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

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hristina Wilsdon
图书标签:
  • 爬行动物
  • 两栖动物
  • 野生动物
  • 自然科学
  • 动物百科
  • 国家地理
  • 科普
  • 生物学
  • 动物世界
  • 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亚马逊网路书店读者五颗星好评
有史以来最完整的爬虫类儿童百科

  欢迎来到爬虫类五颜六色的神奇世界!国家地理学会邀请世界知名的动物科普作家克丽丝汀娜.威尔斯顿(Christina Wilsdon),撰写专业的爬虫类百科。在这本书中,你将遇见会飞的壁虎、和大卵石一样大的乌龟、会装死的蛇、能在水上跑的蜥蜴,还有能瞬间变色的变色龙,以及其他你想知道关于爬虫类的任何事情!

  《终极爬虫百科》收录蜥蜴、蛇和蚓蜥亚目(也称为蠕蜥)、龟鳖目(乌龟和鳖)、鳄目(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恆河鳄)以及喙头目(大蜥蜴)。在阅读每一则爬虫类的小档案时,小读者可以学到许多关于该物种的知识,例如:学名、体型、食性、栖地等资讯。

  91种爬虫类的完整档案、超过400张精采的彩色照片,是史上最完整、最权威的爬虫类百科,绝对让孩子对这些滑熘熘的动物朋友更加了若指掌!

