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圣一生富于传奇性。
中日战争前以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论着闻名,
战争中及战后投身政界,
为蒋介石撰写《中国之命运》及《苏俄在中国》。
其日记内容包涵从1947年国民政府制宪到1949年播迁来台后的改革,
是中华民国立足台澎金马的历史见证。
陶希圣(1899-1988),名汇曾,字希圣,以字行,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曾为蒋介石执笔写《中国之命运》、《苏俄在中国》等书。曾任《中央日报》总主笔。历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设计委员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四组主任,革命实践研究院总讲座,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日报董事长,中央评议委员等职。
陶希圣先生有写日记的习惯。但1947年以前的日记因战乱中的迁徙都已失落。现存的只有从1947年到1956年的日记。从日记中可见陶希圣先生撰写中央日报社论及其他报纸专论不计其数。陶希圣先生曾说,不看外国报纸不能了解世界现势,这些信息就是陶希圣写社论和专论的材料。1955年陶先生开始搜集材料撰写「与共党并存」(即《苏俄在中国》的原稿)。在大溪租屋,就近查看大溪档案,也许因此后来就停止了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