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契约法制引介我国后,具急速发展及变革特性。合意之行政行为在行政作业实务之应用以及司法裁判上之肯认,有迅增之趋势。本书收录介绍德国、法国、美国及我国行政契约理论、法制及实务应用相关论文,提供行政契约法制最完整之比较法资料。此外,针对近来不断引发争议之不动产征收问题,尤其相关协议之定性与行政契约之关系,亦收录专论一篇详加讨论。欲深化行政契约理论及了解实务运作之读者,不可错过。
我国行政程序法自2001年施行以降,迄今已逾12载。其间,一方面行政专法程序规范密度渐增、行政法学说蓬勃发展,而行政作业实务亦渐构筑正当行政程序之法治国意识。另一方面,行政之复杂性及多变性致使现行行政程序法产生诸多之适用上疑义,甚至是规范缺漏之情形。基此,检讨并研修现行行政程序法之声浪,遂因应而生。本书体察到此变革需求,收录介绍行政程序法最新理论发展,以及法务部行政程序法研修现行成果相关论文,俾供读者掌握最新之理论与法制状况。
主编简介
台湾行政法学会
【经历】
社团法人台湾行政法学会简介
社团法人台湾行政法学会成立于民国八十七年九月十二日,一非营利性之社会团体,并以行政法学之研究、行政实务经验之交流及依法行政理念之宏扬为立会宗旨。
成立迄今,除积极参与国际及两岸之行政法学学术交流外,每年亦定期举办二至三场之大型行政法学学术研讨会,研讨主题广及行政法学总论,深至行政法学各论,均在讨论研究之范围,对行政法学理论及实务之发展极具贡献。
该会每年度所举办之学术研讨会均定期集结成册,对外发行,期能透过将行政法学卓越论述公开出版之方式,进一步落实宏扬行政法学之理念。
序 言
˙德国(含欧盟)行政契约理论发展之趋势/江嘉琪/1
˙法国行政契约发展趋势──以「不可预见性理论」之变迁为中心/黄源浩/27
˙美国法制中政府与人民签立契约关系之法规范初探──以环境法中管制契约之介绍为中心/张英磊/65
˙我国行政契约理论与实务发展趋势──以全民健保医疗契约为例/林明锵/115
˙我国行政契约法制之建构与发展/江嘉琪/185
˙土地或房屋征收相关协议与征收补偿问题之研究/刘如慧/225
˙论德国行政程序法中程序瑕疵理论之建构与发展/傅玲静/267
˙我国行政程序法之修正与展望/钟瑞兰/317
序言
台湾行政法学会于2013年1月19日举办「行政契约之法理变革与实务趋势」学术研讨会,针对德、法、美以及我国有关行政契约 之实务与理论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由会员江嘉琪、黄源浩、张英磊、林明锵等学者提出报告。此外,本会与中国行政法学会于2013年9月14与15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第十五届海崃两岸行政法学学术研讨会,我方由会员江嘉琪、刘如慧、傅玲静及钟瑞兰等人就行政契约、征收补偿与行政程序之瑕疵与立法发展等议题,发表论文。以上各研讨会之报告人皆为我国行政法学者之翘楚,报告论文不但质量俱佳,且对相关问题探讨深入,深具实务学术之参考价值。有鑑于此,本会乃循往例,将各该论文汇编成册出版,定名为「行政契约之基础理论、法理变革及实务趋势/行政程序法之最新发展」,以飨读者,并供实务与学术参考。
本书之出版,首应感谢各研讨会之论文发表人热心参与,慷慨应允其论文由本会出版,其次感谢元照出版公司,大力协助出版相关事宜。期待本书之出版能促进行政法学之发展与革新,提升行政效能,加强行政现代化,以符法治国原则。
社团法人台湾行政法学会
理事长刘宗德谨识
2013年11月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在“行政契约”这个相对较新且充满发展潜力的领域,获得更深入的理论理解和实务指引。尤其是“法理变革”部分,我期待能看到作者对行政契约在现代治理模式中的角色进行深刻反思,例如,它如何作为一种柔性治理的工具,在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体权利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又或者,它如何与“伙伴关系治理”、“协商式治理”等新兴理念相结合,催生出全新的行政运作方式。我曾设想,书中会细致分析不同国家在行政契约立法和实践上的异同,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和趋势。同时,对于“行政程序法之最新发展”,我渴望的是能够深入了解最新的立法修例动向,例如,关于程序正义的保障、行政机关的解释义务、以及电子化行政程序对传统程序的挑战与重塑,并期待这些发展能够为行政契约的实际运用提供更清晰的法律指引。然而,翻阅后发现,本书在这些方面着墨不多,更多的是对基础概念的阐述,对于我这种期待更深层次理论探讨和前沿趋势分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未能达到我的预期,特别是那些能够真正激发思考、指导实务的创新性观点和案例,相对而言比较缺乏,使得整体阅读体验略显平淡,未能激起我想要深入探究的强烈兴趣。
评分对于一本以“行政契约”和“行政程序法”为核心的书籍,我原以为会是一场关于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尤其是在“法理变革”这个部分,我期待着能看到作者如何将抽象的法律原则,与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相结合,描绘出行政法制演进的宏伟图景。例如,在行政契约的理论层面,我希望它能详细阐述行政契约如何突破了传统行政命令的单向性,赋予了行政主体与相对人更多的互动空间,并且探讨在科技发展日益加速的今天,如何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行政契约模式,以应对网络信息、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带来的挑战。在“实务趋势”方面,我更是希望能借此书的机会,了解当前行政契约在公共采购、社会福利、公用事业特许等领域的最新实践,特别是那些被视为创新和突破的案例,并从中学习到成功的经验和可能存在的陷阱。