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货币通览

先秦货币通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内容有三大部份: 一、「考据资料」二、「钱币资料」三、「相关图片资料」。

  其一「考据资料」: 引用历史文献及货币史资料,更引用近年来考古出土报告,各地钱币家发表文章、着述等。

  其二「钱币资料」: 尽量引用自己的收藏品,引用发表过了拓片、图像,转录于书中并註明来源处。历代新纪元的年号钱或重要稀少的钱币或待考证的钱币,皆标示年代、材质、规格、重量、备註等。并拍摄彩图加以放大刊出,其余钱币尽可能全部以一比一原尺寸大小彩色图片印出,此乃本书之特点。

  其三「相关图片资料」:「钱币」上的资料、相关遗址因年代久远,不可考或己荒芜,难以取得摄录,但本书以此为「志」,克服困难,在真迹难觅的部份也会撷取些有关连的、生动的、趣的,让冷冰冰的古钱增加另外的色彩及生命,此乃本书另一特色。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启祥


  1949 年生,台湾台北市人,
  从事专业摄影工作十五年。

  1990 年后热衷于古钱学研究

  曾获奖项:
  青溪文艺 金环奖
  时报周刊系列报导金瓯奖
  日本富士影展 金牌奖
  香港文艺协会 推荐作家

  着作:
  《七年、女人、我》
  《苗族纹饰》(辅仁大学织品服装系编. 本人负责摄影)
  《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本人负责摄影)

图书目录

序文………………………………………………………………004

贝币
各种不同材质的贝…………………………………………………010
包金铜贝……………………………………………………………012
贝饰…………………………………………………………………013
鬼脸钱……………………………………………………………020
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030
耸肩空首尖足布起源于「耒」……………………………………043
空首布铸造工艺的探讨……………………………………………049
三家分晋后的布币(尖足布)……………………………………053
类方足布及类圆足布………………………………………………068
圆足布………………………………………………………………070
三孔布………………………………………………………………072
方足布………………………………………………………………086
釿布今释……………………………………………………………105
多样的楚币…………………………………………………………124

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
针首刀………………………………………………………………144
尖首刀………………………………………………………………145
燕明刀………………………………………………………………151
博山刀………………………………………………………………154
直刀…………………………………………………………………156
齐大刀………………………………………………………………166

春秋战国时期的环钱
魏国圜钱……………………………………………………………180
赵国圜钱……………………………………………………………183
两周圜钱……………………………………………………………185
齐国圜钱……………………………………………………………186
燕国圜钱……………………………………………………………187
秦国圜钱……………………………………………………………190

秦的统一与「半两」6

图书序言



  余自幼嗜好历代古钱,可惜当时海崃两岸,互不往来,古钱来源缺少,第一手出土资料更是难觅,自己经济条件又不足,所以难有进展。九○年代却幸运的遇上两岸的开放,双方交流频繁,古钱源源不断进入台湾,资料多了,停滞多年的兴趣又油然生起,加上经济基础己俱备了,收藏蒐集成果一日千里,其狂热真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之势; 收藏之余,不仅获得乐趣,但也发觉海崃一隅的台湾「钱币学」存在许多早年失真错误的资料,以讹传讹,让后学的我,感到失望。例如: 台湾文津出版公司的中国货币史第90 页「两汉以铜铸币为主的货币制度……元鼎二年行「赤仄钱」以赤铜镶嵌郭。由于铸币技术的不断提高……」等语。「赤仄钱」以赤铜镶嵌郭,显然是以「赤仄」两字作字面解释,没有实物根据的论点。故心中萌出重新整理历代古钱的冲动,然而自认才疏学浅,迟迟不敢动笔,一年复一年,又虚晃了数年。偶一日,读梁启超文章敬业与乐业文中说:「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真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又「把许多胡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受此启示,下定决心,将自己所学──(摄影),加上自己所藏──(古钱)结合为一件「大事」来完成它。从上古的贝币开始至民国初年止,分几册完成,第一册书名定: 先秦货币通览。

  本书内容有三大部份: 一、「考据资料」二、「钱币资料」三、「相关图片资料」。

  其一「考据资料」: 引用历史文献及货币史资料,更引用近年来考古出土报告,各地钱币家发表文章、着述等。如: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文物考古及近代泉学家孙仲汇、黄钖全等先进之文章,另有中国各省市钱币学会刊物等等; 在文章中原文引述,并注释取得来源处及原作者大名,部份若为本人论点,此部份皆用「本人认为」或「拙见」或「笔者以为」等作为主观的论点。文章引用希望是最新资料、或己定论者,纵然尚有争议的论点更不放弃,因为历史文献会因新出土的资料不断翻新、修正,此乃文化上的进步,不必在意后学者的反驳;「理」是越辩越白,我们不仅有雅量接受批评,更欢迎有实物证据的指正。「钱币学」文章、书籍很多,只是太多人只辗转抄录前人作品,并未立新论或提出新证据,新主张。固然新论点常常因为新证据的不足、薄弱等等有所保留,但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乃是作学问的根本动力,宁可错纰,也不可拘泥,更不可只拾前人牙慧而自满。

  其二「钱币资料」: 尽量引用自己的收藏品,历代古钱浩翰如海,不可能集全; 无法蒐集的部份,引用发表过了拓片、图像,转录于书中并註明来源处。历代新纪元的年号钱或重要稀少的钱币或待考证的钱币,皆标示年代、材质、规格、重量、备註等。并拍摄彩图加以放大刊出,其余钱币尽可能全部以一比一原尺寸大小彩色图片印出,此乃本书之特点。

  其三「相关图片资料」:「钱币学」最深奥难懂的就是中国历史漫长、历代皇帝年号又多,造成考据之困难,无可避免的会频频引用历代文献资料,造成文章冗长,读来相当吃力,很多人、事、地、物,都要从字词间里去想像;想像力弱的人,或耐心较差的人,实在读来索然无味,兴趣减低,最多只是看看拓片,暸解一下自己手中藏品的珍稀和价值,满足一下佔有慾,这对「钱币学」的发展并无益处,也辜负了学者研究的苦心。「钱币」上的资料、相关遗址因年代久远,不可考或己荒芜,难以取得摄录,但本书以此为「志」,克服困难,在真迹难觅的部份也会撷取些有关连的、生动的、趣的,让冷冰冰的古钱增加另外的色彩及生命,此乃本书另一特色。笔者学浅、胆大「班门弄斧」作此着述,错误难免,尚望前辈、学者给予指正,不胜感激。

二O一四年五月于台北寓中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