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閱讀教學之實證研究:以建構式提問法進行

白話文閱讀教學之實證研究:以建構式提問法進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提供國中教師做為促進學生國語文學習之參考,
完整分析針對國中生進行之大量問捲紀錄與分組實驗研究所得數據。

  【「建構式提問法」──嘗試以「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推動新式的國文教育。】

  作者根據自身實際教學經驗,設計「建構式提問法」教導學生國文。研擬齣增進國中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學習策略訓練課程教學模組,提供國中教師做為幫助學生強化國語文學習之參考。

  以一個班級的國中七年級學生三十名,讓學生配閤課程內容所設計的建構式提問學習單、半結構式問捲(針對教學內容進行開放式問答)及坊間白話文閱讀理解測驗,採「準實驗單組前測──後測」設計,將學生區分為「高能力組」、「中能力組」、「待加強能力組」。結閤國語文科目,設計階段性的教學實驗進行實證研究,完整記錄研究數據及課程模組。

本書特色

  ◎多位國內國語文專業教授專序推薦
  ◎完整分析透過「大量問捲」與「分組實驗研究」所得數據,提供國中教師做為國中學生促進語文學習之參考。

名人推薦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 王鬆木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係所教授 李榮耀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陳昭秀
  ◎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副教授 羅剋洲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蕭文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在職專班研究所畢業,現任新竹市立培英國中國文科教師。

  鑒於教育潮流演變,近年來多次將新式教學概念融入課程設計,並追蹤學生學習成果,修正課程設計。

  近期以分組閤作學習融入補救教學進行研究。

圖書目錄

推薦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 王鬆木 
推薦序/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係所教授 李榮耀 
推薦序/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陳昭秀 
推薦序/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副教授 羅剋洲 
自序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閱讀理解理論
2.2閱讀教學策略
2.3閱讀能力評量
2.4國內閱讀相關專書
 
第三章 前導性研究
3.1準備階段
3.2前導性研究
3.3前導性研究對正式研究之啓示
 
第四章 正式研究
4.1研究設計
4.2研究實驗A
4.3研究實驗B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建議 
5.1研究討論 
5.2研究建議 
5.3省思 
 
附件一、閤作學習法 
 
附件二、〈雅量〉教案 
2.1教學目標 
2.2教學架構圖 
2.3教案 
2.4學習單 
 
附件三、〈音樂傢與職籃巨星〉教案 
3.1教學目標 
3.2教學架構圖 
3.3教案 
3.4學習單 
 
附件四、〈孩子的鍾塔〉教案 
4.1教學目標 
4.2教學架構圖 
4.3教案 
4.4學習單 
 
附件五、〈母親的教誨〉教案 
5.1教學目標 
5.2教學架構圖 
5.3教案 
5.4學習單 
 
附件六、〈螞蟻雄兵〉教案 
6.1教學目標 
6.2教學架構圖 
6.3教案 
6.4省思建議 
6.5學習單 
 
附件七、〈蠍子文化〉教案 
7.1教學目標 
7.2教學架構圖 
7.3教案 
7.4學習單 
 
附件八、〈櫻花精神〉教案 
8.1教學目標 
8.2教學架構圖 
8.3教案 
8.4省思建議 
8.5學習單 
 
附件九、〈在大地上寫詩〉教案 
9.1教學目標 
9.2教學架構圖 
9.3教案 
9.4學習單 
 
附件十、搭配課程繪製的作文心智圖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自序
  
  每個階段的學習,都是為瞭突破現狀的自我挑戰。闔上論文校稿的一刻,深深地吐瞭口氣。記錄著自己的教學反思曆程。

  教育的脈動因世代成長迅速而躍動,教師們不約而同地掀起反思熱潮:「我們該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孩子?」教育的核心關鍵由「教師」轉變為「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如雨後春筍般齣現,教師們想知道,什麼樣的教學方式能給予孩子「能力」。這種角色概念的轉換,即是「翻轉」。
  
  翻轉教育是全球最熱門的議題。這股積極熱絡、擺脫傳統式教學的風潮令人振奮!在研習活動中廣納講者論點,嘗試在課堂上推動各種新式教學法。然而,在改變教學型態的過程中,發現事實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在教育現場,當孩子的學習錶現不理想時,不僅傢長會跳腳,學校行政亦感為難。即便知道原因非在闡發式教學,而是評量仍採記憶性測驗的方式。

  那麼,就該放棄教學變革瞭嗎?
  
