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日本推理小说之神】岛田庄司
一九四八年出生于日本广岛县福山市。武藏野美术大学毕业,绘画和音乐造诣均十分深厚。专事推理小说写作之前从事过多种工作,三十三岁时以首部长篇作品《占星术杀人事件》崭露头角。
岛田庄司是当今日本推理文坛的重镇,在八○年代「社会派」」当道的推理小说界,岛田以空前绝后的诡计谜团和充满说服力的文笔,独力开拓出无数「本格派」的死忠读者,当代「本格派」的推理作家无不受其影响,「新本格派」的开创者绫辻行人甚至尊他为师。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及进入畅销排行榜,其中《占星术杀人事件》被日本推理作家协会选为二十世纪十大推理小说,更被台湾推理迷尊为「三大梦幻逸品」。
岛田的推理小说主要有两大系列,一个以占星师兼业余侦探御手洗洁为主角,代表作包括《占星术杀人事件》、《异邦骑士》、《黑暗坡的食人树》、《魔神的游戏》、《眩晕》、《龙卧亭杀人事件》、《龙卧亭幻想》、《斜屋犯罪》、《水晶金字塔》、《异位》与《摩天楼的怪人》等;另一个则以刑警吉敷竹史为主角,代表作包括《寝台特急1/60秒障碍》、《出云传说7/8杀人》、《北方夕鹤2/3杀人》、《奇想、天恸》、《泪流不止》等。除了系列作品外,他的单篇推理作品也同样拥有极高的成就,例如《那年夏天,19岁的肖像》和《被诅咒的木乃伊》即曾入围日本文坛最高荣誉「直木赏」。
自一九八一年推出首部长篇小说以来,岛田庄司已出版包括长、短篇小说、评论等着作共百余部,并自二○○七年起担任南云堂年度《本格推理世界》的监修。为表彰岛田庄司对推理文学的卓越贡献,他家乡的福山文学馆已两度举办「岛田庄司展」,岛田更于二○○八年获颁第十二届「日本推理文学大赏」。
岛田对提携后进也一向不遗余力,先是在家乡举办「福山推理文学新人赏」,由岛田亲自负责评选;后又和讲谈社合作举办「本格推理老兵新人赏」,这是限定六十岁以上的新人作家才能参加的特别企画;而为了鼓励华文推理创作,他更大力支持在台湾举办「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堪称华文推理界的空前盛事!
译者简介
刘珮瑄
辅仁大学日文系学士,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硕士,现为专职译者。译作包括《龙卧亭杀人事件》、《德利特医生的动物园》、《用手套轻松做娃娃》等。
娄美莲
台中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深觉翻译工作之魅力在于可以独立完成、尽情思考,并附带获得可贵的知识。曾翻译小说《飞鸟的玻璃鞋》、《ANOTHER》、《黄泉归来》、《狮子心》、《白色巨塔》上、《恶意》等。
●22号密室推理网站:www.crown.com.tw/no22
导读
岛田庄司的建筑美学 推理作家、评论家◎既晴
Ⅰ
二○○七年初的台湾推理圈,出现了一股充满话题的『岛田庄司现象』。
尽管在前一年,绫辻行人与杰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陆续来台访问,推理迷之间早已传闻岛田庄司很可能也会接着在近期内受邀访台。然而,当正式听到出版社宣布这件消息时,多数人仍然无法掩饰兴奋的期待感。从岛田作品中,长期予人新奇独特、异想天开的观感,及其源源不绝的创作能量,都是让人迫不及待想亲眼见到本尊一面的原因。
四月八日,岛田庄司终于翩然来台,首次与台湾的读者面对面,畅谈他的创作论、社会论、死刑论等,引起推理圈前所未见的广泛关注。相较于其他几位曾经来过台湾的推理作家,着作丰富多样、将届耳顺之年的岛田,其热情洋溢、豪迈奔放的个人特质,无论哪种话题,他总是可以侃侃道来。尽管公开场合的时间有限,言论内容也能引发更大的好奇,于是,后续在网站、部落格上掀起更热烈的讨论波澜──亦是形成这股『岛田庄司现象』的一大主因。
更特殊的一点是,岛田显然比其他推理作家更重视、更关心台湾的推理创作者。无论是公开场合或媒体採访,岛田均毫不隐讳地表达他希望台湾的推理迷在阅读推理小说之余,也能投注心力在推理创作上,他更期待能在台湾找到下一个绫辻行人,提升亚洲推理的创作水准。
为此,他倾囊相授地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构想设计技巧,甚至还乐意留在台湾进行取材,以台湾情境为背景创作新的探案系列,那份以身作则、希望未来有机会见到台湾推理杰作的心情,表露无遗,无疑给了台湾长期独自摸索、困惑的创作者们极大的激励。
至此,我们也多少可以了解,为何岛田庄司会得到『新本格教父』这样的封号。在当今日本推理文坛,创意丰沛、佈局精湛的能人异士确实不少,相较之下,岛田种类琳瑯满目的写作幅度,反而使他的作家经营路线,不像某些专注于强化个人特色、独沽单一风格的作家那么鲜明抢眼;然而,在面对推理迷、创作初学者时,却只有岛田庄司会明确地表露刺激创作欲望、提携新进作家的强烈意图。
尽管,所有由他举荐出道的推理作家,并非在文坛上都能一帆风顺地奠定作家地位,这些后进作家日后的创作理念,也未必都与他相合;他仍然愿意在忙于写作之外,不断地挖掘、诱发推理创作的新活力,成为他终身职志的一部分,也使他的评价与众不同。
岛田庄司访台后旋即出版的本作《斜屋犯罪》,被许多日本评论家视为可与《占星术杀人事件》相提并论的诡计双璧之一,正是他引领风骚、带动新本格创作浪潮的最典范作品,刺激了日本推理文坛许许多多的后起之秀。
距离本作发表的二十五年后,岛田的访台,刺激台湾推理作家出现新契机──若是以此角度观之,本作的经典意义也许更能获得理解。
Ⅱ
