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9
「聲」的資本主義,或許說白點,
就是人們如何靠「賣聲」撈一筆。
而本書是由技術史的角度來談起。
人類對滿足聽覺與溝通的原始渴望,帶動瞭聲音保存、復製與傳播的技術發展,産生唱片、留聲機、電報、電話與無綫電廣播等發明。
但這些聲音媒介及發明若想商品化與産業化,還得在社會上養成收聽的文化與消費的欲望,並且有人(或企業)將相關的技術發展轉變成商業獲利模式;此外,「國傢」為瞭統治需求,加速將這些發明普及全國,纔使聲音的市場真正發展,資本主義纔算真的運轉。
本書以近乎說故事的手法,透過大眾的想像、資本的欲望、國傢的策略,闡明「聲音」媒介的曆史性與社會性,重新理解人類的感覺世界與構成,或許對於我們理解未來網路雲端的聲音,也能開拓全新的視野。
第1章的議論以電氣技術與大眾想像力的關係、有關電磁能的神祕印象,還有業餘者與專傢的分化等為主題,指齣從十九世紀後半大量齣現的音響媒介,全是以電氣技術為基礎。在二十世紀影像媒介電子化以前,音響媒介已率先完成電子化;換言之,就像薛弗適切地將之命名為「電氣革命」,這種與電氣技術的結閤,正是起自十九世紀後半,聽覺環境技術性變貌的根底。
第2章提及埃米爾.貝林納(Emile Berliner)的圓盤唱片,讓聲音紀錄(ecriture)的大量生産成為可能。從愛迪生的留聲機到唱片確立期間,興起瞭聲音記錄技術與音樂消費文化的社會性結閤。第3章則介紹,1920年代的美國會齣現理應包含許多歧異的「類電話」媒介,收斂成接近今天概念上作為個人媒介(personal media)的「電話」,與唱片一樣是聲音消費文化力量的作用。
而正如第5章所觸及,1920年代的美國對於廣播的概念也在進行由業餘者的無綫模式轉變成廣播模式。另外,第4章與第6章想指齣,盡管不如美國的事例明顯,但部分類似的變化也在戰前、戰後的日本發生。終章則針對國傢的作用力與聲音資本主義發展的關係進行更深入的說明,並總結全書。
作者簡介
吉見俊哉
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曾任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教授(學科已重組)、情報學環學環長。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學術專長為社會學、文化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視聽眾研究、全球化、技術的社會建構、大眾文化等。
譯者簡介
李尚霖
開南大學應用日語學係助理教授。譯有《陰翳禮贊》(榖崎潤一郎著,臉譜齣版,2007年)、《伊斯蘭的世界地圖》(21世紀研究會著,時報齣版,2004年)。
序章 聲的資本主義
1永井荷風與廣播之聲
2聲音分裂癥與復製技術的想像力
3音響媒介與消費聲音的社會
第1章 驚奇的電力秀
1動物磁氣說的大流行
2電療奇幻秀
3電氣魔術與科學傢
4科技啓濛的政治學
第2章 復製聲音的文化
1復製聲音的技術
2愛迪生發明留聲機
3聲音書寫的大量生産
4馬路上的留聲機店與街頭樂隊
第3章 電話的樂趣
1電話成為「電報」
2自聽筒流洩的音樂
3電話播報的實驗
4身為網絡中介者的女性接綫員
5從廣場的聲音到密室的聲音
第4章 村莊的網絡連結
1作為國傢機器的電報、電話
2關於女性接綫員與聲音的政治
3有綫廣播電話與社群空間
第5章 無綫電的聲音網絡
1無綫電通訊與廣播放送
2德弗瑞斯特的廣播與業餘無綫電玩傢
3網絡化的業餘無綫電玩傢
4無綫電廣播與成為商品的聲音
第6章 大正的廣播迷
1日本無綫電廣播前史
2作為自由圈的空中電波帶
3淪為集權統製機構的廣播
4權田保之助與作為民眾娛樂的廣播
第7章 現代主義與無綫電之聲
1義大利未來派與無綫電的想像力
2布萊希特與威瑪時期的廣播藝術
3日本現代主義與廣播劇
4前衛派藝術和業餘者之間
終章 再論聲的資本主義
11930年代的媒介變化
2國傢的聲音、電子的喧囂
參考文獻
後記
索引
聲的資本主義:電話、RADIO、留聲機的社會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聲的資本主義:電話、RADIO、留聲機的社會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