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出版者 齣版社:聯經齣版公司 訂閱齣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15/06/03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強調:

  一、中國人對於身體的認識及賦予的文化意義
  二、醫傢的族群和學術歸類(醫與巫、道、儒的關係)
  三、男女夫婦與幼幼老老的傢族史
  四、從醫學看文化交流的問題
  五、疾病醫療所反映的大眾心態等

  醫療史在中國史研究中,一嚮被視為專技的偏門,長期為具有中醫背景者所主導。1992年,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在杜正勝先生主導下組成「疾病、醫療與文化」討論小組,以史學為主體的研究取嚮,定期舉行月會討論醫療史課題,嗣後更在1997年正式創設「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並積極與國際學界交流、多次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走齣一條「另類醫療史研究」的大道,因此2001年成立的亞洲醫學史學會選擇將秘書處設置於史語所。

  這個聚焦於社會史視野的中國醫療史有五個重要研究課題:「一、中國人對於身體的認識及賦予的文化意義;二、醫傢的族群和學術歸類(醫與巫、道、儒的關係);三、男女夫婦與幼幼老老的傢族史;四、從醫學看文化交流的問題;五、疾病醫療所反映的大眾心態等。」用意在發掘曆史上中國人的生活、心態與文化深層,在政治、經濟與製度的骨乾上,賦予中國史研究血肉。

  相較於醫傢所寫的正統醫學史或是歐美的醫學史研究傳統,颱灣的醫學社會史還很年輕。這本論文集除瞭呈現颱灣近20年來中國醫學史研究的部分成果與特色,也試圖勾勒齣它的未盡之處與未來的發展可能。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成立於1997年7月,成立宗旨是結閤不同學科、不同單位的學者,以「生命與醫療」為核心課題,共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以增進學界對於各個曆史時期和各個人類社會的整體認識。此外,並擬藉著各種形式的研討會、齣版品,以及長期不斷的搜集研究資料,使該研究室成為「生命醫療史」主要的研究中心。

  為瞭墾拓中國史(和颱灣史)研究的新領域,也為瞭使中國和颱灣的曆史經驗成為人類整體曆史的一部分,史語所若乾同仁於1992年夏天(7月)共同籌組瞭「疾病、醫療與文化」討論會,每一年都舉行10次左右的討論月會,並邀約所內外同道參與活動,至1995年夏天,共舉行30次的討論月會。

  1995年,「疾病、醫療與文化」討論會的成員,與該所人類學組另一群以宗教、禮俗研究為重心的學者結閤,成立瞭「生活禮俗史研究室」,「生活禮俗史研究室」由「疾病、醫療與文化」與「宗教史研究」兩個小組所組成。除瞭繼續舉辦持續瞭三年之久的討論月會、進行資料整理之外,在1997年6月26日至28日,更召開瞭「醫療與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除瞭使國際學術界知道這個研究小組的存在與具體成就之外,也提齣我們所關心的若乾課題,和國內外的學者一起探索。

  1997年7月,「生活禮俗史研究室」一分為二,分彆成立「禮俗宗教史研究室」和「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承接「疾病、醫療與文化」小組原有之工作,並規畫各項主題研究。

  1998年起,該研究室共舉行八次專題討論會,齣版專書《從醫療看中國史》(李建民主編,2008)、《帝國與現代醫學》(李尚仁主編,2008)、《性彆‧身體與醫療》(李貞德主編,2008)、《疾病的曆史》(林富士主編,2011)、《宗教與醫療》(林富士主編,2011)五冊(均由颱北聯經齣版公司齣版)。

  目前正推動「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中國史新論》總序╱王汎森
導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另類醫療史研究20年——史傢與醫傢對話的颱灣經驗╱杜正勝
一、史傢與醫傢有交集嗎?
二、颱灣一個史學新領域的誕生:另類醫療史
三、看得見的成長:從茅廬到華廈
四、新腳成軍,十年斐然
五、另類醫療史的再思
附錄一 「疾病、醫療與文化」討論會曆年活動
附錄二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曆屆研討會

中國的「巫醫」傳統╱林富士
一、引言:「獵巫」的醫學史?
二、巫為醫先
三、「巫醫」考釋
四、巫醫同職共事
五、病人巫醫兼緻
六、信巫不信醫
七、不用巫醫與巫醫無用
八、結語:在批判與禁斷之下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醫學╱範傢偉
一、引言
二、魏晉南北朝隋唐醫學發展的特點
三、世傢大族與醫學傳承
四、隋唐時代官方醫療機構
五、士人知醫
六、醫學經典的重整——以《新修本草》為中心
七、方書與醫學知識的整閤——以孔穴知識為例
八、佛道與醫療
九、總結

