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日记

身体的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尼尔‧佩奈克
图书标签:
  • 身体认知
  • 女性健康
  • 自我探索
  • 情绪
  • 心理
  • 成长
  • 疗愈
  • 身体写作
  • 女性主义
  • 健康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那天,莉宗收到一大包礼物,是德高望重的父亲留给她的…… 亲爱的莉宗: 一到家就收到公证人R.先生交给你的奇怪的礼物,惊讶吧!它们是我悄悄写了一辈子的日记。从我这一生的第12年开始,直到第88年为止,这日记只属于我那独一无二的躯体。我心爱的女儿啊,这就是我留给你的遗产:它并不是生理学的论文,而是我的祕密花园。随你决定该如何处理这些日记本,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将它出版,请务必隐去作者的名字,谁知道哪个段落也许就冒犯了某个人。不需要全都发表,你想怎么做就全都随你吧。我是爱你的。 要用多少本日记才能写下一生呢?尤其是关于身体,那些从来没想过的一切…… 莉宗,我十五岁时在沙滩上,评估和我同年的男孩他们的二头肌与腹肌。十八或二十岁时则比较泳裤下隆起的部分。到了三四十岁,我们男人间比的是头发的数量(谁秃头谁倒楣)。五十岁,肚子就成了彼此目光的焦点……。 我们人啊直到最后,也不过是装在身体里面的孩子,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 一个聪慧敏锐但从小对身体感到恐惧陌生的男人。花了一辈子细细检视,悄悄观察,将自己经历不同人生阶段的躯体的故事写成无数本日记。从年少时模拟人体肌肉图,锻鍊二头肌、腹肌。到迈入中年后,遭遇身体机能的退化转变,成为羞辱的印记。以及失去至亲,心灵遭受打击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我们听见一段段心灵与身体的奏鸣曲,爱情的失落、肉体的征服、体力的衰败,看见一个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如何认真执着地观察自己的躯体…… 他用愉快戏谑的态度,反抗生命的困境。 作者描绘身体现象的文字,精准又细腻,往往能生动地跃出纸面。交杂想像嘲讽与具象描绘的老化过程──渐渐失去支配身体的能力,比任何的抒情文字与心灵小语更能深切地让人理解何谓人类的老去。同时,也体悟了不论如何努力,我们将永远无法理解,拥有另一种性器官的人类所经历的各种身体变化与感受。因此更该翻开这本描绘一个拥有不平凡灵魂的普通男性从十二岁到八十七岁的身体日记。 谨此献给所有或许已经知道身体发生什么事的男人, 还有,不太了解这段过程的所有的女人。 ◎由知名插画家aaaaabei绘制封面与桌游插图 ◎收录令人拍案叫绝的黑色幽默故事集 ◎人生只有一次,阅读方式百百款 除了依照日记时间顺序阅读,您也可以…… 1. 选择你的年纪或者感兴趣的年纪阅读。 2. 由书末索引,寻找你感兴趣的身体主题阅读:放屁、裸体、鸡眼……。 「永久赠品」 品项:桌游游戏纸(50*70cm)、骰子、棋子 内容简介:随书附赠「破处赛鹅图桌游」 ~替「转大人」展开一段平凡不过的刺激冒险! 青少年时期面对身体变化的困惑与担忧,苦追女生不成的痛苦,现在都将化身为桌游!找三五好友一起经历这段人生冒险吧! 用骰子决定命运,走过63格人生,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将能获取游戏玩家们贡献的钱币去赢得美人芳心。 63格中前14格是尴尬的生理变化期,要谨慎忍耐,不被发现,才能顺利过关。接着才是进阶步骤,此时就是您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女孩子注意的时候了! 名人推荐 ◎师范大学邱大环教授专文导读 ◎译者马向阳专文介绍作者魅力 ◎专业好评私密推荐(依姓氏笔画排序) 阮若缺/政大欧文系教授 邱瑞銮/知名翻译家 神小风/小说家 郝誉翔/作家 陈又津/小说家 刘光能/法国文学博士.独立学者 国际好评推荐 丹尼尔‧佩奈克最新小说《身体的日记》中,我们读到了对手淫最为充满激情的赞美。也许更应该叫它「摇摇乐」而不是手淫,因为这本书非常坦白而且具有同理心,排除了所有装出来的害臊。没有任何事能逃得过书中主人翁的好奇心与洞察力。……阅读这本书是我们生而为人所能拥有的美好的方式。佩奈克一心想要解开我们以肉身体现为人的谜:我和我的身体具有怎样的关系?……。──法国电视週刊 作者带领我们潜入了男人的私密日记,主人翁的身体历经了千百种的死亡与重生。──法国Le Figaro日报 几近完美的小说。《身体的日记》表现出了不起的文学成就,丹尼耶‧佩奈克再次以新作证明自己属于法国最优秀的作家之列。──法国L’Express杂志 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小说 封套与心灵:佩奈克潜入男人的表皮之下,他的主人翁将一生中、身体面对的种种羞辱记录下来。贝纳克写出了无比深刻的小说。──法国La Croix日报 只有佩奈克敢于从事这项冒险……,并且把它变成畅销书。──Elle杂志
