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美者:中国玉器

石之美者:中国玉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的玉是地位、是神器、也是华贵奇珍。

  本书从玉的阴阳调节秉性谈起,陈述「干为天、为环、为君、为父、为玉、为金……」,各朝各代,是巫祀、是占卜、是作法神物,也是地位、表征与价值!

  雕琢君子厚德,天成尊贵大器。华人尚玉,赋予玉石多重美好想像,既是上达天听的神佛祭器,也是比德君子的物质、贵重荣华的身份象征。认为玉饱涵天地祥瑞气息,温润剔透,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独道品味。本书细腻介绍中国玉石的起源及历代玉石工艺的发展,旁论玉器在不同时代的物质意涵,供读者作为中国玉器鑑赏入门。

本书特色

  提供读者:

  *认识古代使用的玉材、玉器工艺产品的多样性与其传神的神话故事等等。
  *精选中国各朝的着名玉器或玉饰,并以精彩细致的彩图说明各传统工艺的特色。
  *介绍玉器的发展及其产量,也专章介绍明清的玉器品种,让读者理解玉在中华文化所扮演的角色。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广文


  1949年生。故宫博物院退休研究员。1978年调入故宫博物院工作,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1999年被聘为研究馆员,1985年至2002年先后任保管部工艺组组长、古器物部工艺组组长。对故宫所藏工艺品类文物进行整理、管理,并组织展览,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古代玉器,发表古代工艺及古代玉器研究论文多篇,着有《玉器史话》《古玉鉴识》《中国玉器欣赏与鉴别》等专着。

图书目录

1 玉器的起源与使用
八千年的历史
原始玉雕审美特征及其产生的基础
古代使用的玉材
古代玉器的主要品种和使用
2 帝王时代
礼玉天下
玉器中的动物剪影
玉人种种
3 玉器的理念化与神秘化
   玉器的功用与价值的争鸣
   系统化、理想化的玉礼器
   人格化的玉佩饰
   神化了的玉器
4 缓慢的进程
   儒家思想的衰退及其对玉器发展的影响
   工艺美术的发展及玉器产量的锐减
   玉器发展的新起点
5 生活气息的渗入
   玉雕的世俗化及玉童子
   春水玉与秋山玉
   龟巢荷叶─旧题材、新形式
6最后的高峰
   明清玉器发展的五个阶段
   治玉大师陆子刚
   明代玉佩坠的主要品种
   清代宫廷的大件玉陈设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序】
物化千秋旧时玉


  中国人使用玉器有很长的历史,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新石器文化遗址,以及辽宁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是八千年以前制造的,都很精美。有学者认为,一万年以前,玉器已被使用。

  玉文化渗透于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关玉的内容在文学创作、历史记述、哲学思辨、世俗俚语中多有出现。玉器作品古来千千万,除少量泯灭外,大量流传于世,为今人所藏、所爱、所研究。

  古人对于玉有很多的解释,对玉材的认识既有具体的标准,也有一部分来自于神话崇拜。阴与阳是缘于环境而产生的古老世界观,古人认为事物分为阴、阳两个部分,表现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其中阳是主导。玉是阳,又能调节阴,在自然界的生长、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周易•说卦》中讲道:「干为天、为环、为君、为父、为玉、为金……」认为玉同天、君、父一样是事物发展中的主导。《大戴礼记》中记载:「玉在山则木润,川生珠则岸不枯,珠者阴中之阳也,故胜水,玉者阳中之阴也,故胜木。」认为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繁衍、生息。

  古代玉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据此可分为新石器时期、商到西周时期、春秋至南北朝、隋以后、明、清等几个发展阶段;按其功用主要有通神、礼仪、佩戴、用具、丧葬等几方面,不同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

  远古时,古人用玉来通神,以为神也要使用玉,人身若佩有玉制成的法器,便可与神对话。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龟壳为背甲与腹甲两块,其间夹有一块玉板,板上有阴线环形及放射形图案,对此作品图案所表示的内容,学者们有多种推测,但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作品的用途是巫祝用来占卜事务或作法的工具。

