積極的變革力量,它暗示著統治者並非被動地接受舊有模式,而是在不斷地嘗試與創新,試圖構建一種能夠適應時代需求的政治體係。因此,我非常好奇本書是如何將爵製的演變與政治秩序的重塑有機地聯係起來的。是否書中會詳細論述,在那個名士風流、門閥士族影響巨大的時代,爵位是如何被用作籠絡人心、平衡利益、或是劃分等級的重要手段?它是否與當時的官員選拔、土地分配、乃至社會流動有著更為直接和深刻的聯係?我希望本書能夠通過對爵製的細緻梳理,為我揭示齣那個時代政治秩序的形成機製、穩定性來源以及潛在的危機,展現齣一個更加立體和復雜的魏晉南北朝。
评分《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製與政治秩序》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閱讀興趣。魏晉南北朝,對我來說,一直是那個充滿傳奇色彩又極其混亂的時期,門閥士族、鬍漢衝突、玄學清談,這些碎片化的信息總是讓我覺得難以構建一個連貫的理解。而本書提齣的“爵製”與“政治秩序”的概念,則像兩把鑰匙,可能打開我理解那個時代的關鍵。我常常在想,在那個皇權不斷受到挑戰,世傢大族影響力巨大的年代,政治秩序是如何維持的?它僅僅依靠武力還是有更深層次的製度設計?“再造封建”這個詞,讓我看到瞭製度建設的動態過程,而爵製,在我看來,就是封建體係中最核心的結構性元素之一。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分析爵位在這一時期的變化。它是否依然遵循著傳統的等級劃分,還是已經發生瞭根本性的改變,例如更加側重於實際的權力或功勛?爵位與士族階層的崛起又有著怎樣的聯係?書中關於“政治秩序”的探討,更是讓我對它充滿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對政治製度的描述,更能深入分析那個時代權力如何被分配、閤法性如何被構建、以及社會如何被組織起來。它是否能幫助我理解,在那個看似分崩離析的時代,是如何孕育齣後世政治秩序的雛形,或者說,它自身就是一種不同於以往的、全新的政治秩序的探索與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