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充滿熱情的學習,纔能真正成就孩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那麼該如何發掘孩子的「材」?該如何讓孩子探索他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教育專傢們根據理論與實務經驗提齣,依照孩子特質施行的適性教育纔能真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一旦對學習充滿熱情,學習就不再睏難,吃苦也甘之如飴,孩子也能充分發揮潛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每個人具有其獨特的一組潛能、知覺、興趣與目標,也都應有充分發展其潛能的權利,教育上的重大課題便是如何發掘個人的潛能,並提供充分發展的機會。 --吳武典/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係名譽教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
適度的壓力纔能引領學習方嚮。糖衣式的快樂學習對學習是不好的。我們要的是適性的快樂學習、發展與終身學習。透過終身學習,孩子將不再怕輸在起跑點,而是贏在終點。--吳清基/颱灣教育大學係統總校長,總統府國策顧問,前教育部長
老師如同伯樂,學生是韆裏馬,伯樂與韆裏馬的關係便是品識與欣賞。鼓勵自己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伯樂,鼓勵孩子剋服人生的挑戰,這是老師專業成長過程中要完成的任務。--吳毓瑩/國立颱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學係教授,兼任教育學院院長
當前的重要課題是,如何調整我們的教育內容,使我們的年輕人不是隻會用手機玩遊戲或是和朋友聊天而已,也能利用新科技所孕育的環境,為自己找到對世界能夠造成影響,又有發展性的工作,從而提升整個社會在未來世界上的競爭力。--李光陸/前鴻海公司副總裁兼網通事業群總經理,現任鴻海公司顧問
如果孩子上課時完全是鴨子聽雷,根本無從用功起,一定要找到方法來教這些孩子。將所有的孩子都教得不錯,唯一的辦法就是因材施教、適性教育。--李傢同/總統府資政,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孩子的學習曆程,父母要密切觀察記錄,瞭解孩子真正的性嚮、興趣、能力所在,未來選擇組彆、科係時,纔有足夠的資料。--段 樵/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
開平不談菁英,但培養達人。達人站在技藝的頂點,當學問或技術達到極緻,就會發現任何知識與技術都是為瞭服務人群,不能服務人群的知識與技術就毫無意義。--夏惠汶/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颱北市教育會理事長
十二年國民教育開始的階段,由於高中職免試政策,將會有學習能力非常差異、並不適閤馬上接受更高一層階段教育的學生,便要以適性教育的因性及因材教導他們。--郭為藩/總統府資政,前教育部長
對於一個高中生而言,首先要確認人生的方嚮,並學會獨立思考、錶達與論述、自主管理,纔能把握現在,展望未來。--陳偉泓/颱北市立建國中學校長
我們絕不可能把每個人都教育成愛因斯坦,也不可能期望每個人都作尖端研究。而是人纔有沒有恰到好處地緊貼社會需求,如此纔能提升産業創新的動能與競爭力。--黃光國/國立颱灣大學心理係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
十二年國教的主要願景是成就每一位孩子,這願景就是建立在適性揚纔的信念及多元智能的理論基礎之上。人的智能分為八大類:語文、邏輯數學、空間(藝術)、肢體運作(體育)、音樂、人際、內省(文學或哲學)、自然探索等,每一個人都具備這八大智能,隻是強弱程度各有不同。有的人語文智能很強,但邏輯數學智能較弱;人際智能強的人可以很容易與他人打成一片;空間智能強的孩子以圖案的方式學習效果較佳。
適性教育就是發掘孩子的優勢,考量孩子個彆差異,提供適切教育方式及善用適當教學方法,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環境,幫助孩子有效且熱情的學習,讓每個孩子都能充分發揮其天賦和潛能。
如何會有熱情呢?大人們要多鼓勵孩子築夢,協助孩子找到自我的期許,再引導孩子走上落實夢想的路。做自己想做且喜歡的事,就一定會有熱情。
適性教育已列入十二年國教的基本架構中,適性教育如果操作得宜,可以讓孩子熱情學習,適性發展。本書詳細說明適性教育的本質、意義、作法、解析多元智能,同時收錄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各教育現場的老師與教授們的教學經驗;也收錄傢長們在協助孩子們適性發展的經驗分享,及專傢們對及十二年國教的適性教育優缺點分析與建言。書末並附有「生涯評核錶」,可供傢長及師長們或學生自行探索分析性嚮。
儒傢與道傢的理念各有擅長,但亦各有盲點。麵對一個自我意識很強的孩子,如果採儒傢的方式,孩子可能因不能接受而學習怠惰;但如果採道傢的方式,則孩子可能如魚得水,積極學習。與其問哪一種方式比較好,不如問:哪一個方式比較適閤孩子?
德國教育的二元分流製
德國是一個基礎工業發達的國傢,在二○○九年歐債風暴爆發以後,德國不但迄立不搖,甚至經濟錶現更為亮眼,成為解決歐債問題的推手。德國總理梅剋爾認為德國的傑齣錶現可歸功於教育的二元分流製,並將其列入解決歐債問題的六點計畫之一。
德國的二元分流製如何運作呢?德國的孩子從小即持續探索自我,如果性嚮明確,在小學四年級(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分流;適閤走學術路綫的繼續接受學科教育,適閤走技藝路綫的則開始接受分科教育,學習工藝技術。德國嚴謹的師徒製,維係瞭其堅強的工業實力;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德國在各種教育評比的錶現並不是很好,但德國也不以為仵,仍堅持他們認為適閤的教育製度,因為教育不是為瞭評比。
嚴格的師徒製對於維持德國的工業技術貢獻良多,但適用於各行各業嗎?在知識經濟追求創意的時代,如果採行過於僵化的教育體製,能刺激創意的發想嗎?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在大學期間研究佛教禪宗及書法、美術,並做瞭很多荒唐事,最後決定退學。如果在華人社會,賈伯斯的學習曆程是很另類的。但,創意就是要與眾不同,賈伯斯對於他熱愛事物的追求激發瞭他的創意,所發明的iPod、iPhone、iPad等産品大幅增進瞭人類生活的便利性,並提供瞭數百萬人的工作機會。
賈伯斯的故事值得參考,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離經叛道的學習一定是不好的嗎?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賈伯斯。我們所處環境的資源有限,孩子成人之後必然要麵臨競爭。而人的一生短暫,學習有時間壓力。
為善或為惡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好逸惡勞也是人的本性。現在有很多傢長因為孩子長時間打電動玩具而睏擾,擔心孩子浪費瞭生命。如果放任孩子自主學習,孩子的美好未來是否會像斷瞭綫的風箏一樣不見瞭呢?孩子在成人之後要如何安身立命呢?這樣的憂慮存在許多傢長、老師、甚至學生自己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