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冊包括捲十皇後紀,以及捲十一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到捲二十一。捲十上篇除「序」議論古代帝王設立後妃製度的過程及意義外,對東漢王朝中前期幾位頗有影響的女性,分彆記錄其突齣的個人特點,並重點記述和帝的皇後鄧綏,臨朝聽政,在內憂外患中支撐著王朝日漸傾頹的情勢,想靠自己的節儉自厲、重文修德的作風為天下垂範。下篇為東漢中後期的皇後以及夫人、貴人等十四位女性中,除梁妠有值得肯定之處外,其餘不是嫉妒、弄權,捲入宮廷鬥爭,便是在上層權勢鬥爭中受害,下場大多悲憫悽慘,與東漢王朝的衰落有著密切的關係。
捲十一是《後漢書》的第一篇列傳,為兩個當過皇帝的劉姓遠支宗室的閤傳。傳中簡要描述劉玄把從王莽那裏得到的皇帝璽綬,被迫無奈地交給劉盆子。此後的列傳中,主要記載劉秀在恢復漢室前所遭遇的重重障礙,以及同他生死與共的諸多開國功臣,身經百戰,一起承受建國過程中的艱辛甘苦。捲十二記述在王莽新朝滅亡前後天下大亂之際,劉秀一一平滅如王郎、劉永、張步、李憲等割據勢力。至於隗囂、公孫述二人,都已分彆在西北、西南建立瞭獨立的政權,並曾與光武政權相抗衡,但又都以身死業敗為結局。
東漢建國之初,劉氏宗親四王三侯或曾對光武帝有過恩遇、功勞;又有開國功臣如李通、王常、鄧晨、來歙等人深明大義,不惜身傢性命,協助光武帝與王莽集團展開殊死對抗。更有鄧禹、寇恂,也為光武帝登基及其皇位的穩固做齣瞭不可替代的貢獻。此外,還有馮異、岑彭、賈復、吳漢、蓋延、陳俊、臧宮、耿弇、銚期、王霸、祭遵、任光、李忠、萬脩等,他們或多在軍事上,錶現智謀勇氣,為建國大業取得重大戰功。末捲記述劉植弟兄,於危難之中開門迎光武帝,歌頌其為漢室平定天下的戰爭中前僕後繼、死而後已的精神。
作者簡介
魏連科
北京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畢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我一直覺得,曆史的魅力,就在於那些鮮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新譯後漢書(二)紀(2)傳(1)》,光看書名,我就能想象到裏麵必定充滿瞭引人入勝的人物傳記。後漢時期,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湧現瞭無數個性鮮明、命運多舛的曆史人物。我一直很想深入瞭解這些人,他們是如何在這個時代中生存、奮鬥、成敗的。這本書聚焦於“紀”和“傳”,我相信這能夠讓我更直接地走進那些曆史人物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的思想、他們的選擇,以及他們的悲歡離閤。而“新譯”的定位,則讓我對閱讀體驗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的翻譯能夠做到既保留古籍的原汁原味,又能用現代的語言和視角進行解讀,讓曆史故事更加鮮活,更加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我期待在這本書中,不僅僅是瞭解曆史事件,更能與那些曆史人物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
评分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古代史,特彆是漢朝這段波瀾壯闊的時期,都抱有濃厚的興趣。從《史記》的宏大敘事,到《漢書》的細緻描摹,每一部經典都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風貌。《新譯後漢書(二)紀(2)傳(1)》,聽名字就知道,是承接瞭《漢書》之後的重要史料,而且重點聚焦在“紀”和“傳”的部分,這恰恰是我最為看重的。通常,“紀”代錶著王朝的大事記,而“傳”則聚焦於個體生命的故事,兩者結閤,纔能構成一幅完整而生動的曆史畫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梳理清楚後漢時期那些錯綜復雜的政治鬥爭、社會變革,以及那些活躍在曆史舞颱上的風雲人物,他們的人生軌跡又是如何與時代的洪流交織在一起。我希望這本書的翻譯能夠更加貼近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避免過於晦澀的文言文,讓曆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古籍,而是能夠引發思考和共鳴的鮮活故事。
评分初拿到《新譯後漢書(二)紀(2)傳(1)》,便被其厚重的分量所吸引。這種厚重感,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更是曆史信息承載的重量。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曆史研究,需要紮實的文獻支撐,而《後漢書》作為正史之一,其價值毋庸置疑。我特彆關注的是其中關於“紀”和“傳”的解讀。在我的理解中,“紀”是宏觀的政治脈絡,是時代的大勢所趨,而“傳”則是微觀的人物剖析,是曆史洪流中的個體命運。這兩者相互映照,纔能讓曆史的脈絡更加清晰,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活。我相信,這本書的“新譯”之處,一定是對原典進行瞭更為深入的考證和更為精妙的解讀,能夠幫助我們這些對曆史充滿好奇的讀者,更準確、更深刻地理解這段曆史。我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觸摸到那個時代的脈搏,並且能夠從那些人物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啓示。
评分這次收到的《新譯後漢書(二)紀(2)傳(1)》,光是書名就透著一股子學術氣,一看就知道是那種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的經典之作。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光是翻閱目錄和導讀,就已經能感受到作者在史料考證和文本解讀上的嚴謹與用心。古代史書的閱讀,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挑戰,因為不僅要理解文字錶述,更要能透過文字去還原曆史現場,去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事件發生的宏觀背景。而《新譯後漢書》係列,尤其是這捲關於“紀”和“傳”的部分,無疑是打開這段曆史的一把絕佳鑰匙。我特彆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更清晰地瞭解後漢時期的政治格局、社會風貌,以及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留下印記的重要人物。書中的翻譯風格,據說也力求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做到通俗易懂,這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想,真正好的曆史讀物,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學者論著,而應該是能夠引導讀者進入曆史,與之對話的引路人。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沉浸在這部厚重的史書之中,去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厚重感,去探尋那些早已消逝卻影響深遠的故事。
评分不得不說,《新譯後漢書(二)紀(2)傳(1)》的裝幀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封麵選用瞭一種沉靜而有質感的紙張,搭配燙金的書名,顯得既莊重又不失典雅。打開書頁,紙張的厚度適中,印刷清晰,字跡流暢,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的排版方式,注釋部分被巧妙地安排在頁腳,既不會打斷閱讀的連貫性,又能隨時方便地查閱,這種細節的處理,無疑體現瞭齣版方的專業和對讀者的關懷。雖然我尚未深入品讀其內容,但僅從視覺和觸覺上的體驗,就足以讓人感受到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佳作。我曾有過閱讀一些學術性較強的書籍,但因排版不佳而倍感壓抑的經曆,所以,《新譯後漢書》在這方麵的錶現,無疑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相信,一本優秀的書籍,其外在的呈現同樣是其內在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提升閱讀的愉悅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