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专注力,父母一辈子都不用担心!
教出独立、有自制力、才华出众的好孩子
这本书以独特的教养理念和亲子游戏,
征服许多为了教养子女伤透脑筋的父母。
作者梁小桥──
是点阅率超过200万人次的超人气育儿部落客,
是亲子週刊的撰稿人,是最受欢迎亲子广播节目的定期来宾,
更是最善于利用游戏与孩子沟通的教养专家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理工科父母这样教──
◎教孩子动手做游戏,观察游戏里的变化,描述整个游戏的过程,然后用笔写出来,这些对孩子的专注力、逻辑力和写作力都有很强的提升效果。
◎写作业是孩子该做的事,父母忙了一整天,难道不能看电视或玩线上游戏消遣一下吗?你当然有权利消遣,如果你的身份不是为人父母,你完全不用理会一个孩子的心理,可以尽情去做让自己觉得放松的消遣。但是你已经有了孩子,就要考虑到孩子的心情,必须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成为他的朋友、战友,孩子才能专注、安心地完成他该完成的事,并建立让你以后不必再操心的好习惯。
◎我爱孩子,但我很少管孩子,他能做的,都让他做,而他不能做的,我教他如何做。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肯定与鼓励,这些字少、图多的绘本能给他们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棒,感觉自己认识很多字,可以独立阅读了,然后就会有强烈的意愿去征服其他书籍。
◎我的孩子从一岁开始识字,两岁便可独立阅读,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问我如何做到的。对于孩子小时候学识字的时间,我每天严格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因为时间久了,小孩会很疲倦,因而失去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欲望了。
◎我不认同在小孩子发生纠纷的时候,家长挺身而出,这样的父母不是聪明的父母。小孩子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大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他们。
五颗星强力推荐!!
百万人次点阅率的肯定与信任,读者们真诚温暖的热烈回响──
开始享受和孩子一起长大的过程
──收到书后,我以最快的速度把书读完了,作者从孕育前和先生的约定、孕期的焦虑,以及养育过程的点点滴滴都付诸文字,尤其是和孩子别有创意的那些游戏,特别吸引人。
一本让父母有实质收获的教养书
──作者是一个非常细腻、敏感的女人,同时她还非常有条理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养孩子,不人云亦云,理智又聪慧。静下来想想,这样用心的妈妈怎么可能带不出好孩子呢?
这本书能让父母学到全新的教养方式
──作者动手做的能力很强,可能是因为理工科出身,懂得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取材,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学习,光是这个过程,就能让孩子受益一生了!
Chapter1 孩子是一颗神奇的种子
我们要把小孩当做上天给的礼物,即便是负担,也是一个甜蜜的负担。
理工科夫妻的契约生活
孕期焦虑:是魔鬼,还是天使?
孕育是件神奇的事情
胎教真有那么神奇吗?
早期教育,你准备好了吗?
和孩子一起玩着长大
孩子是个随机的生命
早一天,就可以
我的孩子是最好的
Chapter2 识字是件很简单的事
在铁锤识字的过程中几乎没花多少钱,我花费的是大量的精力和耐心。
先飞的红鹤
该用什么样的顺序让孩子识字?
随时随地都可以识字
选择一个好朋友
枕着诗歌入眠
坚持是最重要的
爱上阅读
在适当的时候,买适当的书。
绘画是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
识字的副产品
Chapter3 牵着我的手的你的手
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谢谢你,铁锤,今天让我可以牵着你的手。
他不是一个标准的小男孩
你可以试着勇敢一点
说到就要做到
我说过的,你都要记得喔!
玩具——孩子亲密的伙伴
孩子,妈妈是穷人
打乒乓球给我的启发
牵着我的手的你的手
和你一样又那么不一样的小孩
Chapter4 外面的世界——幼稚园
去幼稚园看看从那里毕业的孩子吧,然后再好好选择幼稚园。
我这样为铁锤选择幼稚园
适合才是最好的
选择了,就要相信
那个不爱吃饭的小孩
明日就是海角天涯
偶尔宠爱也无妨
那个不听话的坏小孩
Chapter5 柔软地面对孩子的问题
给孩子用力的拥抱,亲吻他的额头,微笑地望着他,这些能让他更有信心。
孩子,你可以打架
面对犯罪,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
我们要不要让孩子变得世故
你会吃孩子的剩饭吗?
孩子哭吧,不是罪!
妈妈,有女生说爱我
孩子,你要学会当配角
柔软地面对孩子的问题
要求完美是缺点还是优点
Chapter6 童话般的母子关系
我很少管孩子,他能做的,都让他做,他不能做的,我教他如何做。
妈妈和你是一伙的
放开手,你会更幸福
你珍惜每天的黄金十分钟了吗?
