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紅朝淘寶軼事,
這些權傾一時的人物如何成為大收藏傢。
1949年中共建國後,又曆經瞭文革抄傢的整肅之風,曆朝曆代許多珍貴的文物在政治動盪之中星散四處。然而,中共權貴一嚮有巧取豪奪的特權,國寶文物成瞭紅朝新貴爭相競逐的標的。
身為國傢領導人,毛澤東可說是以史治國,他喜讀綫裝書,雖然從不逛書店,卻有近十萬冊的藏書,《二十四史》、《資治通鑑》這兩部大書是他生平最愛;毛也喜歡詩詞書法,收藏曆代碑帖三韆多冊,其中不乏珍稀拓本。晚年則偏愛王羲之、懷素的草書,曾臨摩研習各傢之長,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字是性格的寫照,他以自我為中心,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毛體書法和所禦用的毛瓷,如今在拍賣會上已是天價。1972年,毛澤東曾在中南海的書房會見美國總統尼剋森,但是毛的私人醫生李誌綏,卻從沒進過這間名聞遐邇的書庫,讓人不禁想一窺那充滿神秘氛圍的藏書庫。
周恩來擅長搞文物外交,是個懂文物卻不收藏一件文物的大收藏傢。他曾經開過古玩店為地下工作作為掩護,中共建國後又大手筆收購許多頂級文物。周恩來為人謹慎,他懂得文物的價值,搶救文物卻不藏私,境界不同一般。林彪、粟裕是為中共打天下的大將,都喜歡兵書、地圖和手槍,文革時林彪竄紅成為毛的接班人,因其精研曆史,收藏無數的珍貴文物,也從故宮「藉走」許多珍品 。江青則在文革時藉其權勢掠奪文物,將大量電影拷貝和珍稀版本書籍古玩據為己有,算是紅朝另類收藏傢;而林彪的女人葉群,精明貪婪,也與江青一樣掠奪瞭不少珍品。田傢英、鄧拓和康生都有很好的文史學養和書畫造詣,對於文物鑑賞有專業級的鑑彆力和一股癡迷的執愛,他們的收藏也都達到難以追攀的高峰。
本書首度揭露中共開國領袖、將帥、文膽的文物收藏,作者以其曆史專業和藏傢背景,將紅朝開國巨頭與鍾愛之文物綴聯成書,追溯這些國寶文物背後的傳奇。元稹詩雲:「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且看楊中美細說紅朝軼事,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弄潮兒成為頂級大藏傢的淘寶祕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