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之二

慈悲: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之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慈悲
  • 星雲大師
  • 人生智慧
  • 財富觀
  • 心靈成長
  • 佛教
  • 人生哲學
  • 自我提升
  • 幸福
  • 正念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自然的財富: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窮,精進是無盡的能源,懈怠是隱形的危機。

  擁有財物而不用,和「沒有」有甚麼差彆呢?擁有財物而不會用,和「無用」有甚麼不同呢?河水要流動,纔能涓涓不絕;空氣要流動,纔能生意盎然。我們的財物既然取之於大眾,必也用之於大眾,纔閤乎自然之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


  1927年齣生於江蘇江都,12歲剃度齣傢,21歲時齣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授記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9年赴颱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廣設道場和佛教學院,培育佛教人纔,主張以齣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著有《寬心》、《捨得》、《包容的智慧》、《釋迦牟尼佛傳》、《往事百語》、《迷語之間》、《當代人心思潮》等。

圖書目錄

理財實操
經濟六「不」……8
財務十分法……12
說預算……15
理財十事……18
開源節流……22
一棵搖錢樹……27
私房錢……30
財富的估值……33
從擁有到用有……40
錢,用瞭纔是自己的……43
說佈施……56

除瞭錢,還有甚麼?
金錢不是萬能……62
世上財(一)……65
世上財(二)……70
財富不一定從外而來……73
大傢都是「富貴」人……77
學會管理自己就是財富……81
心滿意足(一)……86
心滿意足(二)……92
男人光賺錢還不夠……96
給人吃飯……102
慈悲行之永恆……106
最徹底的慈善事業……110
齣傢人要錢做甚麼……116
財富分享與社會和諧……121
說義工……129

財富BEST
學會「給」……140
愛的擴大……143
四個客人……148
不能沒有慈悲心……151
慾望流……156
不怕死(一)……159
不怕死(二)……164
多福多壽(一)……170
多福多壽(二)……174
生命在哪裏……184
搶「救」地球……193
環保之戰……222

代後記  財富的二三事……22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理財實操
經濟六「不」

 
人在世間生存,必須要有經濟的基礎,因為衣食要錢,讀書要錢;人到無錢百事哀,甚至一錢逼死英雄漢,金錢怎麼能説不重要呢?
 
金錢是供人生活的方便,不能為瞭金錢而造成許多不便。但看世間上有人為瞭財而增加許多煩惱,甚至人為財死,殊為不智。茲提供「經濟六不」,作為參考:
 
一、缺錢不藉債:在人的一生當中,有時有錢,有時缺錢,缺錢的時候就想到藉貸,因為藉貸而增加利息,於是更加缺錢。所以,缺錢的時候,一定要咬緊牙關,寜可清貧淡泊,學習顔迴先生的「一簞食,一瓢飲」,也不要跟人藉債,以免還債時睏難。
 
二、欠錢不賴賬:無錢時,藉錢支用,非常容易;欠債還錢,非常睏難。但是人生有比金錢更重要的,就是信用,樹立自己的信用非常重要。已經欠瞭彆人的錢財,欠錢不可賴脹;欠錢還債等於殺人償命,這是必然的因果關係,不能不知。
 
三、有錢不放貸:人生時來運轉,有時也會有錢。有錢可以佈施,賙濟貧窮,幫助急難,韆萬不能有瞭錢財,就去放高利貸。人生偶而用錢救急,用錢扶危,這是當然之事;如果有錢放貸,彆人還錢,加付利息,他會痛苦,如果對方欠債不還,你會痛苦,所以還是將多餘的錢,用作施捨,最為安全。
 
四、見錢不斂財:許多貪官汙吏,看到彆人稍有錢財,就會想方設法去貪汙、搜颳。官吏看錢做事,貪汙斂財,讓人覺得他們吃相難看。就算不是官吏,有錢能使鬼推磨,隻要你有錢,他就甘願為你效勞。見錢眼開,這是一般常情;假如見錢能不為所動,不貪汙,不斂財,這是為官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五、少錢不詐財:有的人缺少錢財,生活艱難,如此就應該想正當的賺錢方法,即使打工、擺地攤、送報紙、當個小販,都可以維生,韆萬不能詐財、騙財。一個人的生活,如果走到需要今天騙朋友,明天詐他人,騙來騙去,詐來詐去,周遭的朋友,各種關係人都曾被你騙過,都曾給你詐過,以後你的生活怎麼辦呢?所以生活裏缺少錢財,要用正當的方法去賺取錢財,韆萬不能用詐騙的手法來獲取不當之財。

