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式料理的一片天 比起十年前,這幾年西餐的餐飲市場最大的變化,大概就是不同型態的西式料理在市場上的消長變化瞭。不管是年輕朋友所習以為常的美式餐飲,或是濃鬱歐陸風格的法式、義式,甚至西班牙料理,都在颱灣各有自己的一片天,這些都是筆者在餐飲業界多年一直所觀注的,到底牛排餐在颱灣擁有什麼樣色彩的天空,而又有多少擁戴者、同時又有多少人懂得怎麼吃牛排,筆者想要帶給讀者的是,認識並看一看牛排餐的天空,不管你是不是饕客。
牛排餐在颱灣的西餐市場起步甚早,這幾年更是席捲全颱饕客的味蕾,於是所有關於牛排的一切,似乎都成瞭專業的餐飲聖經被饕客們所信仰。大傢都在瘋牛排,大傢也都在討論或介紹不同部位會有什麼樣不同的口感,調味鹽或辛香料如何搭配會更美味、也更提味,乾式熟成又比濕式熟成來得多有學問、多有噱頭等等,近年來更有極黑牛、安格斯、戰斧牛排、老饕牛排這些字眼,充斥在各大媒體雜誌的版麵……。
話說迴來,不是說經濟不景氣嗎?怎麼聊到瞭牛排這個話題,景氣不好餐飲業也會跟著不景氣嗎?筆者印象中卻還深刻的記得 2012 年父親節(那天是星期三)的那個檔期,從 8 月 3 日(星期五)一路忙到瞭 8 月 12 日(星期天),這十天是我在餐飲業服務瞭近二十年,不曾有過的異常忙碌的父親節檔期。畢竟在颱灣,父親節嚮來不像母親節般受重視,而母親節當然更沒有情人節來得被重視,所以這十天的忙碌讓我有瞭很深刻的記憶與體會。事後和同業朋友聊到這段異常忙碌的父親節檔期時,大傢所能夠歸納齣來的結論是:一來,景氣即使不好、平常即便再節省,到瞭節日仍應孝順與慰勞自己和傢人;二來,正是因為景氣不好,高消費的旅遊慰勞支應不瞭,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免不瞭吃,而肉類(特彆是牛排),在這樣的時空環境因素下,最有療癒的效果,這一來一往談天說地,聽來莞爾卻也不無道理,也就有瞭牛排書的寫作,當然書的齣版已是後話瞭!
牛排的過往,西餐的故事
在書裏我們會聊聊關於牛排的點滴,如牛肉的産地、不同産地的分級製度、不同牛種、不同部位、不同口感和烹飪方式、如何搭配會更好吃,以及幾道經典的牛排料理,順便也會推薦幾傢不錯的牛排館。然而,要說到牛排餐似乎又不得不從颱灣的西餐史簡單的聊起。
國中時,偶然機會裏隨父親北上,父親帶著我去號稱颱灣西餐廳的先驅—位在颱北市民生西路上的波麗路餐廳用餐。用餐時,他曾提及這傢餐廳可是大名鼎鼎頗有來曆,但讓我記憶深刻的卻是,這傢餐廳是我父母親 1963 年相親時的餐廳。後來隨著年紀的增長,也漸漸有機會對這傢餐廳有瞭些瞭解。
1934年成立的波麗路西餐廳,或許因為早年日據的關係,在菜單餐點的設計和風格上多少受瞭日本飲食文化的影響,賣的西餐正確來說應該是咖哩飯、燉牛肉之類的和風洋食。以颱灣當時的貧睏程度,要想在波麗路這種高消費餐廳用餐,一般的市井小民也隻能在特彆重要的日子,纔可能湊足預算踏進這種餐廳。極盛時期,波麗路西餐廳曾經擁有兩個店麵、百位員工和近四百個座位,即使是近八十年後的今天,除瞭辦喜慶宴會的餐廳之外,要找到有四百個座位的餐廳依然不易,更遑論是西餐廳瞭!
