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转向」是一项当代哲学正在进行中的宏大计画,
此一计画试图赋予「理由」概念在规范性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用以说明那些难以掌握、却非常根本的哲学命题。
本书为国内十位优秀的哲学工作者,针对实践哲学领域的核心概念──「规范性」,历经三年的阅读、反思、讨论与辩诘的成果。
「规范性」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就存有的层次而言,它是任何对我们具有客观约束力(相对于物理或心理约束力而言)之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就理解的层次而言,我们在心理上受到拘束,觉得非如此不可、不得不然的经验,亦即「规范性经验」,是我们习得「规范性」概念的主观条件;就表达的层次而言,我们则是借由「应该」或「必须」等语词来陈述规范性的存在。目前可信的科学理论无法说明规范性如何从物质世界的变化、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模式中产生,但「规范性」概念却是不可或缺,因为我们习于以规范性的强弱来定位各项价值之间的优先秩序,一旦放弃「规范性」概念,价值只剩下了名称,我们便难以知其何以值得重视。对规范性进行彻底的研究,有助于釐清、深化我们对于价值的理解。
本书〈导论〉为规范性研究的理由转向,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和辩护,其他各篇则分别针对道德、理性、真理、法律之规范性问题,理由之结构,理由论与行动理论之关系,以及美国哲学家柯思嘉的规范性理论,提出了原创性的分析和诠释,为规范性研究在华文世界树立了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