本书特色

  ★依据生物分类法做有组织的分类,同时列举俗名与学名

  ★利用速见表标示体积、习性与食性、栖地、分布范围等,并用文字详细描述该种生物特色与其他相关知识

  ★令人惊叹的爬虫类照片,拉近读者与这些惊奇生物的距离

本书重点

  ●亚马逊网路书店读者五颗星好评,史上最完整的爬虫儿童百科

  ●收录91种爬虫类的完整档案,利用速见表标示寿命、栖息地、体积,并用文字描述饮食习惯、特殊功能以及其他相关讯息

  ●佐以400张国家地理摄影师拍摄的精彩照片,是一本爬虫类爱好者的梦想之作
《星际迷航:最终边疆》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索了人类对宇宙深处的无尽遐想与科学探索的边界。作为一部融合了硬科幻叙事、哲学思辨与社会学洞察的宏大史诗,它不再聚焦于地球内部的自然世界,而是将视角投向了浩瀚无垠的星系之间,探讨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下面临的终极挑战与机遇。 第一部:星图之外的拓荒者 本书开篇,我们将跟随“奥德赛号”深空探索舰,离开已知的银河系边缘,驶入被星图标记为“未定区域”(The Uncharted Expanse)的广阔空间。不同于传统的太空歌剧,《最终边疆》侧重于描绘长时间星际航行对人类心理、社会结构乃至生物学本身带来的深远影响。 亚空间跃迁的代价: 详细描述了超光速航行技术“曲率驱动”的理论基础,以及每一次跃迁后,船员所经历的微小时间错位和感官异化现象。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一场对人类感知极限的慢性侵蚀。 “幽灵舰队”的谜团: 探索者们在遥远的M-34星云中,发现了一批被遗弃的、具有高度先进性的文明遗迹。这些遗迹并未表现出战争或灾难的痕迹,而是以一种近乎完美的静默状态存在。通过对这些遗迹中残存的数据流进行反向工程,书中揭示了一个关于“信息熵与文明存续”的深刻理论。 社会形态的重塑: 经过数代人的封闭式星际漂流,“奥德赛号”内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高度专业化且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本书细致刻画了技术官僚、基因优化者以及“自然生育者”之间的权力动态与意识形态冲突。例如,对下一代“星裔”(Starlings)的教育不再侧重于历史,而是专注于实时计算与复杂系统维护。 第二部:异星生命的哲学与形态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接触与理解的深刻考察。不同于传统科幻作品中将外星生命简单地划分为“友善”或“敌对”,《最终边疆》构建了一系列基于非碳基生命形式的复杂生态系统与认知模式。 硅基共生体的逻辑: 在一颗名为“赫利俄斯之眼”的极端高温行星上,探索队遭遇了以液态硅为基础的生命体。这些生命通过晶体网络进行集体意识交流,它们的“时间感”是以地质年代来计算的。书中描绘了人类语言学家如何试图理解一个没有“过去”和“未来”概念的文明的交流方式,其困难和滑稽之处。 引力波的低语: 探索队接收到来自数百万光年外,由中子星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分析发现,这些信号并非随机噪音,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数学结构,被认为是宇宙诞生之初的信息“余晖”。书中详细介绍了三位顶尖物理学家,如何从这些信号中解读出关于“维度折叠”和“宇宙常数微调”的惊人结论。 模仿者危机(The Mimicry Crisis): 叙事进入高潮部分,探索队遇到了一个能够完美复制任何物质形态和生物意识的类生命体。这种复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深入到了存在的基础层面。书中探讨了“何为真实自我”的深刻伦理困境,当你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记忆都能被瞬间重现且毫无破绽时,个体的价值和主权该如何界定? 第三部:归途与终极虚无 历经漫长旅程和无数的接触与冲突后,幸存的船员们终于发现了一条通往银河系内部,被古代文明遗弃的“快速通道”。然而,这条通道的终点并非他们所期望的家园,而是一个关于宇宙命运的残酷真相。 热寂的预言: 通过分析通道的结构和能量残留,船员们确认了宇宙正加速走向“热寂”(Heat Death)。文明的挣扎在宏大的宇宙规律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对终极虚无的清晰预见,引发了船上人员对所有既有信仰和目标体系的彻底颠覆。 “存档”的抉择: 在面对不可避免的衰亡时,船上的哲学家和工程师提出了一个终极方案——将所有文明的知识、艺术和意识数字化,压缩成一个微小的、高密度的信息包,植入到一个即将诞生的新宇宙的初始奇点中,期望在下一次大爆炸中得以延续。 个体牺牲的价值: 最终,少数核心成员自愿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能量,为这个“文明存档计划”提供最后的动力。故事以一个象征性的场景收尾:一粒微小的光点,携带了数千年文明的重量,被推入了超越时空的混沌之中。 《星际迷航:最终边疆》是一部关于人类在面对未知时展现出的勇气、智慧,以及最终必须接受自身渺小时所体现出的崇高悲剧性的史诗。它不是对自然界的简单记录,而是对智慧生命在宇宙剧场中角色的深刻反思。本书将带领读者超越地球的界限,直面存在的本质问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克丽丝汀娜.威尔斯顿 (Christina Wilsdon)


  写过数本关于动物与科学的童书,着作包括《国家地理终极人体百科》(Ultimate Body-Pedia: An Amazing Inside-out Tour of the Human Body)、《献给热爱马的女孩们》(For Horse-Crazy Girls Only )、《史密森尼学会问答集:鸟类》(Smithsonian Q&A: Birds),以及多本关于动物的书与文章。温斯顿的个人网站:christina-wilsdon.com

图书目录

序言  6
如何使用这本书  8

发现爬虫类  10
什么是爬虫类?  12
爬虫类的类型  14
远古的爬虫类  16
爬虫类是冷血动物吗?  18
暖身,或保持凉爽  20
爬虫类的皮肤:鳞甲和鳞片  22
生动的色彩  24
快速变装的艺术家!  26
爬虫类如何「说话」  28
爬虫类的感官大解密  30
爬虫类的求偶与交配  32
爬虫类的生殖  34
爬虫类的生长  36
运动中的爬虫类  38
捉迷藏:爬虫类的伪装术  40
自我防卫  42
栖地:爬虫类动物的家  44
冬眠,夏打盹  46
从蚂蚁到斑马:爬虫类到底吃什么?  48
成为猎物的爬虫类  50
许爬虫类一个未来:持续进行的保育工作  52