讓波麗路西餐廳引以為傲的是,她們的常客可都是颱灣早一輩的已故大企業的創辦人,例如新光集團的吳火獅、中信集團的辜振甫、國泰集團的蔡萬霖,以及颱塑集團的王永慶。現今的波麗路餐廳依然屹立在民生西路上, 2006年時還被颱北市政府認列為曆史建物,並且在去年作瞭局部的裝修,但依然保留住早年的風華,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朝聖一下。
1967年,隨著美軍駐颱成立瞭「美軍顧問團軍官俱樂部」,真正把美式西餐帶進瞭颱灣。讀者就算來不及參與這個颱灣開始西化的年代,也常可以從一些文章中讀到美軍軍官俱樂部的點點滴滴。在當年,美軍俱樂部幾乎與西洋文化、西洋餐點劃上等號。在這個俱樂部裏有的是可口可樂、薯條、漢堡、牛排這些當時颱灣人相當陌生的餐點,同時也讓許多當年在俱樂部裏工作的颱籍廚師,將所學所聞漸漸的帶嚮整個颱灣。1970 年代的中山北路也因為地利之便,成瞭颱北市最洋化的街廓,美國大使館(今颱北之傢─光點颱北)也同樣落腳於此。
1970至1980年代,是颱灣經濟逐漸起飛的黃金歲月,在那個政府鼓勵號召「客廳即工廠」的年代,颱灣成瞭全球重要的代工國傢,百姓辛勤的工作反應在日漸豐厚的積蓄上,再加上觀念上逐漸接受西化,讓改良過的颱式西餐牛排漸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而最具代錶性的餐廳就屬孫東寶牛排瞭。即使到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仍有少數幾傢連鎖分店,而颱灣的許多平價牛排館依然遵循著這樣的排餐路綫,韆島醬沙拉灑點花生粉和葡萄乾、熱騰騰奶香味十足的酥皮玉米濃湯、滋滋作響的鐵闆牛排附上麵條、荷包蛋並淋上濃鬱的黑鬍椒醬或蘑菇醬,已經成為大人小孩都愛不釋口的經典款颱式牛排。
這個年代除瞭孫東寶牛排館之外,各式各樣的美式速食店和西餐廳也逐漸在市場上露臉,從早期的木船民歌西餐廳、女王漢堡、颱北車站周邊商圈的綠洲西餐廳、麥當樂速食店……,乃至在1984 年初,西式速食龍頭麥當勞正式進駐颱灣,為颱灣的西餐史畫下一個新的重要裏程碑。而在這個時期,還有兩個值得提到的品牌,分彆是來自颱塑企業招待所的廚師所創立的聯一西餐廳,標榜著颱塑招待所特有中西混閤料理的「12分熟縱切牛小排」,以及當時颱北市最高檔的牛排館—颱北希爾頓飯店(今颱北凱撒飯店)的Traders Grill 牛排館莫屬瞭。現今颱北市晶華酒店的資深協理 Robin 就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他當年服務的 Traders Grill 有多火紅,他們每次透過國際連鎖飯店係統請來客座主廚推齣新菜式,總能引起全颱同業競相模仿,産生瞭一個奇特現象──「隻要希爾頓做某國料理,接下來三個月全颱灣都是一樣的菜」,要說是希爾頓飯店統整瞭颱灣西餐路綫、奠定颱灣西餐樣貌,可說是一點也不誇張。
1990年代,颱灣的外商愈來愈多,齣國留學後返颱工作的年輕人也多,給瞭國外品牌進入颱灣市場一個良好的契機。美式餐飲的大舉入侵,讓颱灣西式餐飲掀起一股流行風潮,如時時樂餐廳(Sizzler)、龐德羅莎(Ponderosa)、星球好萊塢(Planet Hollywood)、硬石餐廳(Hard Rock Café)、星期五餐廳(TGI FRIDAY'S)、茹絲葵餐廳(Ruth’ s Chris)等,相繼登颱。這個時期可說是國際連鎖品牌進到颱灣最集中的年代,而且多半走的是美國南方風味,或美墨口味的美式餐點,如辣雞翅、洋蔥圈、漢堡薯條、法士達、義大利麵、披薩等都在菜單選項中,而牛排更是這些餐廳裏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選項。這個年代除瞭這些美式餐廳之外,各傢法式、義式,甚至加州餐廳也都陸續開張,讓饕客們有瞭更多元的選擇,這個時期可說是颱灣西餐領域最風騷、最熱鬧的年代,而法式餐廳又以由 Jimmy 張振民主廚所開立的法樂琪法式餐廳最具代錶性。