  新石器时期的玉器主要有几何形玉器和动物形玉器。几何形玉器造型来源于兵器和生产工具,又以方柱形器、铲形器、环形器、弧形器最为普遍,并以这四种器形为基础,形成了后来的礼器系统。动物形玉器以佩玉为多。

  夏、商、西周时期玉器制作突破了区域性限制,有了较大范围内的统一风格和使用方式,确定了玉器的礼器系统、佩玉系统的基本风格。

  古人将礼解释为「履」和「体」,有办法、制度的含意,《周礼》记有:「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依据这一记载,人们又把璧、琮、圭、璋、琥、璜称为礼器。另外,商周玉器中又有较多的玉刀、戈、钺、戚、铲,应是与六器配合使用的玉器。这一时期,礼仪用器在玉器中所佔的比重很大,明显表现出它的重要地位。汉代之后,很多朝代在祭祀活动中都使用了玉礼器。

  夏、商、西周玉器多採用长线条阴线装饰。夏代玉器多用长条纹,商代玉器多用折线纹,西周玉器则多用弧线纹装饰,少量的玉器上装饰有凸起的线条图案。商代以后,玉器上较多地使用了动物图案,商代的动物图案与玉器形状相统一。西周玉器上出现了与器物形状无关的独立图案,主要为鸟纹、兽纹、龙纹、人纹,图案有较为统一的几种样式。

  春秋以后,玉礼器在玉器中的比重明显下降,佩玉的比重相当大,古代流行的杂佩系统发展到了顶点,《诗经》及其他古文献中称其为杂佩,佩挂于人身的前面,主要有龙形、璜形的珩,用于挂其他玉件。还有环、瑀、琚、沖牙、人兽形坠。人身两侧的佩玉有觿、韘。周以后又出现了玉具剑、玉印。

  人们佩玉的目的多样。在一定的场合,佩玉和执玉能表明身分,《礼记》上讲:「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玫而缊组绶。」不同身分的人佩玉和执玉不同。有学者认为,根据这一记载,在这一阶段,士以下的阶层是不佩玉的。在一定的情况下,佩玉又表明人的情趣和修养,「比德于玉」就是人们在这方面的一种重要追求。

  此阶段的玉器对玉材的要求较高,突出了材质的温润。并且,此阶段的玉器小巧而精致,纹饰满而密,将单元图案进行二方排列或四方排列,形成图案组合,谷纹、蒲纹、卧蚕、勾云、蟠螭、兽面,形成了中国玉器的古典风格。自春秋到南北朝,延续了数百年,南北朝时出现了变化。

  唐以后,自然与写实成为玉器的主流风格,玉器的品种也发展到社会生活用具等各式面向。考古发掘中的大墓多玉现象发生了改变,帝王用玉而士以下不用玉已成为不可能出现的历史。「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玉器平淡无奇,却充满了发展的活力,各种自然现象出现在玉器的图案之中,鸟兽、花草、树木、山川,都成为玉器表现的对象。真实、生动、图案准确成为评价玉器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唐代玉器开一代新风,延续到宋、明时期。

  清代玉器可划分为清早期、干隆嘉庆时期、清晚期玉器三个阶段。北京小西天黑舍里氏墓出土的康熙年间的玉佩,选料、加工具有相当高的标准,宫廷玉器特点明显。清代宫廷玉器是古代玉器发展的最高峰,代表作品为大件玉陈设、玉器皿、玉图画、玉佩件。大件玉陈设有大玉山、大玉瓮、大玉瓶、玉编磬、玉屏风,数量多,制造精。玉器皿有仿古玉器皿和时样玉器皿,作品面平、角直、胎体均匀、图案准确。玉图画多为玉山子、玉图屏,为工笔绘画的立体表现。清代宫廷玉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玉料的使用、设计、加工等方面,所用白玉、青玉、绿玉、黄玉、墨玉都有自己的特点。宫廷画家参与了玉器设计,提昇作品的艺术性;玉器加工集中了当时最好的玉工,工具的精确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作品有很高的工艺水准。

  清代宫廷玉器为前世玉器立极,为古代玉器的发展作了完美的总结。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