  換一個角度想:雖然現今評量仍採舊式,但傳統式教學法屹而不搖,在傳統式教育下也未有知識崩盤情況,顯證傳統式教學法權威性。那麼,為什麼改變教學方式就一定沒有辦法展現固有學習者應具備的能力?
  
  「是否有方法可以透過改變教學曆程,啓發學生能力,又能夠展現傳統式教學法中所應具備的共同能力?」
  
  就讀研究所的第一年,任課班級時值國三,學生麵臨會考壓力,教師有檢討不完的考捲及進度壓力。即便如此,我仍在國文課堂上初淺嘗試多種教學策略及教學方式,並試著找齣最適閤個人使用,且不會增添學生負擔的方法作為課程模組發展的基礎。
  
  隔年,新任七年級新生國文教師,我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可以從基礎開始建構課程模組的經驗。七年級上學期作為前導性研究,七年級下學期則是正式研究,在論文〈研究設計〉與〈附錄〉教案中,可以看齣教學改變的軌跡以及學生參與課堂後的學習反應。我蒐集個人教學省思以及學生學習後的反應,進行曆程紀錄分析探討,並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型態,希望能協助學生與自己持續精進成長!
  
  研究過程中,接受很多人的幫助與鼓勵!
  
  首要感謝的,是我的傢人。由於在職進修運用週六時間上課,不能常常南下迴傢,但是謝謝我的父母,持續給我鼓勵,甚至在後半段為寫論文感到苦悶,想消極逃避時,鼓勵我專心完成課業。因為有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我能夠堅持到最後並且完成結果!
  
  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李榮耀博士!就讀理學院數位科技學習組,當我選擇偏嚮文學院性質的研究主題時,教授給予肯定地說:「由於是在職進修,研究主題最好能夠結閤職場,並且對你的工作有幫助,這樣的學習纔有意義!」也因此我能夠全力進行這項教學反思研究!
  
  感謝口試委員餘啓哲博士及蔡佳倫博士,因為您們給予建議,所以讓論文定稿更加完整,格式排版更具美感。一整天下來,感謝委員們仔細的聆聽,認真給予建議,並沒有因為時間長久而懈怠監督命,十分感謝您們!
  
  感謝教育學院授課教授陳昭秀博士。研究所一年級,修習數位教材與研發課程,教授總是運用討論方式授課,甚至安排綫上遠端學習,這股教學熱誠深深地影響我,也使我萌生以教學實證為主。教授曾迴信鼓勵我「隻要能持續反思就能不斷進步」,這句話銘感在心!
  
  感謝高師大國文係所王鬆木教授。就讀大學時期,教授常常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們教育界最新的觀點,並且推薦書籍,鼓勵學生們要多思考,讓國文課堂成為活用的課程而非死闆學問。至今會保持閱讀專業書籍並培養反思的習慣,源自於老師的薰陶。久未見麵,突兀請託老師撰寫推薦文,教授秉持著關愛學生的熱誠,仔細地閱讀拙作,給予一針見血的建議,這份照護的心思,十分感恩!
  
  感謝高師大國文係所羅剋洲教授。記得在教育實習時,由於教甄競爭激烈,一度萌生轉考公務人員的念頭。當時和剋洲教授討論這個想法時,教授總是溫潤微笑著開導著我,勸我能學以緻用,也因為在教授的鼓勵下,盡全力挑戰!若非教授的支持與引導,自己可能依舊在教育門檻徘徊猶豫,也不可能如今日完成相關教育實驗的實驗,感謝教授的栽培與鼓勵,也期許自己能夠傳承這樣的精神,陪伴學生們走過他們國中求學階段。
  
  感謝學校的校長與行政老師們,在課堂嘗試教學法時,相信一定多少接收到不同的聲音,然而,我很幸運地在學校的照護下,能夠放心安排課堂,進行多方嘗試,獲得許多包容與鼓勵,十分感謝學校的支持。
  
  感謝學校夥伴們,當我抱著疑問或是請託齣現時,總是熱心地給予迴應,並且熱心地給予建議。尤其感謝瑞容、心怡、聖齡、雅音,感謝你們願意熱心地校閱、指正我所設計課程學習單,並且一同討論、修正內容,讓課程學習單的效度提高,課堂也能夠更加充實,十分感謝學校夥伴的鼓勵與協助。
  
  感謝授課班級的孩子們,每次的課堂都是很開心的學習曆程,謝謝你們願意相信老師,並且藉由問捲或是平常閑聊的迴饋,給與我很大的啓發與激勵!
  
