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戲院搜記.歲月鈎沉

香港戲院搜記.歲月鈎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放映業的風雲歲月,變色重現!

  香港放映業的曆史,來到今天已是逾百年的曆程。

  走過草創時期的驚喜時刻,經過淪陷期的黑暗日子,踏進影業蓬勃期的黃金歲月,最終,大戲院無可避免在曆史洪流上湮沒……。

  曆來開開閤閤的戲院數目眾多,逾百年的報刊,浩瀚如海洋;作者鈎沉相關材料,嘗試追溯業界的舊軼事,展示香港戲院的蛻變曆程。

  另有專文述說戰前啓業的數間戲院,包括利舞颱、普慶、油麻地、高陞等,部分一直營業至七、八十年代,覆蓋本地戲院發展曆程的重要部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夏柏


  生於澳門,在當地完成中學教育後,前往香港升學。大專畢業後,留居香港,曾任職電視颱戲劇組編劇,後轉職報刊編採工作,先後擔任記者、編輯;近年亦曾從事環保網站編輯及地區可持續發展計劃的推廣工作。現職自由身記者,從事採訪及撰稿。曾齣版作品:《澳門跳接》、《憶記戲院記憶》、《理想不再遙遠》、《看雜誌:1980s-1990s紀事》、《澳門戲院誌》及《光影戲遊》。

圖書目錄

寫在前
 
第一部分:戲院蛻變搜記
驚喜交集︰早年觀賞電影二三事
暗黑亮光:淪陷期的戲院運作
南北奏鳴︰戰後國粵語片院綫發展
走嚮摩登︰八十年代香港戲院演變
 
第二部分:戰前戲院搜記
九如坊新戲院:舞颱光影
新世界到恆星:滄桑60年
素描利舞颱︰糅閤中西之美
普慶戲院:從第一代說起
挖掘油麻地戲院:僅存的戰前戲院
北河戲院:易燃菲林釀大火災
高陞戲院:鑼鼓戲園到左派戲院
 
附錄:百年戲院選萃(1900-2000)

圖書序言

第一部分:戲院蛻變搜記
 
驚喜交集︰早年觀賞電影二三事
   
二十年代的香港,中區的市民見多識廣,處變不驚,其他地區者,摩登程度有限,若從未接觸過電影,霎時處身漆黑環境,麵嚮躍動的影像,心生害怕亦不足為奇。
 
本文所指的「早年」,約指上世紀二十年代中,當時觀賞電影已成為新興娛樂,但仍未普及為市民日常參與的活動。對於活動影像在銀幕上「真的一樣」動起來,有人好奇,有人享受,亦有人恐慌。今天,進戲院看電影已屬尋常事,迴望當年,既有相似處,亦有迥異的地方。
 
帶位和座號
   
香港政府檔案處曆史檔案館收藏、攝於1909年的一張太平戲院內觀照片,顯示院內座位屬可移動的靠背椅。究竟當時戲院是否普遍安排這種散置的座椅?有沒有編號?要不要帶位員引領?1927年3月,薛覺先演齣的新片《浪蝶》在九如坊新戲院公映。有作者寫下影評,記述他和同事梁先生結伴觀影的經曆,提及進入放映廳時的情景:
    
到瞭新戲院,影戲已開演瞭十分鍾許,入門黑漆漆一團,看不齣座位,左邊滿瞭人,右邊又滿瞭座,且十之七八是女性,更令我們不便。我們在當中進齣道上,徘徊瞭數次,覓不得座位,梁先生喚那個執電筒帶路的,找二個座位,他仍懶洋洋的坐著不動,隻將電筒一射,謂:「座位隨處都是,你去找好瞭。」他不知執著電筒乾什麼,戲院裏大概請他執電筒閱電影,而未附帶著招領閱客的職務罷。
 
上文活現當時戲院運作的概略,包括映廳內有手執電筒的職員,負責「招領閱客」。新戲院設包廂、散廂、超等、頭等及二等共5個座區,這段文字沒說明作者買瞭哪區的票,但看來不設畫位,座位毋須編號,他們要自行在漆黑中摸索。場內男女觀眾雖然同坐,但在暗黑中碰撞,仍須避忌。
   
文中雖用上「那個執電筒帶路的」,但「帶位」一詞當時已被採用。1928年一篇題為〈帶街與帶位〉的文章便指齣:「帶位者何?茶樓中引人入座者也……帶位一職,本非茶樓所獨有,戲院及影畫戲院均有之。」惟該文作者指戲院帶位的工作性質並無特殊,沒有細論。當時戲院寥寥可數,任「帶位」者數量有限,大概這是作者認為無甚可談的原因。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