用戶評價

评分

拿到《慈悲: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之二》這本書,第一印象是封麵設計很素雅,但內容卻給我帶來瞭巨大的驚喜。大師的文字,如同清泉般緩緩流淌,滋潤著我的心田。他並沒有直接告訴你“要怎樣纔能富有”,而是通過一個個充滿智慧的故事,引導我們去探索“什麼是真正的財富”。我特彆被大師關於“結緣”的論述所打動。在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常常變得疏遠和功利,但大師卻強調,我們要學會廣結善緣,用慈悲心去對待每一個人,即使是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他說,每一次善意的相遇,都是一次財富的積纍。這一點對我啓發很大。我反思自己過去,是否因為一些小小的計較和怨恨,而錯失瞭與他人建立更深厚連接的機會。大師的教誨,讓我明白,放下執念,敞開心扉,纔是通往心靈富足的捷徑。書中的很多道理,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大師卻能從中挖掘齣深刻的人生哲理。讀這本書,就像在給自己的人生進行一次“心靈SPA”,讓那些疲憊和煩惱得到舒緩,重新找迴內心的力量和方嚮。

评分

《慈悲: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之二》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更是一次人生的重塑。每次翻開,都仿佛置身於佛光山的禪堂,聆聽大師慈悲的開示。書中關於“慈悲”的論述,遠超齣瞭我們狹隘的理解。它不僅僅是對他人的善意,更是對自己內心的關懷,是對一切生命的尊重。大師通過深入淺齣的語言,闡述瞭慈悲如何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無我”的章節,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源於那個“我”執的過於強大。當我們能夠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學會包容和理解,去為他人著想,我們內心反而會更加開闊和自在。大師用瞭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如何化解人際間的衝突,如何在睏境中找到齣路,如何在平凡的日子裏發現幸福。這些都讓我覺得,佛法的智慧並非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讀這本書,不是為瞭追求什麼神奇的改變,而是為瞭讓自己活得更明白,更灑脫。那種感覺,就像久旱逢甘霖,乾涸的心田被滋潤,重新煥發生機。大師的文字,有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能將我們從迷茫和焦慮中拉齣來,指引我們走嚮內心的平靜和安寜。

评分

星雲大師的《慈悲: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之二》,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人生道理的書,更像是人生旅途中一位慈祥的長者,默默地陪伴和指引。我常常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靜下心來閱讀其中的篇章。大師的文字,沒有長篇大論的理論,也沒有艱澀難懂的佛經,而是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講述著人生的智慧。我尤其喜歡大師對“知足”的闡釋。他並沒有否定我們追求進步和美好的願望,但他提醒我們,懂得感恩和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纔是幸福的根源。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太少,而是因為想要的太多。大師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展現瞭知足常樂的境界。比如,他講述瞭如何從一碗白米飯中品味齣食物的甘甜,如何在簡樸的生活中發現無窮的樂趣。這些都讓我深思。我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是否被過多的物質追求所濛蔽,而忽略瞭身邊那些微小卻真實的幸福。這本書,讓我學會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去體會“少即是多”的智慧。它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內心深處,讓我看到瞭另一種更加寜靜和充實的人生。

评分

最近又讀瞭一遍星雲大師的《慈悲: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之二》,每次讀都會有新的體會。這本書與其說是講“財富”,不如說是教我們如何積纍“人生智慧”和“心靈富足”。大師的語言樸實無華,卻字字珠璣,娓娓道來,沒有一點說教的意味,仿佛是長輩在輕輕地指點迷津。讀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地停下來,對照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行為。比如,大師在書中提到,真正的富足並非占有多少物質,而是能否放下多少貪欲。這一點對我觸動很大。我一直以為努力工作,賺取更多的錢財,就是人生的目標,也曾為此焦慮不安,失眠多夢。讀瞭大師的教誨,纔明白,心安纔是最大的財富。當你知道自己不需要那麼多,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攀比和欲望,內心的平靜和滿足感就會油然而生。書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比喻,將佛法的智慧融入生活,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實踐。從如何與人相處,到如何麵對順境逆境,大師都給齣瞭充滿慈悲和智慧的解答。讀完之後,感覺心胸開闊瞭不少,看待事物的方式也變得更加積極和包容。尤其是在當下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能有這樣一本引導人嚮善、嚮內求的企業,實屬難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一種理論,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修行的方法。

评分

我一直對星雲大師的書情有獨鍾,尤其是這本《慈悲: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之二》,更是讓我愛不釋手。大師的文字有一種特彆的魅力,不華麗,不煽情,卻能直擊人心。他用最淺白的語言,講述最深刻的道理。讀這本書,感覺就像在和一個智者聊天,他不會給你直接的答案,而是引導你去思考,去發現。書中關於“布施”的理解,讓我顛覆瞭以往的認知。我原以為布施就是給錢給物,但大師告訴我們,真正的布施是“無相布施”,是付齣愛心,是給予希望,是分享智慧。這種“付齣”的迴報,是無形卻無比珍貴的。它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增長我們的福報。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實踐大師的教誨,比如主動幫助身邊需要的人,耐心傾聽朋友的煩惱,用微笑麵對每一個陌生人。這些細微的改變,讓我體驗到瞭前所未有的快樂和滿足。大師在書中還講到,人生的財富,最終還是要迴歸到內心的富足。當一個人內心充滿陽光,充滿愛,他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一種更廣闊的人生視野。它不隻是一本書,更是一位智者的指引,一本讓我受益終生的心靈寶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