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感觸.心動.阿裏山
世人皆知阿裏山是著名觀光遊覽風景勝地,它有阿裏山神木、森林鐵路、阿裏山日齣……
但似乎都沒人看見「阿裏山人」!究竟誰是「阿裏山人」,其實它更有曆史、更有故事。
陳月霞就是如實存在的阿裏山人,帶你進入阿裏山的真正內裏世界,請你仔細感覺阿裏山的脈搏心跳,傾聽阿裏山人的靈魂悸動和世事滄桑。
空前絕後的阿裏山草根素民史,平實溫柔地解構阿裏山的百年滄桑,顛覆曆來官方樣闆。這是一部阿裏山人追溯土地倫理與生根立命的史歌,還原阿裏山人的原鄉夢,看見被遺忘的生命軌跡。
阿裏山自然曆史百餘萬年,以阿裏山為舞颱的阿裏山人曆史隻有百餘年。
阿裏山人是世人看不見的人,誰是阿裏山人?
本書從資料蒐集到撰寫凡二十二年,全書超過三十八萬字。作者以其父母親為主軸,貫穿阿裏山地區自然史與拓墾史。以說書方式,穿插曆史事件與俗民生計,串連齣百年阿裏山與阿裏山人的小說。
百年前日本人發現阿裏山脈一片無人居住的原始檜木森林,為瞭伐取阿裏山森林,從日本大量移民日本人,且從颱灣各地招募伐木集材暨鐵路運輸工人。此為第一代阿裏山人。
因為拿阿裏山森林,有瞭日籍阿裏山人與颱籍阿裏山人;因為太平洋戰爭,日本戰敗,阿裏山少瞭日籍阿裏山人;因為國共戰爭,國民黨戰敗,阿裏山多瞭外省籍阿裏山人;因為一九六五年火災,林務局不讓阿裏山人原地重建,阿裏山移齣一批阿裏山人;一九七○年前後,阿裏山進入商業繁榮期,林務局計畫在阿裏山商區興建三大旅館,欲將阿裏山人趕齣阿裏山遭拒絕,於是一九七六年一場無名大火,將阿裏山最熱鬧的商圈燒毀;林務局以不準原地重建為由,強迫阿裏山人遷齣,阿裏山人與林務局展開劇烈抗爭,直到一九八○年阿裏山人由原來的阿裏山被強迫遷齣到鐵路的第四分道(即今之阿裏山站)。
過去阿裏山人在靈山飄逸的霧林建構曆史滄桑,今後阿裏山人的原鄉夢何去何從?
名人推薦 本書特點在「説者」,主體是阿裏山草木社群,全書呈現十足「颱灣性」。
一時遊過阿裏山的人很多,但傾聽過百年阿裏山的人絶少,這正是本書企圖彆開生麵的全新貢獻。
陳月霞傢族世居阿裏山,足跡踏遍全世界,她用二十二年的青春,傾聽、踏勘、紀錄,以大河小說的規模,細述阿裏山近百年來的物換星移,以及大時代下大小人物的血汗命運,堪作另一座「阿裏山博物館」,真正奠定「生命教育」的基調。
本書忠實紀錄瞭貫穿百年生活現場的語言文物,就像如實留存瞭從黑白照片到彩色Video的世紀腳印,齣入於1895~2014百二十年間,時代、族群、文物及其生活用語,語言活跳得像放山雞,有時連漢字也顯得招架不住,不但可進一步作成「有聲書」,更是十二年國教裏談「翻轉教室」的生鮮超市!
遊過阿裏山九到九十九歲的朋友,你真的到過阿裏山、聽過阿裏山的心跳嗎?
──鄭邦鎮教授(前國立颱灣文學館館長、颱南市教育局局長)
颱灣隻有一座山,足以展現這座島的完整風華,這座山也唯有在當地成長和長期守護的人,纔能內化齣璀璨的觀點,迴嚮這座山,轉齣尚未為人知的磅礡傳奇。
此山無二,陳月霞生長於斯,最適閤敘述百年來阿裏山人的故事。
──劉剋襄(作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