身体的日记:一段关于存在的、感官的、与世界交织的探索 这是一部深入人心的、关于“在场”的沉思录,它并非记录具体的疾病或医疗过程,而是捕捉生命最基本、最微妙的物理体验,并将这些体验提升到哲学和存在主义的层面。 《身体的日记》是一部细致入微的观察报告,它关注的不是病理学上的“身体”,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我的身体”——那个始终伴随着意识、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载体。 本书的叙事结构松散而自由,更像是一系列精确捕捉的瞬间快照,围绕着人类与物质世界互动时产生的各种物理感知展开。作者以极度敏感的笔触,解剖了诸如疼痛、疲惫、满足、边界感等一系列我们习以为常却又难以言喻的感觉。 第一部分:边界与触觉的地图 本书的开篇致力于描绘身体的外部轮廓,以及它如何与外部环境建立和维护其疆界。 皮肤的低语: 作者花费大量篇幅探讨皮肤作为最庞大器官所承载的信息量。这不是关于皮肤疾病,而是关于“触感”本身——清晨被单的粗粝感、阳光落在手臂上时热量的精确传递、或者衣物摩擦产生的微小电流感。每一个触点都被视为一次信息输入,每一次触碰都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认。例如,作者细致描述了在寒冷中,血液收缩时皮肤毛孔下意识竖起的颗粒感,以及那种带着轻微刺痛的“活着”的感觉。 空间中的定位: 身体如何感知并适应空间?书中对平衡感、重力感以及方向感的描绘是核心内容。作者探索了在高速移动的交通工具中,视觉信息与内耳前庭系统之间的微妙冲突,以及当这种冲突被解决时,意识获得的短暂的、如同漂浮般的宁静。这种探索不是为了讲解生理学,而是为了揭示我们如何通过物理感知来构建稳定的“世界观”。 饥饿与饱足的辩证法: 进食的过程被剥离了社会和文化的附加意义,回归到纯粹的生理需求。作者详细记录了饥饿感的阶段性变化:从最初的轻微空虚,到中期的专注与急切,再到饱足后腹腔器官传来的舒缓的、近乎催眠的沉重感。这被视为一种最原始、最不容置疑的生命契约的履行。 第二部分:时间的磨损与内部的韵律 这一部分转向身体内部的运作机制,关注生命节奏和生理时钟,将其视为一种内在的、不可抗拒的时间流。 呼吸的哲学: 呼吸被视为意识与无意识的交汇点。作者区分了刻意的、需要思考的“吸气”和自动的、无需干预的“存在之流”。书中记录了在高度专注或冥想状态下,呼吸如何从胸腔转移到腹部,以及这种变化如何直接影响心率和思维的清晰度。这是一种关于“让渡控制权”的深刻体验。 疲惫的重量: 疲惫并非简单的能量耗尽,而是一种物质性的“重量”在器官和关节上的沉积。作者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长时间工作后,肌肉纤维中累积的乳酸感,那种仿佛皮肤下有细沙在流动的迟滞感。这种疲惫被视为身体对过度索取的诚实抗议,一种要求回归静止状态的物理要求。 微小的震颤: 对内在生理活动的细致捕捉,例如心跳。作者描述了在极度安静的环境中,如何能够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脏在胸腔内持续进行的、永不停止的敲击。这种不间断的、精准的节奏,成为衡量生命流逝和持续性的唯一标尺。 第三部分:情感的物理投射 本书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作者拒绝将情感视为纯粹的心理现象,而是将其视为在特定器官和系统上产生的可测量、可感知的物理反应。 焦虑的内爆: 焦虑不再是抽象的担忧,而是胃部拧紧的痉挛、喉咙里凝结的异物感、以及手掌心无端渗出的汗液。作者追踪了情绪如何从大脑的指令,转化为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紧张或放松,揭示了“心绪不宁”的物质基础。 喜悦的散开: 快乐或兴奋状态下,身体感官如何被放大?书中描述了那种“轻盈感”,仿佛体内的密度瞬间降低,血液循环加快带来的面颊温热和眼球后部的一抹清晰的光亮。这是一种向外扩散的、充满能量的物理状态。 记忆的残响: 身体如何储存过去的体验?作者探索了某些气味或声音如何能瞬间引发特定的生理反应,例如闻到一种特定的香水味,能立即唤起肩膀肌肉的紧绷感,即便意识上对此情景已无清晰记忆。身体似乎在用肌肉和腺体保存着一份比意识更可靠的编年史。 结语:成为一个具体的“我” 《身体的日记》最终引导读者超越日常对健康的关注,进入一种更深层的自我接纳。它不是关于“如何修复”或“如何优化”,而是关于“如何倾听”和“如何共存”。 全书的基调是克制的、极度专注的,它邀请读者放慢对外部世界的追逐,转而关注这个每天承载着我们所有思想、希望和痛苦的物质容器。通过对这些日常物理细节的细致描摹,作者最终呈现出一种有重量、有质感、有明确物理边界的“存在感”,肯定了身体——这个沉默的盟友——在构建个体生命意义上的绝对核心地位。这是一部献给感官的赞歌,是关于如何真正“居住”在自己的皮肤之中的实用而深奥的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丹尼尔‧佩奈克 Daniel Pennac