在小男人的甜言蜜语中沦陷
妈妈也是弱者
孩子,妈妈是你的同学
做妈妈,还是做保姆
不要用爱胁迫孩子
Chapter7 孩子的爸爸,我们要一条心
如果夫妻两人本身的矛盾没有解决,那么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呢?
你是有婚姻的单亲妈妈?
孩子爸爸去哪里了?
究竟是谁的小孩?
育儿中的贝勃定律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你给孩子感恩的机会了吗?
推荐序1
我自己是文科的妈妈,但是教养男孩,却将我的触角伸向理性科学思考的范畴;而作者是位工科妈妈,却带出文艺全才小青年。
用心陪伴——确实是改造孩子的唯一之道!
所谓「量变」产生「质变」,但质与量兼具的陪伴,不仅能彻底激发孩子的潜能,更是父母重获新生的契机。这本书是有心陪伴孩子的父母的最佳蓝本,特别是新手父母,从怀孕到早期教育,不论稳定孩子心性、拓展其智能,只要跟着作者的脚步,必能掌握教化孩子的先机。
彭菊仙-亲子教育作家
推荐序2
过去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教育责任通通推给学校,现在许多父母则是帮孩子精挑细选学校,然而,后者与前者实在是没什么差别,因为那些帮孩子找到所谓「好学校」的父母,最终还是期待把教育的责任交给那所「好学校」,但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用心」。
而那些积极帮孩子找学校的父母,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找学校呢?恐怕多数父母在孩子开始要进入学习殿堂前,就被那句补习班名言——「不要输在起跑点」给迷惑了,因此就努力的帮孩子寻找教得最多、最丰富的幼儿园,然而却也往往因此让许多孩子很早就对学习倒尽胃口,这也是父母们对孩子不够「用心」的最佳例证。
同时因为上述的迷失,父母逐渐以为关心孩子是否学习到够多的知识或学习到够多的才艺,就是对孩子的「爱」,但事实上却导致孩子与父母的距离愈来愈远,最后不但疏远了亲子关系,还可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空有知识却没有「教养」的人,这当中父母们
最大的迷失即是忽略了「教养」的重要性,而却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担心孩子的学习状况。
因此,初为人父人母者,首要理解「教养」的重要性,「教养」绝对比孩子学会多少个英文单字、多少种才艺来得重要许多,了解「教养」的重要性之后,父母们得认认真真的去「爱」,并「用心」扶养孩子,切莫错用「爱和爱心」,以为找到一所「好学校」,并让孩子学到学校所教导的知识就完成父母的责任了,父母必须认真的体会「爱和用心」的真义,才能让孩子有好的「教养」。
谢国清-全家盟十二年国教民间办公室执行长、北投社大校长
导读
该用什么样的顺序让孩子识字?
很多妈妈想在家里教孩子识字,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教,该从哪里入手,是不是要像我们小学学国文的顺序一样,先把注音符号都学完后,然后再从笔划简单的开始学起呢?
.学识字要先学注音吗?
在教铁锤识字之前,我犹豫了很久,是不是要先教他学习注音呢?以前小学生上国语课的时候,都是先学注音,以后才逐渐地学习文字。我是不是也要先教铁锤注音呢?考虑了很长时间以后,我还是决定不让铁锤学习注音,而是直接学习文字。
因为学习注音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中文,如果我们可以认识中文,并且会读它的发音,那么我们完全没必要学习注音。而且在我看来,教孩子学习注音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那就把这项艰难的工作,留给经验丰富的幼稚园老师来做好了!
.学习阿拉伯数字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会有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想要有一个让大家都称赞的孩子,妈妈就要在背后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铁锤在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些巴掌大小的彩色卡片,上面的内容有鸭子、饼干、鞋子、蝴蝶、草莓、花朵等色彩鲜艳的画面。
你们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会先选择认识图片,而不是先识字呢?因为卡片上的内容、形状各异,而且颜色对比度强,给孩子的视觉神经带来的刺激较大。
我用宽的透明胶带贴在卡片的四周,并固定在铁锤视线能够看到的地方,例如床头、饭桌。因为小孩子会用手去抓卡片,时间久了,卡片总会被他弄破。然后,我会指着蝴蝶的图片大声地对他说:「蝴蝶」,同时做出飞翔的样子。时间久了,如果我说:「蝴蝶」,铁锤就会迅速地爬到「蝴蝶」卡片的旁边,并张开手臂。
其实对于铁锤来说,最初的认识卡片是简单的反射动作,但是练习的次数多了,他对图形的认识就会更快而准确。等到他能够熟练卡片后,我就用月历上那些大的数字替换以前的卡片,让铁锤开始接触阿拉伯数字。
由于有了认识卡片的基础,他认起数字来相当轻松。记得他一岁多一点,铁锤会开始发一些简单的音节,这时已经能够蹒跚着走到「8」的地方,说「8、8」,那个时候,我的心情就像盛开了一朵花一样美好。
铁锤十六个月时,他已经熟练地掌握十个阿拉伯数字。我发现铁锤掌握阿拉伯数字的速度很快,所以我大胆地想:是不是可以教他中文字了呢?
