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谈魏晋风流(无书,2CD)

从《世说新语》谈魏晋风流(无书,2C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引言:为何要谈魏晋风流?
  1.时代更迭,人心不稳,政局晦暗,这是一个骗子在统治哑巴的年代。
  2.挑出此时期社会和人的精神共相。
  3.这是鑑赏重于评价的年代。
  4.魏以前重实用,魏以后重欣赏。
  5.由于政治上的黑暗,连结上体认到个体生命的短暂和局限性,产生了必然面对永恆的虚无所产生的压抑和伤感。
  A: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书?
  1.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
  史家评:光风斋月,彪炳千古,讽咏步武,未曾稍歇。
  大陆作者刘强评为:智慧之书,性情之书,趣味之书。
  2.此书特征之要在:
  a.分门别类且暗喻寓褒贬。
  b.叙事以人为本,所谈及的皆为人间言动,而言与行又重在记言。鲁迅说:此志人小说。
  c.形制上多为丛残小语。
  d.以人物所处的时代为序。
  e.以具体人物为中心,其他人则处于客位。
  3.它是一本成语宝库:东山再起、东床快婿、引人入胜、新亭对泣、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卿卿我我。

  引人入胜

  王卫军
  1.王忱言:三天不喝酒,便感觉形体与神明不再相亲。
  :他是历史上明确记载“醉死"的名士。    
  史书载:少慕达,好酒,在荆州转甚,一饮或至连日不醒,遂以此死。              
  时人言:神超而形越,醉生而梦死。
  2.王光禄(王蕴)云:酒,正使人人自远。(任诞 三十五)王蒙的儿子,也是个在酒缸过活的酒徒。                                 <晋阳秋>说:蕴素嗜酒,末年尤甚,及在会稽,略少醒日。
  3.王卫军(王荟)云:酒正引人着胜地(任诞 四十八)
  王荟即王导的儿子,比喝酒胆试,有视接千载,心游万仞,直为飘飘欲仙之感。所以周伯仁说:但愿长醉不愿醒。号称:“三日仆射"

  绝代天骄

  嵇康之美(224-263)
  1.他是竹林七贤身材最伟岸的(美),也是当代名士唯一充满阳刚之美的。
  嵇康自述: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形神相亲,表里具济。
  史书载:嵇康,早孤,风神潇洒,玉树临风,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2.嵇康之死,是历史上唯一唯美的,没有壮烈,却令人动容,没有冤抑,却令人悲自中来,低回不已。
  如果把他比做一座山,他会是台湾的玉山,远观近看都令人打心里佩服。
  3.才华全貌,风骨最硬,人格完美,结局色彩浓度最脱俗。
  4.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安徽宿县)是曹操的同乡,号称乡党。父亲嵇昭(字子远)做过曹氏督军粮治书侍御史,属曹魏集团的亲信。
  嵇康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宗室指曹丕弟曹林称谯王)
  5.山涛言: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容止>五)