  法国人最喜爱的现代作家之一。1944年生,父亲是殖民地官员,童年在非洲、东南亚、法国等地度过。他是一位中学文学教师,最初开始为儿童写作。2007 年凭借 Chagrin d'ecole 获得法国重要文学奖勒诺多文学奖。其写作风格时而幽默,富有想像力。写作类型横跨小说、儿童文学。

译者简介

马向阳


  法国巴黎八大语言学硕士,现任法国文化协会法语教师。译作包括《希姆莱的大脑叫做海德里希》、《逆转人生》、《实习医生狂想曲》、《我只是在不同的道路上》、《坏女儿》、《当蜜蜂消失的那天》、《凡尔纳》等。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导读

  作者丹尼尔‧佩奈克是1944年出生于北非卡萨布兰卡的科西嘉人,从小随着军人父亲流浪世界不同角落。受到父亲的影响,他爱上图书馆和阅读。
  
  丹尼尔的学校成绩不佳,尤其是在学习中有书写拼音障碍,父亲曾经轻松地说,他确信儿子会在26岁以前掌握法文的26个字母。尽管如此,他还是读完了高中,也在多年后进入中学教授文学,又因为写作,而获得许多文学奖。身为教师,他常批评学校制度的僵化,无法因材施教。
  
  他为这本《身体的日记》选择了巴黎第20区的皮货区(类似剥皮寮)一个其实与主人翁的身份──中产阶级,并不十分契合的区域,作为主要场景。至于书写的内容,他花了四年的时间酝酿、写作,将身体由内至外,从五脏六腑、肢体、到所有器官,不使用华丽的词藻,而以非常写实的笔触描述,带领读者做了一趟非比寻常的生理、病理及心理的旅程和人生洗礼。
  
  故事的主人翁曾是一个高阶公务员,已婚,决定要送给他亲爱的女儿一份珍贵的遗产。他多年来坚守着一个没有让任何人知道的祕密,包括他最亲密的妻子,直到丧礼结束,才由他生前委託的律师将这份珍贵礼物身交到他女儿的手中──一本本累积多年所写下的日记,他身体的日记,经历过人生各种生、老、病、死历程的日记。
  
