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二○○四年到二○○七年间,我双眼失明,幸蒙上帝的恩典,二○○七年年底我重获光明。在三年多的失明期间,在妻子吴涵碧的鼓励下,我尝试用口述的方式来写文章,文章的内容以历史分析为主,在《历史月刊》发表,每月一篇,长达三年,其后将刊出的部分汇集成册,成为《照照历史的镜子》一书,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眼睛复明后,我对口述的方式感到兴趣,正巧有一个广播电台邀请我去上节目,要我就历史文化、人生哲学和信仰问题做专题分析,讲题由我自定,每个月讲两次,大约讲了一年。有一天,电台负责人对我说,我在电台每次讲一个题目,彼此互无关联,何不来一个「长篇」,像连续剧一样,以历史人物为主题。我听了他的建议,考虑几天之后,决定讲武则天,因为武则天对中国人来说,知名度很高,她的一生波涛起伏,故事性强,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在电台共讲了四十五次,我把讲稿汇集起来就成了这本小书。如果读者有兴趣听我亲口讲的故事,可以上网查「远东福音会」(www.feearadio.net/),声音与文字对照,相信可以增加阅读兴趣。
本书的性质为人物传记,以传主为主轴,所以对当时的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等均略而不述,可以让读者集中注意力于武则天本人,不致分散焦点。本书写作系以正史及历史研究者认为可靠的史料为依据,不虚构情节,不捏造人物,因此本书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历史传记。由于本书原是广播讲稿,务求听众容易接受,于是不引用史籍的原文,也避免用考证、辨析、诠释等学术论文的方式,而用平实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对武则天这个人有较清晰的认识。
如果就道德的观点来评论,武则天绝对是一个负面人物,她残忍狠毒、不仁不义、杀人如麻、两手血腥,是一个不值得标榜的女人。然而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也是事实,中国人会对她发生兴趣是可想而知的事。本书只是忠实地叙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至于善恶是非则由读者自行评析。
本书得以问世,我要感谢远东福音会的陈民本教授、于厚恩牧师、陈鼎明先生、台湾商务印书馆的总编辑方鹏程先生、编辑部经理李俊男先生等的大力支持,我也要感谢我的妻子吴涵碧女士对我生活的照顾和不断的鼓励。
本书如有缺失和不週全之处,尚请各位先进多多赐予指教和包含。
王寿南谨识
二○一三年五月十二日于台北静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