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史前文化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开始于两、三百万年前,是古人类起源、发展的年代,人们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的生产工具,靠採集和狩猎维生。新石器时代约始于西元前一万年,这时出现了磨制石器、陶器,人们开始定居并发展原始农业。
新石器时代结束,开始进入夏、商、周时期。这是历史上很重要的阶段:最早的王朝诞生了,奴隶制度形成了,青铜礼器成为身分与地位的象征……中国古代文明也由兴起走向繁盛。
本书特色
你打开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宝藏。
《小学生领先一步读历史》系列丛书共有10册,自夏商周开始,到清朝结束。内容十分真实的呈现历史原貌,对于历史人物有着中肯的评价。除此之外,也涉猎了一些民间故事、传说杂记,不但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也突显了东方特有的韵味。
略带趣味、幽默诙谐的讲述过往故事,再搭配大量缤纷童趣的彩色插画,让每个孩子一翻开书都会趣味盎然,爱不释手。
引言1
1人类祖先的神话2
盘古用身体创造万物4
女娲捏泥人,修补天空7
夸父想让太阳永远待在天上10
2远古时期的发明和发现12
不断改进的「树屋」14
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16
神农上高山入深林,遍尝百草18
天赐男孩,粮食君王22
3重现远古生活24
山顶洞人爱美丽26
河姆渡人住水乡27
神秘消失的良渚先生30
4我们都是炎黄子孙32
四千年前的世界大战34
黄帝娶丑女为妻36
龟背上的象形文字40
古老中国一条龙42
5令人尊敬的尧帝和舜帝44
只敲簸箕不打牛的耕夫46
斑竹一枝千滴泪48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50
6治水英雄大禹52
要疏通,不要围堵54
「面条」锁蛟龙56
四神相助伐三苗59
7夏启的动员令——甘誓62
从石缝里跳出来的启64
夏传子,家天下68
8昏君失国,后羿代夏70
「五子之歌」倾诉悲情72
后羿取代太康74
9还我夏王朝76
少康的「乐国」78
夏历就是农历80
10这种太阳,我们宁愿与它同归于尽!84
贪吃龙肉的皇帝86
贪恋女色的皇帝89
11改朝换代第一人92
十一征而天下无敌94
网开三面,只留一面96
商代夏,顺天命得人心98
焚人祈雨100
12家奴出身的名臣102
「头号卧底」伊尹104
旧臣囚禁新王106
13「前商」和「后商」108
商代初期屡迁国都110
从龙骨刻文说起112
14与「小人」为伍的杰出君王114
上天托梦赐傅说116
「尸位素餐」见孝心120
15残暴的纣王,灿烂的殷商文化122
罄竹难书纣王之「纣」124
会做生意的「商人」126
巨型国宝司母戊方鼎128
16「周人」来自同原130
装疯卖傻的西伯侯132
文王与钓鱼老翁相见恨晚134
神秘的八卦136
17牧野大战138
姜太公讲兵法140
武王对付武庚有妙招142
18成康之治144
周公握发吐哺146
东方据点的建立148
周公制礼作乐150
19艺术珍品再现西周风貌152
周昭王为了一只小鸟断送性命154
穆王西游记158
农夫们的四季生活160
20「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已成过去162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164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166
「暴风雨」过后168
21失而复得的太子170
第一位统计人口的国君172
公然挑战宣王权威的人174
22史官预言周将灭亡176
美女褒姒的身世之谜178
烽火戏诸侯180
23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184
重现三星堆186
青铜造像的身世之谜188
帝王世系表191
我一直对中国的古代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在传说与史实之间模糊不清的早期王朝。最近,我在书店里闲逛时,偶然翻到了一本名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从传说到信史》的书,它的副标题“探寻远古的足迹”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翻开书页,我被其宏大的叙事和严谨的考证所吸引。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年代和事件,而是通过对出土文物、古籍文献以及考古发现的细致解读,试图还原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夏商周时代。书中对于各个时期社会形态、宗教信仰、生产力发展、政治制度的演变,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想象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有了更加清晰的脉络。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讨论夏朝的存在时,并未止步于“传说”二字,而是详细梳理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成果,并将其与古籍中的记载进行比对,展现了考古学如何一步步地为历史的真实性提供支撑。这种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肃然起敬。而对于商朝,书中更是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从甲骨文的解读,到殷墟的发现,再到青铜器文化的高峰,无不展现了商朝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仿佛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向我们诉说着先人的故事,而那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证明了商代工匠的卓越智慧。 至于周朝,本书则从分封制的建立,到礼乐制度的形成,再到春秋战国的纷争,勾勒出了一个更加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图景。书中对于周公制礼作乐的意义,以及其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独到的阐释。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会如此深刻地烙印着周朝的痕迹?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鼓励我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去探究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评分作为一个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我对历史的理解往往受限于碎片化的信息和娱乐化的呈现。最近,我接触到了《史海钩沉:夏商周文明的真实面貌》这本书,它以一种极其严谨且充满学术性的视角,为我构建了一个关于夏商周时期的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本书的开篇,作者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去伪存真”的原则,对于夏朝的论述,他并非简单地接受或否定,而是详细梳理了二里头文化的研究进展,将考古证据与文献记载进行细致的比对,展现了学术界关于夏朝是否存在及其文明程度的各种探讨。