  评:
  「孤松」是赞其高;「玉山」是赞其白,动静结合,风光无限。   
  有人见王戎论嵇绍(延祖):真天姿卓着,如野鹤立于鸡群。王戎回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他的父亲罢了。
  6.能力与才华:四言诗、散文、玄学(养生论、声无哀乐篇),无一不精。音乐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古琴演奏家、书法家、画家(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打铁(性绝巧而好锻),(喜与向秀冶锻),儒道兼修,温厉并存,是个虔诚的道教徒。
  7.嵇康之死的三个理由:
  a.构怨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VS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b.绝交山涛:与山巨源绝交书: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吾不如嗣宗之资,而又慢弛之阙,又不识人情,
  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肛肠疾恶,轻肆直言,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言论放肆,令司马昭怀恨在心。             
  c.吕安事件:字仲悌,小名阿都,东平人,冀州牧吕昭次子。事由是其兄吕巽(官拜相国掾)告吕安不孝之罪,得发配边疆。
  嵇康写下平生第二篇绝交信:<与吕长悌绝交书>:都(吕安)之含忍足下,实由拜上吾言,今都获罪,吾为负之,吾之负都,是足下之负吾也。怅然失图,复何言哉,若此,无心复与足下交矣!古之君子绝交不出丑言,从此别矣,临别恨恨,嵇康白。吕安崇拜嵇康,是知音亦是榜样,两人情谊有“千里命驾"之义。
  钟会廷论: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景文三年(262)秋,嵇康坐吕安事被杀。
  世说新语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送嵇喜四言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虚。
  顾恺之因此入画叹到: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晋书嵇康传记载: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气韵生动,力贯千钧,千载余情,动人肺腑。
  阮籍(210-263)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任步兵校尉,故又称阮步兵。
  父亲是建安七子的阮瑀(165-212),同陈琳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后任仓曹掾ㄩㄢˋ。建安十七年(212),阮瑀病死,籍时年三岁。
  :政治上阮籍属曹魏集团的人,可是却成长于西晋时期,这时期的特色是→少数骗子在统治多数的哑巴。
  :用生命和血泪撰写八十二首咏怀诗,例: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方。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又咏怀三十四: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南朝钟嵘称籍: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唐朝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昭明文选》
  晋书本传说: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嵇康评:
  阮籍: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耳。
  <任诞 五十一>:
  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烧之,常不由径路,穷途之哭。
  钟会至籍处: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因酣醉获免。
  <世说新语 任诞>:
  陈留-阮籍   谯国-嵇康  河内-山涛  沛国-刘伶  陈留-阮咸  河内-向秀  琅邪-王戎
  七人常聚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契若金兰

  原文: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重耳随从:狐偃、赵蓑),意欲窥之,可乎?
  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往返。
  公入曰:二人如何?妻曰:君才殊不如,正当以识度耳。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
  王戎评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贤,莫知其名器。

  雪夜访戴(一)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世说新语•任诞 四十七>

  点评:
  关键在"命酌酒",一派魏晋风度。西方人叫"性格"(比喻为人对环境特定事物的反应)。
  晋人王孝伯(王恭)说:名士不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任诞 五十三>
  名士:传统文化中的特殊产物,又极具有特色的人格类型。
  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ㄌㄧˋ事;使人观武侯,乘素舆,着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名士矣!名士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从容不迫的优雅风度,真是魅力可惊,也是内在人格焕发出来的神韵之美。换句话说,名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有闲暇、有性情、还要有文化。

  雪夜访戴<二>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ㄕㄢˋ(今浙江嵊ㄕㄥˋ县),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戴逵ㄎㄨㄟˊ(326〜396)字安道,谯郡(今安徽亳ㄅㄛˋ州)人,与曹操和嵇康同乡。晋书本传称戴逵: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
  成语:戴逵破琴,即因他成典。
  世说新语•雅量三十四:戴公从东出,谢太傅(安)往看之。谢本轻戴,见,但与论琴书,戴既无吝色,而谈琴书愈妙,谢悠然知其量。
  妙的是: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明人王世懋评:大是佳境。
  凌蒙初评:读此飘飘欲飞。
  王子猷没有敲开戴逵的柴门,他在一个事件的结果点停住了脚步,剎那如雪封天地般的给冻住,凝结似的停格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从而给了这一件事情的过程,妆点了非凡的面貌,没有圆满的缺憾往往带来满声的叹息,世俗要的是相见尽欢,而王子猷则满足于自我心灵在无限时间中偶遇的一种回馈,缺憾是主观选择的结果,而成了与世俗的功利相对照的另一种圆满,这是个人感性的世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他的大,大在自我,造物者是他唯一的观众,此时此刻,大山为之低眉,江河为之浅笑,那华丽的一转,几与天地同色,美极,壮极!
  1.美容之风即容止之风,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文帝疑其传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ㄉㄢˋ,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容止 二>
  2.<魏略>说:晏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
  成语:顾影自怜。
  :天生丽质。
  :很会打扮。
  3.美有两个标准,一白,二高。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
  时人谓"蒹葭ㄐㄧㄚˉ倚玉树"。<容止 三>(臭烂瓜旁摆着一串玉葡萄)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容止 四>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容止 五>
  :潘安仁(岳)、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容止 三十>
  :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简文帝司马昱)来,轩轩如朝霞举。

  同舟共济

  1.初,太始至南州,过袁奉高,不宿而去;从黄叔度,累日不去。  或以问太,太曰:奉高之器,譬之氾滥,虽清而易挹。叔度之器,汪汪若千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不可量也,己而果然。<谢承后汉书>

