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供食品分析检验初学者参考之实验操作指引,全书含实验基本溶液配制原理及方法、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食品成分分析原理与方法、食品品质检测及食品添加物之分离与定性或定量,图文并行。期望能借由本书之发行,激发各位潜能进而提升检验技巧。
本书特色
本书为实验操作手册,亦可作为国家级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士技能检定考试之参考用书。每章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说明实验和化学计算公式之重点,并搭配清晰的实验操作步骤彩图,示范实验过程。
作者简介
刘丽云
学历:
私立实践家政经济专科学校毕
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家政研究所营养组硕士
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研究所博士
现任:
实践大学专任教授
学术专长:
食品分析检验、食品卫生安全、保健食品
研究领域:
食品安全性评估、食品成分分析、食品机能性评估
出版心语
自序
第一章 单位换算与溶液配制
第一节 单位换算及溶液稀释
第二节 盐类溶液配制及标定
第三节 标准硷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四节 标准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二章 食品微生物检测
第一节 食品中生菌数检测
第二节 食品微生物细胞观察
第三节 革兰氏染色法
第四节 鑑别大肠桿菌之IMViC试验法
第五节 大肠桿菌群数目测定
第三章 食品成分检测
第一节 食品中粗蛋白之测定
第二节 食品中粗脂肪之测定
第三节 食品中还原醣之定量﹝Somogyi法﹞
第四节 食品中还原醣之定量﹝Bertrand法﹞
第五节 食品中维生素C之测定
第四章 食品品质检测
第一节 食品中甲醛态氮之测定
第二节 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态氮﹝VBN﹞检测
第三节 油脂中酸价检测
第四节 食品中过氧化价检测
第五节 食品中硫巴比妥酸﹝TBA﹞检测
第五章 食品添加物检测
第一节 食品中亚硝酸盐之定量
第二节 食品中亚硫酸盐之定量
第三节 食品中人工甘味剂之鑑别试验
第四节 酸性色素之分离与鑑别
自序
食品分析对任何人都是重要的,专业人员必须要具备分析的能力,非专业人员则要靠相关的分析资料方能了解所食用的食品的品质及其营养与机能性成份,有鑑于此,有须加强初学者的操作技巧,编者多年来从事食品分析与检验之教学,发现不少学生非但具备此方面的基础,同时对食品分析工作具有深厚之兴趣,遂有一想法,似可设计课程一面培训学生参加由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主办之国家级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士技能检定,并将相关之操作拍照编辑成书,让有志者可以自我学习,感谢林亚葶、李佩芪、张雅岚、张雅钧、刘怡君、陈韵竹、黄瀚萱、吴佳芫等同学的参与,练习期间主动积极,除专心准备劳工委员会办理之技能检定获有优异成效外,更协助相关操作之图解照片之拍摄,使本书内容更为充实详尽,特为恭贺并致谢。
全书分为单位换算与溶液配制、食品微生物测试、食品成分检测、食品品质检测及食品添加物检测等五个部份,共23节,除原理、步骤外,更有详细的图解与计算演练,期望对有需要者,有所帮助,编者虽竭尽心智撰校,疏漏难免,期盼贤达前辈不吝釜正是幸。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非常贴合实际的实验需求。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实验操作的描述都非常生动形象,仿佛能看到作者本人在操作一样。比如,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书中对无菌操作的强调,以及对培养基制备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明确的指示,甚至包括了如何判断培养基是否合格。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能有效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实验失败。另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贴士”,比如在称量易吸湿的样品时,如何快速操作以减少误差;或者在加热过程中,如何避免样品焦化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技巧,却能在实际操作中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实验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实验操作细节方面的详尽程度。许多教科书往往只给出一个大致的步骤,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出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食品分析实验操作指引》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会告诉你如何正确地称量样品,如何精确地配制试剂,甚至连玻璃仪器的清洗和干燥都提供了建议。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滴定操作的部分,书中不仅给出了滴定终点的判断标准,还提示了可能出现的误差以及如何避免,比如空气泡对滴定管读数的影响。此外,对于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比如高效液相色谱仪,书中也给出了操作前的检查、运行中的参数设置以及运行后的维护保养等一系列指导,这极大地降低了我在实际操作中出错的几率,也帮助我更快地掌握了仪器的使用技巧。
评分这本书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方面,也给了我不少启发。很多时候,我们能顺利完成实验操作,但如何 interpret 实验得到的数据,以及如何撰写一份规范的实验报告,却是常常令人头疼的问题。《食品分析实验操作指引》在这方面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指导。它不仅介绍了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平均值、标准差的计算,还讲解了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这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书中还提供了一些标准实验报告的范例,从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试剂、实验步骤到结果与讨论,都给出了清晰的框架和要求,让我知道如何将零散的实验过程和数据组织成一份完整、专业的报告。这对于我今后参与科研项目或是撰写毕业论文都非常有帮助。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本来不算太高,但它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惊喜。尤其是在一些比较特殊或容易出错的实验环节,这本书都能提供非常详细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进行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萃取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并对比了它们的适用范围。此外,书中还对一些常见实验问题的排查和解决思路进行了归纳,例如“为什么测得的某个指标偏高/偏低?”“如何处理异常的实验数据?”等等,这些都非常有针对性,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盲目地重复实验。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实验指导老师,能够在我遇到困惑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评分这本《食品分析实验操作指引》是我最近在学习食品科学专业时购买的一本实验参考书。不得不说,它在实验原理的讲解上做得相当扎实,从基础的样品前处理到复杂的仪器分析,都有细致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个实验步骤的逻辑性梳理,清晰地说明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以及这一步的目标是什么,这对于我理解实验过程至关重要。例如,在进行脂肪含量测定时,书中详细解释了溶剂选择的依据、提取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以及后续烘干的必要性,并配有示意图,让初学者也能一目了然。同时,它也提供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帮助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手段。尽管有时候一些原理的深入探讨让我觉得有些理论化,但整体而言,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在动手操作时更有底气,也更能理解实验结果背后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