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六堆客傢地區鸞堂與民間文化闡揚之研究

颱灣六堆客傢地區鸞堂與民間文化闡揚之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颱灣南部六堆客傢地區自日治中期起,因聘請楊福來南下指導鸞務,並得力於各聚落地方精英的支持與參與,造成鸞堂信仰的興起,不僅成為各個聚落的信仰中心,其禮儀及經懺更成為常民生活慣習的一部分。

  透過鸞堂的發展,瞭解不同時期鸞堂組織和民間文化的互動,闡述六堆地區鸞堂信仰的傳播與地方社會仕紳之間的關係,說明民間宗教的發展與演變;並從鸞書中理解民間文學的口傳功能與教化影響;那份先民透過神諭傳達忠孝廉節、儒教思想的情操,對聚落人民發揮的影響力;探究鸞堂信仰對於六堆地方社會所産生之影響。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相關說明
第二節 研究迴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二章 六堆客傢地區鸞堂信仰的發展
第一節 六堆客傢地區鸞堂的起源與拓展
第二節 楊福來與右堆地區鸞堂拓展
第三節 楊福來與屏東地區鸞堂拓展
第四節 六堆客傢鸞堂發展的關鍵人物
小 結

第三章 六堆客傢鸞堂與鸞務發展
第一節 颱灣六堆客傢鸞堂的分佈
第二節 六堆客傢鸞堂的宗教功能與傳承
第三節 颱灣六堆客傢鸞堂的組織與堂規
小 結

第四章 六堆客傢鸞堂鸞生養成與傳承
第一節 美濃廣善堂鸞生學乩曆程
第二節 萬巒廣善堂鸞生鸞務傳承
第三節 楠梓仙溪畔客傢鸞堂鸞生養成傳承
小 結

第五章 六堆客傢地區鸞書的民間文學性與內涵
第一節 六堆客傢地區的鸞書
第二節 六堆客傢地區鸞書的特性與結構
第三節 六堆客傢地區鸞書的內涵
小 結

第六章 六堆客傢地區鸞書中的幽冥想像與實踐
第一節 冥律下的懲戒與警世
第二節 鸞書中的宗教見證
第三節 敬義塚的幽冥信仰
小 結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欲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從小對宗教的概念,大概就隻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跟著傢中的大人一起到附近的廟宇拜拜上香,也不知是拜什麼,隻是人雲亦雲,也不知是道教或佛教還是什麼宗教,卻對幾年一次的打大醮印象深刻,隻要打大醮,全鎮的人都得吃素好幾天,在最後一天,人潮一定聚集到廣善堂看燒山大士,那份記憶就一直深留在自己的記憶深處,至於為什麼要吃素,為什麼要燒山大士?全然不知,因為它從不會齣現在教課書裏,考試也不會考,好像也沒那麼重要,在心中就一直是個謎。
  
  這或許是過去的教育現象吧!教課書裏的內容永遠是大山大水,永遠是那摸不著,夢不到的故國江山,對我們周邊的風土卻是聰耳不聞,不著墨痕,所以即使是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作息跟著我們的生活步調脈動,我們卻從沒有去認識它,以至於對祂總是既熟悉又陌生。
  
  直到多年後,在研究所裏,為瞭對自我的文化多一些領略,纔有機會再親臨土地上,嚮自己最熟悉的文化信仰學習。
  
  在先前做土地伯公信仰時,發現所有的作福儀式,春祈鞦報,新年福滿年福儀式都是由禮生負責進行,而禮生的儀式都是來自鸞堂的三獻禮,且大都擔任善堂的鸞生,從鸞生中學習到儀式的進行,進而受僱於各莊頭,替各莊頭進行還福的儀式。所以在土地伯公調查研究後,進而想對鸞堂有一番的認識與學習。
  
  一晃眼,十年就過去瞭,這十年對自己來說是變化最大的,父親過世,將媽媽帶在身邊照顧;轉換服務角色擔任校長,到特偏鄉金竹六年,異動到港埔…;迴花師讀博班,到今天學業告一段落,迴首,或許是一份莫忘初衷提點著自己,感受傢人、師長、同事對我的厚愛,容許我在多元角色下,還能圓自己對初心的一份承諾。
  
  一路走來,想感謝太多人,就以客傢一句話:恩主保佑,感謝恩主!
  
  想說的感謝滿懷,尤其在媽媽生病後,在工作中能有機會再迴到學校,何嘗不是傢人的恩賜,傢人替我盡瞭太多的義務;同事給我太多的協助。
  
  十六年前的一場車禍改變瞭傢人的命運,在三個月的急救過程中媽媽被宣佈成植物人狀態帶迴傢。傢人的不放棄一路走來,路途茫然卻是意誌力的支撐,媽媽臥床後,大姊一肩挑起照顧媽媽的責任,感謝大姊夫寬闊的心胸,包容我們弟妹,騰齣空間照顧媽媽;二姊夫及二姊的掛念,料理所有的居傢生活用品;讓我跟弟弟有空間發展自己,手足之情,是一輩子最溫暖的依偎。
  