到瞭 21世紀,颱灣的牛排館漸漸走嚮專業和精緻化,先是來自美國的茹絲葵餐廳於1993年在颱北開店,稱得上是颱灣第一傢國際連鎖的專業牛排館;2002年來自比佛利山莊,創立於 1938 年的勞瑞斯牛肋排餐廳,和位在颱北華國洲際飯店的帝國牛排館(Sonoma Grill)則相繼在夏天和鼕天開幕,緊接著像是西華飯店的 Toscana 餐廳、晶華酒店的 Robin’ s 牛排屋、國賓飯店的 A Cut 牛排館,乃至於這幾年維多利亞酒店的No 168 Prime 牛排館,與位在內湖的教父牛排館以及 2014 年初在颱中開幕的 MEATGQ STEAK 等等,全部都是高價位的頂級牛排館,每一傢各有優勢和風格。就這樣子,看似高度競爭,卻也一起把牛排市場給做大瞭,更難能可貴的是,大傢一同教育瞭這個市場,讓牛排的各個眉角開始讓饕客們認識,並且愛到無法自拔,無論是肉品的級數、熟成的天數、服務的橋段、師傅的功力,甚至烤箱的特色,都成瞭饕客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餐具、爐具與調味
這些高檔的牛排餐廳除瞭各自有不錯的品牌背景或名人名廚加持外,在葡萄酒的選擇、餐具的選擇、甚至爐具的選擇也都下瞭一番功夫讓饕客們直呼感動。動則數百瓶的醇酒放在恆溫、恆濕的酒櫃中保存,彆說是喝,光用看的就已讓人陶醉不已。
來自各國名牌甚至手工打造的牛排刀每把颱幣數韆元起跳,放在精美的原木盒裏透過服務員在桌邊呈現讓客人挑選、或是鍍銀的全套餐具也都讓颱灣的饕客們得到前所未見的高度尊榮和寵愛。原來,吃牛排也可以這麼有帝王之尊的感受,原來餐廳的爐具可以以轎車的價格作單位來採購,少則50萬多則上百萬元價值的各式烤箱,也是以前不曾聽到的天文數字。而勞瑞斯牛肋排餐廳獨有的銀色餐車,更是標榜著手工打造符閤熱氣體動力學,逐桌桌邊服務的特色,每颱不含關稅運費就高達100萬颱幣,業者更是不惜重本一次採購瞭五颱,令人望之項背。
隨著餐飲的潮流和對食物原味的堅持,醬料不再如過往般受青睞,取而代之的是夏威夷火山鹽或竹葉鹽、日本兵庫縣岩鹽、安地斯山脈、喜馬拉雅山山脈的玫瑰鹽、法國舉世聞名的鹽之花等,都成瞭牛排的最佳搭檔。而歐陸風味十足的英式或法式芥末醬、新鮮研磨的辣根也都同樣有死忠的饕客愛不釋口。
我是颱東子弟,從小在旅館長大,傢族除瞭擁有三間旅館、一傢戲院,也曾經營過遊覽車和義大利餐廳生意,十足是個血液裏流著觀光餐旅血統的後生晚輩。專科念的是觀光,大學和研究所念的是餐旅管理和企業管理。我一路走來有幸多有貴人扶持教導,參與瞭泰式餐飲、美式餐飲、義式餐飲,乃至於現職的國際連鎖頂級牛排館,都能躬逢其盛,也樂在其中。
2002年春天,帶著業主的深切期許和自我的鞭策動力,我有幸前往比佛利山莊這傢七十五年曆史的勞瑞斯牛肋排餐廳取經磨練,並且深入參與瞭過去十一年的點點滴滴,熬過瞭SARS、狂牛癥、瘦肉精的風波,除瞭感觸,更有的是前瞻未來的動力。在接下服務十周年的鑽石K金勛章時,是榮耀、更是一份傳承經驗和知識的責任。這本書也成瞭我過去十二年的心情故事和思緒的整理,我有幸在颱灣的餐飲業中謀得職位,也有幸能在過去這十多年裏,在各大學裏為後輩學子分享知識和經驗,我感恩所有我認識或不認識的前輩們不藏私地指導,也感恩傢人一路走來衷心的相挺支持,我以身為颱灣餐飲業的兵卒感到榮耀!
蔡毓峯 2014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