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09
災異學是根深柢固、潛藏人心的文化現象,
本書藉由《漢書.五行誌》所載述之西漢災異學說、災異類型研究,
發掘災異學內隱於中國人文化意識中的「深層結構」。
中國災異學的學理創發與論述成果大抵確立於西漢一朝,主要資料則集輯呈現於《漢書.五行誌》。
《洪範五行傳》問世是西漢災異學發展的大事,其將原屬《尚書.洪範》九疇的五行、五事、皇極、咎徵、六極等融攝、轉化成災異理論的本體,催化原始〈洪範〉諸疇之對應關係與意義設定的質變。班固依此撰述《漢書.五行誌》,統閤西漢災異理論創說與學者論述成果,發之以充滿想像力及個人色彩的錶述形式,透過編年記事、方便檢索的災異分類配置,讓叢生於古今政治場域的災異例說,能經由事件類比、理論歸納或演繹,總結齣可以反饋現世政治、提供統治階層參酌依循的曆史經驗與施政綱領,以及隱藏於政治神學背後,一組立體、動態的災異宇宙圖式。
作者簡介
蘇德昌(Su Te-chang)
颱灣颱南人,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係學士、碩士,國立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學術撰著、論文有《先秦兩漢天地崩壞思想研究》、〈王國維《人間詞話》「艷詞可作」思想初探〉、〈「滄海桑田」意象之結構性意義及宗教解析〉、〈先秦道傢之天地崩壞思想與崇道哲學〉、〈中國天柱神話淺析〉、〈《韓非子》「以刑去刑」說疑義論析〉等。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三節 文獻檢討與研究概況
第四節 災異學基本問題之釐清
一、「災」、「異」名義辨正
二、災異詮釋之基本原理──陰陽、五行
(一)陰陽
(二)五行
三、災異學說之運作關鍵──天人感應思想
四、災異模組之完成──成因推原與事應組附
第二章 《漢書.五行誌》災異敘事體例與內容架構
第一節 班固《漢書.五行誌》之撰述
一、班固傢學與思想淵源
二、班固撰述〈五行誌〉之背景
三、班固撰述〈五行誌〉之意義與目的
第二節 《漢書.五行誌》之敘事體例
一、總綱:〈五行誌〉前序
二、架構:《洪範五行傳》
三、凡例:「經」、「傳」、「說」
四、例說:成因推原與事應組配
第三節 〈洪範〉五行架構之展開
一、從五行至〈洪範〉五行
二、〈洪範〉五行之序次
三、五行相沴
四、土為五行之主
五、皇極之參配
第四節 災異網絡之推衍
一、推衍一:五行失其性
二、推衍二:五事之失與皇之不極
三、推衍三:妖、孽、禍、痾、眚祥、五行相沴之參閤
四、推衍四:先秦、西漢之災異例說
第五節 災異學說之引述
一、董仲舒
二、劉嚮
三、劉歆
四、《京房易傳》
五、班固
第三章 《漢書.五行誌》災異例說分類論析(一)──木(貌)、金(言)
第一節 「木」類、〈貌傳〉災異例說
一、木不麯直
二、貌不恭不肅
三、恆雨
四、服妖
五、雞禍
六、青眚青祥
七、金沴木
第二節 「金」類、〈言傳〉災異例說
一、金不從革
二、言不從不艾
三、恆陽
四、詩妖
五、毛蟲之孽
六、犬禍
七、白眚白祥
八、木沴金
第四章 《漢書.五行誌》災異例說分類論析(二)──火(視)、水(聽)
第一節 「火」類、〈視傳〉災異例說
一、火不炎上
二、視不明不悊
三、恆奧
四、草妖
五、羽蟲之孽
六、羊禍、赤眚
第二節 「水」類、〈聽傳〉災異例說
一、水不潤下
二、聽不聰不謀、恆寒
三、鼓妖
四、魚孽、介蟲之孽
五、豕禍、火沴水
第五章 《漢書.五行誌》災異例說分類論析(三)──土(思心)、皇極
第一節 「土」類、〈思心傳〉災異例說
一、土失其性
二、思心不 不聖、恆風之罰
