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相助不出错!拜拜前必看的第一本书!
奉香拜了这么久,您还是疑惑为何拜拜要有方法,不按照这些规矩来做行不行?
顺序拜错、敬品准备不够、向神明禀报时说错,会不会有不良影响或反效果?
◆拜拜一定要烧金纸吗?烧越多越有效吗?
◆庙里不准烧金纸该怎么办?可以带回家烧吗?
◆请求神明指示,要以一个圣筊还是三个圣筊才准?
◆一直掷不到圣筊,是不是神明不想理我?
◆老师说每个人都有引导神,是不是找越多引导神越好?
本书以QA问答方式,为您解答拜拜时最常发生的50个问题,并以实际故事为例,为您解除心头疑惑、釐清错误观念,让您拜拜时不再忐忑不安,助您拜得有效,拜得心安,越拜越灵!
◆拜拜时香掉了、熄了、折断了,是不好的征兆?
◆遇到不能烧纸钱的宫庙,该如何「借炉」烧化?
◆补财库时,元宝烧越多进财会越快吗?
◆女性离婚后可以拜娘家祖先吗?
◆若是家人朋友运势不顺但又不愿拜拜,自己可以代为祈求吗?
「这样拜」系列出版至今已有五本,普遍读者们对「怎么禀告、 怎么拜」已有相当概念,但拜拜时仍难免碰到疑惑、或是不知如何是好的状况。
《这样拜不会错──解答50个拜拜常见疑难杂症》便是以读者们最常遇到的50个问题着手,针对「金纸、供品的准备」、「拜拜仪式、顺序、掷筊、化宝」、「办三赦、补财库、寻找引导神」以及「常见疑难杂症」等四部分,除了排疑解难之外,更以实例故事传达拜神重要态度,因为效果的神速与否,与您的心态息息相关。
本书是拜拜系列的「解答版」,更是集结重点的「精华版」,有助您拜拜时更容易上达天听、越拜越好运。
作者简介
王品豊
台北LV总公司、GUCCI、上海ebay网路拍卖公司、美国知名药商、美国洛杉矶中文电台等等风水改造。
研究东方命理二十余年,最早从易经入手,对于阴阳之理深耕不懈,但始终所获有限,后又专研八字、紫微、占卜、姓名改运等等术数,对于人生富贵贫贱纵有预知的能力,但囿于无法针对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于是二十余年后再入阴阳天地,才逐渐明白阴阳互迭,能量、力量互转,的确可以达到人人改运开运的目的。因此2010年迄今不断参考各宗门派,研创拜神开运的方法,希冀能为有需求者提供一劳永逸的神界开运法门。
现今卓然小成,接受各界邀请演讲、开课、谘询,共同分享以利众人,「大道无情、神界无私」,洞悉法界定律循序踏实,必能人人得享神恩共霑雨露。
近期着作
《这样拜才有效》
《这样拜才有钱》
《好神引导,一拜见效》
《这样拜土地公才有效》
《这样拜才有出头天》
《越住越有钱──把住家打造成聚宝盆的风水改造法》
(皆由春光出版)
联系作者
王品豊的国境:asa188.net/
相关着作
《好神引导,一拜见效》
《越住越有钱--把住家打造成聚宝盆的风水改造法》
《这样拜土地公才有效》
《这样拜才有出头天》
《这样拜才有效》
《这样拜才有钱》
作者序
单元一:关于金纸、供品的准备
01 化宝前,为什么要在金纸上盖手印?
02 所有的金纸都要盖手印?还是只有莲花才需要?
03 拜拜一定要准备书中所述数量的金纸吗?
04 一「支」数量是多少?一「刀」又是多少?数量弄错的话,拜拜会不会就不灵验?
05 南部金和北部金长得不一样,该如何是好?
06 祭祖拜拜为何要用「病符钱」?
07 听说元宝自己折比较有效?也有人说晚上不要在家折莲花?
08 四品礼物是指什么?
