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口纷杂预言纸书末日,她,就这样开了一家书店。
台湾文坛迷人的风景,在此不断、不断上演……
永乐座是一九二○年代大稻埕知名的剧院,现早已被拆除,一砖一瓦也不剩。近百年后,二○一一年七月三十日,盛夏的週末夜,鬼门开的前一晚,「永楽座」书店降生在泰顺街一处地下室,生肖兔,狮子座。
一间不只是书店的书店于焉诞生。在这里,有人收书卖书、有人读书谈书,所有人,都爱书。爱书人和书的生命也都如戏;在「永楽座」舞台上,他们成为永远的主角。台湾文坛最迷人的风景,就在这里不断、不断上演……
「书店还在的时候,我会尽一切的努力。书店关门,我就走。我始终希望自己这么洒脱。」石芳瑜的「永楽座」风风火火地来,或许也会和纸本书一起、像当年的剧院在时代洪流中消失。但在我们都能放下对书的眷恋、洒脱之前,你一定要认识近年来文坛中最重要的风景:「永楽座」。
李维菁、高翊峰、许悔之、刘克襄、吴明益、陈雨航、鸿鸿、陈列……那些你爱的作家们,都曾在这里驻足。那些你还没爱上的,也或许正在「永楽座」里奋斗、挣扎,为人生中第一场新书分享会手心冒汗。你或许可与大作家一亲芳泽,也能找到书柜里下一个新欢。
「永楽座」魔力:下一秒,会遇到哪本书、哪个人,进入什么样的世界,都是未知。
作为人与书交会、偶遇的场所,书店一直具有吸引人们在其中探索、思考、沉淀的魅力。而二手书店更可说是让辗转漂流的书籍,与知音读者再次邂逅、彰显人与书偶然相遇的光芒与价值之所在。但是一间二手书店究竟是如何开始的?这些二手书究竟是从哪里来,又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与来历?二手书店又是如何借由书,串联起人与人之间微妙的缘分?「永楽座」书店的主人石芳瑜,将书店从无到有一路走来的经验点滴化为文字,让更多的读者能一窥人与书背后的故事。
名人推荐 果子离(作家)
阿 盛(作家)
许悔之(有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总编辑)
陈夏民(逗点文创结社总编辑)
张铁志(文化评论人)
詹正德(有河Book书店负责人)
刘克襄(作家)
蔡汉忠(草祭二手书店负责人)
他们都在「永楽座」,等你发掘这间「不只是书店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