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现代文学书写为素材,从身体视角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
人类思想史的源头,东方以「贵身论」为中心形成了「身本论」传统,西方以身心二分法为中心形成了心本论的理路。五四文化革命时期文学描写中普遍存在身体病理隐喻,左翼革命时期身体书写以牺牲美学和劳动美学为圭臬;二十世纪八○年代以来的「身体写作」则坚持一种「身体消费」立场。
本书还从饥饿政治、性政治、疾病政治的内在理路出发,讨论了穷愁、怨恨、陶醉、孤独等四种身体的「在世状态」。最后,以身体本位的贵身论伦理学作结。
本书特色
这是一次关于身体与文学关系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从中国思想的原初立场,「五四」新文化革命中的「身体」观念,革命时代的身体意识形态,到身体写作,性政治,身的在世状态以及身体的后现代处境,着者们对身体、文化、政治三者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探索。进入本书,感受一次身体「大写作」。
作者简介
葛红兵
1968年生于中国江苏,文学博士(南京大学,1998年),历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澳门大学讲座教授,现任上海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
1993年起从事文学文化研究、创意写作研究、文学创作及翻译工作。学术方面代表作有《文学史学》、《小说类型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身体政治》等;创作代表作有《我的N种生活》、《沙床》、《上海地王》等;另有《葛红兵文集(三卷)》出版。
第一章 身:中国思想的原初立场
一、汉语思想:奠基于贵身论
二、贵身论是否是汉语思想的一个根本信念
三、「身」:汉语言始原思想的核心命义及现代价值
四、身:一个被遗忘的命题
第二章 政治的身体:在古代希腊及现代西方世界
一、 实在论身体观、虚在论身体观:产生、消解及其动机
二、身心二分法:一个主流身体观念的产生
三、论生成:解释身和世界的一个方法
四、尼采的超越
五、福柯:身体的「现代性」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革命中的「身体」观念
一、作为近代政治场域的「身体」
二、头发:辛亥政治的身体标记物
三、身体解放:「人性论」作为一个身体政治概念
四、病重的中国:文化诊断中的身体隐喻
第四章 阶级的身体:革命时代的身体意识形态
一、革命叙事中的衣着
二、知识分子的身体
三、劳动者的体质
第五章 身体写作:启蒙叙事、革命叙事之后--身体的后现代处境
一、解慾望化及其所指
二、大写的身体:表述什么,怎样表述
三、「下半身」
第六章 饥饿的文化政治学
一、饥饿、饥饿感、永恆饥饿
二、饥饿感与政治革命:从「反饥饿」到「反压迫」
三、饥饿政治学的完型:翻身乐
四、饥饿政治学:「饥饿」的控制
第七章 性政治
一、男性书写中的性逻辑
二、征用、奴役
三、授受政治
四、婚姻:性政治的人类学图谱
第八章 病中的身体
一、医学专制与罪恶隐喻
二、疼痛中的身体
三、死亡隐喻
第九章 身的在世状态:论穷愁、悔恨、陶醉、孤独
一、穷愁
二、悔恨
三、陶醉
四、孤独
第十章 身体伦理学:伦理奠基于身体之上是否可能?
一、未来的伦理学
二、身的伦理学意义
三、身体伦理学:一个信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