  这种日记式的书写方法,一篇又一篇的纪录,好似在记录一笔笔的流水帐或通常做为自传的书写体,然而,贝纳克带出来的不是自传,却是另一个个体的传记,另一个他再熟悉不过,却又是那么陌生的个体。日记的主人时而诙谐,时而感人的叙述方法,一步步发现自己的「躯体」,日记中有苦、有爱,由生理至心理更有无尽的感受。
  
  主人翁从小最不敢面对、正视的就是他的身体。不敢面对镜子,因为镜子正是可以反映出那另一个自己,也就是他要带着我们去发掘的「躯体」。

  「我照镜子了!我在镜子前面站了很久,就像是第一次看到我自己。里面那个人不完全是我。那是我的身体,但他不是我。也不能算是我同学。我不停地想着:你是我吗?是你吗,我?我,是你吗?是我们吗?我没疯,我很清楚自己假装觉得那不是我,是个不知哪儿来的男孩被丢在镜子里了。不晓得他待在那儿多久了。」(择自译文)

  由于好奇、疑惑,他开始认真正视这个「躯体」。从快满十三岁开始,他默默地、诚恳地、认真地陪伴着这另一个「他」,开始用不同的角度审视、描绘、揣身度、研究、记录这个「皮囊」。作者在酝酿写作时,花了许多功夫,几乎访遍医院的每一科,了解到每个人一生中的每一年龄层所可能遇到的生理变化与心理状态,由年少的无知、为获得健美身材的努力、性欲的冲动、情感的起伏、心理的成熟,与体力的衰退。不仅如此,他还描述周遭所接触的男男、女女,这些人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也在他观察之列。他写实的文笔和观察之仔细,令人倾服。人们常常避免提到的严重问题,例如「老化」、「死亡」,小问题如「鼻屎」、「放屁」、「打嗝」、「月经」,甚至像「初情」等,在他的纪录之中也不缺席。

这些日记,并不是每日记录,却是一个惊奇接着另一个惊奇,历经七十四个年头,直到生命结束前夕。最后他还仔细地安排一个惊奇,将这叠多年心血累积下来的手稿辗转交到他最亲爱的女儿手上,允许她全权处置,或在亲友中传阅或交付出版。这份执着、洒脱和他日记中从头到尾所呈现对爱情的失落、对肉欲的征战和体力的衰败交相唿应。十二岁是刚刚能够用文字记录和表达情感的年龄,而八十七岁,疾病缠身与多重器官病变,直到生命的终结。因此也可以说他记录了完整的一生。

  作者贝纳克透过一个人的躯壳、一个有血、有泪、有怨、有感的「躯体」,既真实也有虚构;利用「恐惧」串连这一切,从最初被同伴们在森林里綑绑,目睹一群蚂蚁雄兵的进击,遭受到恐吓噩梦开始,编织了一本令人无比感动的小说。

  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首先,如果是想要了解主人翁在哪一个年龄有些什么生理或心理状况,可以按照目次上的年龄选取,进行阅读。此外,也可以从索引中依照疾病的分类,例如搔痒、牙齿、忧郁症、拉肚子、睡眠等篇幅,选择进入。当然更可以从头至尾,像一本小说般的阅读下去,任由作者引导着去做一次一次对身体的自然发现。

  这是一本前所未有,风格特殊的作品,非常值得推荐。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
兼任副教授 邱大环

关于丹尼尔‧佩奈克

  丹尼尔‧佩奈克是法国人最喜爱的现代作家之一。由于《身体的日记》,我们想知道除了他在六十八岁时出版了这本小说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蛛丝马迹能透露出孕育作品或作家的过程。

  他的父亲是热爱阅读的职业军官,母亲是家庭主妇,有三个哥哥。他于1944年出生在摩洛哥,一家人随着父亲工作的需要,住过非洲与亚洲,九岁时回到法国。他在校时成绩很糟,据他自己说,完全无法回答老师的任何问题,「一瞬间就把内心所有的门全都关上、锁了又锁」,他曾经觉得自己大概永远都无法毕业。他父亲说:「就算他花了一年才学会字母A好了,不过等他26岁时不也就全学会了」。他在2015年接受访问时,说到自己的童年读物,安徒生的《丑小鸭》,但是他「没有想像过自己会变成天鹅」。他2007年的得奖作品Chagrin d’école《悲惨求学记》,描写的就是「又懒又笨」的他。