  在研究、撰寫及編輯的過程中,若非許多鄉親、師長、同事的熱心協助與指教,論文將難以完成,在此緻上深深謝意。
  
  業師李世偉教授一直是我論文初稿的嚴格審閱者,在李老師不厭其煩地斧正下論文纔逐漸具體成型,在此謹緻最深的感謝。吳學明教授從碩班起指引我走上學術的路,亦師亦友時時給我鼓勵與打氣,是我人生任何階段轉摺時最景仰的提點師,口試教授王見川老師的旁徵博引、豁達開朗,彭衍綸老師的實事求是、懇切指導,以及康豹教授巨細靡遺的指正、觀念的釐清,英文書目、摘要的斧正,讓我有重新思考檢視的機會;同窗好友煬和、士賢、瑩發、岱融等的鼓勵,讓我在研究的曆程不孤單。
  
  田野路上,讓我見識到地方長輩對信仰的堅持與執著,並將它當成一輩子奉行的準則,研究期間,是我重新學習的開始,感謝相知相惜的長輩與所有好朋友,敬佩之餘更讓我對客傢文化的認識邁開一大步。
  
  要不是同事的協助,在職進修勢必難行,初任校長奉派到金竹,團隊的嚮心力以及凝聚力,讓我感受到教育的可能與芬芳,我們一起打造瞭教育部十大經典小學之一的傳奇;六年任期屆滿奉派港埔,夥伴的支持與協助,更讓我終身難忘,嶽父母及內人秀玲的支持,在上班、操持傢務及照顧三個韆金外,同時不斷給我精神上的支助及鼓勵;大姊夫、大姊、二姊夫、二姊、芳議、麗紅幫我承擔照顧病榻中的媽媽,更我點滴在心。
  
  研究所的求學過程中,讓我感受到滿懷溫情,或許也隻有這個機會可以在學術的刊物裏錶達對我關心人的深深謝意。在此謹申謝忱。
  
  最後,我謹將本研究獻給傢母張李玉雲女士,好希望媽媽能聽到我對她說聲謝謝。一連串的傢裏大小事,媽媽雖然不能參加,但欣慰的是她都在旁邊陪著我們,看著我們。誠如一直來的初衷,在自己最無助時,總想到善堂前祈求恩主保佑,讓媽媽康復,也發下宏願,祈拜恩主。在拜訪恩主告一段落後,祈願媽媽能聽懂孩兒對她說的謝意。
  
  二文謹識
  

圖書試讀

第一章 緒論
 
一談到客傢人的信仰,總會讓我們聯想到伯公、三山國王或義民信仰,其實從清末以來,在颱灣地區另一種民間宗教信仰普遍流傳著,那即為鸞堂。
 
鸞堂信仰在六堆地區流傳甚廣,在民間有甚大的教化影響力,然而一般論及六堆客傢信仰,不外三山國王、伯公,範圍相當有限。然深入研究,六堆民間信仰,鸞堂發揮重要的宣講教化功能,在民間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從六堆客傢地區的士紳與領袖階層大都是鸞堂的信徒可見,他們在這裏得到個人心靈的滿足與文化權力,更保存瞭客傢人的崇文和忠孝廉節精神,更為可貴的是鸞堂的相關儀式亦滲入客傢人的慣習中,人民節慶生活受鸞堂影響甚深,庶民的生命禮俗都是由鸞堂的禮生來擔任禮儀的進行,各個聚落的鸞堂已幾乎發展成聚落的信仰中心,足見其在客傢聚落裏的重要性。
 
近年來有關颱灣鸞堂與善書的研究,由於較深入的文獻分析以及田野調查,對早期鸞堂發展的曆史及其宗教型態有瞭較完整的研究成果。
 
其次,鸞堂所著造的鸞書往往紀錄瞭鸞堂在當時當地的活動概況,利用鸞書有助於釐清寺廟的曆史以及當地社會的人文活動。蒐集鸞書是研究鸞堂的學者必要的工作之一。一般而言,鸞堂所著造的鸞書除瞭私人所保存者之外,寺廟的廂房或正殿都有存放善書或鸞書的書櫃,由於寺廟與鸞堂相互贈閱,各寺廟所存放的善書或鸞書,數量十分可觀。然而,因為颱灣經濟快速的成長,經濟環境的改善,各地的廟宇紛紛拆除重建,廟宇新築之際,因空間不足,這些善書或鸞書若非放之大海隨波逐流,即是付之一炬而灰飛湮滅。珍貴的史料也因此消失的無影無蹤,無形之中增添研究鸞堂的睏難度,卻也強化筆者研究此一主題的決心。
 
鸞書內容反映瞭社會現象,換言之,鸞書的內容會隨著社會變化而産生變動。作為中國文化延伸地的颱灣,充分地繼承此一宗教文化傳統,展現其豐沛的冥界想像,創作齣類型豐富、數量龐大的善書鸞書,颱灣民間社會的活力與能量展現無遺,其背後的宗教、文化意義還有待更深入的發掘。以此觀之,鸞堂本身對社會的變動相當敏感,往往自我調整去適應當代的社會,産生所謂世俗化的現象,從文學的觀點,亦是颱灣人民因應生活最實際的生活紀錄。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