这种辩证的研究方法,让我领略到历史研究的复杂性和严谨性,也让我意识到,对于历史的认知,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证据和理性的分析之上。 在论述商朝部分,作者的笔力之雄厚,令人印象深刻。他详细阐述了甲骨文的发现及其对理解商朝历史的重要性,并选取了部分经典的甲骨文释读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从古老的文字中解读出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个层面的信息。同时,书中对商朝青铜器的解读,也极具深度,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欣赏层面,更是深入分析了青铜器在商朝社会中的政治象征意义、宗教祭祀功能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对于周朝,本书则着重剖析了其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奠基者的角色。作者详细阐述了周朝在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和思想文化(如礼乐制度、敬天保民思想)方面的创新,以及这些创新对后世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对于周公制礼作乐的意义的阐释,更是点睛之笔,让我深刻理解了周朝文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关键地位。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偏向学术,但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并非枯燥乏味的堆砌事实,而是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和严谨的分析,将复杂的历史问题层层剥开,呈现给读者。阅读此书,如同与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进行对话,受益匪浅,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是一个从小就对历史故事充满好奇的孩子,尤其喜欢那些听起来很神秘的古代王朝。最近,我的表哥给我推荐了一本叫《千年王朝:夏商周的秘密》的书。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本给大人看的书,但翻开后,发现里面的文字一点都不枯燥,而且有很多有趣的插画,就像在看一本侦探小说一样,在一步步地揭开古代王朝的秘密。 书里讲到了夏朝,虽然书上说这个朝代有点像故事,但作者用了很多像“证据”一样的东西来告诉我们,夏朝可能是真的存在的。比如,他们找到了很多很古老的遗址,里面有以前人们住过的房子、用过的东西,还有一些特别的图案。作者就像一个侦探,把这些“证据”拼凑起来,让我们觉得夏朝可能是一个很厉害的国家,那时候已经有了城墙和国家的样子。 然后,书里讲到了商朝,这个朝代就更厉害了!他们发明了“甲骨文”,就是在乌龟壳和牛的骨头上刻字。我看到了书里那些甲骨文的照片,虽然我看不懂,但感觉很神秘,就像古代人的密码。我还知道了商朝的人们会铸造非常大的青铜器,比如一个鼎就可以重得不得了!书里还讲了商朝的国王是怎么统治国家的,他们有什么样的生活,是怎么祭祀神灵的。 最后,书里讲到了周朝。周朝比商朝更“讲规矩”,他们发明了“礼仪”,就是怎么做人,怎么跟别人相处。书里还说,周朝有很多聪明的人,他们写了很多书,这些书对我们现在的人影响很大。我还知道了周朝有“分封制”,就是把国家分给很多贵族来管理,有点像一个小小的“国家联盟”。 这本书让我觉得历史不再是课本上那些干巴巴的字,而是充满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未解之谜。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猜想”的部分,作者会根据已有的“证据”,让我们一起去想象那个时代的样子。感觉就像是在和作者一起探险,去寻找古代的宝藏。看完这本书,我更想了解更多的历史了,感觉中国古代的历史真的太精彩了!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有着浓厚兴趣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解析夏商周时期社会形态和文化特征的著作。《文明的摇篮:夏商周社会探秘》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论证,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 本书在讨论夏朝时,并非简单地将二里头文化等同于夏朝,而是深入分析了考古发掘所揭示的社会结构、城市布局、手工业发展等信息,并将其与古籍中的相关记载进行审慎的比较。作者着重探讨了二里头文化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意义,以及其可能代表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文化特征,为理解夏朝的文明程度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在对商朝文明的阐释上,本书尤其出色。作者详细梳理了甲骨文的发现历史,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内容进行解读,揭示了商朝的宗教信仰、祭祀制度、政治活动、社会组织以及王权象征等。此外,书中对商朝青铜器文明的深入分析,不仅涵盖了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着重探讨了青铜器在商朝社会中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功能,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 关于周朝,本书则聚焦于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的奠基性贡献。作者详细阐述了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等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古代政治格局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礼乐制度的形成及其在规范社会行为、塑造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书中对于周朝思想的论述,如“天命观”、“德治思想”等,也为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富有启发性,作者在处理复杂历史问题时,能够清晰地阐明其逻辑脉络,并提出富有见地的观点。阅读此书,让我对夏商周时期社会的复杂性、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文明的奠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的著作。