  中学住校期间爱上了阅读,然而当时的教育并不鼓励阅读课外读物,学监会没收这些书,他只好上床以后读。读什么呢?拉格洛夫(Selma Lagerlöf)La Légende de Gösta Berling《古斯泰贝林传奇》,以及一般少年不会读的作家:哈代、杜斯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巴斯特纳克。多亏了阅读,以及求学路上几个优秀的老师,让他「不再害怕,找到了勇气」,他不仅毕了业还念了文学,于1968年,也就是法国学运发生的那一年毕业。他的父亲又说:「为了你大学毕业来了场革命,要通过教师资格考可能得发起世界大战了。」在佩奈克看来,那是有趣的「疗癒式嘲讽」。隔年他便在中学任教,当了26年的文学老师。

  在《身体的日记》之前,他已创作了卅多部作品,包括散文、漫画,以及为大人也为儿童写的小说;其中有八、九部已改编搬上银幕或舞台,例如电影Au Bonheur des ogres(全民替罪羊)、动画Ernest et Célestine(奥尼熊与莎琳鼠)、戏剧L'OEil du loup(狼之眼),等等。法国读者注意到佩奈克,始于他1985 年着手撰写的马洛桑传奇系列(Saga Malaussène),这一系列的七本小说描写发生在马洛桑一家人身上难以置信的故事。

  佩奈克曾在他的散文中发表读者的十大权利:

  1. 不要读的权利
  2. 跳页读的权利
  3. 不想把一本书读完的权利
  4. 再读一遍的权利
  5. 什么都读、烂书也读的权利
  6. 把自己幻想成另外一个人的权利
  7. 在哪儿都能读的权利
  8. 随意引用的权利
  9. 高声朗读的权利
  10. 一言不发的权利
  
  或许所有的出版社、作者与译者偶尔也会想知道,读者对每一本书援用了哪几条权利?!

  他曾在受访时表示,他乐于在作品中流露出愉快、戏谑的气氛,那是「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的感伤,经过了缓慢的变形而成,是他从幼年时期就有的感伤──近似十九世纪那种潜藏的抑郁、深沉的悲哀」。欢快与笑闹是他的反抗方式,「反抗某种生命困境,反抗对痛苦的认知」。

  当他决定要写《身体的日记》时,他开始列出各式各样的名单:身体器官、病症、情感⋯⋯,各种细菌、生长过程,构成一生的大小事件,接着他想像出这个人物⋯⋯。

马向阳

图书试读

提醒
 
我的朋友莉宗——我亲爱的、无可取代的、交往已久又很会惹人生气的朋友莉宗,总是有本事送来一些让人为难的礼物,像那座未完成的雕像,占去了我三分之二的卧室空间,还有几幅油画,让她晾在我的走道和饭厅里好几个月,理由是她的画室变得太小了。现在,各位手上拿着的是她最新的礼物。有天早上她登陆我家,把我打算用来吃早餐的桌子清得一干二净,然后堆上一大叠笔记本,是她刚过世不久的父亲留下来的。红红的眼睛代表她花了一整夜读那些笔记,隔天晚上我也做了同样的事。不苟言笑、爱嘲讽、一板一眼,虽然曾经是德高望重的国际知名人士,但对声誉完全不感兴趣,这就是莉宗的父亲,我这辈子见过他五六次,每次都感到惶惶不安。如果有些什么是我在他身上绝对想像不到的,那就是他在有生之年竟然写下了这些日记!处于晕眩状态的我,请教了吾友波斯泰的看法,他长年担任莉宗父亲的家庭医生一职(他也曾经为马洛桑 一家人看病)。他立刻做出回答:出书!不必犹豫,把它寄给妳的编辑出版!然而此事有个难处。要求编辑出版某知名人士的手稿,但必须遵从作者嘱咐保持匿名,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逼迫那位正派又受人尊敬的书籍工作者答应此一特殊要求,我是否应该为此感到内疚?交给各位评判吧。
 
D.P.
 
