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或许并不易行,但她们,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也让自己从此与众不同。
在台湾,有一群女科学家,执着、专注地谱写每一天的生命乐章,
她们对科学充满爱好,
她们不想创造出多少握有专利的高科技产品,
她们不想坐领高薪却无法创新,
她们心中的科学实验,是要每天多发现一些些,
她们心中的科学研究,是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当社会逐渐走向文明,职场的性别歧视或许正逐渐淡化,但不等于已经真正平等,在科学界尤其如此。对许多家长或莘莘学子而言,身为女性,选择科学研究之路,总免不了担心,会不会太过艰辛?会不会影响婚嫁?然而,若是能能深入体察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际状况,或许会有不同的人生与职涯规划。
本书透过获得吴健雄学术基金会「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十八位杰出女科学家的生命故事,让读者一窥科学研究领域堂奥,希望让更多家长与女高中生们,都能了解,其实人生与职涯还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值得去探索或尝试。
除此之外,也希望诚如某位女科学家得主所说:「希望有天不要再颁女科学家奖。」当科学界能够做到真正的性别平等,自然毋须特别针对女性设奖。
名人推荐
她们凭借着本身的智慧、勇气与不放弃的决心,克服了诸多限制。我希望,她们的故事能启发更多优秀年轻女性,看见科学研究工作背后的心灵风景,看见另一种职涯选择的可能性。~刘兆汉.吴健雄学术基金会董事长
作者简介
杨泰兴
在文字贬值的年代以文字为业,信仰经济学却干着最没效率的活,多年浸淫于财经、人物、学术报导,忠实传递事实是报导的原则,只求报导让人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陈建豪
《远见》杂志特约资深记者,曾前往美国、日本、芬兰、德国、上海等地採访,主跑文创产业、科技创新、教育等领域。主要採访作品有《上海世博深度游》、《教育应该不一样》、《勇敢做唯一的自己》等。近年并开始从事剧本创作,首部作品为《兰陵王》。
电子邮件:taiwanpress@gmail.com。
司晏芳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研究所硕士,毕业于台北医学大学药学系。曾任《康健杂志》研究编辑、记者,三崃恩主公医院、卫生福利部乐生疗养院药剂师。译有《就医前的120个居家疗法》、採访撰文《两个人很美好,一个人也自在》。
推荐序
推动科学前进,妳也可以! 刘兆汉
引言
用妳的手让世界更美好 陈敏慧
中央研究院院士
癌症研究之母──彭汪嘉康
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及化学研究所终身职特聘教授王瑜
乐在研究,探索奥秘
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交通大学校长吴妍华
游刃于研究与行政的生命科学家
台大小儿部教授、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张美惠
做研究是改变世界的方式
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马国凤
改写地震理论的女科学家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钟邦柱
熬得住一事无成,才可能一鸣惊人!
成功大学生物科学与科技学院院长罗竹芳
对抗全球猖獗虾病无役不与的国际虾病专家
国立清华大学特聘讲座与化学系教授王素兰
乐在造物的化学家
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周美吟
云淡风清的天才物理学家
国立成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朱淑君
永远都要做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国家卫生研究院生技与药物研究所专任研究员伍素莹
药物研发是一条有趣又有挑战性的科学之路
阳明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副教授洪舜郁
破解药物过敏的基因密码
国立交通大学光电系副教授余沛慈
梦想不到手,绝不放手
国立交通大学光电系教授冉晓雯
创新背后,有浓浓的人文关怀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昭雯
想要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国家卫生研究院生技与药物研究所助研究员纪雅惠
想做第一个发现的人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林耿慧
勇敢地向陌生领域挑战
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副教授杨舒芝
开心来自于每天多懂一点点
这本书的出现,真的让人太振奋人心了!一直以来,我们好像更习惯于从国际新闻里认识那些光芒四射的科学家,却常常忽略了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也有着这么多默默耕耘、创造奇迹的女性。当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们,都是来自台湾的女性科学家,而且她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我真的觉得这是一种“台湾之光”的体现,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骄傲。 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她们的故事,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初心和坚持,让她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科学界闯出一片天。我想象着她们可能经历过的深夜实验室,可能面对过的质疑和挑战,也一定有那些突破瓶颈时的兴奋与喜悦。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们能够窥见这些智慧女性的内心世界,感受她们的热情和毅力。 而且,书名里的“改变世界”这几个字,更是让人充满期待。它暗示着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就,更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很好奇,她们的研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医药领域的新突破?是科技发展的新引擎?还是环保理念的新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地阐述她们的贡献,让我们明白,原来我们身边的女性,也能有如此宏大的影响力,也能成为推动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是一种激励。它告诉我们,无论性别、无论出身,只要有梦想、有才华、有毅力,就一定能闪耀光芒。对于那些对科学领域感到好奇,特别是年轻女孩们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极佳的榜样教材。它能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激发她们对科学的兴趣,让她们相信,自己也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为世界带来改变。 我真心觉得,这样的故事太需要被看见,太需要被传播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一些浮光掠影的东西所吸引,却忽略了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精神力量。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提醒我们去关注那些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那些被忽视的女性力量。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来更多关于科学的启蒙,更多关于女性力量的赞颂,让“台湾之光”的光芒,真正照亮每一个角落。
