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自造 60分钟全英语环境学习法:老外最常用的20句型+公司简报必用15片语,一个月对答如流(书+MP3光碟)

轻松自造 60分钟全英语环境学习法:老外最常用的20句型+公司简报必用15片语,一个月对答如流(书+MP3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英语学习
  • 口语
  • 商务英语
  • 自学
  • 速成
  • 实用英语
  • 英语句型
  • 英语表达
  • 职场英语
  • 英语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是否?
英语学10年,一遇到老外就转身?!
单字背一堆,外国客户一打来就结巴?!

  ◎怎么做才对
  作者认为学英语,不该抄笔记、更不用考TOEIC,
  只要刻意自造全英语环境就可以!

  ◎多老都能学得会
  作者在42岁时开始学英语,
  却在短短1年内,就能和老外对答如流。

  ◎省时、简单、不花费
  20句常用成语─5分钟内和他人聊不停
  20种万用句型─搞定90%的会话场合
  15个简报片语─从开始上台到结束通通没问题

本书特色

  超有效:本书独创全英语环境自造祕诀,让人无时无刻都能沐浴在英语氛围里。
  超实用:附mp3光碟,全书例句全收录。
  超简单:介绍实用句型、片语、英语简报,不用背你也能记得住。

  ~42岁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短短一年内学会~
  42岁那年,有感于英语会话能力不足,
  只身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
  不到一年的时间,
  他竟然能用英语思考、阅读、聊天……
  回国后开班授课,如今已经成为日本知名的英语名师!

  ~作者悟出5个祕诀,让你60分钟就能熘英语~
  别以为需要花费大把时间和金钱,才能打造出适合的语言环境。
  即使生活在非英语系的国家中,每天只要花60分钟,
  并落实作者的5大祕诀,就能让自己如同身处纽约。
  勇敢说─一天中50%的时间请说英语
  随时听─空档20分钟,大量听会话、音乐、新闻……
  常常写─午茶20分钟,用英语发mail、po文……,再请朋友纠正
  详细读─睡前20分钟,边看边唸边写,模仿书中的表达方法
  勤思考─转换模式,了解文化差异再试着用英语思考

  ~5个方法,让你找到学习的动力~
  挑有趣的事物学习,让英语变成自己的兴趣
  模仿崇拜的对象,想像自己和对方一样厉害
  记录学习过程,看见自己的进步
  找到学习伙伴,互相切磋琢磨
  订定生活目标,一边期待一边实现

名人推荐

  刘美君 交通大学外文系教授
  蔡淑惠 静宜大学西文系副教授
  黄玟君 台湾科技大学应外系助理教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小川仁志


  1970年生于京都府。于京都大学法学部毕业,名古屋市立大学研究所博士后期课程修毕(人类文化学)。经历有哲学家、德山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2011年度),是一个曾当过公司业务员、飞特族、公务员的独特哲学家。

  为了让身边的居民将哲学实践在生活上,所以在商店街里成立了「哲学咖啡」,并且也是当中的主持人。至今为止的研究中,最擅长的是欧美国家的政治哲学。

  着作:《市公所的小川先生化身为哲学家 转职力》、《使人生产生变化的哲学教室》(台湾译《哲学的教室》,台湾东贩出版)、《让美国发生变动的思想》、《七天内让头脑变聪明》、《超译「哲学用语」事典》(麦田出版)、《这么动人的句子,是怎么想出来的?》(大是文化出版)等书。

译者简介

王榆琮


  热爱日本的理工人,着迷于翻译工作。希望未来可以引介更多日本文化给同样热爱日本的人们。

  曾翻译过的作品有《日本之黑雾.上》、《AKB48论》、《AV女优的工作现场》、《告别生命的尽头:来自癌末患者的三个讯息》、《健忘症100问100答》等。

图书目录

前言
42岁的我,为什么可以在一年内学好英文呢?    

Chapter 1
为何我们无法说好英语?
─因为平时没有养成习惯,所以就不会说!


1-1学了10年都学错,难怪学不好─请你马上丢掉教科书!    
1-2修正「不说英语也没关系」的错误心态─就从自己开始改变!    
1-3别怕说破英语─多说、多错,才会进步!        
1-4没有完美英语─学外国人的腔调才正确吗?错!能确实沟通最重要!    
1-5如何和未来世界接轨?─现在就开始提升英语能力!    

Chapter 2
每天60分钟,就能将日常生活英语化
─不论在何地都像身处纽约


2-1勇敢说─一天中50%的时间请说英语        
2-2随时听─空档20分钟,大量听会话、音乐、新闻    
2-3常常写─午茶20分钟,用英语发mail、po文,再请朋友纠正        
2-4详细读─睡前20分钟,边看边唸边写,模仿书中的表达方法        
2-5勤思考─转换模式,了解文化差异再试着用英语思考        

Chapter 3
20句型+15片语
─你就能跟老外对答如流


3-1踏出学好英语的第一步─学习正确的发音    
3-2 花5分钟让你会话变流畅─只要会20句成语,就能和老外聊不停
3-3让你99%的表达都OK─只要会20种句型,就能明确陈述想法    
3-4让简报简明有力─只要会15个片语,从开始到结束都没问题
3-5书籍、TED、APP……─哪些教材能加速你的英语力?            