亲爱的莉宗:
  
妳已经结束我的葬礼回到家了,想必有点难过,但是巴黎在等着妳,妳的朋友、妳的工作室、几幅尚未完成的画作、许许多多的计画——包括装潢歌剧院,还有妳对政治的激情、双胞胎的未来、生命、妳的生命。惊讶吧,一到家就收到公证人R先生充满公文用语的来信,宣布他持有妳父亲指名给妳的包裹。好家伙,老爸死后留下来的礼物!妳当然飞奔而去。然而公证人交给妳的是个多么奇怪的礼物:不折不扣是我的身体!不是有血有肉的身躯,而是我悄悄写了一辈子的日记(唯独妳母亲知道这事,最近几天)。所以说,惊讶吧。我爸写日记!你是怎么啦,老爸,那么崇高、遥不可及的你,日记?而且还写了一辈子!女儿,这不是抒发个人心情的日记,妳知道我一向对于检视起伏不定的心理状态颇不以为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身体的日记》,让我立刻联想到一种非常私密且真诚的记录方式。我脑海里构思着,作者大概会分享很多关于身体细微感受的观察,比如皮肤的触感、肌肉的紧绷、甚至是肠胃的蠕动,以及这些感受背后可能隐藏的情绪或生活状态。我尤其对书中会不会探讨“身体记忆”这部分感到好奇。我总觉得,我们身体会记住一些经历,一些创伤,甚至是一些我们已经遗忘的快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去发现和理解这些身体的记忆,并且学会如何去释怀,如何去疗愈。而且,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身体的感受来调整心态的方法。有时候,我们的大脑会陷入一些负面的思维模式,但也许,通过一些简单的身体练习,就能打破这种循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学会用一种更 holistic 的方式去理解和关爱自己的身体,不仅仅是关注外在的形象,更是深入到身体内在的感受和需求。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手绘的质感,加上一点复古的配色,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身体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却也常常被我们忽略。这本《身体的日记》,光听名字就觉得会是一趟探索自我的旅程,不知道里面会不会有很多关于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解读它发出的信号的分享。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压抑疲惫,忽视不适,等到身体真的出状况了才去在意。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教我们怎么建立起和身体更深刻的连接,比如,有没有一些关于日常保健的小贴士,或者是在情绪低落时,身体会给我们发出怎样的讯号,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而且,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来记录这些“日记”的,是像写日记一样流水账式的记录,还是有更系统、更有条理的梳理?会不会分享一些个人的经历,那种真实的故事往往最有力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是一本能够陪伴我们,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温柔对待自己的好朋友。我最近在尝试调整生活习惯,希望能更健康,所以这本《身体的日记》恰好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灵感和方向,真的非常期待它的内容。

评分

拿到《身体的日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标题吸引了。虽然我没有具体的内容,但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画面:作者仿佛在安静的午后,铺开一张纸,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身体的点滴变化,那些寻常却又意义非凡的感受。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身体与情绪之间微妙的联系?比如,当我们感到压力大时,身体会出现怎样的细微反应?又或者,当我们内心充满喜悦时,身体又会散发出怎样的能量?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很感兴趣的课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学习如何更敏锐地感知自己身体发出的信息,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状态。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实践性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完美”。毕竟,身体是我们承载一切的载体,它值得我们去好好呵护和爱惜。我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缓解身体疲劳、提升身体能量的方法,也许是一些简单的运动,或者是一些关于饮食的建议,又或者是关于睡眠的技巧。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如何与它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评分

《身体的日记》这个名字,就给我一种非常深入、非常个人化的感觉。我猜想,这本书会是一次关于身体的深入探索,作者可能会记录下身体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背后可能隐藏的意义。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提到一些关于“身体的能量”或者“身体的频率”的观点?我一直觉得,我们的身体是有能量的,当我们身体状况好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充满活力,反之亦然。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提升身体能量、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的实用方法。而且,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调整呼吸、运动,甚至是通过拥抱大自然来达到身体与心灵和谐统一的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学会如何去爱护它,如何去与之和谐相处,从而拥有一个更健康、更快乐的人生。

