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为什么要学历史?历史有什么用?」
学会解读历史,而非死背历史
轻松、有趣却深刻的日本史,教科书中学不到的日本史
本书是作者写给15岁的女儿,以父亲的口吻、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述说日本历史的发展。即将上高中的女儿,向在东京大学历史系任教的父亲问出:「为什么要学历史?历史有什么用?」为了让女儿了解历史的本质,让女儿不受限于课本上枯燥单调、仅罗列历史事件的「断代史」,而能更深入理解日本的历史及日本在世界史中的角色,作者开始撰写这本「前所未有的日本通史」。
此书分成「剑」、「心」、「宝」、「锄」四部分,分别从历史事件讨论对日本中心论的反思、宗教信仰与历史建构、日本国家之形成,以及武士阶级与尊王攘夷运动。每一部份各有十三章,每章以短短一千字讨论一个历史事件。
剑之章
以象征贵族武器的黑桃看「日本史」的本质。从赖山阳的《日本外史》出发,指出尊王攘夷思想下仅以日本观点看日本历史的盲点。
心之章
以象征神职人员的信仰的爱心介绍日本的神话。讨论《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的「故事」是如何被创造出来以塑造大众的日本印象。
宝之章
以象征商人财产的钻石说明日本的国家形成。从大化革新到平安时代的怨灵,介绍日本的国家形成与文化发展如何受到中国文明的影响。
锄之章
以象征百姓农具的锄头挖掘自鎌仓时代开始的历史。探索武士政权、佛教文化、战国时代、锁国、尊王攘夷思想对日本带来哪些变化。
作者并没有详述每个事件或时代的细节、不需记诵繁复的人名、地名及年份,而是引领读者以全新的角度探索历史,将被现今教科书分解成琐碎断代的历史重新展现整体的面貌。本书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并不单论述日本的历史事件,而是着重古今思想的传承和日本与东亚其它文化上思想的交流,以期读者以宏观的视角阅读日本历史。
作者简介
小岛毅(Kojima Tsuyoshi)
1962年生。东京大学毕。专攻中国思想史。现任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日中历史共同研究」委员、日本学术会议连携会员。在专攻领域的着作有《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中国的历史07,讲谈社)、《朱子学与阳明学》(放送大学教材)。针对一般读者的着作《义经的东亚》(勉诚出版)以宏观的视野描写蓬勃的日本中世样貌,与其破坏性的演出所带来的冲击。之后也陆续发表充满争议与话题的作品《近代日本的阳明学》(讲谈社)、《靖国史观》(筑摩新书)、《足利义满》(光文社新书)等。
译者简介
王筱玲
中文系毕。曾任职出版社。现为自由编辑工作者、《日日》中文版主编、《美术手帖》特刊中文版主编。译有:《小星星通信》(合译)、《图说西洋美术史》、《情书》(合译)、《燕尾蝶》(合译)、《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历书》(合译)。
中文版序
剑之章
A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 希望展现整体样貌
3 从哪里可以看见「日本史」?
4 阿氐流为是「叛乱分子」?
5 「美丽之国」平泉与「美好之国」镰仓
6 引发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外史」
7 对外国的事情反而很了解
8 遣隋史是对等外交吗?
9 身为「新兴贵族」的平氏
10 尊王思想与德川幕府的关系
J 攘夷运动的走向
Q 对南北朝的看法
K 忠君爱国与民主主义教育
心之章
A 纪元节神话是什么
2 宗教谈的日本古代史
3 《古事记》也以汉字写成
4 本居宣长的主张
5 史料的看法
6 圣德太子的出身
7 成为争论对象的圣德太子
8 对太子传说拥护论的疑问
9 神功皇后与卑弥唿的合体
10 《论语》与《千字文》
J 消失的王仁博士
Q 苏我氏祖先的故事
K 从倭国到日本
宝之章
A 改新之诏是何时作成的?
