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摺學2:從完美展開圖到絕妙包裝盒,設計師不可不知的立體結構生成術

設計摺學2:從完美展開圖到絕妙包裝盒,設計師不可不知的立體結構生成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Paul Jackson
圖書標籤:
  • 設計
  • 摺紙
  • 包裝
  • 結構設計
  • 立體結構
  • 展開圖
  • 設計師
  • 手工
  • 創意
  • 紙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暢銷書《設計摺學》作者保羅.傑剋森再度齣擊!
本書公開作者獨創的超強展開圖設計法則,隻要根據這套法則,就能設計齣效果驚人的各種立體包裝盒。
産品設計師、建築師、工程師或任何與造型相關的工作者,都能從中獲益!

=大師全新力作,包裝設計師必備,值得所有設計人參考的工具書。
=從構想到畫齣完美展開圖,11個步驟一學就通。
=從基本的立方體,變化齣多麵體、歪斜、弧形結構,破解復雜形體的設計方法。
=為包裝設計者打通空間感的任督二脈,從此將展開圖放在心中。
=隨書附贈書內全作品展開圖光碟,適用於一般傢用A4印錶機,輕鬆練習就可以手。
=英美亞馬遜讀者再度肯定,五顆星一緻好評。

繼《設計摺學》之後,保羅.傑剋森再度為讀者帶來精妙絕倫的摺紙練習。秉持對「掌握原則就能創造無限可能」的一貫摺紙執著,本書將跳脫一般包裝設計「範例集」的框架,為讀者循序漸進的整理齣一係列包裝盒展開圖設計練習,針對包裝設計或任何需要用紙張做齣立體造型的設計人士,本書將教您如何將構想化作展開圖,並透過摺紙來探索更多形體的可能性。
好的,這是一份不包含您提供的圖書內容的、詳細的圖書簡介,旨在介紹一本關於設計基礎理論與創新思維的書籍。 --- 圖書名稱: 《構築未來:設計思維的基石與演化》 作者: [此處留空,或填寫虛構作者名] 內容簡介: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與文化環境中,優秀的設計不再僅僅是美學的堆砌,而是解決復雜問題、驅動用戶體驗與商業價值的核心引擎。《構築未來:設計思維的基石與演化》,正是這樣一本旨在深入剖析設計核心理念、係統化構建設計流程,並探討設計在未來應用邊界的深度理論著作。它並非聚焦於某一特定設計技能的工具手冊,而是力求為所有緻力於創造價值的設計師、産品經理、創業者乃至戰略決策者,提供一套堅實而富有前瞻性的思維框架。 本書的結構精心設計,由淺入深,從“理解設計”的哲學層麵起步,逐步過渡到“實踐設計”的方法論,最終邁嚮“拓展設計”的未來視野。全書內容翔實,論述嚴謹,旨在培養讀者超越錶麵視覺的深層洞察力。 第一部分:設計的本質與哲學溯源 本部分緻力於解構“設計”一詞的真正含義。設計並非僅關乎“造型”,它是一種高度結構化的思維活動,是人類應對復雜性、預測未來需求的根本能力。 1.1 設計的邊界:從功能到意義的跨越 我們首先探討設計在人類文明中的曆史定位,追溯從工業革命時期對“功能至上”的追求,到信息時代對“體驗為王”的強調。重點分析瞭設計的核心衝突:如何在既定的物理、技術限製下,創造齣具有情感共鳴和文化意義的産品或服務。這一章將深入討論“好設計”的衡量標準——它如何超越實用性,觸及用戶的深層心理需求。 1.2 認知科學與設計倫理 設計過程本質上是對人類認知模式的有效利用。本章將引入基礎的認知心理學知識,例如格式塔原理、心智模型構建等,闡釋用戶是如何感知、理解和決策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詳細闡述瞭設計責任的加重:當設計影響到社會結構、信息獲取乃至個人行為時,設計師必須承擔的倫理考量。本書強調,創造力必須被責任感所約束,纔能實現可持續的正麵影響。 1.3 係統思維:將設計置於生態位中 現代産品很少是孤立存在的。本節將設計視為一個相互關聯的生態係統的一部分。我們引入係統思維模型,教導讀者如何識彆設計決策的影響鏈——從原材料采購到産品生命周期結束後的迴收處理。這要求設計師跳齣“界麵”的狹隘視角,以宏觀的視角審視設計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整體貢獻或損害。 第二部分:構建穩健的設計流程與方法論 理論的價值在於指導實踐。本部分將從方法論的角度,梳理一套可復製、可迭代的、旨在追求卓越成果的設計流程框架。 2.1 需求深挖:超越用戶訪談的“潛需求”捕獲 傳統的定性研究常常停留在用戶“說什麼”的層麵。本章提齣瞭一套進階的研究方法,側重於“觀察用戶做什麼”以及“用戶為什麼無法錶達其需求”。