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幸福教育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荷兰幸福教育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教育
  • 亲子
  • 儿童教育
  • 创造力
  • 荷兰教育
  • 幸福教育
  • 早期教育
  • 思维训练
  • 成长
  • 育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什么荷兰教育法强调幸福?
如何在尊重与信任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是不是都觉得别人的孩子都很棒,自己的孩子却样样不如别人呢?从现在起,学习荷兰幸福教育,发现孩子的亮点,引导孩子展现天赋,不畏惧面对未来挑战,发展无限创造力吧!
 
  本书结合了实例和各式表格、图解告诉家长们,如何透过荷兰人的幸福教育法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尊重与信任感等,让孩子可以从快乐的学习中,了解如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而成为一个有创造力、想像力的优秀人才。
 
本书特色
 
  一看就懂!全彩图解
 
  荷兰幸福教育法:
  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让你和孩子不只是亲子关系,
  更可以是朋友、知己,一起成长的好伙伴。
 
  抛下老旧的教条式教育法,接受来自荷兰的全新概念
 
  荷兰人乐观、坚强的性格,让他们虽然生活在面积狭小的国土上,却能拥有极高的GDP。学习荷兰人强调尊重与信任的精神,培养幸福、创造力无限的聪明小孩。
 
★易阅读-
  全彩图表+互动式情境插画,深入探讨荷兰人的幸福教育法。
 
★好理解-
  以流程图分析荷兰人的教育法,让亲子在互动中共同快乐的成长。
 
★重实例-
  透过各种实例状况解析,让父母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探索心灵的奇境:一部关于自我发现与内在成长的非虚构力作 书名暂定:《内在的罗盘:在喧嚣中校准人生的航向》 引言:迷航与觉醒的序曲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我们似乎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却也时常感到前所未有的迷失。我们习惯于向外寻求答案——成功学的秘籍、他人的赞许、物质的堆砌,却常常忽略了内心深处那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本书并非提供速效的解药,也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批判,而是一场邀请,邀请你放下对外物的执着,转而深入探索构建你生命体验的基石:你的内在世界。 《内在的罗盘》是一部深度探究人类心智、情感联结与生命意义的非虚构作品。它旨在为那些在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或个人信仰层面感到停滞或困惑的读者,提供一套结构化的思维框架和切实可行的内省工具。全书结构围绕“感知—理解—整合—行动”的螺旋上升路径展开,旨在帮助读者重建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之间更真实、更有力量的连接。 第一部分:重塑感知——“看见”真实 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往往是被过滤、被修饰的现实。本部分深入剖析了人类感知系统的局限性与偏见,强调“觉知”(Mindfulness)并非一种玄妙的哲学,而是一种可训练的认知技能。 第一章:认知的迷宫:自动驾驶模式的陷阱 我们的大脑为了节省能量,进化出了一套高效的“自动驾驶”系统,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和既有的图式来快速判断。然而,这种机制在面对新情况时,很容易固化为刻板印象和情绪反应的自动化链条。本章详细阐述了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如何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的决策,从确认偏误到损失厌恶,每一个分析都配有具体的日常场景案例,引导读者识别自己在工作汇报、家庭沟通中不自觉的思维定势。 第二章:情绪的语言:解码身体的信号 情绪并非对立面,而是信息载体。本书摒弃了将“负面情绪”一概压抑的传统观念,主张将恐惧、愤怒和悲伤视为需要翻译的信使。我们探讨了情绪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解释了皮质醇与杏仁核激活的机制。更重要的是,作者提供了一套“三步情绪暂停法”:标记(Name It)、定位(Locate It)、探究(Inquire Why),鼓励读者将注意力从“为什么我会感觉糟”转向“这个感觉想告诉我什么”。 第三部分:理解深层结构——连接的艺术 真正的成长发生于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第二部分将焦点从个体内部转移到个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网络,重点关注人际联结的质量与生命叙事的构建。 