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新论:医疗史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中国史新论:医疗史分册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5/06/03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0-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中国史新论:医疗史分册》强调:

  一、中国人对于身体的认识及赋予的文化意义
  二、医家的族群和学术归类(医与巫、道、儒的关系)
  三、男女夫妇与幼幼老老的家族史
  四、从医学看文化交流的问题
  五、疾病医疗所反映的大众心态等

  医疗史在中国史研究中,一向被视为专技的偏门,长期为具有中医背景者所主导。1992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杜正胜先生主导下组成「疾病、医疗与文化」讨论小组,以史学为主体的研究取向,定期举行月会讨论医疗史课题,嗣后更在1997年正式创设「生命医疗史研究室」,并积极与国际学界交流、多次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走出一条「另类医疗史研究」的大道,因此2001年成立的亚洲医学史学会选择将秘书处设置于史语所。

  这个聚焦于社会史视野的中国医疗史有五个重要研究课题:「一、中国人对于身体的认识及赋予的文化意义;二、医家的族群和学术归类(医与巫、道、儒的关系);三、男女夫妇与幼幼老老的家族史;四、从医学看文化交流的问题;五、疾病医疗所反映的大众心态等。」用意在发掘历史上中国人的生活、心态与文化深层,在政治、经济与制度的骨干上,赋予中国史研究血肉。

  相较于医家所写的正统医学史或是欧美的医学史研究传统,台湾的医学社会史还很年轻。这本论文集除了呈现台湾近20年来中国医学史研究的部分成果与特色,也试图勾勒出它的未尽之处与未来的发展可能。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生命医疗史研究室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生命医疗史研究室成立于1997年7月,成立宗旨是结合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学者,以「生命与医疗」为核心课题,共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以增进学界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人类社会的整体认识。此外,并拟借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出版品,以及长期不断的搜集研究资料,使该研究室成为「生命医疗史」主要的研究中心。

  为了垦拓中国史(和台湾史)研究的新领域,也为了使中国和台湾的历史经验成为人类整体历史的一部分,史语所若干同仁于1992年夏天(7月)共同筹组了「疾病、医疗与文化」讨论会,每一年都举行10次左右的讨论月会,并邀约所内外同道参与活动,至1995年夏天,共举行30次的讨论月会。

  1995年,「疾病、医疗与文化」讨论会的成员,与该所人类学组另一群以宗教、礼俗研究为重心的学者结合,成立了「生活礼俗史研究室」,「生活礼俗史研究室」由「疾病、医疗与文化」与「宗教史研究」两个小组所组成。除了继续举办持续了三年之久的讨论月会、进行资料整理之外,在1997年6月26日至28日,更召开了「医疗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除了使国际学术界知道这个研究小组的存在与具体成就之外,也提出我们所关心的若干课题,和国内外的学者一起探索。

  1997年7月,「生活礼俗史研究室」一分为二,分别成立「礼俗宗教史研究室」和「生命医疗史研究室」。「生命医疗史研究室」承接「疾病、医疗与文化」小组原有之工作,并规画各项主题研究。

  1998年起,该研究室共举行八次专题讨论会,出版专书《从医疗看中国史》(李建民主编,2008)、《帝国与现代医学》(李尚仁主编,2008)、《性别‧身体与医疗》(李贞德主编,2008)、《疾病的历史》(林富士主编,2011)、《宗教与医疗》(林富士主编,2011)五册(均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

  目前正推动「医疗的物质文化」先期计画。
中国史新论:医疗史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中国史新论》总序╱王汎森
导言╱生命医疗史研究室

另类医疗史研究20年——史家与医家对话的台湾经验╱杜正胜
一、史家与医家有交集吗?
二、台湾一个史学新领域的诞生:另类医疗史
三、看得见的成长:从茅庐到华厦
四、新脚成军,十年斐然
五、另类医疗史的再思
附录一 「疾病、医疗与文化」讨论会历年活动
附录二 「生命医疗史研究室」历届研讨会

中国的「巫医」传统╱林富士
一、引言:「猎巫」的医学史?
二、巫为医先
三、「巫医」考释
四、巫医同职共事
五、病人巫医兼致
六、信巫不信医
七、不用巫医与巫医无用
八、结语:在批判与禁断之下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医学╱范家伟
一、引言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医学发展的特点
三、世家大族与医学传承
四、隋唐时代官方医疗机构
五、士人知医
六、医学经典的重整——以《新修本草》为中心
七、方书与医学知识的整合——以孔穴知识为例
八、佛道与医疗
九、总结