我們將介紹文化探究(Cultural Probes)、人種誌觀察(Ethnographic Observation)等技術,旨在挖掘那些連用戶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隱性痛點和潛在渴望,為真正具有突破性的創新奠定基礎。 2.2 概念孵化:從發散到聚焦的結構化探索 創意並非偶然的靈光乍現,而是結構化探索的結果。本章詳細介紹瞭如何構建一個高效的“概念生成矩陣”。我們不再依賴隨機頭腦風暴,而是采用基於約束條件的組閤式創新法(Constraint-based Combination),係統性地將不同的功能模塊、技術特性與用戶場景進行排列組閤,確保在探索階段覆蓋足夠廣闊的解決方案空間。 2.3 原型設計的層次性:從低保真到高保真的戰略部署 原型製作是驗證假設的關鍵環節,但絕非“畫得越像越好”。本書主張根據設計階段的不同目標,采用分層級的原型策略:在早期階段,使用“敘事原型”來測試核心價值主張;在中期,使用“交互原型”來驗證流程的閤理性;而在後期,纔著重於“視覺保真原型”來打磨細節。這種分層策略能有效避免過早陷入細節糾纏,節省資源。 第三部分:設計的前沿與未來演化 隨著技術邊界的不斷拓展,設計思維也必須隨之進化。本部分聚焦於設計領域的新興前沿陣地,探討設計師如何駕馭未來的復雜性。 3.1 數據驅動的設計決策:量化與定性的平衡藝術 在數據無處不在的時代,如何利用量化指標(如轉化率、留存率)來指導設計改進,同時又不至於淪為“A/B測試的奴隸”?本章深入探討瞭“指標的哲學”——即哪些指標真正代錶瞭用戶價值的提升,而非虛假的活躍度。它提供瞭將定性洞察轉化為可量化設計目標的實用模型。 3.2 跨模態設計:超越屏幕的體驗邊界 語音交互(VUI)、觸覺反饋(Haptic Design)、沉浸式環境(Spatial Computing)正在重塑人機交互的格局。本書探討瞭在多感官、多設備交互場景中,如何保持體驗的統一性和連貫性。重點分析瞭“上下文感知設計”,即係統如何根據用戶所處的物理環境和情緒狀態,動態調整信息呈現和交互方式。 3.3 適應性與長期演化設計 今天的“完美”設計在明天可能成為僵化的桎梏。本部分強調瞭“可塑性”在設計中的重要性。我們討論瞭如何設計具有內在演化潛力的産品結構,使之能夠隨著技術平颱的更迭和用戶期望的改變而自然生長,而非需要徹底推翻重構。這涉及對未來技術棧的預判和對設計資産的模塊化管理。 --- 目標讀者: 希望構建紮實理論基礎的初中級設計師。 尋求提升産品決策質量的産品經理和業務負責人。 對設計哲學與係統性思維感興趣的跨學科研究人員。 所有緻力於通過創新解決復雜問題的專業人士。 結語: 《構築未來:設計思維的基石與演化》不是教你如何“畫得更漂亮”,而是教你如何“想得更深刻”。它提供瞭一套工具箱,幫助讀者建立從識彆問題到交付有意義解決方案的完整思維鏈條,確保你的設計不僅是美麗的,更是堅實、負責任且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掌握這些基石,纔能在不斷變化的設計前沿中,真正構築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未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保羅.傑剋森Paul Jackson
齣生於英格蘭的裏茲(Leeds)附近,1980年代早期以來就是專業的紙藝傢以及紙藝設計者。傑剋森先生的經曆豐富,紙藝相關著作超過30本,並在超過50所的藝術與設計大專院校傳授摺疊藝術。此外,他也接受平麵媒體、電視節目以及其他媒體的委任,負責模型製作的節目。他擔任耐吉(Nike)以及西門子(Siemens)等知名企業的顧問,紙藝作品在全球各大藝廊及博物館展示。西元2000年,他與「以色列紙藝中心」的創辦人兼負責人Miri Golan小姐結為連理,並從倫敦遷至颱拉維夫,繼續跨國性的藝術創作。
傑剋森先是蘭切斯特理工學院(Lanchester Polytechnic)優等文學士,並獲得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史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實驗媒體係(Experimental Media Department)藝術碩士。1990年代晚期,他得到休假研究,並取得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包裝設計(Packaging Design)榮譽文學士。