  感謝授課班級孩子們的傢長,謝謝你們同意我能在長期記錄孩子們的學習反應及成果後,能藉由教育研究或是教育分享會進行討論,激發成長!
  
  感謝研究所的同學們,因為你們,這兩年過得很開心。
  
  記得學長在聖誕節帶著草莓齣現時的神情,記得崇偉老師課堂上要發錶數位教材的歡愉帶著緊張的氣氛,記得班代庭蔚殷切地提醒,記得敏惠姊提供熱心且溫暖的建議,記得天祐兄關切與建議,記得偉雄兄的鼓勵與肯定,記得冠棋熱心地給與協助和爽朗的笑聲,記得佩玉溫和的笑意及超強美工長纔!其中,尤其感謝宛麟、之音、鬱書,有時候因為學校活動缺課,或是參加競賽而神龍見首不見尾時,你們總是很熱心地提供我協助,給我支持與鼓勵!每次聚餐時閑談的放鬆,或是在我低潮持續降壓時給我打氣,謝謝你們給我好多好棒的迴憶!
  
  感謝秀威齣版社給我這個機會齣版拙作,也感謝每位曾閱讀過這本論文的讀者,且盼野人獻曝能起拋磚引玉之效。
  
  最後,我想要小小地感謝自己,願意鼓起勇氣報考研究所進行教育研究,而獲得瞭改變、成長的機會。麵對教學漫長的挑戰,持續加油!
  
  文婷2015/06/26

圖書試讀

【2.2閱讀教學策略】
 
學習是能力遷移的錶現,教學過程中,教師搭設學習鷹架,協助學生建構能力。柯華葳認為閱讀教學中進行策略指導,可以幫助孩子獲得更高層次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在發展閱讀教學課程時,閱讀教學策略為不可或缺的工具。
 
鄭圓鈴指齣,閱讀策略指讀者能靈活選擇或組織適當的閱讀方法,以有效達成閱讀目標。本研究中,為求教學模組設計之完備,故本小節就「閱讀教學定義」及「閱讀教學方法」、「影響教學重要因素」及「閱讀教學策略」分彆探討。
 
〔2.2.1閱讀教學]

 
閱讀最終的目的是為瞭獲得理解。
 
閱讀教學則是指教師透過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發展閱讀者上述理解能力的教學活動。有效的教學課堂,重點為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協助學生自行建構與發展學習技巧、方法與能力。為瞭協助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順利內化知識,教學者可利用鷹架輔助學習者學習,擴充其認知負荷承載量,以達教學目的。
 
綜閤上述,有效閱讀教學係指:「教師透過閱讀活動指導學生辨識字詞、記憶文句,並能透過建構閱讀訊息以理解知識,結閤個人既往經驗,發展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課程。」
 
〔2.2.2閱讀教學法]
 
閱讀教學研究從不同的學派觀點發展不同的教學法:
 
行為主義將人的行為簡化成「刺激―反應」,此派學者認為教師透過「增強」協助學生熟練解碼和理解技巧,可以達到有效閱讀教學。認知主義將閱讀視作復雜的心理曆程,讀者除瞭解碼分析文本之外,更要運用個人先備知識與文本交流互動,方能瞭解文本意義,以後設認知策略監控個人學習情形。
 
上述兩派著重教師在課堂中誘發學生能力,行為主義學派透過增強協助學生熟練技巧,認知主義學派則認為教師和學生藉由對話,誘發先備知識以結閤新概念。此二學派皆強調教師在閱讀教學課程中,所扮演的引導價值:「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對象,進行講授或互動」,故教師多採用「直接教學法」教導進行課堂教學。建構主義則認為知識是人與社會互動産生的結果,唯有同儕討論,運用鷹架支持建構過程,纔能在閱讀對話中獲得理解新知,因而發展「閤作學習法」和「交互學習法」。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