评分

《身体的日记》,这个名字本身就有一种治愈的魔力。它让我联想到,作者或许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解,如何接纳身体的不完美,并且从中找到力量的故事。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身体语言”的解读?就像是我们身体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它的需求,比如疼痛、疲惫、或者是一种莫名的空虚感。我希望作者能够教会我如何去听懂这些语言,并且做出正确的反应。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提升身体自我疗愈能力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外部的干预。而且,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运动、冥想、或者是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来安抚身体、释放压力的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身体伴侣”,在我感到迷茫或者身体不适的时候,能够给我指引和支持。

评分

一看到《身体的日记》这个书名,我脑海里就浮现出许多画面。它给我一种非常 intimate 的感觉,仿佛是作者在翻开一本写满了自己身体秘密的笔记本。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身体智慧”的内容?就好像我们的身体会自己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休息,什么时候需要补充能量,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它。我希望书中能够教我如何去更好地解读身体发出的这些“指令”,而不是被大脑的意识所蒙蔽。比如,当我感到疲惫的时候,我的身体到底是在向我传递怎样的信息?是需要睡眠,还是需要运动,亦或是需要某种特定的营养?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提升身体觉察力的具体方法。而且,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经验。毕竟,日记记录的不仅仅是当下的感受,更是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将对身体的关怀融入到每一个细节里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探到一个充满智慧和爱意的身体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它。

评分

《身体的日记》这个名字,真的太有画面感了。我脑补了一下,这本书大概会是一个非常私密、非常真诚的对话过程,就像是和自己身体的一次深度交流。我特别好奇,作者在记录这些“日记”的时候,是如何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身体感觉的?是疼痛?是舒畅?是疲惫?还是那种难以言喻的微妙变化?而且,我设想,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是记录身体的生理反应,更会包含作者对这些反应背后深层原因的探索。也许,那些小小的身体不适,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情绪;也许,那些突然涌现的能量,正是我们潜意识里被唤醒的渴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身体信号的洞察,这对于我来说,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我的生活方式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不再仅仅把身体看作是一个需要被“修理”的机器,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充满智慧的生命体,值得我们去倾听、去理解、去关怀。我渴望书中能有一些让我眼前一亮的观点,能够颠覆我过往对身体的认知,让我真正做到“身心合一”。

评分

《身体的日记》这个书名,真的太引人遐想了。我脑海里闪过无数个画面,猜测作者可能是在记录下身体的每一次微妙变化,每一次细微的感受,然后从中提炼出生活的智慧。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关于“身体智慧”的部分?我总觉得,我们的身体本身就蕴含着很多我们未知的力量和信息,只是我们常常被外界的纷扰所蒙蔽,无法去倾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打开那扇门,学会如何去感应身体发出的信号,并且根据这些信号来调整我的生活方式,让身体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我渴望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健康的身体习惯的建议,也许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练习,或者是关于饮食的哲学。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意识到,身体不仅仅是一个承载意识的容器,它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悉心呵护和珍视。

评分

《身体的日记》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听起来就充满了故事感,仿佛是作者在用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方式,记录下自己与身体的点点滴滴。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包含一些关于身体与环境、与食物、与情绪之间相互作用的探讨?我一直觉得,我们的身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各种影响。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调整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甚至是我们对待情绪的方式,来改善身体健康的方法。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压力无处不在,身体难免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个“身体的指南”,告诉我如何解读这些信号,如何去应对,而不是让它们演变成更严重的问题。我更期待书中能有一些让我感到温暖和治愈的内容,能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身体的关系,并且学会更加温柔地对待它。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探索身体的奥秘,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身体里的力量和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名称《身体的日记》,立刻让我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仿佛作者在分享一本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内心独白。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身体与心理之间的相互关联?比如,当我们承受巨大压力时,身体会出现哪些我们容易忽略的细微症状?又或者,当我们感到极度快乐时,身体又会传递出怎样的积极信号?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或者观察,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连接我的身体与心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能够学会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如何去倾听它的声音,并且及时地做出调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健康问题。我想要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拐点,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关怀者,真正做到“关爱自己,从身体开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