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
是电影《2046》,
也是香港最重要作家刘以鬯的《酒徒》。
《酒徒》最早在1962年连载于《星岛晚报》,隔年于香港集结成书出版。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之后激发导演王家卫拍成着名电影《2046》。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分成四十三章节,最长的约一万字,最短的仅有十二字。作者描述这是「写一个因处于苦闷时代而心智不十分平衡的知识分子怎样用自我虐待的方式去求取继续生存」的故事,背景是1950至1960年代的香港。
主角老刘是一职业作家,虽满腹理想壮志,却受时下所困;一心想要撰写严肃、前卫的文学,并支持好友在艰难的环境中出版《前卫文学》刊物,却遭遇自己的剧本创作被瓢窃,平日靠大众流行的武侠小说、甚至色情小说的稿费煳口。内心无法认同自己迎合大众、为了生存而成为写稿机器,更因理想难以实践,诸多的生活痛苦下,借酒浇愁,却在酒醒后对世界更加厌恶。
意识流的书写,深刻细腻的描绘出角色的痛苦心境和纠结难耐,如同醉意让人放大自身的所有感觉;此外,更能借小说看到作者对时代的批评、文学的评论;如电影蒙太奇(Montage)的手法,不着重在在明确的故事发展,最后却能在片段零碎的情感中,读到一个时代的氛围、一个产业的艰难。
这部被选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二十世纪香港小说百强」等各种书单的着名经典,曾于1979年在台湾远景出版社出版,之后绝版多年,以影印本方式在文学爱好者手中悄悄流传。行人文化实验室特别经过刘以鬯先生授权,重新整理、出版这部传奇着作,希望让传说中的文字重新跃入另一个苦闷的时代。
名人推荐 「刘以鬯的文字充满了意象,阅读他的文字其实就有一长串影像浮现出来,充满了想像力。」——王家卫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与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李焯雄|作词人——经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