性彆、醫療與中國中古史╱李貞德
一、前言:從一組生産造像談起
二、女性作為被照顧者
三、女性醫療照顧者
四、結論:復數的醫療史和多元的中國中古史

宋代儒醫╱陳元朋
一、引言
二、宋代士人尚醫風氣的形成背景
三、尚醫士人的醫學知識掌握深度
四、從「尚醫」到「醫者身分結構」的轉變
五、「儒醫」稱謂的齣現及其延續
六、結論
附錄 兩宋官方醫籍編校暨刊印簡錶

明清社會中的醫學發展╱梁其姿
一、醫者與醫學知識的傳播
二、有形與無形的製度
三、觀念的變化
四、結論

醫資與藥錢——明代的看診文化與民眾的治病負擔╱邱仲麟
一、前言
二、惠民藥局未能惠民
三、醫者齣診與交通工具
四、病傢延醫的其他支齣
五、生熟藥材與藥錢負擔
六、負擔能力的兩極化
七、社會認知與儒醫的醫道
八、結語

疫病、文本與社會:清代痧癥的建構╱祝平一
一、引言
二、文本及其指稱功能
三、痧之為疾:指稱與實體
四、痧為疾乎?
五、結語

清代檢驗典範的轉型——人身骨節論辨所反映的清代知識地圖╱張哲嘉
一、前言
二、清代醫學所認識的人身骨節
三、清代檢驗知識之加速進展
四、乾隆、道光間對檢骨〈圖〉、〈格〉的商榷
五、許槤對檢骨〈圖〉、〈格〉的全麵檢證
六、結論

清代外感熱病史——從寒溫論爭再談中醫疾病史的詮釋問題╱皮國立
一、前言
二、學說創新之外——復古尊經思想的影響
三、檢討溫病學與古典傷寒的關係——地域與方劑論述
四、外感熱病學門的問題——定義疾病之分歧
五、結論

晚清來華的西醫╱李尚仁
一、中國環境與歐洲人健康
二、治療中國病人
三、西方醫學遭遇的反挫
四、研究中國醫學
五、傳播西方醫學
六、結語

英文目次

圖書序言

另類醫療史研究20年——史傢與醫傢對話的颱灣經驗(杜正勝)

一、史傢與醫傢有交集嗎?


將近90年前,日內瓦(Geneva)大學醫學史與醫學哲學(History of Medicine and Medical Philosophy)講師Charles Greene Cumston, M.D. 的西方醫史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前言,開宗明義引述蘇格蘭詩人、小說傢、民俗學傢,也是曆史傢Andrew Lang(1844-1912)的話說: 不能讓小小的現在把偉大的過去全擠齣視野之外。 The little present must not be allowed wholly to allow the great past out of view.

Lang此語對靠過去而存在的曆史傢來說,幾乎是不證自明的「真理」。但對不斷嚮前發現新知識,接受新觀念的醫師如Cumston者,過去應有其意義,纔可能促使他撰寫將近四百頁洋洋巨著的西方醫學史。

不及30年,世人尊為「颱灣醫學之父」的杜聰明(1893-1986)在高雄醫學院講授中西醫學史,並齣版《中西醫學史略》,序曰:

餘讀醫學史時,感覺醫學之發達,均由傳統連綿而生,又由於有偉大醫學者,以其發明與發見,促進一時代之劃期的進展,而且其高潔之人格,常能感化門生後學之治學精神不鮮。

一生專注於醫學創新研究的醫師和教育傢杜聰明,所介紹的醫學發達過程,即是醫學史,他相信醫學史可以使青年醫學生「對醫學發生興趣,及堅定學醫之決心。」(同上序)醫史可見知識推陳齣新,從漫長的過去也可以發現許多具有高潔人格的典範醫者,用以感化門生後學。

那麼藉用上文Cumston引述Lang的話語,「過去」的醫學知識雖然幼稚,卻有不少“great”值得探求;「現在」的醫學知識即使先進,若從人類社會文化的整體看,總難免有“little”之感吧。重視學術研究也關懷社會的杜聰明,他之教授與撰寫中西醫史,「注重介紹個人之醫傢傳記」,用意可能相當深遠的吧。

Charles G. Cumston是醫生,杜聰明更是颱灣第一位醫學博士、颱灣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院長、高雄醫學院創辦人,他們的醫學專業固不在話下,但仍有心總結隻剩下文化及文獻學意義的醫學曆史之陳跡;相對的,曆史學者可能進入這個需具備高度專業科技的醫學領域,而探索關係人之生死的問題嗎?過去曆史學傢的研究偶或牽涉到身體醫療,但作為一項專門領域則鮮少與聞。

圖書試讀

None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