  评:
  成语:叔度汪汪
  2.河南尹李膺ㄧㄥˉ,一见郭太赞叹不已:吾见士多矣,无如林宗者也。<续汉书>
  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汉书•郭泰传>
  3.郭泰欲归,洛阳衣冠诸儒,风流名士前来送行,"林宗唯与李膺同舟共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

  难兄难弟

  1.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
  咨ㄗˉ于太丘(陈寔ㄕˊ,104-187)字仲弓,颖川许人。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成语:难兄难弟。
  2.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德行 第七>

  评:
  语言本身的暗示性和想像空间的无限,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1.王蒙、刘惔ㄊㄢˊ访蔡谟。
  王、刘每不重蔡公(谟),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王衍)?
  答曰:身不如夷甫。
  王、刘相目而笑曰:公何处不如?
  答曰:夷甫无君辈客。<排调查二十九>
  2.桓玄、殷仲堪、顾恺之做隐语连句的游戏以了作语。
  顾言:火烧平原无遗燎。
  桓言:白布缠棺竖旒ㄌㄧㄡˊ旐ㄓㄠˋ。
  殷言:投鱼深渊放飞鸟。
  再以危字作语。
  桓言:矛头淅米剑头炊。
  殷言:百岁老翁攀枯枝。
  顾言:井上辘辘卧婴儿。
  殷的参军言: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殷:咄咄逼人。

  琳琅珠玉

  1.清谈误国的代表人物,王衍(256-311)字夷甫,琅邪临沂人,为竹林七贤王戎的堂弟。
  :物质生活上追求奢侈浮华。
  :文化生活中,精神的虚无与肉体的放纵成为时尚。
  如正始名士何晏、王弼的追随者,终日玄谈说无,一派胡言。
  如竹林名士的拥护者,效法阮籍、刘伶等人,纵酒裸裎,以此为流行,而无深度,此派以王澄为代表。
  2.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提玉柄尘尾,与手都无分别。<容止 八>
  王大将军(敦)称太尉:处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间。<容止 十七>
  衍,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ㄩˋ,生宁馨儿(这样的孩子)!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晋书•王衍传>
  3.西晋明臣羊祜ㄏㄨˋ(221-278),王衍是他的堂外甥,十四岁见羊祜。
  申陈事状,辞甚清辩,十七岁二见羊祜:夷甫父乂,有简书,将免官,见从舅羊祜,申陈事状,辞甚俊伟,祜不然之,夷甫拂衣而起。祜谓宾客曰:此人必将以盛名处当世大位,然败俗伤化者,必此人也。
  4.王与马共天下,王氏一世龙门。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 十六>
  :王公(导)目太尉:岩岩清峙ㄓˋ,壁立千仞。<赏誉 三十七>
  :有人诣王太尉,遇安丰(王戎)、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在坐;往别屋,见季胤(王诩)、
  平子(王澄)。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容止 十五>

  评:
  成语:琳琅满目。

  信口雌黄

  晋书本传说: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借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尘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矜高浮诞,遂成风俗。

  解析:
  雌黄本是一种矿物,橙黄色,可做颜料,古时用来涂改文字。王衍虽然文辞华丽,但往往辞胜于理,逻辑上缺乏前后照应。义理上也不够贯通周延,喜欢强不知以为知,信口开河,文过饰非,学风十分恶劣。

  道边苦李

  王戎(233-305)字浚沖,琅邪临沂人,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最晚离世的一位。
  裴楷(237-291)见王戎说:眼烂烂如岩下电。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成语:道边苦李。
  :王戎丧儿万子(王绥ㄙㄨㄟˉ),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  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伤逝 四>
  成语:情钟我辈。

  卫玠(266-312)字叔宝,曾任太子洗马。      
  1.五岁时就出落得粉雕玉琢,风神秀异。                         
  2.司马炎说: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                       
  3.羊车入市为玉人(璧人)。           
  4.骠骑将军王济(武子)说: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成语:自惭形秽。
  5.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曰: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6.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玠避乱,从洛投敦,相见欣然,谈话弥日。于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成语:卫玠谈道,平子绝倒。(王澄)
  7.卫玠从豫章至下郡,人闻其名,观着如堵墙。玠先有羸ㄌㄟˊ疾,体不堪苦,遂成病而死,时人谓之"看杀卫玠"(年仅二十七岁)。<容止 十九日鞥>                                                
  8.唐•孙元晏:叔宝羊车海内稀,山家女婿好风姿,江东女士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