个人认为,一九八七年由绫辻行人《杀人十角馆》的发表所带动的『新本格浪潮』,可以下列三项元素扼要囊括──孤岛谋杀、怪奇建筑、叙述性诡计。这也是三项元素全部具备的《杀人十角馆》,在此波创作浪潮中地位独一无二的重要原因。当然,新本格浪潮下催生的作品,并不只包括这三项元素,也许我们还可以继续列举出:艾勒里.昆恩、幻觉、原理的破坏……等更多新本格作品不同程度的共通属性,不过,以『孤岛谋杀、怪奇建筑、叙述性诡计』三项元素为主要诉求的作品,在新本格浪潮的这十多年间横行书市,每年都有不在少数、调性类似的新作出笼;尽管有部分读者早已生厌,却少有出版疲态,应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在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的《无人生还》(旧译名为《童谣谋杀案》,And Then There Were None,一九三九)之前,并非没有推理作家写出含有『孤岛谋杀』元素的推理小说,但明确将孤岛谋杀与推理小说中的不可能犯罪予以连结,并产生经典意义的,咸认《无人生还》为奠基之作──所谓的经典意义,即是作中将封闭空间内的谋杀案所呈现出的逻辑矛盾(命案之所以成立,必有兇手及被害人,亦即,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被害人),予以合理解决。
叙述性诡计,起源甚早,也是由欧美作品所奠基。碍于洩漏谜底的可能性,在此不举例任何作品。不过,简单说来,叙述性诡计就是『华生诡计』,亦即『不能信任的叙事者』。当故事中的兇手设置诡计与侦探斗智时,同时在字里行间,华生也设置了某种诡计在欺骗读者。
其三,怪奇建筑。这也是第一代从讲谈社出道的新本格作家的共通特色,其后延烧四野,不断发展。早期除了绫辻行人最负盛名的『馆系列』以外,歌野晶午以《长屋杀人》(一九八八)为首的三部作、我孙子武丸的《8的杀人》(一九八九)、今邑彩的《卍的杀人》(一九八九),甚至连江户川乱步奖作家东野圭吾也跟风写了《十字屋小丑》(一九八九)。
一九九○年代以后,撰写怪奇建筑题材的作家更多,怪奇建筑的规模也跟着扩张。其中较知名者,如麻耶雄嵩的《持翼之闇》(一九九一);二阶堂黎人的《恶灵之馆》(一九九四)及《恐怖的人狼城》(一九九六─一九九八);雾舍巧的《二重身宫》(一九九九);殊能将之的《镜中是星期日》(二○○一);加贺美雅之的《双月城惨剧》(二○○二)等。
上述作品的列举只是冰山一角。这些不断变形、不断扩建、浪漫主义、非实用主义、非空间有效利用、违背建筑法规……架空幻想、充满猎奇趣味、具有死亡暗示、总为迎接血腥谋杀案而生的怪奇建筑──其创作概念,全都源自岛田庄司《斜屋犯罪》。
Ⅲ
谋杀案发生在古堡、豪宅,在推理小说中很早就出现了。这些历史悠久、流传着恐怖传说的建筑物,确实是发生命案的最佳场所。对于屋内各种祕密甬道、避难房间,以及可以用来当作兇器的巨大吊灯、染血的古代兵器、幽灵附身的石像,推理迷也绝对毫不陌生。
对读者来说,一旦进入了这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建筑物里,彷彿就进入了与现实有所区隔的异度空间。进入了这个异度空间中,既定认知的物理定律也就必须一併扬弃,于是,现实世界中罕见、超脱常识范围的血腥命案,反而变成合情合理、完全可以欣然接受的事件。
然而,《斜屋犯罪》的『怪奇建筑』概念则更进一步,与以往的类似作品迥然有异。这座位于北海道的稚内、矗立在鄂霍次克海岸、地板由北向南倾斜五度角的『流冰馆』,并非在看似正常、合理的建筑物中,隐藏着密道或小房间,让犯罪得以避人耳目,却是纳入某些违背建筑物常态的设计概念,从非现实的存在感的角度,直接给予思维逻辑上的冲击。
亦即,建筑物的怪奇性并非内藏,而是以外显的形象呈现。换句话说,《斜屋犯罪》并不需要极力邀请读者入内亲身体会,只要直接告知读者怪奇建筑的基本设定──例如全馆的地板倾斜五度角──就能产生令读者主动前往的魅惑力。
属于岛田作品里,同样具备强烈怪奇魅力的诡计另一部双璧,《占星术杀人事件》是让大规模的犯罪事件坐落在封存已久的历史尘埃之中,使之成为一项犹如只存在于幻想世界的传奇(后来的新本格第二世代的推理作家、以『妖怪推理』着称的京极夏彦,亦是採取类似概念,但作法不同),也就是说,这是以时间做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区隔,来制造解谜推理的幻想性。
尽管,无论是《占星术杀人事件》或《斜屋犯罪》,皆是造就日后新本格派兴起的近因,但对这些新进的推理作家来说,若考虑到类型小说的商业性,想要以时间的距离感来制造幻想感,需要蒐集许多史料,毕竟比较困难。
而《斜屋犯罪》所提供的,则完全纯属『犯罪事件舞台』的概念,限制极少,不仅具有启发无限想像的延展性与变化性,实际运用起来,也只是类似背景格式的套用,创作者对于命案本身的诠释,仍然保有高度的自由,并不会因为使用了这个背景格式,就引发抄袭或雷同的争议。
因此,《斜屋犯罪》就在『使用的便利性』的条件下胜出,成为岛田作品中给予创作者启发最丰富、同类概念引用最多的经典。
所有的经典,都在提供简洁化约、可供追随者演化的『基因』,呈现出纯粹性的美学。《斜屋犯罪》无论在形式或基础设定上都非常简单,却能演化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变化,这是本作最有可观之处,也是它不断被后辈追随的关键。
这本《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绝对是我近期读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书了。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推理小说,更像是一场关于人性、关于真相的深度探索。作者通过一个充满奇诡色彩的“斜屋”作为故事的舞台,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构建悬疑氛围上的手法,那种不动声色的铺陈,让你在不经意间就掉入了他的陷阱。
评分我一直都对那些带有奇幻色彩的推理故事情有独钟,而《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恰好满足了我这一点。书中的“斜屋”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再加上一系列离奇的案件,整个故事就像一幅色彩斑斓却又暗藏玄机的画卷。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让你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也能找到喘息的空间,同时又时刻保持着对真相的渴望。