评分我一直都很喜欢那种能够深入挖掘人物故事的书籍,尤其当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自己国家的人时,那种亲切感和自豪感更是油然而生。这本书的题目“她们,好厉害:台湾之光.18位女科学家改变世界”,光是看题目,我就能想象到里面一定会充满着智慧、毅力和感人的故事。我尤其好奇,这18位女科学家,她们的“厉害”到底体现在哪里?是因为她们的创新性研究,还是因为她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非常想知道,书中会如何描绘她们的研究过程。科学研究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一定充满了挑战、挫折,甚至失败。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看到她们是如何坚持下去的,她们在面临困境时是如何调整心态,又是在怎样的灵光一闪中找到了突破的方向。了解这些过程,比单纯地知道她们的成就,更能让我感受到她们的伟大之处,也更能从中汲取力量。 “改变世界”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具体地展现这些女科学家的贡献。是她们的研究成果,直接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项技术?还是她们的理论创新,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某个领域的认知?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让我们明白,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台湾之光”这个称号,让我觉得特别亲切和骄傲。我们台湾拥有许多顶尖的科学家,但往往这些名字更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本书的出现,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和认识我们自己的“宝藏”。这不仅是对这18位女科学家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台湾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科学人才的一种致敬。我相信,她们的故事,会成为激励下一代的重要力量。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科学家的传记,它更是关于勇气、智慧和坚持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女性同样能在科学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打破刻板印象,成为改变世界的驱动力。我迫不及待地想阅读这本书,去认识这些杰出的台湾女性,去感受她们的“厉害”,去见证她们如何用智慧的光芒,照亮我们共同的世界。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冲动,源于我对“幕后英雄”的特别关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科学成就,都是最终的成果,但支撑这些成果的,是无数次的研究、试验、甚至是失败。而我一直觉得,女性的耐心、细致和韧性,在科研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以“18位女科学家”为主角,让我看到了一个被我们忽略已久的群体,她们是推动科学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迫切地想知道,这18位女性科学家,她们的科研道路是怎样的?是否经历过同工不同酬的困境?是否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有过艰难的抉择?她们是如何平衡这些压力的,又是如何保持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专注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挖掘这些更具人情味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她们不仅仅是拥有高智商的科学家,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故事的普通人,但她们却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改变世界”这四个字,对于我来说,需要更具体的佐证。我不是一个只看标签的人,我更希望了解,她们的研究成果,是如何具体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比如,某位科学家研发的药物,挽救了多少生命?某位工程师设计的技术,提升了多少效率?某位环保科学家提出的理念,又如何促使了政策的改变?我渴望看到那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这些改变才是科学研究最有价值的体现,也是最能激发我们对科学热情的地方。 “台湾之光”这个称号,对我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台湾的科技实力一直都很强,但很少有人会专门去梳理和表彰在这个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为我们台湾的女性科学家们点赞,让她们的光芒被更多人看见。这也会极大地鼓舞我们下一代的女孩们,让她们知道,她们也可以像这些前辈一样,在科学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为台湾争光。 我相信,这本书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阅读。它是一种对女性智慧的肯定,一种对科学精神的弘扬,更是一种对我们国家人才的挖掘和展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更多人对女性在科学领域贡献的关注,打破性别偏见,让更多有才华的女性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一本励志的指南,激励着每一个渴望在科学领域有所作为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在沉闷的生活中注入了一道耀眼的光芒!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台湾虽然不大,但我们的人才辈出,尤其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我们总是能听到令人骄傲的名字。