性别、医疗与中国中古史╱李贞德
一、前言:从一组生产造像谈起
二、女性作为被照顾者
三、女性医疗照顾者
四、结论:复数的医疗史和多元的中国中古史

宋代儒医╱陈元朋
一、引言
二、宋代士人尚医风气的形成背景
三、尚医士人的医学知识掌握深度
四、从「尚医」到「医者身分结构」的转变
五、「儒医」称谓的出现及其延续
六、结论
附录 两宋官方医籍编校暨刊印简表

明清社会中的医学发展╱梁其姿
一、医者与医学知识的传播
二、有形与无形的制度
三、观念的变化
四、结论

医资与药钱——明代的看诊文化与民众的治病负担╱邱仲麟
一、前言
二、惠民药局未能惠民
三、医者出诊与交通工具
四、病家延医的其他支出
五、生熟药材与药钱负担
六、负担能力的两极化
七、社会认知与儒医的医道
八、结语

疫病、文本与社会:清代痧症的建构╱祝平一
一、引言
二、文本及其指称功能
三、痧之为疾:指称与实体
四、痧为疾乎?
五、结语

清代检验典范的转型——人身骨节论辨所反映的清代知识地图╱张哲嘉
一、前言
二、清代医学所认识的人身骨节
三、清代检验知识之加速进展
四、干隆、道光间对检骨〈图〉、〈格〉的商榷
五、许槤对检骨〈图〉、〈格〉的全面检证
六、结论

清代外感热病史——从寒温论争再谈中医疾病史的诠释问题╱皮国立
一、前言
二、学说创新之外——复古尊经思想的影响
三、检讨温病学与古典伤寒的关系——地域与方剂论述
四、外感热病学门的问题——定义疾病之分歧
五、结论

晚清来华的西医╱李尚仁
一、中国环境与欧洲人健康
二、治疗中国病人
三、西方医学遭遇的反挫
四、研究中国医学
五、传播西方医学
六、结语

英文目次

图书序言

另类医疗史研究20年——史家与医家对话的台湾经验(杜正胜)

一、史家与医家有交集吗?


将近90年前,日内瓦(Geneva)大学医学史与医学哲学(History of Medicine and Medical Philosophy)讲师Charles Greene Cumston, M.D. 的西方医史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前言,开宗明义引述苏格兰诗人、小说家、民俗学家,也是历史家Andrew Lang(1844-1912)的话说: 不能让小小的现在把伟大的过去全挤出视野之外。 The little present must not be allowed wholly to allow the great past out of view.

Lang此语对靠过去而存在的历史家来说,几乎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但对不断向前发现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的医师如Cumston者,过去应有其意义,才可能促使他撰写将近四百页洋洋巨着的西方医学史。

不及30年,世人尊为「台湾医学之父」的杜聪明(1893-1986)在高雄医学院讲授中西医学史,并出版《中西医学史略》,序曰:

余读医学史时,感觉医学之发达,均由传统连绵而生,又由于有伟大医学者,以其发明与发见,促进一时代之划期的进展,而且其高洁之人格,常能感化门生后学之治学精神不鲜。

一生专注于医学创新研究的医师和教育家杜聪明,所介绍的医学发达过程,即是医学史,他相信医学史可以使青年医学生「对医学发生兴趣,及坚定学医之决心。」(同上序)医史可见知识推陈出新,从漫长的过去也可以发现许多具有高洁人格的典范医者,用以感化门生后学。

那么借用上文Cumston引述Lang的话语,「过去」的医学知识虽然幼稚,却有不少“great”值得探求;「现在」的医学知识即使先进,若从人类社会文化的整体看,总难免有“little”之感吧。重视学术研究也关怀社会的杜聪明,他之教授与撰写中西医史,「注重介绍个人之医家传记」,用意可能相当深远的吧。

Charles G. Cumston是医生,杜聪明更是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台湾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院长、高雄医学院创办人,他们的医学专业固不在话下,但仍有心总结只剩下文化及文献学意义的医学历史之陈迹;相对的,历史学者可能进入这个需具备高度专业科技的医学领域,而探索关系人之生死的问题吗?过去历史学家的研究偶或牵涉到身体医疗,但作为一项专门领域则鲜少与闻。

图书试读

None

中国史新论:医疗史分册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史新论:医疗史分册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史新论:医疗史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史新论:医疗史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