Chapter 4
如何找到持续学习的动力?
─将说英语变成兴趣


4-1 TOEIC满分,不代表可以说好英语        
4-2找一个你喜欢的外国偶像,当目标来模仿        
4-3累积实力,像拼拼图一样慢慢走向成功
4-4找到学习伙伴,互相切磋        
4-5设定短、中、长期目标,由小到大逐步完成    

Chapter 5
全球化人才的必备条件
─英语好+具国际观


5-1「全球化人才」有什么特质?        
5-2用英语正确表达和听取意见,才能和全世界沟通        
5-3你可透过留学或请外籍老师,让你拥有双语优势    
5-4学会全球化英语=拥有全球化观点        
5-5我热爱哲学,让我在学习英语上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期待每个政府能学新加坡、马来西亚,把英语当做官方语言(第二母语)        

Appendix
附录
─给想让英语程度更上一层楼的人

附录1 22种哈佛师生都在用的论述英语        
附录2 20种世界级菁英都在用的高明语句    

图书序言

前言

42岁的我,为什么可以在一年内学好英文呢?


  在2011年的春天,我正式前往美国的知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在那里展开了研究生生活。到了那里,我首先惊讶的就是校园里的日本人很少,而且还有许多中国人和韩国人,更不用说他们的英语能力相当地高竿。

  更令我惊讶的就是中国、韩国研究生带来的小孩子们,他们打从一开始就很会说英语。即使他们是不爱用英语说话的小孩,但其英语程度却远比我那个突然送到美国小学上学的孩子还要好。后来一经过打听之下,才知道他们从小就在双语幼稚园上学。

  在这时我开始感到日本的英语教育体制里有某种缺陷,同时也在其中发觉到某种危机感。因为我认为日本人将会因为不上不下的英语程度,而在全球国际化的竞争中遭到淘汰。

  虽说我自认为自己的日常会话程度够高,以为能和他人说上很久的英语会话,但自从在美国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后,我发现自己的英语会话能力还是不够高强。即使脑中知道自己想要说些什么,但是除了日常会话之外就无法再用其他的单字去形容。

  不过后来又经过了半年,我脑中可以立刻想出的字词却突然增加许多。这可不是因为我的知识程度有所提昇。而是每天有很多机会让我练习脑里所储存的单字、表达方式。

  就连我的孩子也不用特别学习文法,只要在住家当地的学校上课就够了。我的孩子花上半年的时间就已经能用英语和他人对答如流。我记得我的孩子刚上学时的前三个月里,每个人对他说的话就好像是在听人唸咒一样。

  在这个时期,我体认到能每天使用英语是相当重要的动作。我重新体认到如果想使用英语,就要有一个能让自己不断说下去的环境。后来又过了半年,由于我必须回到日本居住,所以也为了将来的生活环境能否持续说英语而感到苦恼。

  那时我考虑的是全家回日本后,又要如何维持说英语的生活环境。假使我的孩子能以就读国际学校的方法维持说英语的环境,但是我自己说英语的环境又该如何是好?是否还有别的替代方案,有没有可以不用花大钱也能让全家人保持说英语的环境呢……?

  就在我抱持着如此烦恼时,回到日本后我却发现到一个出乎我意料外的现象。

  那就是在经济体系全球化的现代,开始有许多企业需要能说英语的人才。所以为了因应这种需求,很多学校也陆续开设了英语学习班,再加上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产生出的社会英语化、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风潮,以及日本即将举办奥运,进而让英语成为必要的语言工具等等……。和以前的日本相比,我想再也没有比现在,还要有更高的学英语热潮了。

  不过,在日本这个国家里,想要有适合学习英语的环境却相当地困难。即使我们有能力用英语和他人交谈,但在日常生活中可说是完全没有机会用到英语。这是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当然有的人可以去语言学校学习英语,或是在网路上以英语和他人交谈。然而这都必须花上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因此难以长期进行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英语会话上的全民自卑感」。

  其实,我以前的英语会话能力不是很好。虽然我很擅长英语科目,但要我用英语和人交谈,我可是完全说不出话来。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日本不太重视英语会话方面的教育,而且英语会话佔课程的比例上较少。至少在我的印象当中,几乎没有在课堂上学习英语会话的课程。因此我认为日本在英语的学习上有着相当大的错误。

