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背(全新修订版)

刻背(全新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亚洲週刊十大好书得主、马华文学重要代表作家──黄锦树,对原乡、文字与书写的悼逝之书!

  边缘身分可以让人活得更警觉、更具反思性。

  我的《刻背》同样作为一本书,同样作为中文现代主义未了的方案的一种实践,关键词却是残破、杂揉。向大马的当下现实敞开,或者说,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让它注定不完美。

──黄锦树

  关于流浪的子孙,我还能多说些甚么?

  「我,替换了我的,在每一个背上出现。」那些刻在背上的字,是咒语、是离散的笔划……

  以肉体的痛做仲介的文字──肉身。他给他的作品创造出一个名字:文身。他说「纹」是个历史错误。因为几乎都是刺在背上,所以又叫做刻背。

  〈大河的水声〉如果序论也是小说。如果本书的序论长成这样……

  〈阿拉的旨意〉如果文化换血是阿拉的旨意……在当今大马,「阿拉」一词已不准非回教徒使用了。漆黑之页。乱码之页。无言之页。

  〈藁〉朝向生命终点的那人,在一群等待送葬的儿孙百无路聊赖的日常中,经历了等待死亡的疲乏……

  〈旧家的火〉父亲死亡之后,旧家的火犹在否?

  〈公鸡〉、〈蛙〉死去的父亲,迫不及待的重生为鸟兽……再生一次,也再死一次。

  〈补遗〉死在南方。重生在南方。排华中的印尼,作家不在后的身影。狂想曲。

  〈猴屁股,火,及危险事物〉历史上已失踪甚至死亡的三面谍莱特,在小说里成了老李没有刑期的流刑犯,偕猴妻猴妾演出一个人的建国大梦。南洋人民共和国。猴屁股。打火机。美丽新世界的优生计画。

  〈未竟之渡〉一场大水,因爱流落他乡的前台籍日本兵,航向他最后的救赎。

  〈天囯的后门〉如果天国有后门。如果监狱是国家。冬菇。黑木耳。黑眼圈。

  〈开往中国的慢船〉一九六九年五月的灾难前夕,一个孩子用他的脚去寻找传说,却不知不觉的陷入时间的涡漩,从未来走向过去,走向鸭都拉。

  〈乌鸦巷上黄昏〉瓶中书。失忆的诗人。阴吊苦行。随处播种。水部的偏旁。

  〈刻背〉那个现代主义者,老外(是山寨福克纳吗),妄想以苦力的肉身为载体,铭刻汉字为活体巨着。小说里走过百年汉字狂恋者的身影,也走过中文现代文学的大腕,那烈日烧灼的背,消失中的苦力。广艺舟双楫。訄书。在酒楼上。零余者。倾城之恋……情人。荒人手记。传奇莫言。大说谎家。台北大逃亡。南都一望。刘氏女。背海的人。家变……横征暴歛,「你也吃了一惊了?」

  「坏孩子」黄锦树对于《刻背》,他自言「这本书只能是这个样子:于存在为错位、于文字为错别、于书写为错体。」、「在我辈,所有已写下、将写下,未写下的,亦都可说是悼逝之书,悼其已亡、悼其将亡、悼其未亡、悼其必亡。」

名人推荐

  ●王德威好评推荐──

  也如许多「乡土」作家一样,一旦离乡背井,那里的一景一物都激起了黄锦树回忆与书写的冲动。一篇篇色彩斑斓,却充满忧郁暴烈的文字,于是展现开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锦树


  黄锦树,马来西亚华裔,1967年生,祖籍福建南安。1986年来台求学,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硕士、清华大学中国文学博士。曾获多种文学奖。着有小说集《梦与猪与黎明》、《乌暗暝》、《刻背》、《土与火》、《南洋人民共和国备忘录》、《犹见扶余》,论文集《马华文学与中国性》、《谎言或真理的技艺:当代中文小说论集》、《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等,并与友人合编《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七十年》、《故事总要开始:马华当代小说选》等。1996年迄今任教于埔里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

  相关着作
  《犹见扶余》

图书目录

【当代小说家】编辑前言/王德威
伦理的归返、实践与债务──黄锦树的中文现代主义/刘淑贞

大河的水声
阿拉的旨意
诉求
不可触的
旧家的火
猴屁股、火及危险事物
老虎屎与万字票
公鸡


未竟之渡
天国的后门
开往中国的慢船
补遗
乌鸦巷上黄昏
刻背
新版附记

附录:
初版后记:错位、错别、错体
与骆以军的对谈
坏孩子黄锦树──黄锦树的马华论述与敍述/王德威

图书序言

刻背

传说维尕叶‧屯拉在一次主麻拜后,用棍捶了自己嵴骨三下,并且说:
「静一些、稳当些,你再不乱忙乱动,我会给你找出路的。」
    --关里爷《热什哈尔》

一、

刚开始,是当地大学里历史系的「苦力专家」鬻先生在研究过程中偶然的发现。鬻先生从事十九世纪初期中国海外移民研究已经有三十年以上的资历,成果丰硕,代表性着作有《苦力类型学》(TheTypologyofCollies,博士论文,伦敦,一九六九)、《华人苦力间之互动:械斗与协力》(台湾中央研究院,一九七五)、《苦力与土着》(ColliesandBumiputera1900--1941,澳大利亚大学,一九七八)等,都是该领域必读的经典着作。有一回,他在和某位因长期进行访谈而建立起基本友谊的苦力一块在河边露天沖凉,且欢快的合唱着歌时(他还记得那是首抗战歌曲〈啊南洋〉),在老苦力低沉苍凉走音(因不识字,不会说华语,只会说方言,故只能记音)的「啊南洋,妳是我美丽的故乡」时,在老苦力用旧毛巾用力的搓着背那当下,突然在他左肩胛骨的部位发现几个如痣一般深蓝色的字。刚开始鬻先生以为那就是痣,或甚至不过是常见的陈年的老伤疤;仔细看--他的好奇心明显的引起老苦力的抗拒--显然是一行笔划几乎连在一起的字。而且每一个字的笔划都不是刚刚好的,不是多了一点一划,便是少了一划一点。大致猜出应该就是「啊南洋,妳是我母亲的故乡」(鬻先生笑着说,用文字学的术语,那叫做「楷定」),「乡」字大概笔划太多成了一个蓝色大包。看得出是用针刺上去的,和刺青的做法类似。发觉鬻先生一直盯着他背上看,他说那苦力的神情显得十分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不安--彷彿被盯着看的是私处似的;匆匆穿上衣服,拒绝回答任何相关的问题(诸如:谁刺的?为什么?),虽还不至于不友善,但明显的变得冷漠,且不自在。从对方的反应来看,鬻先生直觉那是某种禁忌,可能和宗教信仰(或迷信)有关,但更有可能和私会党有关。众所周知,在近代汉人社会中,刺青几乎已经变成私会党的标志,但一般都是刺虎刺龙、刺钟馗、刺花、刺大胸脯女人。文字较少见,顶多是刺上心爱女人的名字;他开玩笑说,他印象中只记得岳飞背上他妈妈刺的「精忠报国」、金庸武侠小说叛离黄药师而偷习「九阴白骨爪」的弟子陈玄风肚皮上的《九阴真经》,以及一个无聊笑话:某医生在某男性病人那话儿上见到「一流」两个字的刺青,而漂亮的女护士见到的却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