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充满热情的学习,才能真正成就孩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那么该如何发掘孩子的「材」?该如何让孩子探索他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教育专家们根据理论与实务经验提出,依照孩子特质施行的适性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一旦对学习充满热情,学习就不再困难,吃苦也甘之如饴,孩子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每个人具有其独特的一组潜能、知觉、兴趣与目标,也都应有充分发展其潜能的权利,教育上的重大课题便是如何发掘个人的潜能,并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 --吴武典/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名誉教授,国立屏东教育大学特约讲座教授
适度的压力才能引领学习方向。糖衣式的快乐学习对学习是不好的。我们要的是适性的快乐学习、发展与终身学习。透过终身学习,孩子将不再怕输在起跑点,而是赢在终点。--吴清基/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前教育部长
老师如同伯乐,学生是千里马,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便是品识与欣赏。鼓励自己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伯乐,鼓励孩子克服人生的挑战,这是老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吴毓莹/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谘商学系教授,兼任教育学院院长
当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年轻人不是只会用手机玩游戏或是和朋友聊天而已,也能利用新科技所孕育的环境,为自己找到对世界能够造成影响,又有发展性的工作,从而提升整个社会在未来世界上的竞争力。--李光陆/前鸿海公司副总裁兼网通事业群总经理,现任鸿海公司顾问
如果孩子上课时完全是鸭子听雷,根本无从用功起,一定要找到方法来教这些孩子。将所有的孩子都教得不错,唯一的办法就是因材施教、适性教育。--李家同/总统府资政,清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
孩子的学习历程,父母要密切观察记录,了解孩子真正的性向、兴趣、能力所在,未来选择组别、科系时,才有足够的资料。--段 樵/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开平不谈菁英,但培养达人。达人站在技艺的顶点,当学问或技术达到极致,就会发现任何知识与技术都是为了服务人群,不能服务人群的知识与技术就毫无意义。--夏惠汶/开平餐饮学校创办人、台北市教育会理事长
十二年国民教育开始的阶段,由于高中职免试政策,将会有学习能力非常差异、并不适合马上接受更高一层阶段教育的学生,便要以适性教育的因性及因材教导他们。--郭为藩/总统府资政,前教育部长
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首先要确认人生的方向,并学会独立思考、表达与论述、自主管理,才能把握现在,展望未来。--陈伟泓/台北市立建国中学校长
我们绝不可能把每个人都教育成爱因斯坦,也不可能期望每个人都作尖端研究。而是人才有没有恰到好处地紧贴社会需求,如此才能提升产业创新的动能与竞争力。--黄光国/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总统府国策顾问
十二年国教的主要愿景是成就每一位孩子,这愿景就是建立在适性扬才的信念及多元智能的理论基础之上。人的智能分为八大类:语文、逻辑数学、空间(艺术)、肢体运作(体育)、音乐、人际、内省(文学或哲学)、自然探索等,每一个人都具备这八大智能,只是强弱程度各有不同。有的人语文智能很强,但逻辑数学智能较弱;人际智能强的人可以很容易与他人打成一片;空间智能强的孩子以图案的方式学习效果较佳。
适性教育就是发掘孩子的优势,考量孩子个别差异,提供适切教育方式及善用适当教学方法,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有效且热情的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其天赋和潜能。
如何会有热情呢?大人们要多鼓励孩子筑梦,协助孩子找到自我的期许,再引导孩子走上落实梦想的路。做自己想做且喜欢的事,就一定会有热情。
适性教育已列入十二年国教的基本架构中,适性教育如果操作得宜,可以让孩子热情学习,适性发展。本书详细说明适性教育的本质、意义、作法、解析多元智能,同时收录小学、国中、高中、大学各教育现场的老师与教授们的教学经验;也收录家长们在协助孩子们适性发展的经验分享,及专家们对及十二年国教的适性教育优缺点分析与建言。书末并附有「生涯评核表」,可供家长及师长们或学生自行探索分析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