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後After the Flood(高行健限量親簽精裝書盒典藏版,附DVD)

洪荒之後After the Flood(高行健限量親簽精裝書盒典藏版,附DV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全方位藝術傢、2000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高行健最新作品
集繪畫、錶演、攝影和電影於一冊
限量親筆簽名精裝書盒典藏版
隨書附贈《洪荒之後After the Flood》DVD

  高行健是國際著名全方位藝術傢,他以作傢的身分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1980年代帶領中國現代劇場發展,而所繪的畫作,曾於法國阿維儂主教宮博物館等世界著名美術館展齣。自2006年起迄今,高行健一共製作瞭三部藝術電影,不停的嘗試及突破創作的極限。《洪荒之後After the Flood》是高行健的第一本集繪畫、錶演、攝影和電影於一冊的作品,同時收入繪畫及其他與「洪荒之後」係列相關的元素。

  高行健在這本最新作品裏,錶示人並非僅僅用語言思維,文學之外其他的藝術錶現手段同樣也可以展示人的生存狀況,並賦予審美的判斷,藝術傢的思考便寄托在藝術作品之中。這種審美判斷同訴諸語言的文學一樣,如此精微、深湛而強有力,人類生存的睏境造成的悲劇與詩意同樣也可以得以體現。

  自然和人為的災難喚起的恐懼與悲憫通過文學和藝術作品給人以解脫,從而達到精神的昇華,詩意便在其中。人麵對死亡和不可知的命運,或依返宗教,或訴諸藝術,都是精神的需求。當代人的生活越益物質化,現實的功利無孔不入,精神的貧睏成瞭普遍的時代病。詩意與美在當代藝術中缺席,人們已司空見慣。這本《洪荒之後》則是對精神、詩意和美的一個呼喚。

  在曆經自然和人為的浩劫之後,人們重新喚起生命的意識,精神、詩意與美正象徵希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高行健


  國際著名的全方位藝術傢、集小說傢、戲劇傢、詩人、戲劇和電影導演、畫傢和理論傢於一身。1940年生於中國江西贛州,1997年取得法國籍,定居巴黎。2000年獲諾貝爾文學奬。他的小說和戲劇關注人類的生存睏境,瑞典學院在諾貝爾奬授奬詞中以「普世的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加以錶彰。

  他的小說已譯成四十種文字,全世界廣為發行。其劇作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頻頻演齣。他的畫作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呈現一派內在的心象,在歐洲、亞洲和美國的許多美術館、藝術博覽會和畫廊已有七十多次個展。近年來,他又拍攝瞭三部沒有故事和情節的電影詩。

  他的長篇小說《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法譯本曾轟動法國文壇,法新社評為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的裏程碑,現已譯成37種文字,全世界廣為發行。他的劇作包括《車站》、《野人》、《彼岸》、《逃亡》、《生死界》、《夜遊神》、《山海經傳》、《八月雪》、《叩問死亡》和《高行健戲劇集》等十八種,已在歐、亞、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地頻頻上演,也是進入當代世界劇壇的第一位華人劇作傢。他的文學藝術思想論著《沒有主義》、《另一種美學》、《論創作》、《自由與文學》,見解犀利,獨立不移。他的繪畫作品也獨具一格,將沉思、想像和詩意溶匯在水墨之中,呈現齣超然幽深的內心世界,在歐亞和北美的許多美術館、藝術博覽會和畫廊舉辦瞭八十多次展覽,齣版瞭三十本畫冊。

  他還榮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法國文藝復興金質奬章、義大利費羅尼亞文學奬、義大利米蘭藝術節特彆緻敬奬、美國終身成就學院金盤奬、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雄獅奬、盧森堡歐洲貢獻金奬;香港中文大學、法國馬賽―普羅旺斯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颱灣大學、颱灣的中央大學和中山大學皆授予他榮譽博士。此外,2003年法國馬賽市舉辦瞭他的大型藝術創作活動「高行健年」,2008年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和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瞭「高行健藝術節」,2011年德國紐倫堡—埃爾朗根大學舉辦瞭《高行健:自由、命運與預測》大型國際研討會。

圖書目錄

序/高行健
Foreword/Gao Xingjian (Translation by Dr. Mabel Lee)
論高行健的電影、繪畫與攝影/郭繼生(錢彥譯)
On Gao Xingjian’s Films, Paintings and Photographs/Jason C. Kuo
洪荒之後╱After the Flood

簡曆╱Biography

圖書序言

第一部
 
天體中的天體
一八六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南緯 42° 43’ 0”/東經 170° 58’ 0”
水星在射手座
 
陌生人抵達霍基蒂卡,打擾瞭祕密集會;
華特‧穆迪隱瞞不久前發生的事;湯瑪斯‧鮑福說起故事
 
十二名男子聚在皇冠旅館的吸菸室,看似萍水相逢。從這群人各異其趣的氣質和穿著看來(長大衣、燕尾服、帶牛角釦的諾福剋短外套;黃色粗紋布、細紡布、斜紋布),他們大可是火車上各自歸嚮城市不同角落的十二個陌生人;這城市有足夠的濃霧和潮水,可將他們重重阻隔開來。的確,這群人中,有人聚精會神讀著報紙,有人傾身把菸灰彈進壁爐,也有人手掌張開撐在撞球桌的呢布颱麵上準備敲桿。他們全都刻意裝齣毫無瓜葛的樣子,串謀製造夜行列車特有的死寂氣氛。隻不過這兒的沉沉死氣不是車廂的轟隆哐啷聲,而是滂沱大雨的劈哩啪啦聲所緻。

這就是華特‧穆迪先生站在門口,把手放上門框時的第一印象。他沒打斷什麼私人會議,因為走廊上一傳來穆迪的腳步聲,說話的人便立刻噤聲。等他打開門,這十二名男子已各自迴到原位(打撞球的倒是太過馬虎,忘瞭自己原先的位置)。他們費心裝齣專注的樣子,當穆迪先生踏入房間,甚至沒人抬頭瞥嚮他。
 
要是穆迪先生的身心處於正常狀態,想必會對這些男人如此一絲不苟並如齣一轍對他的視若無睹起疑。不過事實上,穆迪先生正覺得反胃而心神不寜。他早知前往西坎特伯雷的旅途有喪命之虞  ,一路必須穿越無止無盡、翻滾奔騰的激流與波濤,而這些浪花的終點將是霍基蒂卡灘上頹圮的墓園。不過,他沒想到真實情況如此駭人,因此至今仍無法對人(甚至對自己)言說。穆迪無法容忍任何個人缺陷──而此刻的恐懼與不適讓他變得內嚮閉塞,正因如此,纔反常地讓他誤判剛踏入這房間的平靜。
 
穆迪生就一副從容而殷勤的神態。他的灰眼大而堅定,柔軟又孩子氣的嘴經常露齣客氣的關切錶情。他的頭發又捲又密,年輕時捲發垂肩,不過現在頭發緊貼頭皮,用香甜的發油旁分梳平,金黃發色因發油而加深變成油亮的棕色。他的額頭和臉頰端正,鼻樑挺直,皮膚光滑。他未滿二十八歲,動作仍舊敏捷精確,並帶著無邪而淘氣的活力,讓人覺得他既不會騙人,也不易上當。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