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理論融入古典詩意象分析之探索

格式塔理論融入古典詩意象分析之探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格式塔理論
  • 古典詩歌
  • 意象分析
  • 文學批評
  • 詩學
  • 結構主義
  • 文化研究
  • 中國古典文學
  • 文本分析
  • 理論探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特色

  1 運用德國格式塔心理學派(德文:Gestalttheorie)的完形理論(Gestalt psychology),融入古典詩歌作品研究,以求清楚說明意象係統構成的原理原則。

  2 探索「想像力」在意象群之間如何發揮作用、形成有組織的脈絡。嘗試把意象之間的關係,給予文學科學化的論述。
 
  3 利用心智圖(Free Mind或Mind Mapping)將一首作品全文予以整體統閤,繪齣詩作內容的意象組織結構,便於讀者把握其間的聯結,探驪取珠。








著者信息

主編簡介

潘麗珠

  1959年生於颱北,颱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專任教授。

  ◎重要經曆:

  •新加坡華文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201102-07)
  •韓國啓明大學中文係客座教授(2009-2010)
  •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訪問學人(2004-2005)
  •颱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200705-200907)
  •颱灣教育部九年一貫國語文教材編審委員(2000-2010)
  •教育部詩歌吟誦創意教學研究計畫主持人(2000-2005)
  •國科會「國中國文教師課程意識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主持人(2003-2005)
  •文建會「咱的歌詩──颱灣學者詩歌吟誦專題網站」計畫主持人(2007-2008)
  •僑委會《一韆字說華語》及泰國版華語編修委員
  •颱灣2007、2009大學指定科考國文科作文閱捲副總召集人
  •南京大學文學院(200904-05)、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201010-11)短期講學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偏遠地區閱讀推動計畫經典閱讀組主持人
  •《圍攻錯彆字》獲「好書大傢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奬(2011)
  •《文言文典源》獲「文化部優良讀物」奬(2013)
  •全國語文競賽評判委員

  ◎著作:

  《現代詩學》、《清代中期梨園史料評藝三論研究》、《雅歌清韻─吟詩讀文一起來》、《韆禧龍吟─詩文聲情之美》、《創意國語文教學活動設計》、《國語文教學有創意》、《古韻新聲─潘麗珠吟誦教學》、《如何閱讀一首詞》、《閱讀的策略》、《情境式創意作文》、《現代散文風華》、《青春雅歌》、《我的玉玩藝兒》等。

  ◎專長:

  唐詩宋詞美學、戲麯、文學評論、華語文教材教法、詩文朗誦吟唱、美文朗讀、語文閱讀策略、創意教學等,1991年開始極力推動詩歌吟誦與美聲朗讀活動迄今,近十年更在創意教學的課程設計投入甚深。

圖書目錄

格式塔理論融入杜甫〈旅夜書懷〉意象分析之探索 潘麗珠 001
格式塔理論融入杜甫〈登高〉意象分析之探索 林曉筠 017
格式塔理論融入李商隱〈牡丹〉意象分析之探索 劉楚荊 029
格式塔理論融入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意象分析之探索 林豐藝 047
盼得一心不相離─格式塔理論融入〈數字詩〉意象分析之探索 溫亭羽 065
格式塔理論融入李賀〈神絃彆麯〉意象分析之探索 葉政國 077
格式塔理論融入王灣〈次北固山下〉意象分析之探索 蘇兪帆 093
格式塔理論融入趙嘏〈長安鞦望〉意象分析之探索 魏伶容 107
格式塔理論融入楊萬裏〈過揚子江〉意象分析之探索 李子允 121
格式塔理論融入蘇軾〈寒食雨二首〉意象分析之探索 顔溦伶 137
格式塔理論融入劉長卿〈鬆江獨宿〉意象分析之探索 黃瀅珈 155

圖書序言

主編自序

  近年來,運用國外的文學理論以研究古典辭章,愈益流行,甚至成為顯學,例如概念史學派、譜係研究、敘事學理論等等,中西匯通、相互發明原本不是壞事,對於促進學術發展、觸發新的研究方法極具價值,但是理論的生硬搬套卻令人不安,因為看起來「很新潮」,實質上對於閱讀者而言非但沒有增益審美領悟,也沒有獲緻理解效果。這之間除瞭有理論運用是否恰切、適當的問題之外,運用理論者究竟對於國外文學理論的瞭解是否深刻、通透,恐怕更是關鍵!

  據筆者長期觀察,古典詩歌的研究始終重視「詩歌如何經營意象」,有關詩歌意象的探討未曾或衰,「意」與「象」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論題。然而,一首詩作,何以運用外在事物的景象,以錶徵或隱喻詩人的情誌,便可以産生「言外之意」?縱然研究論著頗多、說法頗豐,卻無法令筆者感到滿意。追究其因,便在於「意象係統」何以能夠發揮作用?與想像力有何關係?這些重點一直沒有被談論清楚。尤其從「單一意象」到「意象群」(眾多意象),如何能夠透過想像力的發揮,從而構成有效的「意象係統」?其間理據為何?是筆者長時間思索且亟欲解答的睏惑。

  無庸置疑,國外的文學理論與本國的文學研究可有互通、藉鑑之處,進而可以成為吾人解說、分析文本的理論支撐,這也正是本書産齣的著眼之處。本書運用德國格式塔心理學派(德文:Gestalttheorie)的完形理論(Gestalt psychology),融入古典詩歌作品研究,以求清楚說明意象係統構成的原理原則,探索「想像力」在意象群之間如何發揮作用、形成有組織的脈絡,嘗試把意象之間的關係,給予文學科學化的論述,再利用心智圖(Free Mind 或MindMapping)將整首作品予以整體統閤,繪齣詩作內容的意象組織結構,便於讀者把握其間的聯結,探驪取珠。

  一本書的完成,過程往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特彆是學術論著要與讀者見麵,在現今經濟艱睏的大環境下,實屬不易。除瞭筆者之外,本書作者包括瞭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華文所的博士生、碩士生,以及國文教育碩士生、碩專班學生,他們因為參與筆者的課程,對於筆者的詩學論述深感興趣,於是無畏艱難,花費精力寫作論文;而新學林齣版社的林政鑫先生更是本書的重要推手,如果不是他的叮囑和玉成,本書很難齣版;在此一併緻上謝意!

  好書不厭迴讀,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讀者理解詩歌意象究竟是怎樣運用想像力發揮作用的,那就達到筆者齣版本書的初衷瞭。期待知音共賞!
潘麗珠 謹誌
201404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