2 官人的诞生
3 天智即位之年
4 内乱与女帝
5 圆仁的大旅行记
6 太阴太阳历的故事
7 从「梅之都」到「花为樱」
8 「国风」的意义
9 樱花的印象
10 所谓无常
J 平安时代最强的怨灵
Q 《今昔物语集》的世界观
K 仁义道德会吃人
锄之章
A 中世人们的强韧
2 眼花撩乱的十二世纪
3 镰仓新佛教的时代背景
4 「对了,去京都吧。」这句话里的京都
5 宁波专案的目标
6 从南北朝到室町的石蕊试纸
7 将日本史一分为二的应仁之乱
8 战国大名的军师养成学校
9 「转调」这种控制方法
10 作为势力的佛教寺院与天皇
J 新外交关系与「这个国家的样貌」
Q 锁国时代的中国印象
K 现在依旧吃人的仁义道德
中文版序
本书是二○○八年一月至三月执笔写成的。读者看了就会知道,这里面用每天的日记形式编排,实际上也是如此。刚好在独生女国中毕业要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想告诉她日本的历史,就用每天上班前的一至二小时,写就本书。因此,如果遵从「子」的古文用法,我是应该要用「女」这个字才对。尽管在现在的日文中,不论男女都可以用「子」来表示,但因为这个字的原意,或者说「历史是男人的事」这种偏见的缘故,在日文版的读者中,很多人都擅自误解书名这个「子」是儿子而不是女儿。因此,在这里清楚写出我的孩子的性别。
比起在日本的读者,台湾的读者诸贤,应该更清楚知道日本国的历史。本书是以日本的中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历史为知识的前提来叙述的,所以不免担心会不会有不少难以理解的地方。因为本书不是以概观日本历史本身为目的,不只如此,我在本书中,是以参照当下学界的最新动态来补充教科书所教的内容,并以故事所具有的「一贯性」来描写「通史」为目标。
日本的历史一般分为古代、中世、近世、近现代四个时期,教科书也是这样区分。这种区分方式也被用在专门研究者的分工中,像是介绍「我是日本古代史的专家」时也会用到。因此,日本史的研究者只会写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时代的着作。这是因为对其他时代的研究者的敬意、回避与自我防卫(避免受到「你的书错误百出」的指责),所以才不能写那样的书。因为我是专门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人,对于这点,很轻松地就能执笔写作。的确,以我的情况来说,要写中国思想的通史是会感到困难。
因此,尽管「断代史」式(将历史细分的做法)的处理方式,在事实关系的精密程度上相当可期这点,对学术上来说是很宝贵的,但这却也成为阻碍一般读者、特别是年轻人们掌握历史走向的要因。而且,在日本称为通史的历史,就像教科书那种,现在几乎都靠上述时代区分方式,以分工体制、共同撰述的方式来完成,实质上算是断代史了。「是通史?是断代史?」这是自司马迁和班固以来就有的问题,结果是两者都是必要的。这也是撰写本书的根本性原因。
本书若能够得到众多年轻读者,并成为深化对日本历史认识的机缘,将是我的荣幸。如果成真,我就可以说「吾人惟一女,台湾得多子」了。
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了解日本历史的书籍,偶然间看到了《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本书。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立刻联想到,这一定是一本不同于市面上一般历史读物的作品。我期待它能够用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述日本波澜壮阔的历史。或许,它会像一位慈祥的长辈,耐心地为我解答那些我一直以来都困惑的问题。我尤其看重“东大爸爸”这个标签,这暗示着这本书在学术严谨性上会有一定的保证,但同时,“写给我的”又透露出一种分享和传承的意味,让冰冷的历史知识变得温暖而有温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清晰的逻辑,将日本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脉络梳理清楚,并且能够深入挖掘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堆砌。我更期待它能够触及到日本的文化、艺术、思想等多个层面,帮助我全面地认识这个国家。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挖掘它所蕴含的历史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让我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冲动。我一直对日本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但很多时候,历史书籍要么太过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这个标题传达了一种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亲切感的信号,让我觉得这是一本能够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讲述日本历史的书籍。我期待它能够以一种类似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将日本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幕府时代的武士风云,再到近代化的改革,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一展现在我眼前。我尤其好奇,作为“东大爸爸”,作者会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这些历史事件?是会强调政治格局的演变,还是会关注社会文化的变迁,亦或是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日本历史的完整认知,并且能够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与一位智慧的长辈交流的难得机会。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历史是一种了解世界、理解人性的方式。最近,我对日本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的一些书籍要么过于艰涩,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本能够让我既深入了解,又能轻松阅读的书籍。《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一本。我期待它能够以一种非常细腻、有条理的方式,将日本历史上那些重要的节点和人物娓娓道来。或许,它不会像百科全书那样事无巨细,但一定会抓住历史发展的关键线索,并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呈现。我尤其喜欢“东大爸爸”这个定位,这似乎意味着作者在学术上有着扎实的功底,但他又选择以一种“写给我的”的方式来分享,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一定充满了人文关怀,能够以一种温暖而有力量的方式,将历史知识传递给读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日本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性格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它对现在的影响。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文化情有独钟,从动漫、日剧到传统艺术,都深深吸引着我。然而,对于日本历史的了解,我却总是觉得隔了一层纱。市面上的日本史书籍,要么是过于学术化的研究报告,要么是浅显的普及读物,很难找到一本能够兼顾深度与广度,并且易于普通读者理解的书籍。当我在书店看到《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时,我被这个书名所吸引。一个“东大爸爸”的视角,似乎预示着这本书将是严谨而不失温情的,它不仅仅是历史的罗列,更可能包含着一位父亲对于孩子,对于历史的独特思考和情感传递。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为我揭示日本历史的脉络,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幕府时代的武士道精神,再到明治维新的现代化进程,以及近代以来日本社会的发展变迁。我希望它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解释得清晰明了,并且能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展现他们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影响。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位智者的书房,等待着他用最温和、最深刻的方式,为我讲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化有着浓厚好奇心的读者,尤其是对亚洲各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日本的历史,在我看来,既有其独特的魅力,又充满了令人探究的深度。然而,市面上关于日本史的书籍,往往存在着要么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过于通俗化、缺乏深度的两极分化。《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个书名,恰恰触动了我对一本理想化日本史读物的期待——它似乎预示着一种严谨与温情的结合,一种知识性与可读性的平衡。我猜想,这位“东大爸爸”会以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深刻的文化变革,以一种清晰而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它能够带领我穿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去感受那些时代的风貌,理解那些历史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日本。我尤其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谁做了什么”,更是关于“为什么会这样做”,以及这些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原因和长远影响。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深度探索,也是一种对文明的理解。