有鳞目:蜥蜴、蛇,和蚓蜥  54
蜥蜴大小事  56
豹纹壁虎  58
大壁虎  60
纳米比蹼趾虎  62
库氏飞虎  64
巴顿氏蛇蜥  66
绿鬣蜥  68
加拉巴哥海鬣蜥  70
胀身鬣蜥  72
绿变色蜥  74
环颈蜥  76
短角蜥  78
斑马尾蜥蜴  80
热带棘尾鬣蜥  82
双冠蜥  84
彩虹飞蜥  86
伞蜥蜴 88
飞蜥  90
菲律宾帆鳍蜥  92
棘蜥  94
杰克森变色龙  96
高冠变色龙  98
豹纹变色龙  100
松果蜥  102
红眼鳄蜥  104
蓝尾石龙子  106
犰狳环尾蜥  108
慢蠕虫  110
希拉毒蜥  112
科莫多龙  114
眼斑巨蜥  116
欧洲帝蜥   118
中国水龙  120

蛇类大小事  122
非洲岩蟒  124
网纹蟒  126
缅甸蟒  128
绿树蟒  130
球蟒  132
绿森蚺  134
绿树蚺  136
红尾蚺  138
德州细盲蛇  140
东方珊瑚蛇  142
黄腹海蛇  144
睫毛棕榈凹纹头蝮蛇  146
加彭膨蝰  148
西方响尾蛇  151
沙漠响尾蛇  152
极北蝰  154
东方猪鼻蛇  156
绿藤蛇  158
天堂飞蛇  160
非洲食卵蛇  162
树蛇  164
玉米蛇  166
触角水蛇  168
西奈牛奶蛇  170
马达加斯加叶鼻蛇  172
红边袜带蛇  174
眼镜王蛇  176
澳蠕蛇  178
钩盲蛇  180

蚓蜥大小事  182
红蚓蜥  184
欧蚓蜥  186
佛罗里达蚓蜥  188
双足蚓蜥  190
棋盘蚓蜥  192

龟鳖目:海龟和陆龟  194
乌龟大小事  196
箱龟  198
黑瘤地图龟200
赫曼陆龟 202
印度星龟 204
薄饼龟 206
加拉巴哥象龟  208
鳄龟  210
中华鳖  212
麝龟  214
东方蛇颈龟  216
枫叶龟  218
溪龟  220
大头龟  222
刺龟  224
绿蠵龟  226
革龟  228

鳄目: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恆河鳄  230
鳄鱼大小事  232
美国短吻鳄  234
中国鳄  236
黑凯门鳄  238
侏儒凯门鳄  240
美洲鳄  242
尼罗鳄  244
咸水鳄  246
恆河鳄  248

喙头目:鳄蜥 250
鳄蜥  252

更多爬虫类知识  254
与爬虫学家亚当•里奇对谈 256
你可以帮得上忙 258

名词解释  260
学习资源 263
索引  266
图片出处  270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我真的没想到,《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这本书会这么让我惊艳!平常看爬虫的纪录片,总是觉得画面很精彩,但要深入了解它们的细节,就有点困难了。这本书简直就像一位身穿探险服的博士,带着我潜入各个奇妙的爬虫世界。 光是翻开书的第一页,就被那些高清到不可思议的照片给震慑住了。你知道吗?有些蜥蜴的鳞片纹路,在纪录片里看可能就觉得很酷,但在这本书里,你几乎可以看到每一片鳞片的细节,甚至能感受到它们表面的质感!特别是那些色彩斑斓的变色龙,书里详细解析了它们变色时的生理机制,让我明白这不是魔法,而是它们与环境沟通、调节体温的惊人能力。还有那些深邃海底的蛇类,我一直以为蛇都生活在陆地上,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海蛇的适应能力这么强,连呼吸都跟我们不一样! 这本书的优点不只在于视觉上的震撼。它对每一种爬虫的介绍都非常系统和细致。从它们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到繁殖方式、捕食技巧,甚至是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都写得非常清楚。我特别喜欢关于某些毒蛇的部分,它不像某些书那样只强调危险性,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毒液的成分、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在野外如何避免与它们发生冲突。这种科学严谨又不失趣味性的叙述方式,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这些生物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而且,《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并不是一本枯燥的科普读物。作者很懂得如何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它会穿插一些野外考察的趣闻轶事,比如某位探险家如何在雨林深处发现了传说中的巨型蟒蛇,或是科学家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来观察稀有爬虫的夜间活动。这些小故事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仿佛我也跟着作者一起踏上了惊险刺激的野外之旅。 我本来以为自己对爬虫只有浅浅的兴趣,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对它们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是着迷。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害怕的蛇,现在在我眼中变成了一种充满神秘魅力的生物。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学会用更开放、更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地球上所有生命。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自然、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