评分我是一位退休多年的历史爱好者,年轻时就对中国古代史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开创性的早期王朝。近期,我有幸拜读了《远古回响:夏商周文明探微》一书,深感其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该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聚焦于夏、商、周三个时期,从考古学、文献学、人类学等多个维度,对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作者在研究夏朝时,并没有回避其“传说”的属性,而是采取了审慎的态度,详细梳理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成果,包括其年代、地理位置、遗存特点等。通过与古籍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进行比对分析,作者提出了一些有说服力的观点,认为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理解夏朝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这种基于实证的研究方法,让我对作者的严谨态度深感钦佩。 对于商朝,本书的论述尤为详实。从殷墟的发现,到甲骨文的释读,再到青铜器的高度发达,书中对商朝文明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作者详细介绍了商朝的文字系统,并解读了部分甲骨文的内容,揭示了商朝的宗教信仰、占卜活动、社会组织以及王权象征等。此外,书中对商朝青铜器的艺术风格、铸造工艺以及其在礼制中的地位,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我对商朝辉煌的物质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于周朝,作者则侧重于其政治制度的构建和文化思想的奠基。书中详细阐述了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政治格局和血缘关系的影响。同时,作者也深入探讨了周公制礼作乐的意义,以及其对后世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礼乐文明的深远影响。书中对于周朝思想的论述,如“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严谨而不失生动,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引导我思考历史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发展规律,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的学习不应该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堆砌,而应该是对古人生活和智慧的探索。最近,我找到了一本《岁月长河:夏商周文明的足迹》的书,它完全满足了我对历史的期待。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为我展现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风貌。 在读到夏朝的部分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夏朝有多么强大,而是通过考古发现,比如人们以前住过的村落、用过的工具,来一点点地揭示夏朝可能的样子。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跟着作者一起,在古老的遗址里“寻宝”,一点点地拼凑出夏朝人们的生活画面。书里还有一些想象图,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商朝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都知道商朝有甲骨文,但是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以及我们怎么能从那些古老的文字里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我看到了很多甲骨文的图片,还有作者对它们的解释,感觉就像是在读一本古代的“故事书”。书里对商朝的青铜器也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那些巨大的鼎和精美的器皿,让我惊叹于商朝人的智慧和技艺。 到了周朝,我感觉这个朝代更注重“规矩”和“文化”。书里讲到了“礼仪”,就像是我们现在做的各种规矩,让大家能够和谐相处。我还了解了“分封制”,就是皇帝怎么把国家分给不同的亲戚和大臣来管理。书里还讲了很多关于周朝的传说和故事,让我觉得周朝的历史充满了智慧和趣味。 这本书最让我喜欢的地方就是它的“代入感”。作者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通过很多细节,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思想。而且,书里的语言非常流畅,一点也不生涩,就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样,非常轻松。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更加热爱中国历史了。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早期王朝充满了好奇心的中小学生。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穿越千年:夏商周的辉煌》的书。这本书让我感觉像是坐上了一台时光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亲眼见证了那些令人惊叹的文明。 书中讲到的夏朝,虽然听起来有些像传说,但作者就像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带着我们去寻找夏朝可能存在的“线索”。他介绍了考古学家们在一些古老的遗址里发现了什么,比如以前人们住过的房子、用过的器皿,还有一些特别的图案。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小考古学家,在跟着书一起“挖宝”。 然后,书里就讲到了非常了不起的商朝。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关于“甲骨文”的介绍。甲骨文就像是商朝人的“秘密日记”,刻在龟壳和牛的骨头上,记录着他们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作者把一些甲骨文的意思都解释了,让我知道了商朝的人们是怎么祭祀神灵的,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我还看到了书中展示的那些巨大的青铜器,比如一个鼎就可以有这么大,我真的觉得商朝的人们太厉害了! 接着,书里又讲到了周朝。周朝给我的感觉是更“讲规矩”,他们发明了“礼仪”,让人们知道怎么互相尊重,怎么做好事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公制礼作乐”的故事,感觉周朝的人们很注重文化和教育,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品德的人。书中还讲了周朝的皇帝是怎么管理国家的,他们是怎么把国家分给不同的人来管的。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把很复杂的东西都讲得特别容易懂。而且里面有很多精美的图画,有那时候的遗址照片,有文物的样子,还有一些作者根据想象画的场景,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样子。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不再只是知道夏商周三个名字,而是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喜欢中国历史了。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怀有深厚感情的普通读者,我始终在追寻那些能够真正触及历史灵魂的作品。《东方文明初探:夏商周的奠基之路》这本书,便是我近期阅读中最为惊喜的一本。它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叙事,将夏、商、周这三个奠基性的王朝,从模糊的传说带入清晰的史实,让我得以窥见中华文明的早期脉络。 