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原来不风流(下)

西晋原来不风流(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三国鼎立,终归于晋,其兴也勃焉。然巍巍西晋,仅历短短五十余春秋,二帝成俘,山河断送,其亡也忽焉。兴也,孰之功?亡也,孰之过?本书以正史记载的史实为基础,政治军事大事为主线,用轻松诙谐,易于理解的笔调,介绍西晋从肇始、承继,到丧乱、覆亡的全程,试图从思潮文化对社会变革和士人心理的影响出发,讨论西晋灭亡的根源,聊发千年一叹。

本书特色

  在风流潇洒的外表掩饰下,
  却是一颗颗卑鄙下流的心!
  西晋一朝,到底是风流还是下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王方


  王方,女。自幼酷爱文史,青年游学俄罗斯三载,异域鸟语反而激起少时旧梦,遂潜心于中华典籍。时下热捧科普,吾则斗胆摇秃笔,志为文普,史普。小女子品读大历史,神交古人,不亦乐乎!

图书目录

第九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
理性经济人只是一个神话,而理性历史人,同样稀少。当下的抉择,从来都是两难的,这种时候,勇气往往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这一次,没人给吴国借东风了。
序幕:争夺西陵
君子的较量
暗线
羊祜遗憾了
王濬楼船下益州
杜预的觉悟
成功恐惧症
老王VS老王

第十章 总为浮云能蔽日
据说,要保证一个群体的紧密团结性,必须给大家提供一个敌人的形象,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假想敌,但必须具体。因为,当一个群体没有外部敌人时,就会产生内斗。
后继有人?
驱逐齐王
最后的狂欢
亲小人远贤臣
隐患重重
武帝辞世

第十一章 南风酷烈
按照谥法,柔质受谏为惠。终其一生,司马衷算是实践了这个谥号,扮演了「受」的角色。九九‧九%的情况下,谁离他最近,态度最凶,他就听谁的。
杨祸
恐怖的南风
后党得势
一箭三雕
胡人又闹事了
败乱的征兆
太子遭废

第十二章 一个都不忠义
各朝各代纪传体史书中,通常会有一章忠义列传,专门记录忠臣义士的壮举。我估计,房玄龄先生领导下的晋史撰写组在写到这一章时,相当尴尬,无从下笔。
恐龙灭绝记
落花犹似坠楼人
计赚司马允
鬼托梦
冏冏有神
百日皇帝
排排坐,分蛋糕
名气很值钱
谁得意,谁没戏

第十三章 将内斗进行到底
司马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个胜利给他带来一个明显的好处,他是八王里面唯一自然死亡的一个。
流民起义了
司马大乱斗
东海王放暗箭
打不过就跑
一头很老的老虎
落魄天子不如鸡
和解无门
八去其七

第十四章 史上最悲惨年号:永嘉
摇摇欲坠的西晋王朝,其皇位还有多少含金量?其利微如蝇头,其名虚似蜗角,真值得聪明人为之一争么?
蝇头蜗角之争
羯奴石勒
小苟毒过大苟
漂亮人救了洛阳
杀威棒
再攻洛阳
倒在黎明前
刘汉的接班人

第十五章 西晋原来不风流
生命诚可贵,殉国殉义殉情,在头脑灵活的人看来,也许是一种迂腐,但我总觉得,人之为人,需要一点迂腐,需要在内心的神坛上供奉一点高于一己私利的东西。
鸡毛信的效果
拆迁骨干分子的下场
活该!
失位而死曰怀
四个行台
回光返照
落幕

图书序言

成功恐惧症
 
不是每个人都像杜预那么高风亮节,成人之美,比如说,对于王濬的成功,王浑就有点不太高兴,确切地说,是很不高兴,嫉妒加忌惮。但这不代表王浑没有能力,更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奸臣。
 
王浑,太原晋阳人,其父为魏司空王昶。
 
早年,王浑跟错了人,他跟着曹爽干,曹爽事败,他也被免了官,后来复起,做了一个芝麻官——怀县县令。这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从此之后,他找对了路,也使对了劲。在当了司马昭的参军之后,业绩优良,不断升迁,历经黄门侍郎、散骑常侍、越骑校尉。等到晋朝建立,王浑更是登上了一系列重要的职位:徐州刺史,监淮北诸军事,豫州刺史。
 
徐州、豫州,其地理重要性毋庸多言,王浑也干得很好,开仓济民啦,改善军政啦,在边境建立威信啦,等等,使不少吴人越境投奔过来。
 
王浑还打退过吴国的进犯,一场漂亮仗。
 
那是泰始九年(二七三)秋天的事了。忙完了一季农活,豫州的军屯将士们放大假,只留了一个旅的人执勤。一个旅,按周制来讲是五百人。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比如战国时齐国的一旅曾达到过两千人。另据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而袁术当年把孙坚旧部还给孙策时,数量大约一千多人。上下限都摆在这了,一旅人的数量,大概就这么几个可能。
 
这时候,偏巧吴将薛莹、鲁淑犯边,薛莹向新息(河南息县),鲁淑向戈阳(河南潢川西)。多少人呢?号称十万!当然了,号称一般不太可信,我们狠点,给他打个二折,算两万多人吧,那也是王浑兵力的十几倍了。
 
王浑就带着这一个旅的人,偷偷渡过淮河,出其不意,攻击薛莹。这次攻击出乎薛莹意料之外,一时搞不清对方深浅,居然被王浑给打跑了。
 
这次胜利不能排除运气的成分,但王浑确实够种。事后,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镇寿春。
 
王浑在扬州又创佳绩。当时,吴人在皖城大肆布置军屯据点,想以此作为进攻的基础。王浑派遣扬州刺史应绰出击,除了打掉皖城这个祸胎,还顺道端掉了附近一系列吴国军屯,烧掉囤积的粮食达一百八十多万斛,稻苗四千余顷,船只六百余艘。
 
这次胜利大大鼓舞了王浑,他的干劲更足了,没事儿就出去观察地形,偷窥敌城,他知道,大举攻吴的日子不远了。
 
所以,平吴大事,少不了王浑。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