评分

刚拿到《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这本书时,我还有点犹豫,因为我之前对爬虫类的生物,尤其是蛇,总是抱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书中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了。 书中的图片质量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清晰度高得令人发指。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蜥蜴皮肤上每一片鳞片的纹理,甚至能感受到它在阳光下闪烁的光泽。那些色彩斑斓的蛙类,它们的身体图案设计得如此精妙,简直就像是大自然绘制出的最迷人的画作。我尤其喜欢书里关于某些变色龙的特写,它们眼睛的细节,以及身体颜色的微妙变化,都展现了生命的奇迹。 然而,这本书的魅力绝不仅仅止于图片。它对爬行动物的介绍非常系统和深入。从它们的分类、栖息地,到独特的生理结构、行为习性,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我了解到,原来很多爬行动物并不是“冷血”的,而是拥有着一套独特的体温调节机制,这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书里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爬虫的捕食方式,有些的伪装技巧堪比顶尖的特工,有些则依靠速度和敏锐的感官来捕捉猎物,这让我对它们的智慧和生存能力刮目相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将科学知识以一种非常易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它穿插了一些探险家和生物学家的野外考察故事,这些真实的经历让我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干旱沙漠,亲眼目睹这些爬行动物的生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一位科学家如何花费数年时间,终于捕捉到一种极其罕见的地下蛇类的研究过程。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让我对生命的多样性和探索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总而言之,《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爬行动物的认知。它让我从恐惧转向了好奇,从陌生走向了理解。它是一本集视觉盛宴、知识宝库和精彩故事于一体的书籍,绝对值得推荐给所有热爱自然、渴望了解生命奥秘的读者。它会让你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让你害怕的生物,发现它们身上隐藏的无限魅力。

评分

这本书,怎么说呢,《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简直就是一部关于爬行动物界的“史诗巨作”。我一直以来对爬虫,尤其是蛇,都有点儿…嗯,怎么说呢,就是有点儿怕怕的。但自从我入手了这本之后,我发现我对它们的看法简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这本书的图片质量,我只能说,绝对是“国家地理”级别的,无可挑剔!每一张照片都好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细节清晰得让人难以置信。我记得里面有一张关于某种毒蛇的特写,它的鳞片上的每一条纹路,甚至连微小的凹凸感,都清晰可见,仿佛我伸手就能摸到它冰凉的鳞片。还有那些五彩斑斓的蜥蜴,它们身上的颜色过渡简直是艺术品,书里还很详细地解释了它们颜色变化的原因,让我大开眼界。 除了视觉上的震撼,《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几种爬虫,而是非常深入地探讨了它们的演化、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各自所处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我特别对书中关于爬虫“不动声颠”的生存策略分析非常感兴趣,了解到它们是如何利用环境来隐藏自己,又是如何以逸待劳地捕食猎物。这让我意识到,它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无聊”,而是拥有着一套非常复杂且高效的生存法则。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文字叙述方式非常生动有趣。它不像有些科普读物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穿插了很多有趣的观察故事和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我喜欢其中关于某位研究人员如何用非常巧妙的方法,在野外近距离观察到一群罕见的变色龙交配的细节。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仿佛身临其境地参与了一场奇妙的探险。 总而言之,《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绝对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不仅成功地“解毒”了我对爬虫的恐惧,更让我对这些被低估的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敬意。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曾经对爬虫类生物抱有一丝好奇又夹杂着畏惧,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的最佳选择,它会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充满惊喜的爬虫世界!