评分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尤其对亚洲历史有着不懈的探索。近年来,我对日本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坦白说,市面上关于日本史的书籍,要么过于庞杂,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碎片化,难以形成完整的认知。当我在书店偶然瞥见《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本书时,它所传递出的信息——“东大爸爸”的严谨加上“写给我的”的亲切——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立刻联想到,这可能是一本能够用一种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方式,来解读日本历史的书籍。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或许是将复杂的历史事件与现代社会的生活经验相连接,让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我猜测,这本书不会拘泥于年代和事件的罗列,而是会深入挖掘历史背后的人文情感和社会变迁,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鲜活画面。我特别好奇,这位“东大爸爸”会选择哪些主题来阐述?会是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开始,还是从明治维新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切入?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以及那些塑造了日本民族性格的深层原因。这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更是一种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的构建。
评分这本书我刚拿到手,就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了。那种简洁而不失设计感的日式风格,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情。我一直对日本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市面上要么太学术化,要么太过于通俗,很难找到一本能够平衡两者,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书。《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一个“东大爸爸”的视角,似乎预示着它会有一种独特的、温和而深刻的解读方式。我特别期待它能以一种亲切的方式,将那些复杂难懂的历史脉络梳理清楚,让我能够像听一个故事一样,循序渐进地走进日本的历史长河。我猜想,这本书大概不会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会充满生活化的细节和情感的注入,毕竟是一位父亲在“写给我的”——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分享一份宝贵的知识遗产,充满了爱和关怀。我尤其好奇,这位“东大爸爸”会以怎样的切入点来讲述日本的历史?是按时间顺序,还是从某个特定的人物或事件开始?我希望它能触及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社会变迁和普通人的生活,而不仅仅是那些宏大的政治事件和战争史。对这本书的期待,就像是对一位博学而慈祥的长辈的拜访,渴望从中汲取智慧,了解一个民族的过去,以及它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模样。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在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看到对日本历史的片段式描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和深入。《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辈,带着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为我细致地讲解日本的历史。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非常清晰的逻辑,将日本从古至今的历史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概念。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堆砌,更能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它对日本社会文化的长远塑造。尤其值得期待的是,“东大爸爸”这个身份,暗示着作者在学术上有一定的严谨性,但同时,“写给我的”又透露出一种亲切感和分享的意愿,这让我相信这本书一定充满了人文关怀,能够以一种生动而有温度的方式,将历史知识传递给我。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对历史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尤其喜欢那些能够让我跳出固有思维,去理解不同文明和国家发展历程的书籍。《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个书名,让我立刻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我能想象到,这一定是一本以一种非常温和、有条理的方式,将日本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的书。我期待它能够打破我对日本历史的刻板印象,呈现出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面貌。或许,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那些宏大的政治事件和战争,更会触及到日本社会的文化变迁、艺术发展、科技进步,甚至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理解日本民族的性格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及是什么样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日本。我猜测,“东大爸爸”的身份,意味着作者在学术上有一定的造诣,但他选择以“写给我的”这种方式来呈现,则说明他更注重知识的传播性和可读性,让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的鲜活故事。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充满期待的阅读旅程。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扉页,我就有一种被拉近的感觉。《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个书名,让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既有教育意义又充满温情的交流方式。我一直认为,历史的学习不应该是枯燥的死记硬背,而应该是一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尤其是在亲子之间。我猜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耐心、细致的方式,将日本历史上那些重要的事件、人物和文化发展,以一种易于理解的语言呈现出来。或许,它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读者穿越时空,去感受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去理解那些看似遥远的过去是如何影响着现在。我特别期待它能在解释一些复杂的历史概念时,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比喻或者引人深思的提问,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本书的“爸爸”视角,让我觉得它可能会融入一些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者对历史的感悟,让历史的学习过程也充满了个人色彩,变得更加生动和有共鸣。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结构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