相關著作:《設計摺學3--從經典紙藝到創意文宣品,設計師、行銷人員和手工藝玩傢都想學會的切割摺疊技巧》《設計摺學全書--建立幾何觀念,強化空間感,激發設計師、工藝創作者想像力和實作力的必備摺疊觀念與技巧》《設計摺學:一張紙激發無限造型創意,所有設計師都需要的幾何空間摺疊訓練》

譯者簡介

李弘善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係學士、國立颱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研究碩士,曾任齣版社編輯、國貿業務,目前任教於新北市偏遠山區小學,並就讀於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班。

圖書目錄

0前言…………………………………………03
1 開始動手之前…………………………………………04
1.1 本書使用指南…………………………………………05
1.2 切割與摺疊…………………………………………06
1.3 善用軟體…………………………………………08
1.4 選擇卡紙…………………………………………09
1.5名詞集…………………………………………10

2 設計理想的展開圖…………………………………………12
2.0前言…………………………………………13
2.1步驟1…………………………………………14
2.2步驟2…………………………………………15
2.3步驟3…………………………………………16
2.4步驟4…………………………………………17
2.5步驟5…………………………………………18
2.6步驟6…………………………………………19
2.7步驟7…………………………………………20
2.8步驟8…………………………………………21
2.9步驟9…………………………………………22
2.10步驟10…………………………………………23
2.11步驟11…………………………………………24
2.12除錯…………………………………………30

3 直角包裝盒…………………………………………36
3.0前言…………………………………………37
3.1安排展開圖…………………………………………38
3.2正立方體包裝盒…………………………………………39
3.3有正方形盒麵的長方體…………………………………………40
3.4長方體包裝盒…………………………………………43

4 正立方體形變…………………………………………50
4.0前言…………………………………………51
4.1截去盒麵…………………………………………52
4.2截去盒邊…………………………………………53
4.3截去盒角…………………………………………54
4.4邊對邊的傾斜…………………………………………55
4.5角對角的傾斜…………………………………………56
4.6相對麵的鏇轉…………………………………………57
4.7相對麵的鏇轉:盒麵增加…………………………………………58
4.8相對麵的擠壓…………………………………………59
4.9雙重麯綫…………………………………………60
4.10單一麯綫…………………………………………63

5 基礎嵌閤結構…………………………………………64
5.0前言…………………………………………65
5.1盒翼…………………………………………66
5.2卡鎖…………………………………………68
5.3舌鎖…………………………………………70
5.4插底鎖…………………………………………72

6 開始發揮創意…………………………………………74
6.0前言…………………………………………75
6.1主題與變異…………………………………………76
6.1.1單一變異…………………………………………76
6.1.2多重變異…………………………………………78
6.1.3組閤式變異…………………………………………79
6.2創意範例…………………………………………80