.那些象形文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都会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在于学习者本身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所以,我们想让孩子识字,首先要把国字的神奇和趣味展示给他看。我们看那个「雨」字,最开始的时候,人们画了一片乌云和几点雨滴来表示,慢慢地把这下面的雨滴变成了四滴,乌云变成了一条横线,又刮来了几阵风,变成了现在的「雨」字。
每一个国字都有一个独特的演变过程,都是一幅趣味的图画。当你把这个过程描述给孩子以后,我相信小孩一定会在内心里发现,原来学习国字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从此就爱上学习国字。
铁锤对文字和韵律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觉,这种亲近感也让他在后来识字的路上异常顺利。
在教铁锤认识文字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赞叹我们祖先发明的文字,许多字是那么相像,却又多少有一些不同。因为中文字是图画,所以出现在铁锤眼里的文字就是一张张的图片。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我让铁锤看的是图片,而不是看中文字。
但是应该从哪些文字开始教,让我花费了很多脑筋,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先从笔划简单的文字学起,例如「上、中、下」,然后再学他身边常见的物品,例如「桌、椅、床」,经过一段时间再学形容词,如「红、快乐、生气」等等。
自从确定了学习计画,我们便开始了快乐的识字之旅。
作者序
孩子就是女人的姿色
许多结了婚、有了小孩的女人,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眼角的皱纹、发黄的脸色和逐渐变粗的腰身,都会有一点莫名的忧虑,忧虑青春渐行渐远,忧虑丈夫的爱不复从前。
有一个朋友总是质疑丈夫无缘无故晚回家,有时先生的一句话也会让她夜不能寐、思来想去。无奈之下她找到我:「小桥姐,我是不是心理有疾病呀?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很洒脱,怎么现在自己这么紧张呢?」
我告诉她,在婚姻中在乎对方、关心对方是一件好事,这是对婚姻负责的表现,因为看重婚姻,所以才格外重视和你共同经营婚姻的这个人。但是即便再看重也需要有限度,否则过犹不及。
我问她:「你很害怕离婚吗?」她说:「原本不害怕,后来有了孩子变得很害怕,怕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这位朋友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但她的情况在很多成为妈妈的女人中曾出现过,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
一个女人在经历了家庭、生育之后,她的身材和心态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皮肤松弛、腰围变粗的时候,自信心同时也随之消失了。有些女人在做了妈妈后,事业也受到了相当的冲击,从一个征战职场的白领,变成了跟不上潮流的全职主妇。
这个时候她会对自己的婚姻格外紧张,有的甚至诚惶诚恐、草木皆兵。我的朋友就是这种典型的状况。她知道自己虽然是全职妈妈,但不能邋遢,她长得很漂亮,也舍得买漂亮的衣服。可是这种恐惧却丝毫未减轻,反而在未来的生活中愈来愈明显。
我告诉她不用那么紧张、放轻松,试着把关注爱人的那颗心收回一些,放到孩子身上,好好养育孩子。这样看似背道而驰,其实却很有效果,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心情放松,而且效果显着。设想一个男人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妻子依旧年轻漂亮、嘘寒问暖,他自然开心。但是如果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因为缺少关爱和指导而落于人后时,他也开心不起来。
一个男人年轻的时候比较的是妻子,而立之年后拼的就是事业,再往后只有那个和他血脉相连、有着无限希望的孩子了。看过有些事业有成、唿风唤雨的男人,当他们说起自己孩子的课业时,.那间就变得自信低落,简直是判若两人。
许多时候,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就变成了他的另外一张脸。我希望对那些千方百计想拴住丈夫的女人说,管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把握住自己婚姻的最好方法。
记得每年七、八月份,报纸上都有大篇幅关于联考榜首的报导,他们的家庭几乎都是同一种模式,就是和谐美满幸福。难道他们的家庭没有发生过问题吗?不太可能,几乎所有家庭都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我想他们的家庭也和别的家庭一样,在许多方面有分歧,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经营孩子。
也因为这个共同点,因为这个和两个人都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因为他的优秀,让这个家庭所有的问题都变成了小事。只要一谈到孩子,他们就会心情愉悦,有成就感,家庭关系自然融洽。
因为有了这个好孩子,先生非常愿意在人前谈起他的家庭,因为有面子,很骄傲;也因为有这个好孩子,先生很恋家,因为孩子让他觉得未来很有希望,自然也会尊重、体谅妻子,因为他知道为了他们共同的孩子,妻子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不太关心体育赛事,但也稍懂一些。某个球队在连连战胜后,队员们的感情空前融洽,甚至好到要同穿一条裤子;而在经历连续失败后,便会常常在报纸上看到球队内讧的传闻。一个球队和一个家庭差不多,球队共同经营的是比赛成绩,而一个家庭共同经营的则是孩子。
许多女人总是说,自己为了这个家和孩子付出青春,做得如何如何多,但其实这不是聪明的作法,就好比一个工厂生产了许多产品,工人认为自己没功劳也有苦劳,可是产品都是劣等品,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浪费了原材料。而那些自认为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这样的工人,因为她不注重工作品质,所以很难守得住自己的饭碗。
一个女人,如果你没有蒸蒸日上的事业能够养得起自己的先生,如果你也没有千年不老的妖法魅惑住男人,那么就请你安分守己地经营好自己的小孩吧,因为你的孩子便是你的姿色,你的小孩能打几分,你的姿色便有几分。
