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萧红以独创性的「回忆式」文体写出她最成功的作品;
两年后,她就告别了人世。
而一代代的人,却永远记得她,永远一再读着她的《唿兰河传》。
后花园。东二道街。豆腐店。染布坊。扎彩铺。卖豆芽菜的王寡妇。胡家的小团圆媳妇。贪吃麻花的小姊弟。跳大神。娘娘庙大会。盂兰会。野台子戏。马儿。狗儿。花儿。以及最亲爱的祖父──
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茅盾
◎ 唿兰河传 以一位早慧的小女孩视角,直面儿时点滴,却又有着她历经世态炎凉的体悟──宛如一阕婉约的诗,细腻地吟咏出人们的宿命及对于宿命的反抗,轻快而萧索,百味杂陈而回味无穷──
于是终能明白,关于故乡,萧红如斯情深。
◎ 后花园 后花园里,花朵日日开,磨官冯二成子日日餵着他的小驴。
这是个哀婉的人生悲剧:邻家女孩清脆青春的笑声打动了磨官的心,于是这个来自乡村的老实男人便开始了一场无望的单恋──女孩终究出嫁,磨官心酸难抑,在流水般冰冷的秋夜与寡妇结了婚,又妻儿俱亡……人生大梦,空虚中竟包含如此多的悲伤。
◎ 北中国 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中国飘零之际,萧红惦记着参军的弟弟与家人,怀着满腹担忧与家国情怀,提笔写下《北中国》。
这是一首悲歌,唱着生命将逝、唱着思乡之情,借着文中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惊惧焦虑,上演了一场以家国为主题的家族悲剧。
◎ 小城三月 终其一生,萧红都谈着悲伤的恋爱。
《小城三月》演绎了一个时代的爱情:悄悄爱慕着男人的美丽少女,偷偷期盼一份在封建社会中,求而不得的感情。
女性凄切的低吟,春日美景,爱情则柔肠寸断。
◎ 手 一个染匠的女儿,满怀期待地来到城里读书,却因为一双因为染布导致漆黑粗糙的手而饱受歧视、欺侮──「努力工作」竟让她背负了洗刷不掉的耻辱,女孩只好黯然地走出校门……
◎ 牛车上 牛车走过乡间,辗轧出无数人间悲喜。
萧红娓娓讲述一个家破人亡的凄楚故事,控诉了军阀的冷血残酷,揭示出底层人民生活悲剧的根源,悲凉彻骨。
◎ 祖父死了的时候 「我懂得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兇残的人了。」
萧红自小与祖父舐犊情深,没有祖父,对年幼的萧红而言,就没有宽恕和爱。本篇散文真实地描述与祖父之间的回忆,以及伴随而来的迷惘与殇恸……
本书特色 收录《唿兰河传》及萧红以东北故乡为背景写作而成的数篇小说,另特别收录散文〈祖父死了的时候〉。
名人推荐 崔舜华/导读
蔡登山/专文
曹疏影/推荐
● 蔡登山: 萧红用她那忧郁的大眼睛,凝视着她的故乡人民「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她那浓烈的思乡念土之情是充溢在字里行间的——北国浓厚的黑土地,那里浸透了现实的和历史积淀深层的苦难……萧红是清醒的,清醒是一种更为清晰地对直达精神中心的创痛的感知,犹如夜伤的疼痛……
● 崔舜华: 萧红将日常秩序中的失序风景写进她的城里,夹叙各种生与各种死,像在灰青袍子上绣一翎翎金孔雀,甜蜜唏嘘。……拚命地把自己从现实贫困、战火威胁与病痛包围中、一层一层剥开、挣脱、宛若赤裸,只留下未识人事时、生命初始岁月里那一点干净与温暖,一点有幸未蒙损耗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