第三章:边界的构建与流动的艺术 健康的边界是自我保护和有效沟通的基石。本书探讨了边界的多种形态——时间边界、情感边界、物理边界,并区分了“僵硬的防御”与“有弹性的设定”。关键在于理解,设定边界不是为了推开他人,而是为了清晰地界定“我能提供什么”和“我需要什么”。本章深入分析了关系中“讨好型人格”的根源,并提供了实用练习,帮助读者练习清晰、温和但坚定的“不”。 第四章:叙事的重塑:你如何讲述你的过去 我们活在自己不断讲述的故事里。过去的经历本身是中立的,但赋予其的意义决定了我们当下的行动力。本章借鉴叙事疗法的核心理念,指导读者审视那些限制性的“核心信念”(如“我不够好”、“我注定失败”)。通过“重新编织”(Reframing)的练习,读者可以学习如何从受害者视角转向“幸存者”或“学习者”的视角,将挫折转化为韧性的证据,从而改写未来的剧本。 第五章:意义的追寻:超越目标设定 现代人热衷于目标设定(Goals),但往往忽略了“意义”(Purpose)。目标是线性的、外向的,而意义是圆周的、内在的驱动力。本书借鉴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洞见,引导读者思考“在我的生命中,什么事情值得我投入痛苦?” 意义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的顿悟,而是在日常的微小选择中,将价值观付诸实践的过程。例如,如果“贡献”是你的核心价值,那么在选择一份工作或处理邻里纠纷时,你将如何体现这一价值? 第三部分:整合与实践——成为行动的主人 理解若不付诸行动,便只是空谈。最后一部分侧重于如何将内省的收获转化为持久的、有益的行为模式,实现内外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对抗拖延的内在战争:从完美主义到充分主义 拖延往往不是懒惰,而是对潜在失败的过度恐惧,或对“完美”结果的苛求。本章揭示了完美主义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运作原理。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充分主义”(Good Enough-ism)的概念——追求“足够好”的标准,并将其与“小胜利”(Micro-wins)的策略结合。通过将宏大的任务分解为几乎不可能失败的微小步骤,逐步建立行动的惯性。 第七章:慢下来,反而更快:深度专注力的培养 在这个“分心经济”时代,专注力已成为稀缺的资源。本书不提倡长时间的机械性工作,而是强调“深度工作”(Deep Work)的质量。我们探讨了如何设计有利于专注的环境,如何运用时间区块(Time Blocking)技术,并着重强调了“恢复性休息”的重要性。真正的效率来源于高质量的休息,而非无休止的疲劳战。 第八章:脆弱性的力量:重建真实联结的桥梁 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带着恐惧前行。本章探讨了脆弱性(Vulnerability)在建立深度关系中的核心作用。分享真实的感受、承认自己的不足,正是人类同理心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本书提供了练习“适度透明化”的指南,教导读者如何在保持专业性和自我保护的同时,适时地向信任的人展示自己的不确定性,从而深化人际关系的质地。 结语:成为你自己的向导 《内在的罗盘》的终极目标是让读者意识到,他们已然拥有导航人生的全部工具——直觉、感受、以及对自身经历的阐释权。本书不是一本教条,而是一份地图草稿。真正的航行,需要你亲自校准你的罗盘,设定你的航向,并在每一次风浪中,更坚定地相信自己能找到彼岸。探索内在的旅程永无止境,而每一次回头审视,都将使前方的道路更加清晰。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杨亮亮
 
  毕业于国立大学教育学系,主修教育学和青年学领域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各国教育模式,善于融会贯通各国教育特点。阅读广泛,文笔扎实。着有多本家教类书籍。
 
绘者简介
 
赖鼎伟
 
  现任专业设计师与插画家,退伍后曾任教于画室,后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产品设计组。曾获多项国内比赛奖项。

图书目录

Chapter 1
这就是荷兰幸福教育法
01. 荷兰儿童最幸福/010 
02.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012 
03. 专心致志,锲而不舍/014
04.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016
05. 自由的荷兰孩子/018
06. 让孩子自己作主/020
07. 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022
08. 正视挫折,也是一种幸福/024
09. 勇于承担责任/026
10. 荷兰父母的实用观念:学以致用/028
11. 荷兰父母的苦心:让孩子拒绝安逸/030
12. 荷兰孩子耳边的声音:多建议,少命令/032
13. 教会孩子自制/034
14. 善于沟通的荷兰父母:尽力理解孩子/036
15. 荷兰父母为孩子描绘美好的未来/038
16. 荷兰父母有智慧:懂得及时奖励/040
17. 不落人后的荷兰式思维/042
18.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044
19. 用赞扬代替责骂/046
20. 爱,是最好的教育/048
 