但说实话,过去这些“光”似乎更多地聚焦在男性科学家身上,或者是一些国际知名的“大人物”。所以,当我知道这本书专门聚焦于“18位女科学家”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太棒了!” 这是一种自我认同感,也是一种对我们自己人才的肯定。 我非常好奇,这18位女科学家究竟是哪些人?她们来自什么领域?是基础科学的研究,还是应用技术的开发?是物理、化学、生物,还是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每一种可能性都让我感到兴奋。我想要知道她们在各自领域里的独特贡献,她们是如何突破思维定势,提出创新的想法的。我希望书中能够不仅仅是罗列她们的名字和成就,更能深入挖掘她们的成长经历,她们的科研道路,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挑战和坚持。 “改变世界”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很大气,但我相信这绝不是夸张。我们都知道,科学的发展往往是循序渐进的,一个小的突破可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认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具体描述她们的研究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是治愈了某种疾病?是解决了能源危机?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还是让我们对宇宙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具体的影响力,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而且,以“台湾之光”来命名,我觉得特别贴切。这不仅仅是她们个人的荣耀,更是我们整个台湾社会的骄傲。她们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就,也为台湾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告诉全世界,台湾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有美味的小吃,更有智慧的头脑和创新的精神,而且,这些“大脑”中,有很多是闪闪发光的女性。 我真心觉得,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科学知识的传播。它更是对女性力量的一种肯定和赞美。在很多社会观念中,女性似乎更适合承担家庭的角色,而在职业发展上,尤其是科学这样硬核的领域,女性常常面临更多隐形的障碍。这本书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扇醒那些陈旧的观念,告诉大家,女性同样可以在科学领域大放异彩,甚至成为引领者。我迫不及待地想读完它,然后把这份骄傲和激励,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光是“她们,好厉害”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极大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常会听到赞美男性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的词汇,但专门用“好厉害”来形容一群女性科学家,这本身就说明了一种不寻常的视角,一种对女性潜能的挖掘和肯定。我一直觉得,女性在科学领域拥有的独特视角和细腻观察力,常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而这本书似乎就是要揭示这一点。 我特别想知道,这18位女科学家,她们的“厉害”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她们的科研成果的原创性?是她们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还是她们的坚持不懈的毅力?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她们是如何在实验室里,在研究项目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才华。我很好奇,她们是否也曾经经历过迷茫和瓶颈,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细节,往往比单纯的成就介绍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引发共鸣。 “改变世界”,这四个字是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卖点之一。我一直对那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活、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的科学研究充满敬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读,这些女科学家们的科研成果,具体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是她们的理论创新,为后来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她们的应用研究,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难题?还是她们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对自然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引发了思维方式的转变?我渴望了解这些“改变”的细节。 “台湾之光”这个标签,更是让我感到亲切和自豪。我们台湾一直以来都拥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但往往这些名字更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本书的出现,让我们有机会认识到,原来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就有这么多杰出的女性,她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台湾争光,为世界进步贡献力量。这不仅仅是对她们个人的赞美,更是对台湾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的一种肯定。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科学家事迹的书,它更像是一次女性力量的唤醒,一次对科学精神的致敬。我期待它能够带来更多的启发,让我们看到女性在各个领域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肯定我们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智慧女性。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这本书,去感受她们的“厉害”,去见证她们如何“改变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