至于“行政程序法之最新发展”,我期待的是关于信息公开、听证程序、电子化行政服务等方面最前沿的法律改革和司法解释,以及这些发展对行政契约的制定和履行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然而,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印象更像是一本教科书式的框架介绍,对于这些具体而深刻的法理变革和实务趋势,未能提供足够具有启发性的分析和详尽的案例分析,让我觉得它更适合作为初学者对相关概念的入门了解,而非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律从业者寻求深度洞察的工具,这着实令人感到些许遗憾。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乍看之下,确实会让人对它充满期待,尤其是在行政法领域从业多年的我,总觉得行政契约这块在实务上总有一些难以捉摸的角落,而行政程序法的最新发展更是牵动着每一个法律人的神经。然而,当我翻阅这本书时,却发现它在内容上似乎并未触及我最关心的那些核心议题。我一直以为,行政契约的“基础理论”部分,应该会深入剖析行政契约与传统行政行为的异同,探讨其在不同国家法制下的发展脉络,甚至会就其本质是“公法契约”抑或“私法契约”的争议进行一番细致的论述。同时,对于“法理变革”,我期待的是作者能够梳理行政契约在现代法治国家中扮演的角色转变,例如在推动公共服务效率、促进公民参与等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至于“实务趋势”,则应包含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例如在土地征收、都市更新、环境许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在争议解决机制上的新探索。然而,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份概览性的介绍,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挖掘这些理论的精髓,也未能提供足够扎实的案例支撑,让人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仿佛只是触及了冰山的一角,但最引人入胜的冰山主体却未能得到充分展现,这无疑让我感到一丝小小的失落,毕竟,在日新月异的法律实务中,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够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度分析。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行政法领域发展的学者,我对“行政契约”这一概念一直抱有浓厚的研究兴趣,也深知其在现代行政实践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法理变革”这一章节,我原以为会看到对行政契约背后深层法哲学思考的探讨,例如,它如何体现了行政权力行使的限制与回应,又或者它如何与“法治国家”的理念相契合,成为推动行政效能与公民权利保障并行的重要工具。我也期待书中能对行政契约在不同国家法制下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分析其演进背后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因。至于“行政程序法之最新发展”,我更加关注的是那些可能对行政契约的制定、履行和争议解决产生重大影响的变革,比如,在数据保护、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决策等新领域,行政程序将如何调整以适应新的技术和伦理挑战,以及这些调整是否会反过来影响行政契约的性质和边界。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在这些深刻的理论辩驳和前沿的实践探索上,给我的感觉是相对保守和有限的,未能提供足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或见解,更像是对已有知识的温和重述,对于真正想要突破现有认知框架、探索未知领域的我来说,这本书记载的内容,似乎未能提供足够的前进动力和理论支撑,从而显得略微不足。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确实足够吸引人,尤其是在当前行政法理论和实践不断演进的背景下,“行政契约”和“行政程序法”无疑是两个最富话题性的领域。我原本满心期待地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理解行政契约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工具,其理论基础是如何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的,特别是“法理变革”部分,我设想会看到作者对行政契约在促进政府透明度、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及应对复杂社会治理问题等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的深度剖析。我期望能通过书中详实的案例,学习到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行政契约来解决棘手的行政争议,以及如何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此外,“行政程序法之最新发展”更是我关注的焦点,我期待能了解到在电子政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浪潮下,行政程序如何被重塑,以及这些变革对行政契约的制定和执行会产生怎样的具体影响,例如,在信息公开、当事人权利保障等方面是否有新的突破。然而,当我阅读这本书时,却发现其内容更多的是对这些概念的较为基础的介绍,未能深入到我所期待的那种对法理变革进行深刻反思、对实务趋势进行详细梳理的程度,也未能提供足够多能够引发我进一步思考和学习的深度案例分析,整体而言,感觉它更像是一本入门读物,而我则在寻找一本能够引领我进入更深层次学术殿堂的书籍,这份落差让我有些许失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