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必会自然的迎向枯萎,
期许生命的终末,能够无须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尊严、安然的迎向人生的终点。
具统计,高达9成的人会是在痛苦中辞世,
但其实只要病患、亲属与医师,三方达成共识,
舍去不必要的延命医疗,就能在平稳中安然善终。 在苦痛中辞世的人,与能够平稳死的人究竟有什么分别?
.9成的人都盼望能平稳死,却只有1成的人办得到
.40年前的过去,在家中辞世乃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
.自己必须决定何时该停止延命医疗!
.家人是否能「等待」平稳死的到来!
.自由活动对人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尊严!
.审慎判断究竟该积极治疗、或是维持现状!
.你了解平稳死与安乐死之间的不同吗?
本书特色 ‧带你认识何谓平稳死的概念,延命医疗才是正确的吗?与安乐死又有何不同?
‧分析病患、亲属与医师三者的立场,并如何透过三方的共识,选择自己想要的终末照护
‧除了针对长者的终末照护外,也让青壮年读者认识生命最后的课题
在你我週遭,一定都曾听闻过重病住院已久的亲友,最后是在加护病房或是唿吸照护室中急救无效而过世。离去时,全身插满了管线、四肢肌肉萎缩、连最后想说的话都来不及开口。却也偶能在媒体上瞥见高龄长者在家中的睡梦里安然与世长辞的新闻。若明天就是人生的最后一天,何种才是你所期望的结局呢?
许多网友会在名人骤逝的新闻中写下「R.I.P.」Rest in peace愿死者安息的留言,但却更希望是在生命渐渐消逝的过程是短暂、平静、毫无痛苦的。这也正是本书作者.长尾和宏一直致力推广的概念「平稳死」,只要找回医疗自主的权力,舍去不必要且痛苦的延命医疗行为,在自己、亲人以及与医师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后,选择自己所期许的临终照护,直到最后都能开怀大笑、想吃就吃,自然平静的安然辞世。
面对死亡的课题,不只高龄银发族需要即刻关注,而是身为青壮年的男女都必须修习的生命学程。借由认识「平稳死」概念,减轻週遭长辈步向人生终点前的医疗折磨,也让自己先了解到,生命的最后一哩路,其实可以尊严、平静的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