09 有人说神佛是吃素的,所以一定要准备素食才行?
10 为何要准备五种水果?可不可以一种水果准备单数就好?
单元二:关于拜拜仪式、顺序、掷筊、化宝
11 如果没有按照顺序拜,要重新照顺序再拜一次吗?如果拜错顺序会被惩罚吗?
12 拜完多久可以烧金纸及收供品?
13 烧金纸是否有规定的顺序?大张的先烧吗?
14 现今许多庙宇都不可烧金纸,烧不烧金纸会有什么影响吗?
15 如果遇到不能烧化金纸的宫庙该怎么办?可以带回家烧吗?
16 如何向庙「借炉」?
17 请求神明指示,要以一个圣筊还是三个圣筊才准?
18 拜拜掷筊掷不到是否代表神明不想理我?
19 神明和祖先烧金纸的金炉可以一起用吗?
20 金炉一定要放在家里吗?金炉里的灰烬要何时处理?
21 若到庙里只想向一位神明求事情,那么庙里的每位神明都需要拜吗?
22 同样的事情,如果问土地公得到圣筊,问观音菩萨却得到盖筊,请问该以谁为准?
23 怀孕期间能求神拜拜吗?
单元三:关于办三赦、补财库、寻找引导神
24 引导神只能有一个?还是有越多位引导神保佑越好?
25 是不是找位阶越高的神明当引导神,祈求的事情越灵验?
26 请通灵的师兄姐寻找引导神,会比自己掷筊问更灵验吗?
27 找引导神,一定要找庙里供奉的主神?还是配祀神也可以?
28 有没有什么神是不能当作引导神的?土地公、三太子、月下老人都可以吗?
29 办理天赦、地赦、天地渡化时,一定要找庙中供奉的主神吗?
30 一定要做完三赦、接完引导神之后才能办「三库」吗?没找到引导神就不能办「三库」?
31 办完「个人业力」就等于打开人生运势了吗?
32 办「三赦」时,纸钱增加越多,是不是代表罪孽越深重?
33 办「天地渡化」的时候为何要准备手珠?
34 补财库时,元宝烧越多进财会更快一点吗?
35 补财库为何不是烧发财金而是烧库钱呢?
36 多久补一次财库比较好?
单元四:拜拜常见疑难杂症
37 拜拜时香掉了、熄了、折断了,是不好的征兆?
38 如果拜拜心愿实现却没有还愿,会被惩罚或变倒楣吗?
39 若是家人朋友运势不顺但又不愿拜拜,自己可以代为祈求吗?
40 每次拜拜都要准备禀文吗?
41 所谓的「发炉」代表什么意思?
42 老师书上写求姻缘可以找金母娘娘,为何不是拜求月下老人呢?
43 家中长辈没有祭祖习俗,会不会影响家中运势?
44 另一半一天到晚外遇,可以斩他(她)的桃花一绝后患吗?
45 女性离婚后还可以拜娘家祖先吗?
46 梦是神尊的启示?
47 神的存在就是为了帮人解决问题,不是吗?
48 什么叫「卡阴」?
49 拜神该具备什么样的态度?
50 桃花姻缘怎么求?