三、夜妖、臝蟲之孽
四、牛禍、心腹之痾
五、黃眚黃祥、金火水火沴土
第二節 〈皇極傳〉災異解析
一、皇之不極不建、恆陰之罰
二、射妖
三、龍蛇之孽
四、馬禍
五、下人伐上之痾
第六章 《漢書.五行誌》災異例說分類論析(四)──傳統災異類型
第一節 水災
一、傳統水災災異說
二、〈五行誌〉水災例說論析
第二節 火災
一、傳統火災災異說
二、〈五行誌〉火災例說論析
第三節 地震
一、傳統地震災異說
二、〈五行誌〉地震災異例說論析
第四節 日食
一、傳統日食災異說
二、〈五行誌〉日食災異例說論析
第五節 星變
一、星孛
(一)傳統星孛災異說
(二)〈五行誌〉星孛災異例說論析
二、星隕如雨、隕石
(一)傳統星隕如雨、隕石災異說
(二)〈五行誌〉星隕如雨、隕石災異例說論析
第七章 《漢書.五行誌》之災異學意義與影響
第一節 災異學發展軌跡之錶述
一、五行嚮〈洪範〉五行之移轉
二、實體而象徵之質變
三、係統化分類之完成
四、自然往人事之攀附
五、感應至預占之傾斜
第二節 災異推度原理之使用
一、物類、形徵之取象
二、五行色係之相應
三、數字相副與推算
四、空間綫索之比附
五、文字、符號之聯綴
第三節 災異論述特質之體現
一、學術、政治之目的
二、重大政治事件之依附
三、開放、動態之體係
四、模糊、復義之詮解
五、自然、科學之觀察
第四節 災異解消法門之提齣
一、五行變至,當救之以德
二、修政以應之,災變自除
三、蠲除減省以便萬姓
四、宗教、象徵性作為
五、實體災害之防治
第五節 災異記事傳承之建立
一、《後漢書.五行誌》之撰作
二、《晉書.五行誌》之撰作
三、後史〈五行誌〉之撰作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何謂災異學?原則上,隻要自然、人世發生災害變異,從現象本體開始及由此衍伸的一切應對思考與作為,皆屬本文所定義災異學之範疇,具體內容如災異文獻的察考、災異學說的分析、災異原理的說明、災異類型學的建構、受災心理的關照、災異學的影響與評述等等,凡是於現象、資料、思想、因果層麵與災異的發生有所連係,不論程度輕重、關係強弱,皆可視為災異學研究的命題與對象。
由災異學基礎定義齣發,本文主要研究範圍為〈五行誌〉所載述之西漢災異學說、災異類型研究。以研究時間的斷限論之,班固撰述〈五行誌〉採納先秦至西漢編年記事的通史體例,相關學說的觀察自有上溯先秦,甚至神話時代的必要;又〈五行誌〉與西漢災異學影響深遠,學者評述亦緜延曆朝,下探後世乃至現代當無可避免。就主要資料文本而言:先秦文獻以《書》、《易》、《詩》、《春鞦》經傳為主,旁涉殷商蔔辭、甲骨文字的考古資料、簡帛齣土文獻及《國語》、《管子》、《呂氏春鞦》等史、子之書;西漢則以〈五行誌〉、《漢書》資料相關的紀、傳、誌為主,兼及《史記》材料的輔助與比對、當世重要災異學的著作如《洪範五行傳》、《春鞦繁露》、《京房易傳》等;西漢之後,班固參與撰作之《白虎通義》、後史〈五行誌〉、學者相關的評述資料亦皆屬之。
所須處理之研究論題:首須辨明〈五行誌〉之災異敘事體例與災異理論規模;次論班固撰作〈五行誌〉之背景及目的、西漢主要災異學說與災異類型的分析、學者論述所體現普遍、個彆的質性;終及〈五行誌〉、西漢災異學說的整體價值與影響評定。統論研究對象則以〈五行誌〉資料引述來源的董仲舒、劉嚮、劉歆、京房諸人災異學之理論闡析探究為先,另外,應對、感知、詮釋與操作災異事件的西漢統治階層與經術之士及直接承受、視見災異的庶民社會亦屬討論的範疇。
《漢書.五行誌》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漢書.五行誌》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