Chapter 2
荷兰幸福教育,从心开始
01. 荷兰家庭的教育心经:让孩子懂得取舍/052
02. 小惩大诫/054
03. 荷兰妈妈让孩子学会大器/056
04. 别让孩子感觉孤单/058
05. 让孩子惜时如金/060
06. 精神的伟大力量/062
07. 良好的习惯不可少/064
08. 让孩子选择正确的道路/066
09. 给予孩子爱的能力/068
10. 让孩子正确的看待自己/070
11. 坚持不懈-荷兰人的集体信仰/072
12. 让孩子生活在团队中/074
13. 让孩子注重内在美/076
14. 荷兰父母的信条:行动代表一切/078
15. 爱思考的荷兰人/080
16. 养育好脾气的宝贝/082
17. 重视细节的荷兰父母/084
18. 懂得感恩/086
19. 重视友谊的荷兰小孩/088
20. 诚实的荷兰人/090
21. 心态改变一切/092
22. 永远履行承诺/094
23. 让孩子变得冷静/096
24. 更加坚强的荷兰人/098
25. 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希望/100
26. 荷兰人对自己的要求:活学活用/102
 
Chapter 3
尊重与信任:荷兰幸福教育的灵魂
01. 荷兰家庭的交流方式:地位平等的对话/106
02. 不侵犯孩子的隐私/108
03. 荷兰教育的特色:尊严教育/110
04. 「信任」是最好的礼物/112
05. 「成功」需要勇气/114
06. 「童年」是美好的时光/116
07. 让孩子单纯一些/118
08. 荷兰人的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120
09. 让孩子拥有目标/122
10. 让孩子持之以恆/124
 
Chapter 4
荷兰父母的远见:用爱激发创造力
01. 荷兰孩子创造力这样培养/128
02. 荷兰孩子的自信/130
03. 告诉孩子,什么是机会/132
04. 让孩子善于捕捉灵感/134
05. 相信孩子的能力/136
06. 学会触类旁通/138
07. 帮助孩子摆脱自卑/140
08. 让孩子当机立断/142
09. 幸福,不需要太强的个性/144
10. 好孩子,戒骄戒躁/146
 
Chapter 5
让荷兰家长皱眉的教育方式:你是否这样教育子女?
01. 和别家孩子比比看/150
02. 学那个没出息,要学这个才有用/152
03. 你要多和成绩好的同学在一起/154
04. 再有下次,你就小心点/156
05. 别总是胡思乱想/158
06. 过多的体罚/160
07. 太大的压力/162
08. 束缚太多就会远离幸福/164
09. 替孩子做得过多/166
10. 「溺爱」是美丽的陷阱/168
 
Chapter 6
改变自己,靠近孩子,创造未来
01. 荷兰父母「望子成龙」,但不会「揠苗助长」 /172
02.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荷兰父母不苛刻/174
03. 荷兰父母智慧语/176
04. 父母应善于检讨自己/178
05. 有耐心的荷兰父母/180
06. 善于做孩子的榜样/182
07. 真的别说太忙/184
08. 让孩子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爱/186
09. 心怀坦荡,以身作则/188
10. 荷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幸福就好/190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荷兰的一家幼稚园里,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美术课。孩子们的作品有些是蓝天、山川、河谷、草地,有些画自己的甜蜜家庭,还有些画的是自己的样子……。有一位叫做丽塔的小朋友,由于刚转学到到这个幼稚园,没有学习过,所以用各种颜色在画纸上随意涂鸦,根本看不出要表达的是什么。敏感的丽塔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无精打采,显得很失落。老师看到这幅画,不知道怎么讲,如果照实说出来,一定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突然,老师有了灵感,想到了一个办法。
 
老师举起画,亲切的和小朋友们说:「孩子们,大家数一数,丽塔的画中,一共有多少种颜色?」孩子们都很听话,认认真真的数起来,最后得出一致的答案:24种。老师很高兴的说:「丽塔将水彩盒里的24种彩笔都用上了。她是我们这次绘画课颜色用得最多的小朋友,大家鼓掌祝贺她。」于是,孩子们起劲的鼓起掌来。
 
老师看到,小丽塔的眼睛里激动的满眼泪光。从此,她更愿意上幼稚园了,学习也愈来愈有成效。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可能会说这个幼稚园的老师很会鼓励人,是一位称职的老师。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位老师值得被我们称许,就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懂得欣赏孩子。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许在大人的眼里,觉得还很一般,但是在孩子方面,的确是值得夸奖的地方。如果能及时的发现孩子美好的一面并加以称赞,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但是,现在的家长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明明在心里只喜欢自己的孩子,却总是在自家孩子面前对其他小朋友的优点赞不绝口,对自己孩子的长处绝口不提。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的,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不好的教育方式。荷兰的幸福教育法提醒我们,发现了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孩子才会愈来愈出色。
细心观察,其实,您的孩子与众不同!