第一次接触“拜拜”这个概念,还是在懵懂的孩提时代,跟着大人在庙宇里烧香磕头,只是觉得热闹,对其中的讲究一无所知。随着年龄渐长,接触的人群和场合多了,才发现“拜拜”并非只是简单的敬神,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细致的礼仪。然而,这些东西往往散落在亲友间的只言片语中,或是晦涩难懂的古籍里,想要系统地了解,却总是不得其门而入。市面上关于祭祀的书籍也有不少,但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泛泛而谈,总觉得难以触及核心,更别提解决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了。例如,每次去不同的地方拜访,看到当地人有着不同的祭拜方式,心里就犯嘀咕,不知道哪种才是“正统”,哪种又能更好地传达我的心意。有时候,看着别人虔诚地摆放供品,自己却手忙脚乱,连贡品该摆多少、摆什么都有讲究,实在让人感到窘迫。更别提那些关于禁忌、关于祈福的细节,更是让人一头雾水,生怕无意间触犯了什么,反而适得其反。我一直渴望有一本能够清晰、详细地解答我这些疑虑的书,能够让我不再是“糊里糊涂”地拜,而是真正明白其中的意义,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个步骤,让我的心意能够被感知,祈愿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回应。
评分从小到大,接触到的关于“拜拜”的场景不胜枚举,无论是过年过节祭祖,还是遇到困难时祈福,似乎都离不开这个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却常常感到困惑和不安。比如,同样的贡品,在不同的地方、拜访不同的神祇,摆放的位置似乎也有讲究;又比如,关于焚香的多少、点燃的顺序,更是让我一头雾水,总担心自己弄错了,反而会引起不好的结果。网上搜索的信息零散且难以辨别真伪,问身边的人,大家也各有说法,常常让我更加迷茫。我迫切地需要一本能够系统、清晰地解答这些疑难杂症的书,它能够让我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仅仅教我“怎么”做。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细致地讲解每一种祭拜方式的由来、意义,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我不再是“盲目”地拜,而是能够带着一颗明白的心,虔诚地进行每一次祭拜,让我的心意能够得到更好的传达,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那份敬畏与传承。
评分我一直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而祭拜,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实话讲,我在这方面一直是个“小白”。虽然我从小耳濡目染,但真正到了自己要去实践的时候,却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比如,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家里需要祭拜祖先或者神明,我总是需要询问长辈,才能勉强完成。但我内心深处,总觉得对于其中的一些讲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贡品要双数?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点红烛?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背后一定有其道理,但我却无从得知。市面上关于祭拜的书籍我也翻过一些,但很多都过于艰深,或者流于表面,没有办法解决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我希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像一位慈祥的长辈一样,耐心解答我所有疑问的书,它能让我明白,祭拜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与信仰对话、与传统连接的方式。我希望它能帮我理清思路,让我能够自信、从容地进行每一次祭拜,让我的心意能够真正地被理解和传达。
评分每次去寺庙,看到香客们虔诚地烧香、许愿,我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敬畏。但同时,我也感到一种深深的困惑。那些复杂的仪式,那些关于供品摆放、香烛点燃顺序的细微差别,对我来说都像是一团谜。我常常会下意识地观察别人是如何做的,但每个人似乎又略有不同,这让我更加迷茫。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怎样做才能真正表达我的敬意和祈愿?我尝试过在网上搜索,但信息碎片化严重,而且很多解释都比较模糊,难以落地。有时候,我会因为不确定而感到尴尬,甚至宁愿不去做,以免出错。我渴望有一本能够系统地梳理这些知识的书,它能够像一本“通关秘籍”,一步步地教我如何正确地进行祭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比如,贡品应该怎么选择?香烛要点几支?在不同神祇面前,祭拜的方式是否有所不同?这些细节,在我看来都至关重要,它们代表着对神明的尊重,也影响着心意的传达。
评分话说我算是个对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人,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节日,总会忍不住去了解背后的习俗。拜祭神明,算是其中一个我一直觉得既重要又有些神秘的环节。说实话,虽然我也会跟着长辈去祭拜,但很多时候,我都是抱着一种“照葫芦画瓢”的心态,对具体的操作流程、物品的摆放、以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都处于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每次在祭拜前,心里总会有些打鼓,担心自己哪里做错了,或者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环节。特别是遇到一些特殊的祭拜场合,比如搬家入伙、求子、祈福等等,那更是感觉无从下手,只能听凭旁人指点。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问题的书,它不能只是简单地罗列流程,更应该能够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的文化含义是什么,以及在不同的情况下,又该如何灵活变通。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人,能够耐心地解答我所有的疑问,让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明白人”,能够真正感受到祭拜的庄重与虔诚,而不是仅仅完成一个形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