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两岸着作权法各自进行全面修法盛事,配合数位科技的商业应用与时俱进,为掌握此等脉动,政治大学法学院与商学院智慧财产所于2013年7月7日联合主办「两岸着作权重要争议研讨会」,邀请两岸着作权专家学者就两岸「着作权法修法」与「数位着作权」两大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论文集收录研讨会中的两岸着作权修法相关研究,期能透过两岸学者的互动与研讨,能增进两岸对着作权法制发展的相互了解,并对两岸学术交流和文化创意产业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序一/冯震宇
序二/刘春田
‧现在中国大陆着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争议问题略述/刘春田/1
‧中国大陆《着作权法》修订若干争议问题讨论/张 平、胡 洪/11
‧中国大陆着作权修法简介/许 超/59
‧中国大陆着作权法修正草案第二稿的若干问题/萧雄淋/85
‧中研院法律所研究计画下着作权法典之研修建议
──法系的整合及其限制/刘孔中/105
‧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判断标准
──评中国大陆着作权法第三次修订送审稿第13条第2款第3项/李 扬、许 清/137
‧两岸着作权法修正发展之观察与初步探讨/章忠信/165
这本书《两岸著作权法之修正检讨与展望》,简直是我近期最期待的一本学术著作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两岸法律发展的读者,我深知著作权法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保障创作者权益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直以来,两岸在著作权法的具体规定和实践操作上,都有着不少差异,这不仅给双方的文化交流和商业合作带来一定的障碍,也让创作者在权益保护方面感到困惑。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在我所关心的“修正检讨”部分,能够详细梳理两岸各自在著作权法修订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例如,针对网络侵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新问题,两岸是如何进行法律上的回应的?各自的立法思路和技术手段上有何侧重?又有哪些地方可以互相借鉴?而“展望”部分,更是我极为关注的焦点。我期待书中能够提出一些关于未来两岸著作权法如何协调与对接的设想,例如,在著作权登记、侵权追究、以及司法互助等方面,是否存在建立共同规则的可能性?这本书能否为我们勾勒出两岸著作权法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并且为我们如何在日益复杂的数字环境中,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著作权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洞见,这是我最迫切想要从书中获得的。
评分这本《两岸著作权法之修正检讨与展望》的出现,对我而言,简直是一场及时雨!长久以来,海峡两岸的著作权法在概念、实务操作乃至最新的发展趋势上,都存在着不少模糊地带与潜在的冲突点。尤其是随着数字时代日新月异,著作权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侵权形式层出不穷,传统的法律框架似乎有些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块重要的学术与实务空白。我特别期待它能在“修正检讨”的部分,深入剖析两岸各自在著作权法修订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权衡,例如在合理使用、公开传播权、数据库保护等方面,各自采纳了哪些不同路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展望”的部分,更是我关注的焦点,究竟未来两岸在著作权法的协调与接轨上,有哪些可能的方向?例如,在跨境侵权的处理机制、电子书、数字音乐等新型态作品的保护上,能否找到更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清晰的图景,让我们理解未来著作权法的走向,并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以促进两岸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甚至对台湾自身的著作权法修订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评分《两岸著作权法之修正检讨与展望》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觉得沉甸甸的,充满学术深度。作为一个长年关注两岸文化交流的观察者,我一直认为,著作权法是文化传播与保护的基石。过去,我们常常听到两岸在著作权保护上的一些争议,或是因为法律条文的解释差异,或是因为维权机制的不完善。这本书如果能够深入梳理这些历史脉络,并且理性地分析两岸各自在著作权法修正过程中的得失,我认为将极具价值。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对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在影音作品的授权、文学作品的翻译权,或者是在线内容分享等领域,两岸的法律实践是如何操作的?它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有效识别和打击跨境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策略?而且,我更关心的是,书中对“展望”部分的探讨,是否能够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引导未来两岸著作权法在互通性、兼容性方面进行更深度的合作,从而为创作者提供一个更稳定、更公平的创作与传播环境。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一种期待,也是一种对未来两岸知识产权发展前景的信心。
评分读到《两岸著作权法之修正检讨与展望》这本书的出现,我心中涌现出许多关于两岸知识产权法制发展的心得与疑问。作为一名法律研究的爱好者,我一直关注着著作权法领域,尤其是在两岸这种特殊的地缘关系下,法律的演进与对接总是有着特别的意义。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地挖掘两岸在著作权法“修正”过程中的具体立法理由和政策取向?比如,在引入新的著作权类型,或者调整原有的权利范围时,两岸各自的考量点在哪里?是否存在一些在台湾实施后效果显著,但尚未被大陆借鉴,反之亦然的情况?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对比分析,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法律体系下的制度逻辑。而对于“展望”部分,我更希望看到作者能够跳脱出单纯的法律条文对比,而是能够更宏观地去探讨,在日益紧密的经济文化交流背景下,两岸著作权法未来可能的融合路径。例如,在解决跨境侵权纠纷时,能否建立起更有效的合作机制?或者在数字版权交易方面,能否形成一套更具通用性的规范?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两岸著作权法在未来可能的发展图景,并从中获得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启发。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从事出版业的从业者,近年来,著作权法的变动与解释,始终是我们最关注的议题之一。尤其是在两岸出版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两岸著作权法之修正检讨与展望》这本书的到来,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平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两岸著作权法在“修正”过程中所经历的立法考量与政策目标。例如,在面对新兴的数字出版模式,如电子书、有声书、以及在线阅读平台的崛起时,两岸的著作权法分别是如何进行调整的?是否针对这些新形态的作品,设计了更精细的保护机制?又或者,在著作权登记、授权、以及集体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上,两岸又存在哪些异同,以及这些异同带来的实际影响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迫切希望书中能够就“展望”的部分,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分析。例如,在著作权期限、合理使用范围的界定、以及侵权救济等关键领域,未来两岸是否有可能形成某种程度的协调?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揭示两岸著作权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且为我们应对未来出版业可能面临的著作权挑战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路和策略,这是我最期待看到的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