  谢安(320-385)字安石,号东山,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
  1.桓彝ㄧˊ见安叹道: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承•东海郡守)。
  2.谢安见王蒙:苟子(王修)问曰:向客何如尊?长史曰:向客亹亹ㄨㄟˇ,为来逼人。(滔滔不绝,气势逼人)
  晋书谢安传: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戈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
  :当世人言:安石不出,将如苍何?
  :刘尹(惔ㄉㄢˋ)曰:若安石东山志立,当与天下共推之。
  :简(司马昱)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识鑑 二十一>
  :安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小草。
  :远志,一名棘宛,其叶名小草,其根名为远志。郝隆说:处乃隐居,出(出仕)则为小草;根埋土中为处,叶生地上为出,既协物情,又因以讥安,一语双关,妙不可言。

  王导,一代名相(276-339)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王览孙、王裁子、王衍、王敦族弟。东晋时官至丞相,辅佐元帝(睿)、明帝(绍)、成帝(衍)三朝。政治家、清谈家、幽默大师,既可爱又可亲的典型人物,和东汉的清议体现的可敬与可畏则大异其趣。
  :陈留高士张见而奇之,言其堂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
  :王衍向东海王司马越建议,将王导安排在琅邪王安东将军司马睿的幕府中做安东司马,两人同年出生,素相亲善。
  :王导赞美王衍”岩岩清峙,壁立千仞”。《赏誉 三十七》
  :王导土断,名垂青史。
  :周顗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流泪。惟王丞相愀然变色,当共戮力王室,光复神州。
  何至作楚囚相对。《言语 三十一》
  :史书上说:恒彝初过江,见朝廷微弱,谓周顗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慾求全活动,而寡弱如此将何以济!往见导,极谈世事,还,谓顗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晋书•王导传>
  :<企羡>篇言及:王丞相拜司空,桓廷尉(彝)作两髻、葛裙、策杖,路边窥之,叹曰: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

  政治策略

  1.务在清静。
  2.宽简平易。典故:纲漏吞州。
  王丞相为扬州,遣八部从事之职,顾和时为下传还,同时具见。诸从事各奏二千石官长得失,至和独无言,王问顾曰: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採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丞相咨嗟称佳,诸从事自是缺然也。

  <晋书•庾亮传>
  时王导辅政,主幼时艰,务存大纲,不拘细目。
  :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曰:何乃渹ㄏㄨㄥˉ?(清凉之意,吴语)
  刘既出,人问王公之何,刘曰:未见他异,唯闻作吴语耳机。<排调 十三>
  世说新语规箴: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

  评:对下宽容,对上严敬。

本书特色

  做为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先河、代表作,《世说新语》的文学地位不言而喻。此书所以脍炙人口、历久不衰,不仅在它叙述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的轶闻琐事饶富兴味,引人入胜。更且寓教于乐,令人莞尔之余,发人深省;如何风流不下流,谑而不虐?《世说新语》怎么说,请听高志斌教授娓娓道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高志斌


  虽然他拥有美国爱荷华柏林顿大学企管硕士以及哲学系博士双重学位头衔;但他的演讲,不谈什么高深的理论、深奥的道理,却能深入浅出地阐述一份来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人生智慧。

  这多半来自于他丰富的生命体验与精湛的学养,以及长期的授课经验。在高志斌教授卖力演出的演讲中,有的不只是卓越的见解,更多的是具体可行的方法。

   精研历史,常有独到见解的高志斌教授,对于历史事件、人物典故,在演讲中,讲来不仅头头是道,生动有趣;而且信手拈来,都能发人深省。透过他口中看到, 不再只是一连串精彩的历史事件,而是能从中记取失败的教训,以及学习赢家的智慧。更难得的是,高教授擅于「运用古人的智慧,来解决现实的问题」,这不仅让 拉近了我们与古人的距离,也拉近了我们与成功的距离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