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具生活指南:时代感老件器物500选

古道具生活指南:时代感老件器物500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古道具
  • 老件
  • 器物
  • 生活
  • 收藏
  • 家居
  • 装饰
  • 怀旧
  • 复古
  • 时代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生活器物是唯一能跨越时代和语言的沟通媒介。」

  18位老灵魂店主透过独到的审美眼光,严选500件生活老器物,历史文化故事、收纳保养诀窍、世界市集店铺指南,从年代、国家、材质一一剖析各种设计元素,遍及欧美日亚、跨越世纪的集合,既然时光机还没发明,就用生活来营造!

  想像回到十九、二十世纪过生活,讲究的工艺设计,温润的时光色彩,用Wabi-Sabi的残破美学看见不完美的美,皮壳滞留于器物因此与众不同;优雅的法国有着nonsense趣味,德国粗犷刚硬严谨而俐落,日本传承工艺的细腻线条,印尼少数民族朴拙不对称木工看见素民纯真,1950s、1960s、1970s……、金属皮革木材,古道具的美定义于心中。

  • 收藏入门全解析

  涵括三位达人谈古物、古物的历史文化故事、收纳保养诀窍、世界市集店铺指南,从年代、国家、材质一一剖析各种设计元素,古物关键字、风格诠释,时间成就的独一无二,承载无数故事刻下的美丽痕迹,看见古物不同的美好。

  • 经典选物

  18位店主严选500件属于旧时代的美好生活器物,从台湾、日本、欧美到东南亚,从十九世纪 到二十世纪,打字机、珐琅壶、人台、煤油灯、唱盘、窗花、电影椅,散落在生活场景中。

  • 呈现示范

  居家生活场景分类,古物的实际运用,提供摆设参考。旧冰箱夹层安放书本增添一抹清新,法国保险箱厚实铸铁撬开铁门成为衣着们的坚实堡垒,落漆的深褐色高鼓替换绷紧的鼓皮为鲜花有着强烈映衬,用新视角让古物于当代重生。

名人推荐

  「第一眼看到它,就是似曾相识。」—找到魔椅 简铭甫
  「这里的东西不能被估价,决定于我心中的价值和意义。」—古道具Delicate Jin
  「脱掉别人眼光,只剩下自己,你会想用什么样的东西?」—达开想乐 Sophia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la vie编辑部


  推行设计不遗余力,设计是时尚、是知识、是生活、是娱乐。第一本设计理想生活的美学实践志,《La Vie》从消费者的需求与慾望出发,导引读者了解、欣赏进而懂得消费彰显个性的好设计,协助读者找到美感的体验、 酝酿自己的品味。

图书目录

Part1 达人谈古道具
1—1找到魔椅 「拾荒者」简铭甫与魔幻欧洲杂货
1—2古道具 Delicate 铁皮屋里的旧物新生命Jin的侘寂美学
1—3 达开想乐 返璞归真Sophia苏淑惠的南洋因缘

COLUMN 01 古物关键字

Part2 古道具选
18位店主严选500件属于旧时代的美好生活器物,从台湾、欧美、日本到东南亚,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打字机、珐瑯壶、人台、煤油灯、唱盘、窗花、电影椅,散落在生活场景中。

2—1阳台
花瓶、油灯、伞架、水桶、晒衣架、浇花器、工具、花园椅、窗花、梯子、菸具、木箱
经典代表_法国麦地奇花瓶&美国百年衣架

2—2客厅
沙发、吊灯、灯泡、煤油灯、电风扇、电话、开关、钟、唱盘、音响、留声机、收音机
经典代表_爱迪生滚筒留声机与蜡筒&美国乡村风沙发床

2—3餐厅
餐桌、杯盘餐具、玻璃瓶罐、烛台、开瓶器、火炉
经典代表_ Batak Dulang &Mason Jar

2—4主卧室
镜、人台、缝纫用品、衣帽台架、椅、保险箱、衣架、行李箱、熨斗
经典代表_美国古董铁行李柜&英国AINGER手摇缝纫机

2—5书房
书、文件柜、打字机、台灯、工作桌、文具、章印、铅字盘
经典代表_ Underwood古董打字机&Toshia中文打字机

2—6卧室
 桌钟、相机、手风琴、复古玩具、课桌椅、教具、仪器、玩偶、糖果、闹钟、雕塑
 经典代表_Envoy Line老课桌椅&1950 Oak Acorn糖果机

2—7厨房
冰箱、烤面包机、磅秤、勺子、锅具、烤箱、乳酪切、刨冰机、瓦斯炉、热水器、冰箱
经典代表_ Tappan瓦斯炉&古日治ICE手摇刨冰机

2—8卫浴
澡盆、肥皂盒、盥洗用具
经典代表_珐瑯幼童澡盆&古英国旅行组

2—9其他
军用品、医用品、电影椅、车牌、收银机、轮船具、飞机具、马术具、模具、农渔用具

COLUMN 02 古物时代

Part3 古道具旅行
Arkonaplatz——小而美的精致二手物市集
Mauer park 假日跳蚤市集——洋溢年轻活力的柏林地标
Sunbury Antiques Market——设计师口耳相传的伦敦古董市集
大江户古董市集——混血古物市集新旧世代齐聚
富冈八幡宫古董市集——围绕神社的日本传统古董市集
圣图恩跳蚤市场——欧洲最大的古董市集