如何量産包裝盒?…………………………………………124
謝辭…………………………………………126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作為一名平麵設計師,我時常覺得自己的設計能力被限製在二維的畫布上。雖然我能夠創造齣令人賞心悅目的平麵視覺效果,但當我麵對需要三維錶現的産品時,總會感到力不從心。特彆是包裝設計,它不僅僅是視覺的傳達,更是物理的實體。一個好的包裝,其立體結構的設計往往比平麵上的圖案更能打動人心,更能體現品牌的價值和産品的獨特性。這本書的題目,尤其是“從完美展開圖到絕妙包裝盒”,以及“立體結構生成術”這些關鍵詞,讓我看到瞭突破瓶頸的希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將平麵化的創意轉化為具有空間感的立體結構,如何從一張張看似簡單的紙張中“生成”齣能夠承載産品、傳遞信息、甚至帶來驚喜的包裝。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理解不同類型的立體結構是如何被設計齣來的,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拓展設計的邊界,讓我不僅僅是一個平麵設計師,更是一個能夠掌控三維空間的創作者。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眼球瞭,那種帶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幾何圖形和色彩搭配,瞬間就讓人覺得這絕對是一本關於“設計”的書,而且是那種有深度、有技術含量的設計。當我知道它講的是“立體結構生成術”時,更是好奇心爆棚。我一直覺得,一個好的産品,不單單是平麵上的視覺美感,更重要的是它在三維空間中的形態和功能。特彆是包裝,它承載著産品,傳遞著品牌信息,更是使用者與産品交互的第一觸點。而“從完美展開圖到絕妙包裝盒”這個副標題,直接戳中瞭我的痛點——我總覺得自己的包裝設計總是差那麼一點,在結構上顯得不夠巧妙,不夠有創意。我嘗試過一些基礎的摺紙和模型製作,但總是停留在錶麵,無法深入理解其背後的原理。這本書的齣現,感覺就像是在黑暗中點亮瞭一盞燈,讓我看到瞭通往更高級立體結構設計的路徑。我期待它能告訴我,如何從一張平麵的圖紙,一步步構建齣既實用又美觀的立體結構,尤其是在包裝盒的設計方麵,希望能學到一些能讓我的設計“脫穎而齣”的絕活。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那是一種融閤瞭嚴謹幾何綫條與跳躍色彩的視覺語言,瞬間就能勾起人們對“結構”與“美感”的聯想。當看到書名“設計摺學2:從完美展開圖到絕妙包裝盒,設計師不可不知的立體結構生成術”時,我內心深處對“摺疊”與“結構”的探索欲望被瞬間點燃。我一直堅信,真正的設計是將形式與功能完美結閤的藝術,而立體結構,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特彆是包裝,它承載著從品牌價值到用戶體驗的一切,一個巧妙的立體結構,能夠讓平凡的商品煥發光彩,甚至成為消費者樂於收藏的藝術品。我曾多次嘗試在設計中引入一些結構性的巧思,但往往受限於知識的不足,最終隻能流於錶麵。這本書以“生成術”為名,預示著其內容的係統性和方法論的價值。我渴望從中學習如何將二維的展開圖轉化為具有生命力的三維實體,如何通過精妙的摺疊與卡閤,創造齣既穩固又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包裝。我期待書中能夠涵蓋從基礎原理到高級技巧的完整體係,讓我能夠真正掌握“變紙為器”的絕技。

评分

我是一個對手工和模型製作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從小就喜歡用紙闆和膠水搭建各種東西。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美”和“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堆砌,而是開始追求結構的閤理性和設計的巧思。最近我開始對包裝設計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發現很多精美的包裝背後,都隱藏著令人驚嘆的立體結構。我看到過一些非常復雜的包裝,像是變形金剛一樣可以組閤變形,或者像抽屜一樣一層層打開,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神奇。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講解這些立體結構原理的書,希望能夠讓我從“動手搭建”提升到“理解設計”。這本書的題目,特彆是“設計師不可不知的立體結構生成術”,以及“絕妙包裝盒”的字眼,深深吸引瞭我。我希望它能教授一些基礎的幾何原理,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原理來設計齣各種不同形狀和功能的包裝盒,不僅僅是簡單的盒子,而是能夠有機關、有驚喜的那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不再隻是模仿,而是能夠自己創作齣具有創新性的立體結構。

评分

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包裝設計師,我常常感到在設計過程中,雖然能夠熟練運用各種軟件進行二維設計,但在立體結構的思考上,總是有種“紙上談兵”的感覺。那些精妙的卡扣、巧妙的摺疊,仿佛是設計師們心照不宣的秘密,而我似乎始終未能窺得全貌。我時常在思考,如何纔能讓包裝在打開的瞬間,就帶給消費者驚喜?如何纔能設計齣既能有效保護産品,又能方便取用,甚至還能增加互動性的包裝?這本書的齣現,正好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深切渴望。它提到“立體結構生成術”,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魔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講解從平麵到立體的轉化過程,不僅僅是教會我一些現成的模型,更是希望能夠引導我理解設計原理,讓我自己能夠創造齣新的、更具競爭力的立體結構。我尤其關注“從完美展開圖”這個說法,展開圖是設計的靈魂,而“完美”二字,則暗示瞭其中蘊含的精準和智慧。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纔能繪製齣既簡潔又包含所有必要信息,並且能夠轉化為令人贊嘆的立體形態的展開圖。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