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点

最终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德里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生命的最终点,是回到最初…… 美国后现代文学巨匠 唐.德里罗 从911到ISIS崛起,为反恐战争敲下最深沉的警钟! 「这是一部美丽的小说,是唐.德里罗最令人惊喜的作品……它穿透了死亡的迷雾,所展现的力道,远比我们所知的任何作家更加深刻。」──强纳森.法兰岑 他是个学者,长期受到国家政府重用,握有改变世界的机密。但在信念破灭之后,他隐居到沙漠,自我放逐。 一名年轻导演来找他,想为他拍摄纪录片,他断然拒绝。然而他又渴望陪伴,导演便留下来,等待说服他的时机。不久后,他心爱的独生女也来了,却是因为母亲反对她所交往的对象,勒令她前来闭关。 他在无边无际的荒漠,默默思索着人类存在的危机,以及哲学的「最终点」概念。直到这一天,女儿离奇失踪,他蓦然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最终点」…… 《最终点》为美国当代文学巨擘唐.德里罗最新作品。它直探人类理性的深渊,颠覆我们对「死亡与重生」、「消失与存在」的认知,甚至超越了其他同类主题作品的极限。 ★美国文学巨擘唐.德里罗最新作品。 ★与《身体艺术家》并称为唐‧德里罗最后现代主义的小说。 名家好评 【台大翻译学程兼任助理教授】陈荣彬◎专文导读。 【国内外名家】强纳森‧法兰岑,骆以军◎强力推荐。 「《最终点》是一本故事情节极简的小说……以电影为全书最重要的隐喻,虽然故事简单无比,但字里行间却闪现了许多德里罗的思想结晶。」──陈荣彬 「唐‧德里罗是创造『慢速暴力』的大师。在寂静的,这个运转如常、他的故事人物和我们一样无法改变什么的世界,画外音更高频的疯狂早已如瓷釉的细裂纹。他的小说人物和画面总是菁英、整洁、准确、知性,但最后却可以展演出更高高度的,现在这个世界根本秩序的黑暗之心,像孟克〈吶喊〉那样无可救赎的绝望之脸,那必须进入到一种扇叶高转速但突然一切恍如静止的超人意志,才做得到。 原来一百年过去了,原来发生在极远之域的屠杀、强暴、对恐怖的无感,在最慢速的播放中,我们只是被裹胁进一个无限延缓,每一细节都更拓印到人类惊悚承受的希区考克电影中。」──骆以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唐.德里罗(Don DeLillo)


  美国四大名家之一,多次获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且唿声极高。他也是「美国艺术与文学科学院」院士,迄今已出版十余本长篇小说和三本剧作,另着有诸多短篇小说和随笔。有评论因他对后现代生存境遇的描绘,而称他是「另一种类型的巴尔扎克」。

  唐.德里罗于1936年出生在纽约一个义大利移民家庭,童年时随父母迁居宾州。大学时期学习神学、哲学和历史,但他并不喜欢学校生活,倒是从现代派绘画、爵士乐、欧洲电影和格林威治村的先锋艺术获得乐趣和教益。1958年大学毕业后,唐.德里罗就职于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并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

  他的小说先后获得「哥根哈姆奖」、「美国艺术与文学科学院文学奖」。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是他的第八部小说,也是奠定他文坛地位的重要作品。此书不但摘下该年度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入选「时代杂志100大小说」,更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具经典性的代表作。学者马克.奥斯蒂恩称誉此书为「美国死亡之书」。

  1989年,唐.德里罗突发奇想要写何梅尼,1992年,他便以这部名为《毛二世》的小说荣获「福克纳笔会小说奖」。而后在1997年,他出版一部八百多页的巨着《地狱》,描绘了二十世纪整整后半个世纪的美国社会,对美国和世界文坛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唐.德里罗的作品所造成的影响力是全面性的,不仅大学课堂讲授他的《白噪音》,当今许多美国名家以他为师,流行歌手写歌称颂他,保罗.奥斯特更将《巨兽》及《没落之乡》献给他以表崇敬之意,而英国文学大师马丁.艾米斯则推崇他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他的着作已跨越了时间与地域的藩篱,在数十年来,始终紧贴着现代人的生活脉动且影响了无数读者;而唐.德里罗这个名字,亦将会永远屹立在世界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译者简介

梁永安


  台湾大学哲学硕士,译有《老年之书》、《毛二世》、《李维史陀:实验室里的诗人》、《大都会》、《如此灿烂,这个城市》、《此刻》、《身体 艺术家》、《小天使艾丝梅拉达》等。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无名氏之一
 
九月三日
 
他背靠北墙站立,身形隐约可见。人们三三两两走进来,站在黑暗中看着银幕,然后离开了。有时也会有较大群的人走进来,主要是些路过和早已眼花缭乱的外国观光客。他们难得离开门边,只是看两眼,并把重心从一条腿换到另一条腿之后,便离开了。
 
展厅里没有椅子。银幕悬空但没有抬高,长宽约是十英尺乘十四英尺,位于展厅中央。那是一片透明银幕——有些参观者会多待一下子(这样的人不多),去到银幕背面,看两眼上面的画面再离开。
 
展厅冷冰冰,唯一光源是银幕上模煳的闪烁灰光。北墙那边近乎一片漆黑,而那个独自靠墙站立的男人正模仿银幕中一个人物的动作,慢之又慢地把手往自己脸上摸去。每当展厅的自动门滑开,外头的光线就会投进来,而他也会看见远处聚集着一些人,正在打量艺术书籍和明信片。
 
银幕上播放的电影没有对白或音乐,无异于默片。一名警卫站在门边。有些参观者离开时会望向他,寻求眼神接触,希望可以透过他的眼神证明他们的困惑有根有据。美术馆里还有其他展厅其他楼层,所以又何必要流连在一间孤僻的房间里,等着剧情以慢得无了期的节奏展开?
 
靠墙的男人看着银幕,然后沿着旁边一面墙去到银幕背后,以便看看同一个画面的背面影像。他先前看见安东尼.柏金斯伸出右手要打开车门。他知道这个伸出右手的安东尼.柏金斯在银幕另一边会是伸出左手。他知道一定是这样,但还是需要亲眼看一看,所以便沿着墙边移动,去到离银幕背面几英尺远的位置。果然,安东尼.柏金斯正在伸出左手,换言之是伸出错手要打开车门。
 
但他凭什么称那只左手为「错手」?难道有什么原因让银幕的这一边比另一边较不真实吗?
 
这时有另一个警卫来找原来的警卫,两人攀谈了片刻。自动门继续无声地开阖,又进来了一些人,有带着小孩的,有没带小孩的。他回到原来的墙壁,一动不动站着,看着安东尼.柏金斯转头回望。
 
摄影镜头的最小移动都足以引起时空的深邃变化,但镜头此时并没有移动。安东尼.柏金斯正转头回望。整个动作就像一些连续的整数。他算得出来安东尼.柏金斯分几次把头转完。一共是分五次而不是一气呵成把头转完,每一小转都像是墙上的砖头那样清晰可数,完全不像是箭或鸟的飞行。但再想一想,这一幕跟什么都谈不上像或不像,就只是一颗头在安东尼.柏金斯的细长脖子上慢慢旋转。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