作者在处理夏朝的存在问题时,展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他并非简单地采信古籍,而是详细梳理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历程和重要发现,并结合文献记载,对夏朝的地域范围、政治组织、文化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推测和论证。这种以物证史、以证代史的研究思路,让夏朝的存在感不再是虚无缥缈,而是有了切实的考古学基础,给读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对于商朝的描绘,本书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从甲骨文的发现与解读,到殷墟遗址的宏大展现,再到令人震撼的青铜器文明,作者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带领读者深入商代社会。书中对甲骨文内容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商朝的宗教信仰、王权制度、社会结构等方方面面,仿佛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直接窥视商代生活的窗口。而对商代青铜器的介绍,则不仅仅是工艺的展示,更是对其在商朝社会中的政治、宗教象征意义的深刻剖析,让人感叹于商朝文明的辉煌灿烂。 至于周朝,本书则将重心放在其对后世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上。作者详细阐述了周朝在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和思想文化(如礼乐制度)方面的创新,以及这些创新如何塑造了后世中国的社会伦理、政治格局和文化传统。书中对周公制礼作乐的解读,更是让人深刻理解了周朝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奠基性地位。 本书的语言风格沉稳而富有力量,论证严谨而逻辑清晰。它并非追求一时的新奇,而是致力于展现历史的真实面貌和文明演进的内在逻辑,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从中汲取智慧的历史著作。
评分我是一位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早期文明时期特别着迷的大学在读生。最近,我阅读了《龙的传人:早期王朝的辉煌》一书,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充斥着猎奇和演绎的通俗读物,而是以一种极其严谨的态度,结合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古文献研究,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化的夏商周时代。作者在序言中就明确表示,本书的目的并非要“讲故事”,而是要“还原真相”,这使得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读下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论证过程非常详实。例如,在探讨夏朝的地理范围和政治组织时,作者引用了大量考古证据,包括遗址的分布、墓葬的规模、出土的陶器和玉器等,并结合《尚书》、《史记》等古籍中的零散记载,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试图勾勒出夏朝国家形态的大致轮廓。这种“以证代史”的方法,让我觉得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去触摸和理解的。 书中对于商朝文明的描绘更是精彩纷呈。从殷墟发掘出的甲骨文,到司母戊鼎这样宏伟的青铜器,每一项发现都被赋予了深刻的解读。作者不仅介绍了这些文物的基本信息,更深入分析了它们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意义。例如,对甲骨文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商朝的文字系统,还让我们得以窥见当时人们的宗教祭祀、政治活动、日常生活等等,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商代社会的大门。 而对于周朝,作者则着重阐述了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的创新。分封制、宗法制是如何构建起周朝统治秩序的?礼乐制度是如何规范社会行为、塑造民族精神的?这些问题在书中都得到了细致的解答。特别是关于周公制礼作乐的论述,让我深刻理解了周朝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奠基性作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知识,更培养了我对历史的探究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评分我是一名热爱历史的初中生,学校的课程总是讲授一些历史事件,但总觉得不够深入,不够有趣。最近,我偶然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古国探秘:夏商周文明的曙光》。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历史的看法,它就像一本探险手册,带领我深入那个遥远的时代,去发现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有什么”,更是用一种“为什么”的逻辑来引导读者。比如,在讲到夏朝的时候,虽然史书中记载不多,但作者通过分析出土的陶器、玉器,还有一些遗址的布局,来推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我觉得这种“考古侦探”的方式非常吸引人,让我觉得历史不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充满了可以去探索的可能性。 商朝的部分更是让我惊叹不已。甲骨文的发现,真的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古代的“搜索引擎”。作者详细讲解了甲骨文是如何被解读的,以及从中我们能了解到商朝人的生活,比如他们信奉的神灵,他们是怎么占卜未来的,甚至他们平时吃的食物。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展示了商朝那些令人惊叹的青铜器,那些精美的纹饰和巨大的体型,让我无法想象在那么遥远的时代,人们就能有如此高超的工艺。 周朝的部分,作者则着重讲解了“礼乐文明”的形成。我一直觉得“礼仪”是很重要的,这本书告诉我,周朝人是如何通过“礼”来规范社会秩序,通过“乐”来陶冶情操。特别是周公制礼作乐的故事,让我了解到,原来很多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规矩,都起源于那个时代。书中还用了很多比喻,把一些复杂的概念讲得通俗易懂,让我能够理解周朝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影响后世的。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故事性”和“启发性”。它不只是简单地陈述事实,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质疑,去发现。我常常会在读完一段之后,停下来想一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种参与感让我觉得学习历史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