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谈窦加:凝视繁华的孤寂者 (2CD/附导读书)

蒋勋谈窦加:凝视繁华的孤寂者 (2CD/附导读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蒋勋
  • 窦加
  • 艺术史
  • 西方美术
  • 人物传记
  • 艺术评论
  • 文化
  • 孤独
  • 繁华
  • CD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蒋勋:「现代城市生活,人们如此靠近,又如此陌生,
  窦加,走过繁华,凝视人生的美丽与永恆。」
  窦加贵族出身,看尽权贵荣华起落,
  优雅、骄矜,却又忧郁感伤,冷冷看着人间繁华,
  却又透视到一切繁华背后的虚无与荒凉,
  窦加一步一步走近人间,经历庶民生活的沧桑。

  他跟印象派画家一起冲撞保守的官方学院美展,
  印象派热情捕捉一闪即逝的光,他却凝视着永恆。
  他出入热闹喧哗的咖啡厅,却在城市角落看到人的疏离寂寞。
  他看绚烂的芭蕾舞,同时看到舞者身体光鲜亮丽后的疲倦痠痛。
  他记录着城市生活的商业活动,同时也画赤裸女性身体,
  对抗世俗眼光,开启一场女性私密身体的美学革命。

  现代都会,人们如此靠近,却又如此陌生,
  或许,没有人比窦加更懂生命的孤寂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蒋勋


  福建长乐人。一九四七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历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一九七二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台湾大学、淡江大学、东吴大学,并曾为中山大学、政治大学、东华大学驻校艺术家,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创系系主任七年。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并与趋势教育基金会执行长陈怡蓁共同主持中广《艺文Fun轻松》节目。

  现专事写作、绘画、艺术美学研究推广。举办个展、联展二十余场,着作有诗集、散文、小说、艺术史、美学专论、画册、有声书等数十种,作品多次获奖。近年在美学教育推广方面,更推展向两岸四地,散播无数美学种子,用佈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图书目录

Disc 1【透视浮生】
1.    印象派与窦加
2.    繁华的家族肖像
3.    棉花股票市场
4.    马奈的启发
5.    一张割破的画
6.    凝视孤独的自画像
7.    走进当代生活
8.    喝苦艾酒的女人
9.    城市边缘的关怀之眼

Disc 2【城市万象】
1.    洗衣女工
2.    时尚与卡莎特
3.    赛马场与剧院
4.    邂逅芭蕾舞
5.    邂逅芭蕾舞(二)
6.    舞幕后的风景
7.    身体美学的颠覆
8.    莫泊桑与妓女脂肪球
9.    女性身体的私密记忆

图书序言

导读书精选试读

  〈凝视繁华的孤寂者 ─ 窦加180年诞生纪念〉


  2014年是窦加诞生180年的纪念,从2010以后,世界各国的美术馆都在陆续举办窦加的展览,彷彿为他暖寿。2011-2012年,美国波斯顿美术馆和巴黎奥赛美术馆联合策划了大型的「窦加-裸体(Degas-Nudes)」大展,集合了世界各地收藏的窦加后期女性裸体的画作,展现这位画家对女性身体私密记忆的深刻探索。

  2014年5月至10月,美国首府华盛顿国家画廊也推出「窦加-卡莎特」(Degas-Cassatt)大展,同时为窦加庆生,也为与窦加交往密切的美国女画家卡莎特(Mary Cassatt)的170年诞生纪念庆生。画展在5月开幕,正是卡莎特5月22日的生日纪念,跨到6月19日窦加的诞辰,一直延续到10月才结束。国家画廊不只向窦加致敬,也同时从美国的立场,兼顾自己本土艺术家的历史地位,没有渲染窦加与卡莎特世俗关心的八卦罗曼史,集中比对两位创作者在工作与生活上相互激盪出的精采生命力。

  亚洲收藏窦加最多作品的国家无疑是日本,日本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实业家在欧洲收藏重要画作,已经有长达一世纪的经验。北九州美术馆有一件窦加画的马奈夫妇像,是收藏家松方幸次郎(1866-1950年)的旧藏。这张重要的作品,在窦加180诞辰纪念,也成为世界讨论的焦点。日本NHK电视在2014年1月聚焦这件名作制作专辑,从各个角度探讨围绕窦加、马奈(Édouard Manet)、马奈夫人苏珊(Suzanne Leenhoff)与女画家茉莉索(Berthe Morissot)几个艺术家之间复杂的创作互动与感情纠葛。

  台湾收藏的窦加画作不多,大众对这位重要的欧洲画家认识也不深。亚洲大学有74件窦加雕塑翻铜的作品,分成三个不同主题:「马」、「芭蕾」及「裸女」。这三组作品是窦加为创作绘画而用石膏捏塑的实验。窦加不一定把它们视为「雕塑」,生前也没有展出过,也因为石膏模容易毁损,在窦加1917年逝世后被翻铸成铜雕,许多美术馆都拥有一组,作为对窦加创作的参考。

  2014年10月,亚洲大学将在校内的亚洲现代美术馆展出这一组铜雕,其中也包括窦加生前展出过的「十四岁小舞者」,并商借北九州美术馆的「马奈与马奈夫人像」于2015年6月来台湾展出到2015年8月。借此机缘,也许是向大众介绍窦加的好机会,也让台湾在全世界向窦加庆生的同时可以略有与世界同步的渴望吧。

  〈自画像与家族画像〉

  窦加出生在1834年,他的祖父是法国的贵族,20岁出头刚好遇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逃亡义大利,娶了托斯坎(Tuscan)的女子费帕(Giovanna Aurora Feppa)为妻,在义大利南部的拿波里安家创业。

  窦加的祖父希烈-德-加斯(Hilaire de Gas),姓氏「德-加斯」,保留着欧洲贵族封地或封爵的传统。窦加原来的全名(Hilaire-Germain-Edgar De Gas)继承了祖父(Hilaire)的名字,但他后来把贵族封号的「De Gas」姓氏,改变为一般平民姓氏的「Degas」。去除自己姓名里贵族头衔的显赫、炫耀,窦加必然是有意要拿掉自己身上的贵族标记吧。告别自己贵族家世的荣耀记忆,是否意味着他想要用更庶民百姓的「肉眼」平等观看人间?

  1857年,窦加23岁,画了「祖父像」。当时,他的祖父应该已经过七十高龄。窦加凝视着祖父,彷彿为自己身上的贵族基因寻根吧,这时期他希望做一个「历史画家」,他说的「历史」,或许首先就是自己家族的故事吧。虽然流亡异国,希烈祖父仍然维持着贵族的生活,七名子女大多在他的安排下与贵族联姻,长女罗斯(Rose)嫁给莫比里公爵(Morbilli),另外一个女儿劳拉(Laura)嫁给拿坡里的贝列里(Bellelli)伯爵。这样的贵族联姻一直延续到窦加的姐妹一代,使这个家族一度在义大利南部的拿坡里拥有城堡宫殿式的豪华庄园。窦加从小是在这样贵族的记忆里长大的,这些或荣耀辉煌,或颓靡败落的记忆,交错着,使他骄傲自负,也或许使他孤寂感伤吧。

  窦加最早的自画像,优雅、骄矜、却又忧郁感伤,冷冷看着人间繁华。窦加脱卸下贵族的绅士装扮,穿上画家波西米亚式的画家工作服,年轻、俊美、睿智且神采奕奕,然而这样沉静冷漠,彷彿眼神里已经透视到一切繁华背后无奈的虚无与荒凉。窦加从家族的繁华出走,像脱卸下肩膀上翅翼的天使,他决定要下到人间,经历庶民的沧桑。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