评分

收到《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哇,这画册也太精美了吧!”但随着我慢慢翻阅,才发现这绝对不仅仅是一本“看图识字”的书,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和深度,绝对是出乎我意料的。 最先吸引我眼球的,肯定是书中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摄影作品。那些爬虫的照片,简直就像是从它们各自的家园里直接“搬”出来的,细节丰富到不可思议。比如,有些蜥蜴的皮肤纹理,我以前在动物园里看都觉得模糊,但在这本书里,每一片鳞片的形状、颜色过渡,甚至是表面的反光,都清晰可见。还有那些色彩斑斓的蛇类,它们的鳞片在光线下折射出的金属光泽,以及它们那双仿佛看穿一切的眼睛,都让我深深着迷。 然而,《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是展示了爬虫的美丽,更深入地剖析了它们的生活。书里对每一种爬虫的习性、栖息地、食物链中的位置,都有非常详尽的介绍。我尤其被关于某些守宫的繁殖行为所吸引,了解到它们为了保护后代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它们独特的育儿方式。还有关于某些地下蛇类的描述,它们如何在黑暗中依靠嗅觉和触觉来捕猎,这简直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却是真实存在于我们星球上的。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很有特色,它将科学知识与生动的故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某位博物学家如何历经艰险,在人迹罕至的地区发现一种从未被记载过的变色龙的经历。这些真实的探险故事,让我在学习爬虫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探索精神的伟大。它让我明白,每一条蛇、每一只蜥蜴,都有它们独特的生存之道和故事。 总而言之,《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这本书,让我对爬虫类生物的看法产生了180度的转变。从最初的害怕和陌生,到现在的充满好奇和敬畏。它是一本能让你忘记时间、沉浸其中的百科全书,也是一本能激发你对生命更深层次思考的书籍。无论你是爬虫爱好者,还是对自然界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绝对是值得拥有的宝藏。

评分

老实说,我当初买《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纯粹是抱着“看看图”的心态,因为我一直以来对爬虫类的生物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总觉得它们冷冰冰、滑腻腻的,还有些凶猛。结果,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被误解的生物。 书中的图片质量,简直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每一张都像是从专业的摄影展里拿出来的,清晰度高得离谱,色彩饱和度也恰到好处。我最喜欢的是里面关于某些树栖蜥蜴的特写,它们的皮肤纹理、眼睛的细节,甚至连尾巴末端的钩爪都清晰可见,仿佛能感受到它们攀附在树枝上的触感。还有那些色彩鲜艳的蛙类,有些的花纹设计简直比大师的画作还要精妙,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图片,书中的内容也非常有深度。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爬虫的种类,而是深入探讨了它们的演化历程、生态位以及在各自栖息地中扮演的角色。我特别对书中关于爬虫“冷血”的解释印象深刻,原来它们并非真的没有“血”,而是需要外界环境来调节体温,而这种“冷血”恰恰是它们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的关键。书里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爬虫的捕食策略,有些的伪装能力简直是“演技派”,有些则依靠速度和精准的判断。 这本书还有一个很棒的地方,就是它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用非常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即便是像我这样之前对爬虫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穿插了一些科学家的野外考察故事,这些真实经历让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体会到科研工作者的不易和对自然的敬畏。我甚至开始对一些曾经让我害怕的蛇类产生了好奇,想要了解它们是如何在环境中生存下来的。 总而言之,《国家地理终极爬虫百科》是一本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优秀读物。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爬虫的视觉好奇,更让我对这些生物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你也曾和我一样对爬虫类生物有所顾虑,或者仅仅是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真的强烈推荐你翻开这本书,它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