用户评价

评分

《荷兰幸福教育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这个书名,让我立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和好奇。我一直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有创造力的人,而不是一个仅仅能应对考试的机器。而荷兰,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典范,其“幸福教育法”的概念,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幸福”和“创造力”这两个看似有些抽象的概念,落地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特别是“从小培养”这一点,我非常感兴趣。这意味着这本书很可能提供的是一套从早期就开始实施的、系统性的教育方案。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荷兰的家长和教育者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细微的引导和巧妙的设计,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些颠覆性的认知,让我看到,原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也不需要多么昂贵的资源,而是可以通过更自然、更贴近孩子生活的方式来实现。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够获得一套实用的工具箱,能够帮助我的孩子在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能够成为一个敢于想象、勇于创造的未来人才。

评分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教育专家,但作为一位对孩子未来发展充满焦虑的家长,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孩子成长为独立思考、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方法。这本书的书名《荷兰幸福教育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瞬间就吸引了我。它承诺了一种“幸福”的教育方式,这让我感到一丝宽慰,因为很多时候,教育似乎与“压力”和“焦虑”紧密相连。我特别想了解,荷兰的教育体系是如何做到在不牺牲孩子童年快乐的前提下,培养出他们的创造力的。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问题:是不是有特别的教学模式?老师的角色是怎样的?家长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重要作用?我尤其对“从小培养”这几个字感到好奇。这意味着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是探讨理论,而是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方法。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揭示一些不同于我们传统教育模式的新思路,比如,它是否会强调游戏的重要性?是否会鼓励孩子去观察、去提问、去动手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家庭游戏、亲子活动建议,或者能够改变我与孩子互动方式的指导,让学习变得更有趣,让创造力自然而然地流淌。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荷兰幸福教育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带给我一种非常新颖且令人神往的感觉。我一直觉得,现在的教育环境似乎太过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孩子作为个体独特的创造力发展。荷兰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声誉一直很高,同时“幸福感”也是他们社会的一个重要标签,所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实在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出发点。我非常好奇,这本书究竟会从哪些角度来阐述“幸福教育”?是关于如何营造一个宽松、支持性的家庭和学校环境?还是关于如何通过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从小培养”这个词也暗示了方法的前瞻性和系统性,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可以跨越年龄段,从小就植入孩子心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在早期就能够形成敢于尝试、乐于探索的特质,那么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无疑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作为家长,在引导孩子走向创造力之路上的迷茫,提供切实可爱的指导,让我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释放他们内在的无限潜能,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那份属于童年的纯真快乐。

评分

我一直很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最近偶然看到一本叫做《荷兰幸福教育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书名和一些介绍来看,就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幸福教育”这个概念,这与当下很多过度强调竞争和压力的教育理念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一直认为,一个快乐的孩子才能真正地爱上学习,才能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创造。书中提到的“从小培养”也让我觉得非常及时,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创造力是天赋,是天生的,但这本书似乎传递了一个更积极的信号——创造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荷兰这个以高质量教育和高幸福感著称的国家,究竟有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能够如此有效地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并且发展出非凡的创造力。我特别好奇它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或者幼儿园、小学的教育实践案例。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创造力的体系,那将是对我这样一位家长来说,最宝贵的财富。我甚至在想,它会不会提到一些鼓励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试错的环境是如何形成的,因为在我看来,害怕失败往往是扼杀创造力的第一道屏障。

评分

当我看到《荷兰幸福教育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这本书名时,我脑海中立刻闪过无数个关于孩子成长的画面。我一直认为,创造力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而“幸福教育”这个概念,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所熟悉的教育模式,常常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和无形的压力,这似乎与“幸福”二字渐行渐远。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为我们展示一种既能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又能让他们享受童年、拥抱快乐的教育路径。书中提到的“从小培养”,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我想知道,荷兰的父母和教育者是如何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开始有意识地为他们播下创造力的种子?是通过特定的游戏?还是通过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奇妙?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耳目一新的方法,让我能够在家中尝试,给我的孩子一个更自由、更具启发性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并且自信地展现他们的独特想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