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早晨是什么?一个插画家的日常见闻

你的早晨是什么?一个插画家的日常见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低调又不甘寂寞的私家观察
在充满魔力的早晨里,唿之欲出──
插画家王春子的第一本散文集,从日常问候开始。
亦写亦绘,分享寻常迷人的生活风景。

  一位以画说话的插画家,也拿起笔写下她平日的所见所闻,她关心生活琐事,也关心社会问题。读完这本书后,恍然大悟,原来是在这样的城市,过这般的生活,有了这样的王春子。

  喃喃左岸──蛰居城市边陲的自由视野
  住在靠着淡水河的山边,走几步便可眺望淡水河和海水的汇合处,河的这一方细细长长的,两侧盖满高高低低的楼房,海的那一方,一望无际看不到边缘,偶尔远方几个小点般的货船经过。这几年窗外的景色在变,房间里的风景也因为生活形态改变有了些变化。不变的只有山下那细细的淡水河,一样缓缓地流向海洋。

  明灭城居──回味旧城居的美好时光
  爸爸是老万华人,祖先们好像一来台湾就决定在这里住下来,然后随着它兴衰起落。台北旧城里,许多将要消逝的风景、声音,未来或许也会有新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展开……

  河边出走──分享旅行遭逢的新鲜片段
  没有卫星导航也不看地图,像游戏般地遇见岔路后往直觉的方向前进,不知道会通向哪里,或在哪边结束。也许生活也该如此,在习惯的生活模式中偶尔脱离常轨,眼前又会出现另一种从未想过的景色。

  第二人生──欢迎来到插画家的三人世界
  欢迎你,我亲爱的小孩,在二月九日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期待你渐渐长大,这些历程将会被记忆下来,在你开始理解语言的未来,再好好向你说,我们是如何经历这些日子。

  创作自语──倾听创作者的真实告白
  一个人工作,多半时间是沉默的,像独自慢跑,没有人盯你。画画的开始总是焦虑,尤其是还没进行到满意时最脆弱,我通常躲起来画。先生老是笑我画图时禁忌很多,最怕别人不经意从背后走过,因为一点点可以误会成轻视的眼神都足以杀了我。

  ◎随书惊喜赠送「插画家的寻常一日」特制书衣海报
  住在八里半山腰的日子,过着别人眼中宅女的生活,从每天早晨8点手机的morning call开始,你会发现插画家一日的生活原来是这样……

著者信息

作者、绘者简介

王春子


  经常被误会成笔名的王春子,其实是用了三十几年的本名。现为自由插画家,为了作品的一气呵成,也接平面设计。儿子出生后,开始创作绘本。

  一家三口和一只黑猫,在八里半山腰,淡水河左岸生活。日常所闻来自杂食性阅读、採集奇人异事,再用日记的方式记录。偏好手感、拙朴、意外、不完美的事物,八里宅久了就会出门旅行。

  着有图文集《一个人远足 Be Strong》(独立出版)、绘本《妈妈在哪里?》(远流出版),也和朋友发行独立刊物《风土痣》。

  作品网站:chuentz.com

图书目录

推荐序
  生活档案 欧阳应霁  6
  Oui 微笑大叔  8
  独特观点的生活构筑 林怡芬  11
  朋友妳也太有才了吧 吴怡欣  12

自序
  为什么开始写字  13

喃喃左岸
  夏天会遇见的一两件事  18
  生活的风景  22
  猫呜  26
  书被吃掉了  30
  我和昆虫的夏日  34
  猫尾巴  38
  妈妈们来摇滚  42
  一年一部很棒的电影  46
  对食物的想像  50
  雨过天晴  54
  我过世的拉拉  58
  对动物友善的城市  62
  猫狗地图  66

明灭城居
  皮鞋店  72
  散步在夜市  74
  冬天夜里一池温泉  78
  过年  82
  好吃  86
  简单生活  90
  将要消逝的风景  94
  喀啦.喀啦的绿豆冰  98
  老万华的小时候  102

河边出走
  旅行的主题曲  108
  使雨变成雪  112
  山里有熊吗?  116
  如果不住在城市  120
  那些晴朗的风景  123
  走!来去迷路  128
  台南散步  132
  游到对岸了  136
  一个人远足  140

第二人生
  继续日常生活  146
  静静等候  150
  倒数计时  154
  甜蜜的负荷  158
  你的早晨是什么?  162
  我们的餐桌  166
  三十、五十、七十  170
  研人的字典  174
  美味的代价  178

创作自语
  手感  182
  做陶  186
  自由工作者  190
  我是卖书的人  194
  他人的日记  198
  日常见闻  202
  好作品的前奏  206
  讨论一件或许不存在的事情  210
  插画家的寻常一日  213

图书序言

简单生活

前年因为旅行的关系,我来到柏林的某个跳蚤市场,在住宅区旁的公园里,摊贩有家庭主妇、小孩到青少年、老爷爷老奶奶,大家拿着家里用不着的东西,在公园里卖给用得着的人。而不远处的咖啡店里,摆着不同样式不成组的椅子,我想大概也是从跳蚤市场里拼凑出来的吧。

有一次听一位朋友说,他在柏林遇到一家店,或者应该说一个空间比较恰当。里面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有,杯子、衣服、书籍杂志……,都不用钱,你可以带走任何你需要的物品,也不必刻意拿东西来交换,这个空间的想法是希望如果你之后有不需要的东西,也可以把它拿去那边,而你有缺任何东西也可以直接去拿。告诉我的朋友说,他并不喜欢那样的店,他觉得如果大家都如此,没有消费没有买卖,这个世界的文明就会停止进步。

不过我觉得不然,认为这是受制于现在资本主义逻辑,如果文明没有从消费物质的方面去发展,依照人类天生无法停止思考的本性,我们可以把花在消费流行的力气,改去处理别的问题,或许是艺术、精神心灵、食品安全、和自然共存,甚至是人权..各种消费物质以外的文明,等着我们进一步去挖掘。

前不久台北华山艺文中心办了第二届「简单生活节」,乐活、慢活的概念,这几年在台湾兴起,主要是为都会人提出要放慢生活步调,愉快享受生活之类,活动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市集摊位,和一些小乐团,贩卖着手作、慢活概念。我有点怀疑透过消费买卖,我们可以买到放慢生活步调或者是可以透过小物品来满足愉快生活吗?

今年因为景气差的关系,银行的利率降低了,他们希望我们别把钱存在银行里,而是能够拿出来多买些东西,过年前全台湾的人都领到了一张台币三千六百元的消费券,目的同样是希望能刺激消费。最近经济不好,于是喊出多消费刺激经济,甚至希望大家能尽量多买东西,然而不再消费的部分原因有没有可能是我们需要的东西早就饱和了,根本什么都不缺。

中下阶层的人很辛苦, 消耗大部分生命时间来工作赚钱, 却又拿这些钱去买昂贵的物品,不断的循环,不断的消耗。这种情况是不是该试着停下来?如果不想买东西,是不是因为真的都够了,难道没有别种方法可以让世界继续运作吗?就像安部公房的《砂丘之女》被困在砂丘中的主角,因为会砂崩而永无止尽的劳动将砂铲出屋外,但到最后他感到困惑,存活究竟是为了铲砂,还是因为铲砂而能够生存下去?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