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可以称作“文人政治”。现代史上,许多人在政学两界出入频繁,到底是学者还是政客,面目不清。这部随笔集评述民国时期的政学名人,书中谈及的诸多往事一度尘封,作者以缜密的判断和功力深厚的笔触,抽丝剥茧,层层梳理被忽略的历史细节,让那些已经模煳的身影清晰可见。
名人推荐
以随笔体写民国学人从政,实非随笔而成,所言均人所不知,或人所少知,广稽博採,娓娓道来,言必求其据,事必求其真,因而有很高的可信度,可作历史读,亦可作掌故读。
——杨天石
李村没有村气,肚皮里的书多,腹笥宽,文字有民国范儿。
——张鸣
作者简介
李村
本名辛晓征,文学评论家。
1982年起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百余万字,着有《光荣与颓唐》、《国民性的缔造者——鲁迅》、《中国文学理论学术史》(第二卷)、《前人后事》。
真伪难辨
胡适与宋子文
再说胡适与宋子文
胡适1949年赴美之行
胡适为什么不做行政院长
胡适与“第三党”问题
胡适与“第三势力”
“吴国桢事件”中的胡适
胡适是学者还是政客
胡适的胸襟与气度
师生之道
书生从政
傅斯年书生误国
再说傅斯年书生误国
蒋介石的错误:说翁文灏
我看何廉这个人
从蒋廷黻说起
不失书生本色
学者从政之后
宋子文的傲慢
马寅初、傅斯年、费巩:同罪不同罚
偏听则明,兼听则暗
世事难料
历史不能轻信
书生情是一张纸
顾维钧的结局
早期留美学生之“兄弟会”
我所知道的王造时
有关王造时的补记
吴国桢与叶公超
秦德君、茅盾、穆济波
刘尊一与潘宜之
续说刘尊一与潘宜之
世风士像
林庚白其人
吴虞与吴宓
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
政学之间
学者之间的应酬
五四以后的新旧之争
后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