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指南,尤其适合那些在科学技术领域工作的父母。我一直觉得,理工科思维在处理问题时,逻辑严谨、条理清晰,但将这种思维模式应用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上,却需要一些特别的方法。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块的空白。作者并没有泛泛而谈,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专注力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现代社会的孩子更容易分散注意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出的很多方法都带有理工科的“实验精神”——比如,鼓励家长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记录下影响专注力的各种因素,然后根据数据进行调整。这让我觉得,育儿不再是凭空猜测,而是可以像做科学实验一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而且,书中的案例非常贴近生活,我能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影子,这让我感到作者非常理解我们这些在忙碌工作和家庭之间奔波的父母。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开始用更系统、更科学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问题。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是我近期读到的最令人耳目一新的育儿读物之一。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角度,将理工科思维与儿童专注力的培养巧妙地结合起来。作者没有空谈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讲解,让我们理解专注力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地去引导和培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可视化”和“量化”在专注力训练中的应用。比如,作者会建议父母制作专注力图表,或者利用计时器来帮助孩子感知时间和任务进度,这些方法既新颖又有效。它让我意识到,原来育儿也可以像编程一样,有清晰的指令和反馈机制。这本书不仅仅是给父母一本“秘籍”,更是一种思维的启迪,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育儿方式,并尝试用更科学、更系统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构建强大的专注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育儿视角。我一直以为专注力是孩子天生的,或者只能靠“吼”和“逼”来培养,直到读了这本书,才明白专注力是可以后天训练和强化的。作者用一种非常科学的分析方法,剖析了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各个层面,从生理基础到心理因素,再到环境影响,都做了细致的阐述。其中关于“碎片化信息时代”对孩子专注力的挑战,让我感同身受,也理解了为什么我的孩子容易被电子产品吸引。书中提供的一系列“反碎片化”训练方法,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如何安排规律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尝试了一些方法,比如给孩子设置“无干扰学习时段”,并鼓励他完成一项任务后给予肯定,发现孩子确实能更长时间地专注于一项事情。这本书让我觉得,育儿不是一门玄学,而是一门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的科学。
评分我一直对市面上那些“心灵鸡汤”式的育儿书感到有些抗拒,总觉得缺乏实质性的指导。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步骤和策略,帮助父母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作者运用了大量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但讲解得非常通俗易懂,完全没有学术上的枯燥感。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环境设计”的章节,教我们如何通过布置学习空间,减少外界干扰,甚至利用一些小工具来帮助孩子建立专注的仪式感。这比我之前尝试过的任何方法都更有效。而且,书中还强调了“过程导向”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不要只盯着结果,而是要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展现出的进步。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以前常常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反而忽略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用一种更积极、更建设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建立内在的学习动力。
评分作为一个在传统行业工作的普通妈妈,我起初对“理工科父母”这个标签有些望而却步,担心书中的内容会过于高深或不接地气。但当我翻开这本书,立刻被其真诚和务实所吸引。作者并没有要求父母们变成“科学家”,而是鼓励大家借鉴理工科的严谨和逻辑,去理解孩子的专注力发展规律。书中提到的一些“微调”策略,比如如何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反应时间和记忆力,如何设计一些小挑战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都非常有趣且易于操作。我尝试了其中几个方法,发现孩子的确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进步。最让我欣慰的是,这本书没有贩卖焦虑,而是传递了一种“我可以做到”的信心。它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有效率”的父母,用更聪明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让我觉得育儿这件事可以变得更轻松、更愉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