  在我进入大学就读时,看到每个从国外回来的日侨都能说出流利的英语,着实令我感到非常的吃惊。后来有一天,我在酒醉时一时兴起,想用英语试着和他们闲聊,但结果却是以被人嘲笑的形式尴尬收场。那次的酒后失态实在是让我觉得很丢脸。

  就连在贸易公司工作的期间,只要被长年在国外出差前辈问起:「你的英语程度怎样?」时,就会让自己处于非常尴尬的场面。后来我就抱着这种自卑感长期不说英语,并且持续用着这种低姿态在世界上生活着。

  但是,由于我对美国的政治哲学相当感兴趣,才会开始觉得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我便毛遂自荐,提出希望前往美国担任研究生的意愿,也开始不断地逼自己拼命学习英语会话。就在一年后,我有幸取得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研究生的机会。虽说我在当地居住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是我却从中学到许多日常生活方面的表达形式。

  在这里我想跟读者坦白一件事。那就是在留学前一年当中,还有留学时的一年内,我确实是很努力地学习英语。但真正让我的英语获得提昇的则是即将回国后的一年之间。我回国后开始用英语撰写论文、发表论文,后来更用英语开班授课,这种出乎意料的发展就连数年前的我也料想不到。那么,究竟是为什么?为何我的英语会话能力可以突然产生出明显的成长,甚至能达到和他人对答如流的程度?

  其中的秘诀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加以英语化」,我认为这样才是正确的英语学习法。虽说我使用这种学习法只不过刚好满一年,但我却能从中得到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因为这种方法令人惊讶的地方就在于即使身在日本过着普通的生活,也一样能取得如同留学纽约进修英语的学习效果。

  本书将会公开此学习法的实行方式,让各位不用花时间和金钱,也能轻松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这种方法正是我所谓的「轻松自造60分钟 全英语环境学习法」。

  其中较为具体的则是
  想要诉说时就要─「对半比例双语法」
  想要聆听时就要─「自然的英语沐浴听力训练」
  想要书写时就要─「靠朋友矫正英语的写作练习法」
  想要阅读时就要─「输出式读书法」
  想要思考时就要─「直接式英语思考」
  等以上五种方法。

  虽说在乐天和UNIQLO的制度里,早已将英语作为自家公司的官方通用语言,可说是率先提倡了「日常英语化」的观念。不过,我相信本书所介绍的方法绝对也能让你成为可以说出流利英语的全球化人才。

图书试读

1-4没有完美英语─学外国人的腔调才正确吗?错!能确实沟通最重要!

还有一个在精神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完美主义。日本人的个性特别地一板一眼,很多行为会表现得很完美主义。再加上英语不是生活上常碰到的东西,因此使用英语时会将其过度理想化。

我们在聆听英语时,常会表现出非完全听清楚不可的态度。例如英语听力练习的CD。为了学习英语,我们常常会聆听英语练习CD。几乎都能从中听取到简单又完美的英语会话。然而,在美国社会上又是如何说英语呢?

在美国当地,究竟有多少人能操得一口完美无误的英语呢?
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说英语的腔调会有阿拉伯腔、中国腔、印度腔、西班牙腔。不论是什么人都可以用各自的腔调说英语,并且活跃在各行各业之中。如果你能接受这样的现象,那么应该也能接受我们日本人使用日本式的腔调说英语。

太在意自己是否能将英语说的像道地的外国人腔调,只会让自己怕到不敢说英语。所以,太好高骛远反而会作茧自缚。有一位女演员叫做莎拉.琼斯。她可以模仿印度、阿拉伯、西班牙等各国的腔调,也能模仿亚洲人演讲的样子。她也会在TED中发表演说。

模仿阿拉伯人时,他会一边用面纱罩住脸一边说「怎么我觉得大家用诡异的眼神看我」,并不停地说着充满黑色幽默的笑话,进而表现出各种移民者会遇到的状况。其实这正是美国的现状,不论是何种腔调的英语都算得上是正确的英语。

不过,千万可别误会使用蹩脚的日本式英语也没有关系。大家想要的学会目标就是「主流英语」。因为毕竟英语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如果只会用只有自己听得懂的方式说话,那么学习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就会显得很没有意义。

当然,现今的主流英语绝对是美式英语。而且美式英语也起源于北美大陆开拓者所说的白人英语。后来亚洲和南美洲的移民也见渐变多,基本上他们所说的英语腔调分佈于美国的东、西海岸,因此也算得上是标准的美式英语。

由此可见,英国式的英语已经称不算是主流英语。因为由国力的比例上来看,学习美国语言的人数比较多。先姑且不管说英语的腔调如何,但只要没有尽量保持能互相沟通的标准,那就不算是有用的英语。虽然很多人都在提倡世界共通的标准英语应该要有全球性的概念(为了能从正统英语跳脱出来而加以简化的英语),但在全球化就等于是美国化的现在,实质上的全球化时代的标准英语就是美式英语没错。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