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共産黨政治謎案19件

民國時期中國共産黨政治謎案19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共二十世紀在「革命」名義下「典型政治謎案」的真實揭露

  作者以「二十世紀的曆史政治謎案」為切入點,以1949年為分界開展書寫,分為「1949年前」和「1949年後」兩冊,從二○年代的「國民革命」以迄七○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揭示瞭中共二十世紀在「革命」名義下的幾許「典型政治謎案」。

  書中述及梳理瞭中共黨史上的「托派」爭議、黃剋功持槍殺人案、毛澤東和彭德懷的曆史情結、聞一多的最後演講、韜奮的遺言、「閩變」中的林惠元案、民初文人丁玲、蕭軍和共産黨的曖昧關係等政治謎案。作者筆下的大時代風雲,揭櫫瞭思潮的更迭、人物命運的變幻等曆史奧祕,讓讀者一窺二十世紀中共政治史的發展麵貌。

  周作人曾說「天下最殘酷的學問是曆史」,本書驗證瞭曆史巨輪下的停滯、倒退和循環。

本書特色

  1.書中梳理瞭民國時期中共黨史上具有爭議的19件政治謎案,讓讀者一窺二十世紀中共政治史的發展麵貌。

  2.作者散木為研究二十世紀文人、政治曆史謎案的專傢,對曆史上許多讓人霧裏看花的舊案重新審視,揭示曆史的宏觀命題。

作者簡介

散木

  本名郭汾陽,山西人,浙江大學教師,著有《魯迅與山西》、《書局舊蹤》、《報館舊蹤》、《女界舊蹤》、《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與文網》、《亂世飄萍──邵飄萍和他的時代》、《舊日子,舊人物》、《燈火闌珊處──時代夾縫中的學人》、《現代學人謎案》、《民國謎案之「費鞏案」再探》等作品。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1「晨報館該不該燒」
2「閩變」中的林惠元案
3「流言」和「謠言」,又是怎樣擴變為一個更大的「流言」和「謠言」的──魯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的再迴顧
4 關於反對和肅清中國「托派」的一個曆史迴顧
5「一個人的遭遇」
6天藍和他的《隊長騎馬去瞭》
7蕭軍「有驚無險」
8左權將軍的烈死和他子虛烏有的所謂「托派」嫌疑
9「搶救運動」中的一對夫婦
10黃剋功持槍殺人案
11清華高材生熊大縝的冤死
12丁玲為什麼沒有嫁給彭德懷?
13從「華北座談會」到「廬山會議」──關於毛澤東和彭德懷之間的一個曆史情結
14張聞天參加瞭毛澤東的婚宴?
15續範亭沉痾不起不敢請中醫
16晉綏土改談虎色變
17聞一多最後的演講
18韜奮的遺言
19一九四九年滄桑鼎革之際的竺可楨

後記

圖書序言

1―「晨報館該不該燒」

在從「五四」成長起來的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爭取言論,齣版,新聞等自由的鬥爭中,作為一項原則的提齣,鬍適留給人們一句話:「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然而,它長久以來並未被人們聽進去,人們對它顯得十分陌生,人們耳熟能詳的是另一個偉人的另一句話:「一個都不寬恕」。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在北京發生的「晨報館」被焚毀一案,就是這樣的一個說明和實例。



迴溯一個花甲之前,國民革命發動以後,北京形勢迅速變化,馮玉祥「北京政變」使得北京中央政府空心化,段祺瑞臨時執政府在紛亂的政局曖昧中産生,伊始就缺乏中央權力的威懾,此前早已釀成的軍閥混戰和走馬燈翻轉的中央政府使得權力中樞逐漸喪失瞭其全部權力的閤法性。馮玉祥政變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奉係勢力則與直係軍閥互成水火大打齣手,佔有軍事優勢的奉係軍閥還覬覦並企圖染指中央政府,這樣,當時國共閤作的兩黨遂議決發動倒奉運動和「首都革命」,直接在北京建立平民的革命政府,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中共黨,團中央製定《對反奉戰爭的宣言》,公開提齣此次運動和「革命」的目標――「從釋放愛國運動中的政治犯,啓封愛國機關,解除奉係及安福係的武裝,廢除治安警察條例和齣版法以及罷工刑律,保障人民集會結社言論齣版罷工之自由權,一直到召集真正代錶人民的國民會議,建立革命統一的民主政府,宣布關稅自主,宣布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

這個時候,也正是魯迅投身「女師大風潮」,與段氏執政府背景的章士釗﹙一九二五年四月以司法總長兼任教育總長,擬「整頓學風」;至七月,復刊《甲寅》週刊反對新文化運動﹚和楊蔭榆﹙校長﹚等公開決裂之際。八月,「女師大風潮」步入高潮,章士釗派員武力解散女師大,激起魯迅等師生的強烈反對,章士釗竟呈請北洋政府罷免魯迅在教育部的職務,魯迅同仁的許壽裳,齊宗頤聯名聲援魯迅,錶示「自章士釗一日不去,即一日不到部,以明素誌而彰公道」,北大評議會也以章「思想陳腐,行為卑鄙」,反對他當教育總長,遂議決北大與教育部脫離關係實行獨立。這真是一個多事之鞦。

章士釗的反動章士釗的反動﹙八月二十六日公布《整頓學風令》﹚,在北京學界的知識分子中間引齣兩種態度有所不同的反響。魯迅等與之以敵相視,鬍適、陳源、王世傑等﹙所謂「現代評論派」和「東吉祥派」,魯迅呼之為「正人君子」者流﹚則主張在秩序和公理下解決問題,而大學就不應該捲入政潮和學潮,鬍適以歌德、費希特、易蔔生的事蹟和言論為例,亟請學生不受「國傢的紛擾,外間的刺激」而一心嚮學。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