评分当我看到《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的书名时,就立刻被它的独特所吸引。尤其是“斜屋”这个设定,就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不禁好奇,在这个不寻常的空间里,会发生怎样不寻常的故事呢?读进去之后,我发现作者的笔触相当老练,他用一种非常细腻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故事的情境中,让你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谜团的斜屋之中。
评分《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是前所未有的。作者在描绘“斜屋”这个独特空间时,运用了大量的感官描写,让你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的霉味,听到木板发出的吱呀声。而当犯罪的阴影笼罩在这个空间之上时,那种压抑和紧张感更是被放大到了极致。我一边读,一边忍不住猜测,一边又被作者层层递进的悬念所吸引。
评分这本《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真的是让我惊艳到了。一开始我只是被它独特的书名吸引,毕竟“斜屋”这个意象就足够引人遐想,再加上“犯罪”和“改订完全版”,感觉就是一本内容扎实、故事曲折的作品。读进去之后,才发现作者的功力远不止于此。他构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世界观,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反而像是在玩一个大型的解谜游戏,你跟着主角一步步深入,越陷越深,欲罢不能。
评分说实话,《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这个书名就自带一种吸引力,尤其是“斜屋”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个充满诡异和未知的地方。翻开书之后,我发现作者并没有辜负这个名字。他成功地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场景,与错综复杂的犯罪线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
评分不得不说,《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的书封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带着复古感的风格,再加上“斜屋”这个词,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经典的悬疑推理小说。翻开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扎实,描写细致入微,尤其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简直是入木三分。我常常觉得,自己就像是亲身经历了一样,感受着角色的喜怒哀乐,紧张和恐惧。
评分拿到《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哇,好厚一本!”,但当我开始阅读,时间就仿佛静止了一样。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无论是环境的描写,还是人物的情感流露,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我尤其欣赏他在逻辑推理上的严谨,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线索,都可能在后续的剧情中发挥关键作用。
评分我对推理小说的要求一向很高,《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这本书,可以说是完全达到了我的预期,甚至还超出了不少。作者构建了一个极具特色和想象力的“斜屋”场景,并在此基础上编织了一个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犯罪故事。最让我佩服的是,即便是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作者也能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让读者在惊叹之余,不得不折服于他的才华。
评分啊,我最近迷上一部书,书名叫做《斜屋犯罪【改订完全版】》。刚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我其实有点犹豫,毕竟“犯罪”题材的书我平常看的不算多,而且“改订完全版”听起来就感觉内容应该不少。不过,打开第一页,一股浓厚的推理气息就扑面而来。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斜屋里,你知道吗,那种房子本身就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好像随时都会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作者在描绘这个空间上真的花了很多心思,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我甚至能想象出屋顶倾斜的角度,墙壁上斑驳的油漆,还有那些阴影里藏着什么的幽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