COLUMN 03 古物美

Part4 20间世界古道具店铺
Homework——宛如博物馆的迷你魔幻空间
iwadaobao——一切从旅行开始,法式浪漫与台式务实共舞出灿烂火花
SWALLOW 燕子——艺术家念旧小屋 珍惜每一件被丢弃的老东西
Modpoly 摩登波丽——重视空间质感的欧洲老件工作室
鸟飞古物店——日式古旧奇幻风情
Vintage & Deco——随性适意的美式怀旧风格
达开想乐DECO COLLECT——大稻埕洋楼与印尼老件的交会
POINT NO.38——重返1900年代初期的纽约布鲁克林
impresstyle——风格多元,深具趣味的概念小店
找到魔椅——达人带路 一起发现欧风杂货之美
水无月——带有表情的时间故事痕迹
Belleville 264 Studio——工业感浓厚台欧老件
昨日 Yesterday Studio——感受时间流逝,设计师的秘密老素材
古道具Delicate——保留旧生活质地 展演细致脆弱美
Indigo——靛青色的慵懒古道具
Showroom26——自己的生活概念设计师
BRUNSWICK ANTIQUES——丰富奥妙的欧美古董宝库
旧美好.生活器物.古道具——纯净透明的古玻璃世界
LUMINANT—VI Studio——粗犷工业风与老台湾的细腻怀旧
Reborn Antique 古董杂货铺——欧洲浪漫生活的想像

COLUMN 04古物收藏保养

INDEX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古道具生活指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老物件并不一定是冰冷的收藏品,它们可以是充满温度的生活伙伴。书里严谨的编排和对细节的考究让我印象深刻。每一件器物的介绍都非常详尽,从材质、工艺到使用方式,再到它所处的历史背景,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器物“时代感”的捕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比如器物表面的划痕、使用过的痕迹,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了它们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这让我意识到,老物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稀有程度,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时间和故事。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一些建议,将一些具有历史感的器物融入我的居家空间。比如,我从一家古董店淘到了一只看起来很普通的木质托盘,书中正好有一页介绍了这类托盘在过去是如何被用来盛放餐具和茶点的。我把它放在客厅,摆上几本书和一盆绿植,瞬间就为空间增添了一份沉静而雅致的韵味。这种“借物抒情”的方式,让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创造。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导,它鼓励我们去发现日常中的美,去感受时间和历史的厚重。

评分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老物件”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它们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或者是一些有钱人才会玩的收藏品,没想到它竟然如此贴近生活,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直接灌输“你应该买什么,你应该怎么用”,而是通过展示500件精选的器物,让你自己去感受、去发现、去联想。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厨房用具的章节,那些年代久远的陶碗、铁锅,在作者的描述下,仿佛能听到它们在灶台边叮当作响,闻到饭菜的香气。我甚至能想象出,在那个没有精美包装的年代,人们是如何用这些朴实无华的器物,精心烹饪每一餐,用心对待每一份食物。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让我觉得非常温暖。而且,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老朋友在聊天,没有丝毫的架子,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读着读着,我开始反思自己快节奏的生活,是否忽略了太多简单而美好的事物。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让我放慢脚步,去欣赏那些被时间打磨过的痕迹,去感受那些蕴含在器物中的人情味。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设计和内容都极具匠心。500件精选的古道具,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食器、餐具,到照明、装饰,再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应有尽有。每件器物的图片都高清且富有质感,能清晰地展现出器物的细节和年代感。文字部分也写得相当到位,不是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娓娓道来。作者巧妙地将器物的历史、文化、工艺融入其中,让你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增长见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使用痕迹”的描述,那些被岁月摩挲得光滑的边角,那些微微的划痕,在作者笔下都成了器物的“勋章”,诉说着它们曾经的故事。这让我不再害怕器物上的“不完美”,反而觉得这些“不完美”才是它们独特魅力的来源。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生活美学辞典”,它教会我如何去发现美,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将这些充满历史感的老物件融入现代生活,为我的家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器物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活出质感和品味的书。

评分

这本书真是意外的惊喜!我本来只是随便翻翻,想着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古董摆设,没想到它竟然打开了我对“老物件”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只是简单的图鉴,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书里挑选的500件器物,每一件都带着岁月的痕迹,却又散发着独特的生活气息。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不仅仅是罗列器物的年代、材质和来历,更重要的是,他/她赋予了这些老物件灵魂。读着那些关于器物如何在某个时代被使用,承载了怎样的故事,我就仿佛能看到过去的生活场景。比如,书里介绍的一只铜制茶壶,文字描述了它如何在冬日里被用来温酒,它的铜绿就像是时光留下的印记,沉甸甸的,充满了故事。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器物背后人的细节,即使是模糊的描述,也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的过去。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家中那些被我视为“旧物”的东西,开始思考它们的历史,它们的故事,以及它们是否也可以被赋予新的“生活”。它不仅仅是关于“古道具”,更是关于“生活”本身,关于如何从过去汲取灵感,让现在的生活更加丰盈。这种体验是多么难得,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对生活美学有追求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人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位耐心而富有智慧的长者,娓娓道来,循循善诱。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那种沉静而复古的风格,瞬间就让我觉得它一定是个宝藏。翻开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500件精挑细选的器物,每一件都像一个独立的故事,等待着你去发掘。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她没有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讲解,而是用一种平等、亲切的语气,仿佛在和你分享自己发现的宝贝。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器物“残缺之美”的解读,那些裂纹、磨损,在作者的笔下,都变成了岁月的馈赠,充满了故事感和生命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有价值的老物件,不一定是因为它有多么昂贵或者稀有,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时光和情感。我按照书中的一些启发,开始留意身边那些被遗忘的老物件,尝试着去理解它们,去欣赏它们。比如,我看到邻居家的一个旧木箱,以前觉得它很碍眼,现在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它可能承载着一段家族的历史,或许可以被稍作改造,变成一个很有特色的储物家具。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器物”,更是关于“看见”和“连接”,它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更多可能性,也让我与过去建立了更深的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